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

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CCNA
  • 思科认证
  • 网络技术
  • 路由交换
  • 网络工程师
  • 计算机网络
  • 第二版
  • 教材
  • 认证考试
  • 网络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针对最新 CCNA 认证考试全面更新!

  EXAM 100-105
  EXAM 200-105
  EXAM 200-125

  美国亚马逊书店 Best Seller CCNA 最畅销书籍!
  读者公认 CCNA 认证考试必备参考书

  Cisco 网路权威 Todd Lammle 的畅销学习手册,能让您充满信心地面对 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100-105、200-105、200-125)。本书完全符合 CCNA 考试的最新变动,搭配真实情境范例、动手做练习与实验以及贴心的考试重点提示,可以完全放心地完成考前的准备,并能确实学习到网管实务的工作技能。 

本书特色

  最新 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考试的最佳指南

  本书完全符合 CCNA 考试的最新变动,有系统地涵盖所有认证目标,包括:
  ● 乙太网路与资料封装
  ● 子网路遮罩与 TCP/IP 检测
  ● Cisco 互连网路的管理
  ● 跨虚拟区域网路遶送与第二层交换
  ● 高等交换技术
  ● IGRP 和 OSPF 的设定与确认
  ● 广域网路
  ● IP、IPv6、VLAN 的故障检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Todd Lammle

  Todd Lammle 是思科认证和网路技术的权威专家,并且通过思科各类别不同层级的认证,他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作家、演讲者、培训师和顾问,并且写过超过 60 本着作,包括最受欢迎的 CCNA 认证教战手册系列。

  Todd Lammle 不单只是网路书籍的作者,也是有丰富实务经验的网路工程师,拥有 30 多年管理区域网路、广域网路、大型企业授权及无授权无线网路的经验,服务过 Xerox、Hughes Aircraft、Texaco、AAA、Cisco、Toshiba 等跨国大型企业,这些经验也都反映在他的着作中。目前 Todd Lammle 在美国经营国际顾问和培训机构,公司主要位于科罗拉多州、德州及旧金山。

  您可以到作者个人网站 www.lammle.com/ccna,登入成为会员即可取得丰富 CCNA 认证资源,包括:参考资料、线上测验、网路实验模拟器等。

图书目录

I 简介
II 评鑑测试

Part 1 ICND1 
第 1 章 网路互连
第 2 章 乙太网路与资料封装
第 3 章 TCP/IP 简介
第 4 章 子网路切割
第 5 章 VLSM、路径总结与 TCP/IP 的检修
第 6 章 Cisco 的互连网路作业系统 (IOS)
第 7 章 管理 Cisco 互连网路
第 8 章 管理 Cisco 装置 
第 9 章 IP 遶送
第 10 章 第 2 层交换
第 11 章 虚拟区域网路 (VLAN) 与跨 VLAN 遶送
第 12 章 安全
第 13 章 网路位址转换 (NAT) 
第 14 章 网际网路协定第 6 版 (IPv6) 

Part 2 ICND2
第 15 章 高等交换技术 
第 16 章 网路设备管理与安全
第 17 章 加强版 IGRP 
第 18 章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定 (OSPF) 
第 19 章 多区域 OSPF 
第 20 章 IP、IPv6、和 VLAN 的故障检测 
第 21 章 广域网路协定 
第 22 章 智慧型网路的演进 

电子书 附录 A 书面实验解答 
电子书 附录 B 习题解答
电子书 附录 C 关闭和设定网路服务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非常专业的视觉感受,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其中的内容,但仅从其外观和书名“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网络技术领域充满热情,并且希望能够通过CCNA认证来系统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发现其内容结构相当完整,涵盖了路由和交换的各个核心知识点,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学习旅程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线图,帮助我逐步深入理解复杂的网络概念。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巩固。第二版的出版也意味着其内容很可能进行了更新和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CCNA认证考试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备考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帮助我高效学习,顺利通过认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书名“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几个大字清晰醒目,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我之前就有学习CCNA的计划,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知识点,并且有实操指导的书籍。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了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认证的各个核心模块,从基础的网络概念,到复杂的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再到安全和自动化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划。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其内容,但仅仅从目录的完整度和章节的划分逻辑来看,就足以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尤其是一些章节的标题,例如“深入理解OSPF协议的精髓”和“精通VLAN和STP的配置与优化”,这些都预示着书中会有相当深入的理论讲解和实用的配置指导,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通过认证考试并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此外,第二版的出版也意味着内容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更新和优化,能够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考试要求,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能够避免学习过时知识的风险。

评分

对于一本技术类的教战手册来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固然重要,但读者的实际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样至关重要。在收到这本“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其易读性和学习路径的设计。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章节,但初步翻阅时,我注意到书中可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示意图和拓扑图来解释抽象的网络概念,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路由和交换原理非常有帮助。同时,我相信书中一定会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或者实验场景,这不仅能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更能让我提前适应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学习建议,引导初学者如何一步步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都能清晰明了。对于第二版,我更看重它在实际操作指导方面的改进,例如是否提供了更详细的命令行配置示例,或者针对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排除场景给出了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备考CCNA路上的得力助手,让我不仅能通过考试,更能真正掌握路由和交换的核心技能。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质感很好,不易反光,印刷也十分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书的整体厚度也比较可观,预示着内容会比较充实。我之前考取过一些IT认证,深知一本好的参考书对于学习过程的巨大影响。我希望这本“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 认证教战手册 第二版”能够提供清晰、有条理的学习框架,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梳理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领域的知识点。尤其是在路由和交换这两个核心领域,技术细节繁多且容易混淆,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进行拆解,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联系起来。同时,对于认证考试来说,题目形式和考查重点是关键。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巧妙地融入考试的考查角度,让我能够提前了解考试的“套路”,做到有的放矢。第二版这个标签也让我对它的内容更新程度有所期待,希望它能够涵盖最新的CCNA认证考试要求,让我少走弯路。

评分

在仔细审视了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之后,我对其潜在的学习价值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排版似乎非常紧凑,但也预示着内容的详实程度。我特别关注的是它是否在概念的阐述上做到了深入浅出,毕竟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涉及的技术点相当广泛,从基础的IP地址规划到复杂的BGP路由策略,都需要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解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干货”,而不是泛泛而谈。例如,在讲解某些协议的原理时,是否能够结合实际的网络拓扑,通过详细的图示来辅助说明?在配置命令的演示方面,是否能够覆盖到一些常用的、甚至是一些进阶的配置技巧?我尤其看重的是其在实验指导上的表现,因为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技能。我希望它能提供完整的实验拓扑和详细的配置步骤,让我能够在家中搭建模拟环境进行反复练习。第二版这个身份,也让我对它在最新技术趋势和考试重点的把握上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够帮助我高效地学习,顺利通过CCNA认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