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

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天文科普
  • 兒童讀物
  • 趣味故事
  • 星空
  • 宇宙
  • 科學
  • 知識
  • 親子閱讀
  • 少兒
  • 啓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浩瀚的星空、無垠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又存在著怎樣的奇特物質?恆星是怎麼齣生,又是怎樣長大的?

  無邊無際的宇宙,很可能起源於一次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粒子,
  它似有非有,時而存在,時而湮沒。

  更令人驚奇的是,小小的粒子裏包羅萬象,
  它包含瞭這世上的所有東西,包括太陽、星星、空間、時間……

  齣發!到遙遠的星空看看,到夢想中的宇宙遨遊!
浩瀚宇宙的低語:星辰與文明的交響 圖書名稱: 《星塵的低語:跨越時空的宇宙文明史》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一本傳統的科普讀物,而是一部橫跨時間與空間的宏大敘事詩,它以人類對宇宙最深沉的好奇心為引綫,勾勒齣一幅跨越數十億年的宇宙文明演變圖景。我們不聚焦於特定的天文現象講解,而是深入探討文明的誕生、興盛、衰亡與宇宙規律之間的深刻聯係。 第一章:創世之初的迴響——時間之河的起點 本章從宇宙大爆炸的餘暉中蘇醒,但著墨點並非聚焦於粒子物理的精確計算,而是對“時間”與“空間”概念在早期宇宙中如何被定義的哲學思辨。我們將探討早期宇宙的混沌狀態,如何在引力的雕塑下孕育齣第一批恒星——那些“宇宙的燈塔”。這些巨型恒星的生命周期,是宇宙化學演化的熔爐,它們如何將簡單的氫氦轉化為構成生命的基石,這一過程被賦予瞭史詩般的色彩。我們不討論光譜分析的細節,而是描繪第一代恒星爆發時,它們對周圍星際介質産生的震撼性影響,那不僅是物理上的爆炸,更是生命元素播撒的序麯。 第二章:恒星的搖籃與行星的低語——宜居性的哲學探討 本章的核心在於“宜居性”這一宏大主題,但我們繞開瞭對“宜居帶”的機械式描述。我們考察的是,在宇宙的不同角落,生命誕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張力。從冰冷的衛星到炙熱的係外行星,我們審視那些我們尚未觸及的,卻可能孕育齣截然不同生命形態的搖籃。重點在於對“環境適應性”的深度剖析:如果生命不再依賴液態水,那麼它將以何種形態存在?那些圍繞著紅矮星運行的行星,它們是否會進化齣更能抵抗強烈耀斑的文明形態?我們將這些探索視為對“生命定義”本身的追問。 第三章:文明的萌芽與技術的邊界——信息傳遞的睏境 當行星上誕生瞭智慧生命,他們首先麵對的便是宇宙的尺度帶來的信息鴻溝。本章探討瞭地外文明可能經曆的三個技術階段:星際通訊的嘗試、自我毀滅的邊緣,以及最終的超光速旅行或信息繭房的構建。我們不詳述射電望遠鏡的原理,而是聚焦於文明在接收到來自遙遠星係的信息時,其社會結構、宗教信仰和哲學體係將如何被徹底顛覆。如果一個文明的“曆史”跨越瞭數萬光年,他們的時間概念將如何重塑?探討瞭文明在信息傳遞上的“孤獨感”——即使宇宙中充滿瞭生命,他們依然可能永遠無法真正“相遇”。 第四章:古老帝國的興衰——宇宙尺度下的曆史教訓 本章將視角轉嚮那些可能已經消亡的、橫跨星係的古老帝國。這些文明的興衰不再受製於資源枯竭或內部衝突的狹隘解釋,而是受到宇宙宏觀規律的製約:星係碰撞、伽馬射綫暴的洗禮,以及宇宙膨脹帶來的連接中斷。我們構建瞭幾個假想的“銀河文明”案例,分析瞭他們如何應對長達百萬年的時間尺度下的管理難題——如何保持一個跨越數韆光年帝國的文化認同和技術連續性?這些衰亡的案例,成為我們反思自身文明脆弱性的警示。 第五章:暗物質的低語與時空的迷宮——超越現有物理學的猜想 隨著文明等級的提升,他們對宇宙的認知將不再局限於可見的物質。本章大膽地探討瞭暗物質和暗能量在高等文明工程中的潛在應用——它們是否被用於構建“非歐幾裏得”的居住空間,或者作為超維通訊的媒介?我們將宇宙的結構視為一個巨大的、尚未被完全破解的迷宮。探討瞭更高維度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一個真正掌握瞭這些規律的文明,其存在形態將如何與我們現有的理解相悖。這部分內容旨在激發讀者對“我們所見即是全部”這一假設的深刻懷疑。 第六章:人類的定位與未來的選擇——宇宙尺度下的謙卑 本書的收官部分,將焦點重新拉迴到人類自身。麵對浩瀚的宇宙和可能存在的無數更古老、更先進的文明,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價值是什麼?我們不是在尋找外星生命,而是在通過觀察宇宙的演化,來定義“人”的意義。最後的章節強調瞭對未知保持敬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構建一個能夠經受住宇宙時間考驗的、具有延續性的文明。這是一種對未來深沉的責任感,而非對未知力量的盲目崇拜。 《星塵的低語》邀請讀者跳齣日常的局限,以億萬年的尺度來審視存在本身。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更深刻、更具挑戰性的問題,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仿佛能聽到宇宙深處傳來的、關於時間、生命與湮滅的古老低語。這是一次對人類心智邊界的溫柔而堅定的拓展。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億萬年不滅的神燈──揭祕恆星


哺育恆星的搖籃          014
恆星先生的自傳          018
恆星恆久遠            023
白天藏起來的星辰         026
傢族的棄兒            029
華麗的退場            032
矮個子的傳奇           036
「雙胞胎」和「三胞胎」      038
指明方嚮的星           041

Chapter 02
在天上流浪的孩子──好動的行星們


神速金剛             046
太陽係中的壞脾氣美女       050
地球的孿生兄弟          053
太陽的「接班人」         057
美麗光環的擁有者         061
赫歇爾的發現           065
「筆尖上的星球」         068
被開除的「大行星」        072

Chapter 03
神祕的天外來客──小行星、彗星和流星


空中漂泊的童子軍         076
戴著假發的星星          080
哈雷的意外收獲          084
星星掉下來瞭           088
天使的淚珠            091
不可思議的晴空墜冰        094
宇宙的活化石           098
獅王的怒吼            101

Chapter 04
諸神的花園──十二星座的故事


十二星座的由來          106
會飛的金毛羊           109
唱歌的多情牡牛          113
可以分享生命的好兄弟       117
英雄踩死的螃蟹精         121
萬獸之王的雄獅          125
豐收之神的女兒          129
正義女神之秤           133
釀成巨禍的衝動者         137
半人半馬的大英雄         142
形狀怪異的公羊          146
諸神宴席上的水瓶         151
愛神母子倆            155

Chapter 05
地球之外有生物嗎──UFO與外星人之謎


天外飛來的客人          160
UFO,自然現象還是騙局      164
「綠孩子」            168
美國小鎮的UFO墜毀事件      172
外星人遺落在地球上的種族     176

Chapter 06
仰望星空的偉大人物──天文學傢


哥白尼:扭轉乾坤的操盤手     180
第榖:近代天文的奠基人      183
開普勒:為天空立法的人      186
牛頓:一個蘋果引發世界的大革命  190
哈勃:星係天文學之父       193
霍金:輪椅上的「宇宙之王」    196
張衡:從數星星的孩子到創造渾天儀 199

Chapter 07
觀天有術──窺天利器


從「看星星」開始         202
中國古代的天文觀測儀器      206
人類的第二雙眼睛         209
天文望遠鏡的「成長史」      212
質的飛躍             215
站在空中眺望星球         218
韆裏眼的再進化          221

圖書序言

前言

  世界上讓孩子們最入迷的,一是恐龍,二就是太空。這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傢說的。

  沒錯,恐龍,這個曾經統治地球的龐然大物,是怎樣産生?又是怎樣滅絕?浩瀚的星空、無垠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又存在著怎樣的奇特物質?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恐龍滅絕的原因與太空的祕密有關,你一定會覺得,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瞭吧!

  一些科學傢推測,在很久很久以前,太空中遨遊著許多小行星,平時這些小行星在遠離地球的軌道上運行。在6500萬年前的一天,一些小行星偏離瞭原來的運行軌道,嚮著地球飛奔而來,強烈地撞擊在地球錶麵砸下瞭直徑約200公裏的大坑。撞擊時發生猛烈大爆炸,釋放的能量與幾百顆原子彈、氫彈同時爆炸相當。地球瞬間變成瞭地獄:到處都被黑暗和寒冷籠罩,有的地方發生海嘯,有的地方燃起大火,還有的地方下起酸雨,這導緻很多動植物滅亡,恐龍也就在這場災難中走嚮滅絕。

  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世界上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這是當然的啦,大韆世界無奇不有,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說,很多人眼中無邊無際的宇宙大世界,很可能起源於一次宇宙「大爆炸」;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粒子,它似有非有,時而存在,時而湮沒;更令人驚奇的是,那樣小的粒子裏竟然包羅萬象,那裏麵包含著這個世上的所有東西,包括太陽、星星、空間、時間等等。地球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不同的是,地球在誕生之後的漫長時間裏,發生瞭許多星球上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那就是齣現瞭大海,大海孕育瞭最初的生命體,後來又齣現瞭巨大的恐龍,再後來恐龍滅絕……

  這一切都是真的嗎?或許是,或許不是,科學傢們都在想盡辦法瞭解宇宙的産生、發展以及未來變,在努力找齣地球與太空之間的神祕聯係。到底這些變化和聯係是什麼呢?那就讓我們打開這本書,從中捕獲有關宇宙、地球的諸多天文話題,找齣許多存留在你心中問題的謎底吧!

  讓我們現在就齣發,到遙遠的星空中去看一看,到夢想中的宇宙大世界中去遨遊。

圖書試讀

哺育恆星的搖籃

古老的傳說故事認為,天空中的每一顆星星,都代錶著地上的一個人。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和我們人類一樣,有過母體的孕育,痛苦的齣生,也有過美好的童年。

恆星是怎麼齣生,又是怎樣長大的呢?

宇宙中,有一種沒有形狀也沒有明顯邊際的星雲,它是宇宙間星際物質的積澱與聚閤而産生的。在大約幾十到上百光年的直徑範圍內,它們的平均密度隻有每立方公尺10到100個原子。而這種被稱為彌散星雲的天體正是無數顆耀眼恆星被孕育和齣生的場所。

彌散星雲的質量非常大,因此彌散星雲內部的引力作用也異常強烈。

強大的引力使星雲中的氣體急速塌縮,這種運動使體積巨大的星雲在收縮的過程中碎裂成大小不一、形態也不規則的許多小星雲。

由於小星雲的密度比較大,因此內部的塌縮並沒有停止。小星雲塌縮時所産生和釋放的能量都以紅外綫的方式,從近於透明的星雲雲體中悄悄溜走瞭,因此溫度依然很低。

但隨著塌縮的繼續,星雲的密度逐漸變大,雲體也開始變得不再透明,塌縮運動所發齣的能量就都被越來越稠密的星雲物質吸收瞭。這樣一來,小星雲的溫度就開始慢慢上升。

隨著密度的進一步增大,小星雲的形狀在引力的牽引下逐漸鏇轉成為一個個球狀體,這種球狀體便是恆星的「胚胎」瞭。

經過幾百萬年到上韆萬年的演變,當溫度達到能夠引發原子反應的程度時,熾熱而又明亮的恆星寶寶就誕生瞭。

跟人類一樣,彌散星雲中的眾多小星雲最終能不能發育成恆星,關鍵在於它們的質量是否夠大。質量較小的星雲,在塌縮的過程中,內部隻能發生一些低水準的原子反應。

這一過程,雖然也能夠産齣一定的能量,但並不能長久維持。那些質量較小的星雲即使能夠塌縮成恆星,也會很快便在能量的不斷流失中迅速消亡,就如母腹中未齣生或者齣生不久的小動物流産和夭摺瞭一樣。隻有那些大質量星雲形成的恆星纔有可能在優勝劣汰的殘酷法則中倖存下來。

彌散星雲孕育並製造恆星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因為除瞭引力作用外,星雲內部的熱運動與磁場作用都會對恆星的成長造成巨大的影響。

用戶評價

评分

天哪!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感覺是為像我一樣對浩瀚宇宙充滿好奇,但又有點怕太學術、太枯燥的朋友們設計的。我本身對天文一直很有興趣,但大學念的也不是相關科係,很多時候看到新聞報導的天文現象,都隻是一知半解。所以,當我看到「趣味天文故事」這幾個字,就覺得,這絕對是我一直在找的那本!翻開內頁,裡麵的插畫風格超級可愛,而且文字敘述方式也很生動活潑,不像傳統科普書那樣嚴肅,更像是朋友在講故事一樣,把那些遙遠的星星、行星、星係,都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各種天文知識時,都會巧妙地融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比喻」,讓原本可能很難理解的概念,瞬間變得淺顯易懂。像是它怎麼解釋黑洞的形成?或是我們看到的星星,其實是它們幾百年前甚至幾韆年前的光?這些聽起來都很玄妙,但在書裡,我卻能透過生動的描寫,感覺自己好像真的親眼看見、親身經歷瞭一樣。這本書的齣現,真的讓我對天文的熱情又被點燃瞭,迫不及待想好好把它讀完,然後跟身邊的朋友分享這些宇宙的奇妙。

评分

這本《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真的讓我非常驚喜!我平常是個不太接觸科普類型書籍的人,覺得可能會有距離感,但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非常親切、溫柔的筆觸,引導讀者進入浩瀚無垠的宇宙。它不像一般的教科書那樣,死闆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透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天體運行、宇宙演化等複雜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特別喜歡它在探討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時,所用的比喻,讓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也能夠理解一些相當深奧的物理原理。書中的插畫風格也很棒,非常有想像力,讓我在閱讀文字的同時,也能在腦海中勾勒齣宇宙的畫麵。它讓我意識到,原來天文學不僅僅是關於冰冷的數字和公式,更是關於我們對於未知的好奇心、對於宇宙萬物的敬畏之情,以及人類探索精神的體現。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天空的看法都不同瞭,夜晚抬頭仰望星空時,不再隻是看到閃爍的星星,而是能聯想到那些在遙遠時空中發生的、令人驚嘆的故事。

评分

最近在圖書館藉到瞭《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原本隻是想隨意翻翻,沒想到完全被它吸引住瞭!我一直對天文有種莫名的憧憬,但總覺得自己數學和物理基礎不好,很難真正去理解。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顧慮。它用一種非常輕鬆、幽默的語氣,講述瞭很多關於宇宙的知識,讓我感覺就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娓娓道來他與星空的故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星雲」的描寫,作者把這些遙遠的宇宙塵埃和氣體,形容成宇宙的「搖籃」,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個意象非常美麗,讓我對那些原本隻是模糊光團的星雲,有瞭全新的認識。而且,它在介紹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時,都會配上非常圖像化的插畫,或是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讓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點。我甚至覺得,如果以後有機會帶小孩,這本書絕對會是他們認識宇宙的第一本啟濛讀物。它不僅有趣,更有著啟發性,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宇宙的無限可能。

评分

說實話,我對天文的認識,大概停留在小時候看卡通的時候,對宇宙的想像都停留在太空人、飛碟之類的。這次會買《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純粹是因為它的名字很有趣,而且封麵看起來很夢幻,想說買來當作睡前讀物,放鬆一下。沒想到,一打開,整個世界觀都被顛覆瞭!作者的寫法超級特別,不是那種枯燥的科學解釋,而是用一種很像在跟你分享秘密的口吻,把宇宙的奧秘一點一點揭開。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述行星的時候,會把它們擬人化,好像每一個行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纍。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述星座的故事,我以前隻知道幾個星座的名字,但書裡把每個星座的由來都講得很有趣,還跟當時的人們如何觀察星象連結起來,讓我第一次覺得星座不隻是天上的點點,而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這本書真的打破瞭我對科普書的刻闆印象,它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學到瞭好多以前從來不知道的宇宙知識,而且還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

评分

我平常就喜歡逛書店,每次經過科普區,總是會被那些看起來很專業的書籍吸引,但有時候一翻開,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學術術語,就讓我有點卻步。直到最近,我偶然在誠品看到瞭《星空的自傳:我的第一本趣味天文故事》,它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不是那種冷冰冰的科學感,反而有一種溫馨、夢幻的氛圍,立刻就勾起瞭我的購買慾。拿到書之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就是它將複雜的天文概念,轉化成瞭充滿想像力的「故事」。我一直以為像黑洞、脈衝星這種比較艱深的知識,會很難理解,但作者用非常生動、幽默的方式,搭配精美的插圖,讓這些原本遙不可及的宇宙現象,變得像童話故事一樣有趣。它不像我以前看過的某些天文書,隻是一味地堆砌數據和理論,而是引導讀者去感受宇宙的浩瀚與神秘,去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對宇宙有更深的認識,也更加佩服科學傢們的智慧。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好書,推薦給所有對天文感興趣的朋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