星沉南海:一個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苦戀的故事

星沉南海:一個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苦戀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香港曆史
  • 中共地下黨
  • 苦戀
  • 傢族命運
  • 時代變遷
  • 個人迴憶
  • 政治
  • 愛情
  • 南海
  • 香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羅海星是香港著名報人、作傢羅孚的長子,齣生、成長於香港,本屬於根正苗紅的香港左派子弟。六十年代中曾北上廣州讀大學,親曆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 後又在粵從事對外貿易工作,文革結束後返迴香港工作。1989年因參與營救陳子明、王軍濤等未遂而在廣州被捕,1991年被判五年徒刑入獄。1991年鞦獲提前釋放返港。此事震動港九,甚至驚動中英兩國政府高層。2009年因病逝世。

  羅海星六十年的人生是一個傳奇。本書作者乃其胞弟,他以大量第一手資料及傢族親屬、朋友的迴憶相結閤,寫齣瞭一個有血有肉的香港熱血青年矢誌追求中華民族走嚮繁榮富強、民主自由的奮鬥之路。書中首次披露瞭幾十封海星的傢信,這些白紙黑字的獨白,正可燭照齣他的心路曆程,勾起香港人的集體記憶。同時也為大時代下的香港當代史留下瞭不可或缺的一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輓聯…8
序一/岑建勛…10
序二/陶傑…12
不想迴憶,未敢忘記/羅海雷…13
朋友/羅海星…18

香港仔
一個大時代的到來…23
香港,一個特殊地方…26
海星是我們的大哥…29
理想主義者的激情迴歸…33

接受社會主義教育
「南天王」陶鑄的故事…40
廣州二聯辦事處…45
廣州外國語學院與他的老師…49
軍事訓練…62
暴風雨前夕…70

文革初起
史無前例的「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79
在大風大浪裏成長-串聯的故事…83
文革初期的廣州…92
「學紅軍長徵隊」齣發…96
忙碌的一九六七年…107
「燃燒」的一九六八年…116
「反軍、亂軍」的罪人?…122
文化大革命中的港澳迴穗學生…126
四麵受敵的香港地下黨員…133

文革中後期
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41
廣外的「牛鬼蛇神」們…150
「中瞭彩票」的同學…154
理想主義者的睏擾…161
一次正義的抗爭…171
羅傢「張無忌」…177
「反革命集團」的同謀?…181
鳥倦飛而知還?…186

改革開放的年代
何去何從?…191
瘋狂的中國貿易(China Trade)…195
冷暖人間…199
香港地下黨的內部矛盾…205
處變不驚,莊敬自強…210
路遇貴人…223
思想解放的年代…226
再上一層樓…232
暴風雨前夕…238
人生的抉擇…248

難忘的三十個月
大碰撞…255
「黃雀行動」-寫下香港曆史光榮一頁…262
虎口逃生…271
最長的一天…278
性格決定命運…284
漫長的等待…289
看守所的來信…293
與「黑手」同行…302
沸騰的「井水」…311
明知無用的上訴…316
懷集「頭等艙」的住客…322
懷集「一日自駕遊」…331
激動時刻…337

二度考驗
英倫之旅-與英相之晤…345
國際博弈…353
逃不齣的政治漩渦…360
漫漫長路…367
海星的病…376
大時代的苦戀…383

觀察與反思
錯綜復雜的「八九民運」…391
「八九民運」學生激情的背後…397
「八九民運」加速黨內攤牌…406
誰是「八九民運」的「黑手」…411
「八九民運」的六個想不到…418
給曆史一個交代…423

附錄
我的中國心/陳光如…430
念羅君,思校歌/嘉燦…436
紀念羅海星先生逝世兩週年/馬漢生…437
悼念海星/金渡江…439
海星哥,羅大哥-水遠的迴憶/錶妹:吳三鴿…443.
片段/周蜜蜜…449
你走得那麼的無悔而卻付齣得如此徹底/王誌軍…454
用甚麼尺子去量度人生-追思羅海星/孔捷生…457
悼不是敵人的「敵人」-羅海星/劉銳紹…459
When I think of Luo Haixing/Jane Macartney…464
懷念三位朋友/老鬼…470
苦海孤星/陶傑472
牢獄的生活挫去鋭氣羅海星已是另一個人/單慧珠…474
痛悼海星/王軍濤…480
一麵之交心心相印/陳子明…487
雪夜悼海星/譚傢東…490
《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導言(摘錄) /楊繼繩…494
趙紫陽緻十五大主席團的信-一九九七/趙紫陽…498
公安部通緝學生情況簡介/羅海雷…501
盡忠職守的新聞工作者/羅海雷…505
參考資料…511

圖書序言

序一

岑建勛


  海星離開我們已經四年瞭 。初見海星是八十年代中吧,我當時的太太劉天蘭與海星是世交,天蘭父母與羅孚先生是大公/文匯報同事,私交甚篤。和海星初次見麵的具體日子和情景我已經想不起瞭,海星對我之前參與社會運動的背景卻是瞭解的,記得他還笑著問我怎麼會成為托派(托洛茨基主義者),但言語之間,卻沒有絲毫錶露齣那個年代一般傳統左派對「托派分子」的輕衊,溫和及開明的態度是令我頗為驚訝的。對於他在國內文革期間的經曆,我也曾從一些朋友口中略知一二,但那個時代的氣氛,若涉及在國內的經曆,隻要人傢不説,都不會主動提,所以盡管很想印證一些關於他的傳説,卻始終沒有開口 。跟海星頻密的接觸是「六四」之後。二十五年以來,我一直拒絕評論或迴應「黃雀行動」的有關過程和細節,原因是要保護曾經參與援手而還不曾、不能曝光的朋友。本書「黃雀行動」至「性格決定命運」四節中關於黃雀行動和我個人的資料並不是我提供的,相信部份來自一些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朋友,部份來自作者的調研,部份應該是來自海星自己。讀完草稿後我隻是就我知道明顯與事實不符的幾點錶示瞭意見,對一些齣自作者憑推測、歸納的行動方式、營救路綫、「協調小組」組織架構等等,我仍然隻能保持不予置評的態度,這是需要在這裏説清楚的(但不代錶書中這一或那一部份的描述正確還是不正確)。我最能同意的,是作者「按照內地慣用語,可以認定這是一個『五無工程』,無計劃、無預算、無編製、無專業人員參與的項目,最後『一無』是對於參與人員是一次完全沒有個人效益的投入,隻有風險,沒有迴報」的結論。海星的參與營救民運人士,就是完全齣自對國內民主運動的同情和支持,因而從來不考慮、不理會個人風險及代價而主動投入營救工作,其中單是為瞭尋找柴玲、封從德的下落-海星便數次冒險穿梭粵港兩地。他的熱誠和勇敢,是直到今天都令我肅然起敬的!海星是麵冷心熱的一個人,他對朋友的忠誠和熱誠齣自內心,一般人從他的臉上看不齣來。但在八九年動盪的日子襄,有榮幸和他一起共事的我,卻不斷從他的堅毅和勇氣中感受到隻能是齣自內心的大愛,纔驅使他一次又一次踏上危機滿佈的徵途。在海星的身上,我看到瞭 一個仁者的慈悲,勇者的氣魄。

圖書試讀

香港仔
 
一個大時代的到來

 
一九四九年的一月,國共內戰中的三大戰役在中國的北方大地基本結束時,經過二十多年奮鬥的中國共産黨一中共)這時起碼可以奪得半壁江山。諷刺的是在一九四六年內戰正式爆發前,國民黨是以蘇聯模式為依據提倡一黨專政;共産黨則以美國多黨製度為宣傳口徑提倡成立聯閤政府,現在麵對即將得來的勝利,被中共全黨視為偉大領袖的毛澤東可沒有真正實現多黨製的想法。
 
以俄為師的中國共産黨,如果有甚麼東西是青齣於藍的話,統戰工作肯定是一項。蘇聯革命時,蘇共對其他派係,民族資本傢,用趕盡殺絕來形容是毫不過份。隨著中共的勝利步伐提前到來,大批人士從香港北上,它們包括響應中共的號召北上參與以中共為主的聯閤政府籌備工作的在港避難的民主人士;還有部份從國統區疏散到香港的中共黨員也收到北上的命令,準備參與接收內地大城市的工作組。
 
我們的父親一年多以前在重慶,被《大公報》總部選拔為香港復刊隊伍的一員。從父親一九四七年底給母親的信中知道,當年報館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把他派迴桂林老傢作為辦事處代錶,幸好最終還是來香港。父親從桂林開始就參與《大公報》頗負盛名的「小公園副刊」的編輯工作,與當時佔瞭文壇主流地位的左翼作傢有不少接觸,這也是最終選派他來香港的理由。
 
在香港,父親不單與很多作傢朋友見麵,還與在重慶就認識的共産黨高級乾部有瞭更多接觸,當時如喬冠華、夏衍、鬍繩、林默涵等白區乾部都在香港。經過多年的考察與考驗,父親終於成為一個中共黨員,由於中共沒有嚮香港政府申請為閤法社團,所以父親的黨員身份是保密的,也就是大傢俗稱的地下黨員。雖然父親當年是因為理想纔加入共産黨,並沒有想過黨票會帶來升官發財。
 
現在看來,除瞭本身的實力,多少也是因為這個秘密身份,使父親在高手如林的香港《大公報》最終可以脫穎而齣,《大公報》香港版在一九四八年底發錶瞭「和平無望」的文章,宣佈改變立場,開始「左」轉。

用戶評價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觸及瞭一個非常敏感且容易引發共鳴的主題:身份認同與情感羈絆的衝突。作為“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這個身份本身就自帶瞭許多故事的潛力和戲劇性。它意味著主角可能身處一個復雜的環境中,需要平衡傢庭背景帶來的責任感與個人情感追求之間的矛盾。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這種“苦戀”的設定?是單相思的痛苦,還是因為身份而不得不分離的無奈?“星沉南海”的比喻,更是增添瞭一抹憂傷和宿命感,仿佛愛情如同墜落的星辰,在廣闊無垠的南海中消逝,留下的隻有無盡的思念和遺憾。我期待書中能夠細膩地刻畫主角內心的掙紮,他/她是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又是如何麵對那些可能來自上一代的政治遺留問題。這本書如果能展現齣那個時代香港的獨特風貌,以及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那將更具深度和曆史價值。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真摯的情感,描繪齣一段令人心碎卻又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讓讀者在讀完後,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深情。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初讀之下便有種強烈的吸引力,它不像那些直白的標題,而是帶著一種朦朧而又深沉的詩意。“星沉南海”四個字,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仿佛能看到漫天繁星墜入大海的壯麗景象,又暗含著某種失落與悲傷。而“一個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苦戀的故事”,則直接揭示瞭故事的核心:一段因為身份背景而注定充滿艱辛的愛情。我一直對那些在曆史洪流中,個體命運如何與時代背景交織的故事感到著迷。這本書的設定,讓我立刻聯想到那個特殊時期,香港作為中西交匯的窗口,以及地下黨工作的隱秘與危險。我想象著,主角的“苦戀”究竟是如何展開的?是源於傢庭的阻礙,還是由於政治的隔閡?書中所描繪的香港,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是否能展現齣那個年代的獨特魅力,以及其中人們的生活百態?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刻畫齣主角內心的情感糾葛,以及他對身份的認同與掙紮,同時也能展現齣那個時代背景下,一段真實而動人的愛情故事。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融閤瞭曆史的厚重感與個人情感的細膩描繪。我一直對那些隱藏在曆史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很感興趣,尤其是涉及到傢族傳承和個人命運交織的敘述。“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這個身份標簽,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背景介紹,更可能意味著主角身上背負著某種曆史的印記,或者必須麵對傢族遺留下來的復雜情感和責任。而“苦戀”則直接點明瞭故事的核心衝突,這必然是一段充滿挑戰和犧牲的感情。“星沉南海”這個比喻,則充滿瞭詩意,仿佛寓意著一段注定艱難,卻又無法忘懷的愛戀,它可能在某個特定時期,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成為瞭無法實現的夢。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主角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在身份認同、情感選擇以及麵對現實睏境時的掙紮與成長。這本書能否成功地將曆史背景與個人情感完美地結閤起來,是否能展現齣那個時代香港的獨特魅力,以及其中普通人的命運起伏,都讓我充滿瞭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就充滿瞭故事感,深邃的藍色背景,幾顆若隱若現的星辰,以及遠方隱約可見的島嶼剪影,無不暗示著一段被時光掩埋的,跨越海峽的深情。我一直對那個年代的香港和大陸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係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時代洪流中身不由己的個體命運。這本書的書名“星沉南海”本身就極具詩意和象徵意義,仿佛預示著一段注定坎坷,卻又無法割捨的愛戀。它不僅僅是關於愛情,更承載著曆史的重量,以及那個時代背景下,個人的選擇和犧牲。我尤其好奇,“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這個身份的設定,會為故事帶來怎樣的波摺和張力?愛情能否衝破身份的隔閡,跨越政治的鴻溝?書中是否會深入描繪地下黨工作的艱辛與危險,以及他們的後代如何麵對父輩留下的復雜遺産?這些都是我迫切想在書中找到答案的疑問,它給予瞭我無限的想象空間,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第一頁,去感受那個年代的脈搏,去體會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评分

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星沉南海”這四個字,不僅有著浪漫而又淒美的意境,更暗示著一段深藏於曆史塵埃中的情感糾葛。作為“中共香港地下黨後代”,這個身份設定本身就充滿瞭戲劇張力,它意味著主人公可能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波瀾,更有來自傢族曆史、政治背景等多重維度的考驗。這種“苦戀”的故事,往往最能觸動人心,因為它真實地反映瞭人生中那些無法輕易跨越的障礙和無法割捨的情感。“南海”作為一個重要的地理坐標,也讓我聯想到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兩岸三地的復雜關係,以及身處其中的人們所經曆的種種。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構建這段“苦戀”的情節,它會是如何因為身份的特殊性而變得跌宕起伏?是否會有隱秘的愛戀,是否會有艱難的選擇?這本書是否能將曆史的宏大敘事與個體情感的細膩描繪巧妙地融閤,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香港獨特的社會風貌和人情世故,是我最期待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