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政治

通俗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通俗政治
  • 政治思想
  • 政治哲學
  • 大眾政治
  • 社會科學
  • 政治普及
  • 政治文化
  • 公民教育
  • 時事政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說毛同誌1918年在北大受瞭知識分子的氣?鬍先生說根本就沒那迴事!為此,鬍先生講瞭三個小故事,又舉瞭「5+1」個例子。

  毛澤東為甚麼要打倒劉少奇?鬍先生說:爛事就是爛事,韆萬彆讓爛事崇高瞭!無論是多麼史無前例的曆史大戲,所有的角色都是人,永恆的主題是人性,評判是非也有世俗的標準。

  為甚麼說鬍耀邦是當今中國第一人?鬍先生說,這世界上隻有一個立場剛性的,將人的基本權利譞給億萬賤民的人就是最偉大的人。

  都說田傢英命案錯綜復雜,撲朔迷離。鬍先生說:田傢英命絕於1966年5月23日上午10點45分,上下誤差一刻鍾;發現於上午11點45分,上下誤差也是一刻鍾。

  大躍進年代,大科學傢錢學森寫瞭六篇文章論述萬斤糧。50多年後,鬍先生列瞭一張錶,說這六篇文章的錯誤是阿奉時世,任意修改輸入參數,「湊答數」!

  作傢葉永烈先生撰長文為錢的文章辯護。鬍先生說葉文的謬誤就是結論在前,論證在後,論證的內容與邏輯都不能支持結論,好比上海話說的「拆爛汙」慘不忍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鬍鵬池


  1945年生,江蘇人,清華大學精儀係1968年畢業生。畢業後先後在山西、江蘇、深圳、南京、北京工作;當過工人、技術員、工程師、大學教師、政府官員、企業經理等。退休後從事業餄文創作、作傢。

圖書目錄

序言:心有多強大,路有多寬廣/唐偉  4
導言/鬍鵬池  15
 
1918年,毛同誌在北大  39
毛澤東為甚麼要打倒劉少奇?  75
毛澤東的數學實在不太行!  135
韆古一哭,黛玉葬花──「林彪死後周恩來失聲痛哭」解  140
大權還在你手裏!  147
 
林彪素描  153
評林彪在「七韆人大會」上的講話  169
也談「四個偉大」的由來  201
 
鬍趙優劣論  220
為甚麼說鬍耀邦是當代中國第一人?  222
附件:當代中國的林肯(摘要)/盛禹九  232
 
田傢英之死──長長的引子  234
田傢英命案印證與梳理──兼與逄先知、戚本禹、葉永烈、陳小雅等商榷  256
1959年,廬山上的這齣戲  316
 
錢學森關於「糧食畝産」的計算錯在哪裏?  349
葉永烈的文章謬在哪裏?  376
 
「文革非正常死亡」芻議五則  432
清華園的一隻蝴蝶  462

圖書序言

序言(節錄)
 
心有多強大,路有多寬廣──呼喚中國的政治復興祀思想啓濛  唐偉

  鬍鵬池學長的《通俗政治》,以文筆優雅、情感細膩、邏輯緻密、認識既通俗又深刻見長,齣奇之處是他用一個一個人物故事,一幅一幅場景圖畫,演繹曆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析曆史上的關鍵人物,追索紛繁復雜的難解之謎。我在趣味盎然的閲讀中,領略到眾多風雲人物在其曆史背景中的慧黠和心智。掩捲而思,不由得心海中湧動起層層震撼的波濤。

  鬍鵬池的認知主要來自於清華。

  清華是一個甚麼樣的大學?官辦的「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莫名其妙地對曆史真相深加隱藏,從來沒有負責任地講清楚過。清華社會學院唐少傑教授把百餘年清華曆史分為五個時期:

  (一)1911-1925年為「史前期」;
  (二)1925-1937年為「創世紀」;
  (三)1936-1946年為「傳奇期」,即抗日戰爭中的「西南聯大時期」;
  (四)1946-1948年為「復員期」;
  (五)1949年至今為「新時期」。

  唐少傑還將六十餘年的「新時期」分為1949-1966年、1966-1976年和1976年至今三個階段。「新時期」中貫穿著一條「又紅又專」、「聽話齣活」的「黨化教育」思想,反映瞭毛澤東的教育思想從佔領到統治到衰減的曆史過程,這就是唐少傑將這六十餘年的歲月歸為一個「新時期」的道理所在。

  清華曾經是「庚子賠款」這一「國恥」的産物。清華辦學的錢,來自於美國退還的部份「庚子賠款」。在整個民國時期,清華都不缺錢。

  清華曾經是培養嚮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派齣留學預備生的學校。

  清華曾經是「國學」最後迴光返照的學校。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主持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終成絕響。

  清華是一個有著「西南聯大」光榮傳奇的學校。

  清華是一個曾經被「肢解」為工科學院的大學。

  清華是一個人纔薈萃的大學。

  清華是一個係統貫徹「黨化教育」,特彆「講政治」的大學。從1953年開始,在蔣南翔入主清華的十三個年頭中,清華辦成瞭沒有政治係的政治大學,黨組織是老知識分子的光榮歸宿,學生被培養成為又紅又專、聽話齣活的「雙肩挑」人纔,蔣南翔成為瞭中國教育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的第一人。

  清華文革是一齣大戲,可謂精彩紛呈、不同凡響。大緻也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劉濤、賀鵬飛時期;蒯大富、瀋如槐時期;遲群、謝靜宜時期。十年中,階級鬥爭成為瞭學校的主要課程,毛澤東和他一個又一個的「親密對手」都把觸角伸嚮清華,在這裏取得經驗,培育戰士,帶動全局。有人説:清華的後門通著中南海,而北大的後鬥通著秦城監獄。恰好説明清華在文革中作為政治課堂的特殊意義。

  1962年,鬍鵬池從江蘇考進瞭清華機械係。據他迴憶,大飢荒尾期的清華政治思想工作這張網也並沒有收得十分緊。隨著「又紅又專」成為定論,「韆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震撼人心,「學雷鋒」、當「三好學生」、創「四好集體」形成風氣,尤其是在1964年的「春節座談會」後開始「九評」學習。「防修反修」的口號和寜左勿右的「階級鬥爭」的法螺就越吹越響瞭。鬍鵬池作為四年級學生,又下鄉搞瞭九個月的「四清」,「四清」還沒有完全結束就迴校參加瞭史無前例的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政治一步一步緊逼人生,政治鬥爭走進瞭宿捨、課堂、傢庭、社會。清華成為最高權力鬥爭的交匯點,成為文鬥、武鬥的競技場。鬍鵬池親眼目睹瞭清華校黨委一夜間土崩瓦解;校、係領導,乃至個彆政治輔導員都成瞭批鬥對象;「國母」級的工作組顧問王光美遭到光天化日下的羞辱;「清華園的一隻蝴蝶」蒯大富應運而生,化蛹為蝶變成瞭偉大領袖「炮打司令部」的一枚炮彈。這枚炮彈也炸響在清華師生的心間:政治原來還可以這樣來玩。前後也就一年左右,鬍鵬池也成為清華文革圑四兩派文鬥時期的積極參與者,參與度高而知名度並不高。擅長文字的鬍鵬池成瞭「戰圑」和「總部」裏的筆桿子,他寫過不少從未簽署自己名字的大字報和發言稿。在大禮堂唇槍舌戰中,彆人讀著他寫的稿子,而他隻是自己作品的忠實聽眾。為瞭自覺地緊跟偉大領袖的戰略部署,也為瞭使自已寫的文章更有馬列主義水平,他惡補各類馬恩列斯毛的政治書籍,收集整理各類資料,動著腦筋、擔著風險,他是純真而虔誠地參加瞭清華文革。直到1968年4月底清華百曰大武鬥正式開始,鬍鵬池在失望與絕望交織的心情中離開學校迴到江蘇老傢。人生道路滿是泥濘,革命追求總是遭遇謊言和血腥,成長的刺激終生難忘。多年以後我們聽説曾經任清華黨委副書記、高教部副部長的百歲老人高沂,在餐桌上滄桑地唱到:「黃河之濱,集聚著一群中華民族可憐的子孫……」。文革清華園裏是不是也聚集瞭一批中華民族更加可憐的子孫?如果説前輩的曆史是用鮮血寫成的,那麼我們這代人的曆史卻是彆人用刀刻在骨頭上的。
 
導言
 
  一、通俗政治呼喚清明政治

  政治,百度説是「指對社會的治理行為,亦指維護統治的行為。這個詞一般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傢的行為。」我們認同這種解釋。

  據説早在先秦時代,先秦諸子們就使用過「政治」這個詞。但在現代中文裏的「政治」一詞,則來自於日本人翻譯西方語言時用漢字創造的詞。當英文的Politics從日本傳入中國時,孫中山認為應該使用「政治」來對譯,「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

  筆者另闢一徑:從字麵上解釋,「政治」是指「正文之治」。「正文」既是前提也是工具,涵蓋著光明正大的道理;公平正義的規則;正派磊落的作風三要素。用這樣的「政治」進行對國傢的治理,無疑有「高山景之,大道行之」的影響力,也必然會收到「周公吐甫,天下歸心」的效果。一旦缺少瞭這三項要素,「政治」丟失瞭「正文」之義後就隻剰下一個單獨的「治」,這個「治」就成瞭無限定、無約束、無監督、無底綫、無法無天的動作與行為。行兇殺人也是「治」,入室搶劫也是「治」,坑濛拐騙也是「治」,貪贓枉法也是「治」,將人劃為階級敵人也是「治」,這樣的「治」就變成瞭邪惡之「治」。
我們前半生所曾遭逢的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三大運動,就是這樣的「治」。當這樣的「政治」還要「掛帥」,還要「突齣」,還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是故民不聊生、天下洶洶,皆源於此。

  「政治掛帥」是毛提的,「突齣政治」雖説是林彪提齣的,卻是毛點頭認可並褒揚的,所説的「政治」又由一字之「洽」,演變為毛一人之「治」。

  1965年底,毛澤東在批判羅瑞卿時説:「那些不相信突齣政治,對於突齣政治錶示陽奉陰違,而自己另外散佈一套摺中主義(即機會主義)的人們,大傢應當有所警惕。」

  毛曾對江青説:「如果甚麼事情都讓人摸透瞭,你就會輸的。哪還有屁的政治。」(李平〈自殺前夕的共和國第一夫人〉)

  所以,毛的「政治」就是他的「偉大戰略部署」,他這個「偉大戰略部署」一般都不預先告訴人,即使是告訴也有不同的方法與程度:如公吿於世的稱之謂「號召」;嚮某一部份暫定的圈內人則稱之謂「交底」,嚮另一部份人則稱「打招呼」,打招呼多半則是説半句、留半句;這些無不都是偉大領袖的「偉大戰略部署」。其實更多的時候,也並沒有甚麼「部署」,「政治」在其手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想瞭一齣又一齣的把戲。

  文革初期的紅人,學部的林傑曾有「政治鬥爭三原則」之説:「一、政治鬥爭無誠實可言;二、謠言重復三遍就是真理;三、善於引導對手犯錯誤。」當時已經當瞭北京市革委會常委的蒯大富也曾有一個「權經」,據説有30多條,其中就含有林傑「三原則」的內容。蒯大富的「權經」是不是受到瞭林傑的影響呢?這隻能問他本人瞭。

  林彪對政治的理解是:誰不講假話,誰就得垮颱,不講假話辦不成大事(引自官偉勛《我所知道的葉群》)。「甚麼路綫,就是毛綫」。

  周恩來對政治的理解是:中央政治就是處理好主席、林副主席、江青的關係;還有「保持晚節」。

  文革政治充滿瞭無序與詭異,你方唱罷他登場,既是「剝筍子」,也是「割韭菜」。一茬茬大人物剛剛粉墨登場,招搖過市,轉瞬間就成瞭落湯雞。而裹挾其中的群眾也就「跟不完的路綫,站不完的隊;做不完的檢查,流不完的淚」。

  這樣的政治神仙也難把握,能把握得住的隻有一個毛澤東與半個周恩來。老百姓全都百思而不解,睏惑而茫然。茫然無措之際,再想想林傑的「三原則」,原來「政治」還真他媽的就是這樣一個東西:耍心眼、鬥心機、比拳頭、拼無恥,縱橫捭闔、陰謀詭計、設局陷害、落井下石、誘敵深入,圍而殲之;不僅拒絕天真與幼稚,也拒絕善良與真誠;不能那樣「溫良恭儉讓」,就是必須「暴惡傲貪搶」。

  一些人落水瞭,一些人沉默瞭,一些人落荒而逃;大多數人逍遙瞭,隻有極少數人繼續乾。1968年春,毛發齣「這場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國共兩黨鬥爭的繼續」的最新最高指示,往日幾萬人熙攘的清華園就變成幾百人的鬥獸場。兩派都爭相將「共産黨」的標簽往自己臉上貼,將對方罵成為「國民黨」。對昔日的同學與師長施於斷水斷電、冷槍冷箭,斯巴達剋斯年代的奴隸角鬥場重現於20世紀的美麗的清華園。人性日見日少,獸性越來越多,變成瞭荒原中的一匹匹飢餓而嗜血的狼。
幾十年下來,人們所認知的「政治」,其第一屬性就變成骯髒,第二屬性就是兇殘。

  普列漢諾夫説:「普遍認為,政治是骯髒的事情。……沒有道德的政治是犯罪。」中國的老百姓私下裏對此説得更精彩:世界上兩樣東西最髒,一個是妓女的下身,另一個就是政治。自從發明瞭「潔爾陰」,妓女下身也能「難言之隱,一洗瞭之」瞭,可是政治仍然是骯髒的。

  人們評論政治人物都從這個角度齣發,凡是不髒不狠的就被認定不是搞政治的材料。比如華國鋒,人們認為他太老實瞭,不是政治傢的材料;比如鬍耀邦,人們認為他沒有防人之心,沒有結黨營私,也不是政治傢材料;即使是有點權謀的趙也如此,心不狠手不辣,該齣手時不齣手,守小節而失大位,也不是閤格的政治傢。

  如今人們普遍懷念鬍耀邦,正麵贊頌的文章車載鬥量,但是幾乎沒有一篇文章能認識到像他這樣正大光明,心直口快,充滿陽光的人正是政治傢的材料,正是政治傢最需要的品質。

  政治果真應該是如此骯髒、兇殘的事嗎?政治傢果真隻能是這樣骯髒、兇殘的人嗎?過去是如此,將來還將是如此嗎?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嗎?

  我不相信!我認為這樣的政治是人類社會裏一個階段的事。一百年是一個階段,一韆年也是一個階段。原始社會有沒有「政治」?那時的「政治」也是這樣的嗎?「五月花」海輪上的英國新教徒,受到教會迫害逃離故土,當他們登上美洲新大陸時,他們還想重新建立這樣一個「政治」嗎?正因為他們不想走老路,想在新大陸構築一個嶄新的「政治」,這纔有瞭「五月花公約」。

  外國的政治也骯髒嗎?當然外國的政治也有骯髒的時候。尼剋森在「水門事件」裹是骯髒的,剋林頓在「性醜聞」中是骯髒的,但是,導緻尼剋森下颱,導緻剋林頓遭彈劾的政治力量卻是健康的。

  即使在當代中國,也有政治清明的時期,也不斷湧現齣清明政治的代錶人物。彭德懷「廬山進言」難道不是代錶看健康的政治力量嗎?鬍耀邦對「反資産階級自由化」消極怠工其實也是健康的政治力量的另一種錶現。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是:為甚麼他們的健康的力量能戰勝並製裁骯髒的力量?而我們卻不能。

  寫曆史,寫我們曾經親曆的曆史,無論是片斷的曆史、個彆的人物,其目的固然是為瞭揭示曆史真相,但這並不是主要目的,更不是終極目的。曆史是人創造的,寫曆史主要是寫人,「以史為鑒」歸根結底是以人的行為為鑒;人的行為又受人的人性所驅使;所以更主要的目的是揭示曆史真相背後的人性真相,將曆史人物人性的兩麵性,真善美與假醜惡同時揭示、挖掘與剖析。抖落牛黃與狗寶加以鞭笞,發掘真金與美玉加以褒揚;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通俗政治」呼喚看清明政治的早日到來,也為清明政治力量添薪。

  這纔是我想寫「通俗政治」的第一發心。
 
  二、何謂「通俗政治」

  我上初中時,老師就給我們講過白居易寫詩的故事。

  白居易寫詩要唸給不識字的老嫗聽,老嫗説懂瞭,纔算完工瞭。

  老嫗也能懂「白詩」,這就是「通俗」的力量;寫詩寫到老嫗也能懂,這就是對「通俗」的執著追求。

  何謂「通俗」?一方麵是指淺顯易懂,另一方麵也是指深入淺齣。簡單的道理,韆萬不要故弄玄虛,人為地將其搞復雜瞭;當問題確實比較復雜、道理比較深邃時,卻仍能用大眾的、簡練的語言解釋齣最基本的內涵,這就不僅要肯下功夫,做足功課,也要有本領,更要有執著的追求。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誓不休」,不如「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
何謂「通俗政治」?就是用通俗的方法解讀政治。其要點:
 
  (一)識透:政治行為原本就是通俗的

  我們常説真理是簡單的,真理也是樸素的,但一旦説到政治,似乎既不簡單也不樸素瞭,總以為是高深莫測,帶有神秘的色彩。歲月滄桑,不斷地學習與思考,不斷地人生積纍,終於將有些「迷信」給破瞭。「70而不惑」,奇怪啊!果真到瞭這把年紀就有瞭一些「圓融」的感覺。我説的「一些」指「有些」,並不是「所有」。

  「政治」不是神秘的,政治本來就是通俗的。「質本俗來還俗去,強於妖魔陷渠溝。」解讀的最好方法是通俗的;解讀的結果必然也是通俗的。

  說得粗俗、徹底一點:食人食、拉人屎、說人話、辦人事。
 
  (二)看穿:政治對象無一不是普通人

  蘇妲已將商紂王的江山攪黃瞭,因為她原本就是貴族世傢的驕嬌女,驕奢淫逸是她的本性,她絕不是甚麼九尾妖狐化人形;褒姒烽火戲諸侯,攪黃瞭周幽王的西周王朝,她也絕不是甚麼宮女踩瞭孽龍精液所生的怪物,不過是她母親非婚生的單親女,帶有單親傢庭子女性格上的諸多怪癖。關鍵也不是世上齣瞭蘇妲已與褒姒,關鍵還是商紂與周幽自己。.

  搞「政治」的沒有一個是神仙,也沒有一個是妖魔。隻要他們還是人,就一定有人的基本屬性,好壞兼具,善惡並存,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多少就是程度,程度決定性質。七三開時總能量為正四,推動社會發展做正功,他這輩子就是好人;三七開時總能量為負四,禍害百姓,逆曆史潮流而動,他這輩子就不是甚麼好人。有啥子不明白的?

  即使有無數的光環,似乎不是普通人瞭,透過光環,剝去僞裝,終究仍然是普通人。普通人所具有的屬性,他一樣都逃不掉。

  人人都吃五榖雜糧,個個都要拉屎放屁。拉屎放屁照樣臭,絕不會金臀高懸,如蘭如芝。即使有條件天天吃魚翅、燕窩、熊掌,也仍然要吃五榖雜糧。否則肉草動物的營養分配係統、消化係統、排洩係統都會齣問題。吃不進飯就拉不齣屎;拉不齣屎就渾身沒力氣。許多老人之所以最終不治都是因為「進齣口公司」齣問題。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吃一頓好飯」固然能長精神頭兒,其實「拉一泡好屎」甚至更重要。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