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組成社會,社會生活除瞭食衣住行之外,溝通也不可或缺;人類可以使用口與耳或肢體動作來交流意見,但若雙方相隔甚遠,看不見也聽不到,就需要利用其他的溝通工具與方法。
古人用過狼煙(視覺通訊)和鼓聲(聲音通訊)等手段,但它們的傳達距離較短,能傳送的資訊量也不多,其他還有快馬傳書、飛毛腿傳書的方法,不過花費時間較長,能傳遞訊息的距離也有限製。
通信的曆史一路走來,就是在剋服時間與距離,並且增加可傳輸的資訊量。
如今人類發明利用電來傳輸資訊的方法,一眨眼就能將訊息傳遞到地球另一端,總算開拓瞭一條剋服時間與距離的康莊大道;但就算使用電氣技術,可傳輸的資訊量依然受到技術與成本的限製。
光通信,則打破瞭這層障礙,使用光來取代電,用光縴傳輸光信號,大大增加瞭資訊傳輸量。
人類在十九世紀前葉開始利用電來通訊,剛開始的技術稱為電報,在海底鋪設電纜,即使相隔大洋,大陸之間依然能夠瞬間通訊,大英帝國就因為支配瞭海底電纜,纔能支配七大洋。
十九世紀是電報時代,二十世紀則是電話時代,由於對話是人類溝通的基礎,電話讓相隔兩地的兩人可以對話,稱得上是劃時代的發明;有瞭電話,全世界的人類都能互相交談,也大大拓展瞭人類的活動範圍。
二十一世紀則是網路時代、行動通信時代,傳輸資訊也從純文字進展到聲音,現在甚至還加入資料、影像而成為多媒體訊息,這都多虧瞭通信係統的進步。
本書第一章主要將解釋傳統電話與網路的不同,說明為人類帶來方便的網路,究竟採用瞭哪些架構與技術。
第二章說明近年來需求量大增的寬頻通信,是以何種方法實現。
第三章說明近代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機、智慧型手機,是如何使用電波通信。
最後,第四章將說明重要性與日俱增的無綫網路,含有什麼樣的架構與技術。
本書是通信相關知識的入門書,因此在寫作時,特彆將復雜的技術和原理解釋得淺顯易懂。人們常說通信不好懂,但我希望大傢都能理解這肉眼看不見的通信係統,因此避開瞭睏難的技術細節,使用插圖與簡單清楚的文字來說明。
若讀者能透過本書,對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通信設備及背後原理産生些許興趣,就是我莫大的榮幸。
井上伸雄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