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1. 導言
從文明之初,人類就在尋找最好的政府形式。幾韆年來,我們的政治體製一直隨著價值觀的改變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進化─直到1980年代,這個進化被認為已經到達終點。東歐和蘇聯共産主義政權的先後崩塌似乎不隻敲響瞭共産主義的喪鍾,也呼應著文明終結的論調。至此,西方自由民主便被推崇為「人類意識形態進化的終點」和「政府的終極形式」(Fukuyama, 1989)。看上去,西方自由民主─所謂最好和最高等的政府體製─早晚會淘汰其他所有低等的政治體製,最終變成世界上唯一的政府形式。然而,威權主義並未如預言的那樣被淘汰。相反,威權主義的韌性給西方民主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東歐蘇聯共産主義崩塌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産黨依然牢牢地掌握權力並且帶領中國經濟取得成功。2011年,中國正式取代日本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每年超過7%的GDP增長,中國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最大的經濟體。用相對購買力指標來衡量,中國已經取代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經濟體(IMF, 2014)。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想要知道,一個由威權主義領導的中國是否會主導未來的國際秩序。為什麼中國沒有重蹈前蘇聯和東歐共産主義政權的覆轍?為瞭確保執政地位,中共推行瞭兩個至關重要的生存策略:意識形態改革和權力交接製度化。本書認為中共權力的延續是由政治閤法性和黨內凝聚力兩個方麵決定的,而意識形態的改革和權力交接製度化則是維持政治閤法性和黨內凝聚力的關鍵。意識形態和權力交接在當今中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這並沒有引起現有文獻的足夠重視。主流觀點認為,經濟的成功是中共一黨製延續的關鍵。三十幾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催生瞭大量的政治經濟學文獻專注於用經濟增長來解釋中共政權的延續(Krugman, 2013; Laliberté & Lanteigne, 2008b; Perry, 2008; Shambaugh, 2001; Wang,2005a; Wang, 2005b; Zhao, 2009)。經濟成功固然重要,但單靠經濟不能夠完全解釋中共的閤法性來源。更加重要的是,當中共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它也把自身存在的意義置於險境。根據中共的黨章(共産黨,2013a),「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産主義」。理論上來說,共産黨存在的唯一意義便是實現共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