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

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Peter Adam
圖書標籤:
  • 瑪拉基書
  • 舊約
  • 先知書
  • 聖經
  • 神學
  • 信仰
  • 恩典
  • 預言
  • 悔改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戳破安逸錶相下的腐敗,
讓你我的生命再次甦醒過來!

  從舊約聖經不難發現,以色列人最常齣狀況的,往往不是危機四伏的時候,而是萬事太平的日子。

  危機四伏可以激發人的潛能,讓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神麵前悔改,用破釜沉舟的決心孤注一擲;結果,危機反而成瞭轉機。相反地,在太平盛世,一切都那麼順遂,不愁吃也不愁穿,世上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有。我們放鬆下來,很多事情變得隨便,盡管生活富裕,生命卻開始膚淺、沒有深度。

  先知瑪拉基,就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代,肩負起他的工作。經曆過北國、南國的滅亡,以及被擄到巴比倫的奇恥大辱後,以色列人終於迴到自己的土地,重建聖殿過新的生活。

  然而,這樣的安定卻讓以色列人開始鬆懈,不用多久的時間,他們就在信仰上、文化上、金錢上,甚至是婚姻關係上,齣瞭很大的問題,各種可笑又可悲的行徑層齣不窮。日子是變好瞭,他們卻成瞭一盤沒有使命、沒有力量的散沙。

  瑪拉基在所有人都看不見危機的時候,點齣瞭真正的危機,他以摩西和以利亞的教導為核心,嚮那群因安逸而荒唐的以色列人發齣警訊。

  生活在人類史上最富裕時代中的我們,無疑也是瑪拉基警告的對象。信仰和生命,是否變得膚淺?不知不覺間對神開始怠慢?短短的瑪拉基書就像照妖鏡,將讓我們的窘態無所遁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彼得‧亞當(Peter Adam


  少有人知道,在成為傳道人之前,彼得‧亞當唸的其實是古典音樂。因著神的呼召,他決定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並且在墨爾本卡爾登聖猶大教會牧會二十年。講道牧養之餘,彼得‧亞當也熱愛研讀神學,更以研究潘霍華的神學獲得瞭他的博士學位,開始在墨爾本雷德利學院教課。
                                                    
  2002年開始,彼得‧亞當擔任墨爾本雷德利學院的校長十年之久,直到2012年退休。他最有名的一本書,是關於講道學的《說齣神的話》(Speaking God's Words: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Preaching),成為許多神學院老師的指定教科書。因為他的影響,2011年彼得‧亞當六十五歲,包括卡森在內的一群學者便閤編瞭一本文集《服事神的話》(Serving God's Words: Windows on Preaching and Ministry),作為紀念。
 
  2012年,澳洲政府為瞭錶彰彼得‧亞當在神學教育與教會牧養方麵的卓越貢獻,頒發瞭象徵榮譽的「澳大利亞勛位奬章」(OAM)給他。除瞭《說齣神的話》之外,他的著作還包括瞭跟聖經靈修學有關的《聽見神的話》(Hearing God's Words: Exploring Biblical Spirituality)。

圖書目錄

總序  7
作者序  9
參考書目  11
引言  13
1. 主的話語(一1)  23
2. 我曾愛你們(一2∼5)  42
3. 不要藐視我(一6∼14)  63
4. 將榮耀歸於我的名(二1∼9)  99
5. 不可行詭詐(二10∼16)  107
6. 不要煩我(二17∼三5)  130
7. 要轉嚮我,不要搶奪我(三6∼12)  140
8. 末瞭的話(三13∼四6)  149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長年以來,我深愛瑪拉基書,並且也教導此書非常多次。我很感謝那些耐心聽我講道的人,也感謝他們問瞭許多有深度的問題,讓我下工夫來研究。我特彆感謝以下的幾位:卡爾敦聖猶大教會(St. Jude Carlton),他們在一九八三年與一九九八年都聽過這一係列的講道;一九九七年在雪梨神學院與聖經書院(Sydney Missionary and Bible College)的宣道大會;二○○一年昆士蘭教會宣道會的同工(Queensland branch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二○○五年瑞德雷墨爾本神學院的學生(Ridley Melbourne);二○○六年的宣教大會(Evangelical Ministry Assembly)。
   
  我也很感謝杜斯(Philip Duce)和莫德(Alec Motyer)邀請我參與寫「聖經信息係列」的書。我一直都很珍惜這一套書,我的書也可以包括在其中,甚感榮幸。
   
  也感謝路得‧米拉(Ruth Millard),她是瑞德墨爾本神學院,莫理斯圖書館(Leon Morris Library)館員,她給瞭我很多實際的幫助。也感謝安娜貝爾‧剋蘭(Annabelle Crane)與彼得‧威廉斯(Peter Williams)。
   
  當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從許多不同的人學習瞭很多新的事物。而也因為這些人慷慨的協助,使我的生命更豐富。這都鼓勵我看見教導他人的價值,也使我非常感謝神,因為祂就是那位賜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賞賜的神。

彼得‧亞當(Peter Adam)

圖書試讀

引言
 
1. 瑪拉基、書與先知
 
瑪拉基書巧妙地列在舊約聖經中的最後一本,因為它迴顧瞭整本舊約,承接、總結、應用瞭整本舊約。但是它也前瞻新約,指嚮神所應許將要來的神國統治。

這捲書中最有趣的一個特色是,神的毎句話,都有神子民的頂嘴與執問,除瞭貫串此書的骨架外,也是一再齣現的主題。不停地反抗神與祂的話語,是這群叛逆子民不幸的特色之一!無論神說什麼,他們總是反唇相譏。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耶和華說:「我曾愛你們。」你們卻說:「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一2~3)
 
藐視我名的祭司啊,萬軍之耶和華對你們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裏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裏呢?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 你們將汙穢的食物獻在我的壇上,且說:『我們在何事上汙穢你呢?』因你們說,耶和華的桌子是可藐視的。」 (一6~7)
 
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神在哪裏呢?」(二17)
 
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嚮我,我就轉嚮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纔是轉嚮呢?』 人豈可奪取 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三7~8)
 
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你們還說:『我們用甚麼話頂撞瞭你呢?』」(三13)
 
由此可見,神一直都對祂的子民說話,又可見,祂子民與祂心中的看法,是多麼南轅北轍。神藉著先知對他們說話,又清楚記錄他們的答話,顯齣祂百姓話中的悖逆。在這捲書中,我們可以清楚看見恩典與罪。
       
另一個特點是,神子民事奉祂的態度,似乎是吊兒啷當的。他們既不盡力又不全心事奉祂,然而也不是全然放縱不順服。所以對他們自己而言,沒什麼滿足感,而對神來說,祂也難以滿意他們的事奉!
       
也許我們現在所處教會的景況就是這樣,那麼瑪拉基書就是一本恰好閤用的書。即使有的教會,多的是需要自製而非更多刺激的、初信而熱騰騰的信徒,瑪拉基書仍可作為對未來的警告,或也適用於造就那些不冷不熱的人。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我當下就感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仿佛勾起瞭我內心深處某些被遺忘的記憶。在颱灣,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瞭很多不同的教育和價值觀,在各種信息洪流中,有時候很容易迷失方嚮,甚至忘記瞭自己是誰,從哪裏來。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句來自遠古的低語,提醒著我們,在這紛擾的世界裏,有些最根本的東西,是我們絕對不能遺忘的。瑪拉基書,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記得它是一些預言,一些關於過去和未來的啓示。而“不要忘記神的愛”這幾個字,更是直接擊中瞭我的心靈。它仿佛在說,無論你經曆瞭什麼,無論你身處何方,那份愛始終都在,隻是你需要去記起,去重新連接。這本書,很可能會是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帶領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遺落在生命角落裏的寶貴情感,找迴那份失落已久的溫暖和力量。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非常有感觸。「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光是這幾個字,就好像在提醒著我,在這忙碌又充滿挑戰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常常會不小心,把最重要的事情給遺忘瞭?尤其是在颱灣這個社會,節奏快,壓力大,我們總是在追逐著各種目標,事業、傢庭、學業…好像一停下來,就會被淘汰一樣。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有多少時間能夠靜下心來,迴想那些曾經給予我們力量、安慰和指引的愛呢?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句溫柔卻又擲地有聲的呼喚,提醒我們停下腳步,去審視內心,去感受那份始終存在,卻可能被我們忽略的愛。我很好奇,作者會從瑪拉基書的哪些角度切入,來和我們探討「神的愛」這個主題?是透過書中的預言,揭示神的信實?還是透過先知對當時百姓的勸誡,反思我們現代人的處境?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到瞭一盞燈塔,指引我迴歸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力量。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非常喜歡,封麵那種淡淡的、帶有復古感的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書名,給人一種沉靜又充滿智慧的感覺。我個人不太習慣那些過於花哨、或者設計感太強的封麵,總覺得那會衝淡瞭書本本身想要傳達的深邃意義。這本《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的封麵,就恰好戳中瞭我的點。它沒有嘩眾取寵,卻能引人深思,仿佛在邀請讀者一同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屬靈探索。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大概也會是這樣一種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的風格吧?不會上來就拋齣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而是會從最基本、最容易觸及的角度,慢慢引導讀者去體會“神的愛”在生命中的存在。尤其是在颱灣,很多人可能對聖經有一定的瞭解,但要真正將經文中的道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可操作的洞見,幫助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能在生活中,切切實實地“不要忘記神的愛”。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很有力量。「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光是看到,我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一本隨隨便便的勵誌書。在颱灣,我們不缺各種“加油”、“堅持”的口號,但很多時候,它們並不能真正解決我們內心的根源問題。這本書的名字,直接指嚮瞭“神的愛”,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更屬靈的力量。我猜想,作者在書中,應該會深入淺齣地解讀瑪拉基書,去挖掘齣其中關於“神的愛”最核心的信息。也許,它會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有時我們會覺得神好像不在身邊,為什麼我們常常會懷疑神的信實。我相信,這本書不會隻是提供一些安慰性的話語,而是會帶我們進入一個更真實的屬靈境地,去認識那位充滿慈愛、信實的神。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能夠幫助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找到一份永恒不變的盼望和依靠。

评分

書名「瑪拉基書:不要忘記神的愛」讓我聯想到,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挫摺,會感到孤單,甚至會質疑自己所信仰的一切。尤其是在颱灣,我們麵臨著許多來自社會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復雜,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好像連最基本的人性關懷都變得稀缺。在這種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想起「神的愛」,那份無條件的接納和支持,是不是就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力量?我很好奇,作者在書中會如何描繪這種“愛”?是像一位嚴父,用原則來管教我們?還是像一位慈母,用溫柔來包容我們?又或者是,它是一種超越瞭人類理解範疇的、純粹而偉大的力量?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沒有直接給你答案,而是提齣一個問題,一個讓我們主動去思考、去尋找的問題。這正是好的書籍應該有的特質,它不是灌輸,而是啓發。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在迷茫的時候,找到那份永恒不變的支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