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有多大,人类的梦想就有多大
「断面图大师」最新作品,中文版全球抢先出版!
8个有趣的天文主题+13张详细断面图
文科脑也能轻松看懂宇宙科学!
数千年前的科学家是如何观测天上星星的呢?
人类登上月球之后,还想继续在宇宙中寻找什么?
在我们有生之年是否有机会造访火星?
1977年9月5日,美国太空总署发射了一枚火箭,上头携带一张刻有古怪符号的镀金唱片,展开人类史上最长一段旅程。历时三十六年,航行一百八十七亿公里,航海家一号终于飞出太阳系,进入黑暗无垠的星际空间。这艘无人探测艇传回地球的资讯远超过科学家的想像,而这还只是开端。
人类发明汽车不到一百年,就打造出能将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火箭。科学家开始尝试在太空中种蔬菜,也许在不久之后,人类还有可能移民火星。毫无疑问地,我们已经走入名符其实的「太空时代」。然而回过头看,人类最初是如何开始观测天上的星星呢?我们又在宇宙中寻找什么呢?
书中收录十三张结构断面图,透视全世界最贵的服装─太空衣─如何维持太空人的生命,认识遥控探测车好奇号的火星探险装备;搭配八个实用又有趣的天文主题,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航太科技─人造卫星,或是人类该如何飞上火星,是搭乘火箭、太空梭,还是太空电梯?当人们越是探索太空、越是了解宇宙,就越能明白我们称之为「家」的这颗蓝色星球,是多么独特而珍贵。
本书特色 ★13张精细的结构断面图,揭开火箭与太空梭的内部祕密,即使不懂机械科学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善用图解、比例尺,帮助读者建立空间、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不用凭空想像。
★8大太空主题,用说故事的方式,将天文学的历史和理论变得有趣,还有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卫星科技,以及热门的太空移民。
【探索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列) ARRC前瞻火箭创办人 吴宗信
台北市立南湖高中 地球科学教师 吴昌任
台北市立中崙高中 地球科学教师 林诗怡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孙维新
亲职专栏作作家 陈安仪
泛科学总编辑 郑国威
「手绘断面图加入了『人』这项元素,把太空探测从生硬的仪器拉回到人类永续的完整面貌,是一本有温度的天文入门书。」──台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学教师 吴昌任、台北市立中崙高中地球科学教师 林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