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工程實務

鐵道工程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鐵道工程
  • 軌道工程
  • 橋涵工程
  • 隧道工程
  • 路基工程
  • 鐵道施工
  • 工程管理
  • 鐵路技術
  • 交通運輸
  • 土木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特色

  工程師們除瞭嫻熟工務規章,同時也必須認識各項規定所依據的力學原理、幾何觀念,除瞭實務經驗,更重要的是對於軌道狀況、綫形、輪軌作用等專業知識基礎的掌握。

  本書作者以深入淺齣的方式解說艱澀的鐵道知識,期望使初入門的學生也能輕鬆閱讀,即使是工程界專業人士,或某些對鐵道工程有興趣的人,都能從中獲益,遨遊豐富多彩的鐵道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鴻麟


  學經曆:
  颱灣屏東人,1982年淡江大學土木係畢業,1993年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畢業。

  1986年進入鐵路局服務,曆任施工所主任,土木組長,工務段工程司、副段長、段長,工務處工務員、幫工程司、隧道、橋梁股長、橋隧科科長、副處長專案處處長等職;現任營造公司主任技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軌道簡史
 1.1.1 軌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
 1.1.2 世界鐵路係統的發展
 1.1.3 世界鐵路的軌距與接軌方法
第二節 軌道車輛之演進
 1.2.1 用馬拉車的時代
 1.2.2 蒸汽機車時代
 1.2.3 內燃機與柴電機車時代
 1.2.4 電力機車時代
 1.2.5 電聯車
 1.2.6 磁浮列車
第三節 軌道運輸係統簡介
 1.3.1 傳統鐵路
 1.3.2 地鐵係統
 1.3.3 高速鐵路
 1.3.4 城市輕軌係統
 1.3.5 其他軌道係統
第四節 颱灣鐵路建設事略
 1.4.1 清朝創辦時期
 1.4.2 日治時期續築
 1.4.3 戰後之復甦與發展
 1.4.4 近代颱灣鐵路的重要建設
第五節 鐵道專業技能的範疇
 1.5.1 鐵路定義
 1.5.2 鐵道路綫定義
 1.5.3 鐵道工程學的研究範圍
 1.5.4 鐵道專業領域的組織與分工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軌道基本原理
引言
第一節 路綫等級與軌道基本設施
第二節 軌道結構
第三節 軌道組成
 2.3.1 鋼軌
 2.3.2 軌枕
 2.3.3 道床與路基
 2.3.4 聯結扣件
 2.3.5 道岔
 2.3.6 鋼軌接頭與軌縫
 2.3.7 長焊鋼軌及伸縮接頭
 2.3.8 其他配件
第四節 軌道上的作用力
 2.4.1 垂直力
 2.4.2 橫嚮水平力
 2.4.3 縱嚮力(鋼軌軸嚮力)
 2.4.4 反作用力
第五節 垂直載重之靜力分析
 2.5.1 連續彈性支承梁理論
 2.5.2 等間隔彈性點支承梁理論
 2.5.3 支撐間隔可變分析
 2.5.4 支承係數可變分析
 2.5.5 有限元素分析
第六節 橫嚮水平力之靜力分析
 2.6.1 橫嚮力靜力分析
 2.6.2 橫嚮力與列車脫軌分析
 2.6.3 列車脫軌形態
第七節 軌道上軸嚮力之靜力分析
 2.7.1 溫度變化造成之軸嚮力
 2.7.2 列車啓動與製動所造成之軸嚮力
 2.7.3 軸嚮力作用下的軌道變形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路綫與綫形
引言
第一節 鐵路車輛行走機製
 3.1.1 輪對
 3.1.2 輪軌接觸狀態
 3.1.3 車輪踏麵與軌頭截麵的相互關係
 3.1.4 輪軌硬度的相互匹配
 3.1.5 轉嚮架
 3.1.6 軸距
第二節 軌距
第三節 車輛界限與建築界限
第四節 軌道幾何形位
 3.4.1 水平
 3.4.2 高低
 3.4.3 方嚮
 3.4.4 軌道不整
 3.4.5 軌底坡度
第五節 麯綫超高
 3.5.1 外軌超高度計算
 3.5.2 最大超高度之限製
 3.5.3 超高不足量
 3.5.4 考慮旅客舒適度的超高佈設
 3.5.5 麯綫上的速限原理
 3.5.6 颱鐵的麯綫限速
第六節 麯綫上的軌距加寬
 3.6.1 轉嚮架通過麯綫狀況
 3.6.2 麯綫軌距加寬的計算
 3.6.3 麯綫上的最大容許軌距
 3.6.4 軌距加寬的標準與遞減方式
第七節 路綫平縱麵綫形
 3.7.1 緩和麯綫(介麯綫)
 3.7.2 竪麯綫與縱坡
 3.7.3 路綫不良條件之湊閤
第八節 路綫上結構物
 3.8.1 橋樑
 3.8.2 隧道
 3.8.3 道床與路基
 3.8.4 電務設施
本章參考文獻

第四章 道床與路基
第一節 定義
第二節 道床
 4.2.1 傳統道碴道床
 4.2.2 無碴道床
第三節 道床係數與道床阻力
 4.3.1 道床係數
 4.3.2 道床橫嚮阻力與測定方法
 4.3.3 道床縱嚮阻力
 4.3.4 增加道床阻力的方法
 4.3.5 長焊鋼軌區間道床阻力計算
第四節 路基
 4.4.1 路基型態
 4.4.2 路基斷麵與寬度
 4.4.3 路基強度
 4.4.4 無碴道床之土石路基
第五節 道床壓力與路基壓力
第六節 軌道強度計算
 4.6.1 鋼軌強度計算
 4.6.2 軌枕強度計算
 4.6.3 道床與路基強度計算
第七節 噴泥及改善對策
 4.7.1 噴泥及其發生原因
 4.7.2 各種噴泥對策工法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軌道養護與管理
引言
第一節 軌道鋪設
 5.1.1 鋪軌前的準備工作
 5.1.2 軌框組裝
 5.1.3 軌框運輸
 5.1.4 軌框鋪設
 5.1.5 備碴與鋪碴
 5.1.6上碴整道基本作業
第二節 軌道路綫養護維修
 5.2.1 路綫常見損壞型式及其影響因素
 5.2.2 軌道路綫養護維修工作內容
 5.2.3 經常養護與軌道結構強化
 5.2.4 軌道路綫養護規範
第三節 養護組織與人力
 5.3.1 軌道養護人力與配置
 5.3.2 軌道養護組織
第四節 軌道管理
 5.4.1 路綫防爬
 5.4.2 麯綫加強
 5.4.3 挫屈防止
 5.4.4 鋼軌斷裂及其處理
 5.4.5 路綫軌道檢查
第五節 主要的軌道養護作業
 5.5.1 標準作業程序
 5.5.2 長焊鋼軌區間
 5.5.3 鋼軌更換作業(UIC60)
 5.5.4 道岔抽換
第六節 養路設備與施工機械
 5.6.1 鋪軌及架綫機械
 5.6.2 軌道路綫機械
 5.6.3 軌道檢查車
 5.6.4 橋隧檢查車
第七節 軌道養護機械聯閤作業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停車場與維修基地
引言
第一節 停車場站分類
第二節 場站綫路
 6.2.1 停車場站內綫路名稱
 6.2.2 路綫連接:道岔
  6.2.2.1 道岔種類
  6.2.2.2 道岔綫形相關之計算
  6.2.2.3 布置道岔之限製條件
  6.2.2.4 列車過岔速度
 6.2.3 綫路連接:警衝標與號誌機
 6.2.4 綫路連接:渡綫
 6.2.5 道岔群
 6.2.6 有效長度
 6.2.7 路綫容量
第三節 客運車站
 6.3.1 站房
 6.3.2 旅客月颱
  6.3.2.1 月颱型式
  6.3.2.2 月颱尺寸
  6.3.2.3 月颱雨棚及其他附屬設施
 6.3.3 旅客通路(天橋及地下道)
 6.3.4 兼辦貨運之客車站
第四節 貨運站場
 6.4.1 貨物站的設備
 6.4.2 貨物站規模計算
  6.4.2.1 推算辦理的貨物量
  6.4.2.2 貨物站規模計算
  6.4.2.3 路綫設備
  6.4.2.4 拖上綫
  6.4.2.5 摘掛、聯結綫、特殊轉送綫
  6.4.2.6 貨車停留綫
 6.4.3 貨物站的基本配綫
 6.4.4 駝峰調車場
第五節 車輛基地
 6.5.1 車輛基地類型
 6.5.2 機車維修基地
 6.5.3 客車維修基地
 6.5.4 貨車維修基地
 6.5.5 颱鐵富岡基地
第六節 高速鐵路停車場站
 6.6.1 高鐵站的分布與站間距離
 6.6.2 高速鐵路站場綫路配置
 6.6.3 高鐵與傳統鐵路共構車站
 6.6.4 三鐵共構車站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鐵路立體化建設
引言
第一節 鐵路平交道立體化
 7.1.1 鐵公路平交道問題
 7.1.2 平交道問題的研究
 7.1.3 公路地下或高架化的解決策略及其瓶頸
 7.1.4 鐵路地下化的解決策略
 7.1.5 鐵路高架化的解決策略
第二節 市區全段鐵路立體化
 7.2.1 鐵路立體化的影響因素
 7.2.2 鐵路地下化的解決策略
  7.2.2.1 最初的颱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經驗
  7.2.2.2 颱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的持續建設
  7.2.2.3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
  7.2.2.4 颱灣各城市的鐵路地下化風
 7.2.3 世界城市鐵道運輸係統高架化的趨勢
  7.2.3.1 世界各大城市地鐵概況
  7.2.3.2 傳統鐵路市區路段立體化趨勢
  7.2.3.3 鐵路高架化的新主張
  7.2.3.4 鐵路高架陸橋及隧道經費分析
 7.2.4 鐵路高架化的解決方案
  7.2.4.1 宜蘭市區鐵路高架化
  7.2.4.2 颱中都會市區鐵路高架化經驗
  7.2.4.3 員林市區鐵路高架化
 7.2.5 綜閤性的立體化方案
  7.2.5.1 颱北都會市區鐵路地下走嚮高架
  7.2.5.2 高雄都會市區鐵路地下化延伸至鳳山
  7.2.5.3 屏東潮州間鐵路立體化
  7.2.5.4 鐵路立體化擴及全颱
 7.2.6 全麵高架的高鐵軌道
第三節 桃園都會區鐵路立體化
 7.3.1 桃園都會區的鐵路立體化課題
 7.3.2 高架與地下的抉擇
 7.3.3 高架方案的規劃設計
 7.3.4 地下化之議再起
第四節 軌道立體化之施工技術
 7.4.1 營運維持計畫
 7.4.2 路綫封鎖及斷電
 7.4.3 路綫切換作業
  7.4.3.1 路綫切換作業
  7.4.3.2 路綫切換作業計畫
  7.4.3.3 路綫切換施工步驟及工作內容
 7.4.4 通車前聯閤檢查
 7.4.5 增設臨時號誌機的施工方案
第五節 未來的軌道立體化趨勢
 7.5.1 災害考量
 7.5.2 耐震能力
 7.5.3 環保議題
 7.5.4 都市更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世界各國鐵路營業裏程統計錶
 世界各國鐵路營業裏程 統計錶  (單位:公裏)
附錄二、颱灣鐵路各式機動車輛統計錶
 錶1.2-1 颱灣鐵路西綫蒸汽機車(一)
 錶1.2-2 颱灣鐵路西綫蒸汽機車(二)
 錶1.2-3 颱灣鐵路西綫蒸汽機車(三)
 錶1.2-4 颱灣鐵路柴電機車
 錶1.2-5 颱灣鐵路電力機車
 錶1.2-6 颱灣鐵路電聯車
附錄三、世界各大都會地鐵係統-覽錶
 世界各大都會地鐵係統-覽錶   (2000統計資料;2018.3更新)
附錄四、世界各國高速鐵路統計錶
 錶1.3-1 高速鐵路營運國傢一覽錶
附錄五、颱鐵局各機廠配置檢修修車輛數及維修等級錶
 錶6.5-2 颱鐵局各機廠配置三、四級檢修修車輛數需求錶(民98)
 錶6.5-6 貨車維修等級
 錶6.5-3 柴電機車、柴液機車、柴聯車、柴油客車維修等級錶
 錶6.5-4 推拉式機車、電力機車維修等級錶
 錶6.5-5 電聯車維修等級錶
 

圖書序言



  本書由來,原係作者應颱鐵員工訓練中心之邀,為颱鐵工務同仁編寫的講義。調訓的進修人員基本上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颱鐵局希望工程師們嫻熟工務規章,同時也理解各項規定所依據的力學原理、幾何觀念。例如臨時綫路的限速,可以限每小時以15 公裏慢行、也可以限60 公裏慢行通過,現場工程師可有不同的選擇,判斷的標準除瞭經驗,更重要的是對於軌道狀況、綫形、輪軌作用等專業知識的基礎。

  鐵路規章部分主要是以颱鐵現在的工務規章為依據,進而將高速鐵路及標準軌距的相同類型規章內容,也一併加以說明比較,看似不同的條文規定,其實都是源自相同的原理。後來,為瞭在大學課程上使用,麵對的又是一群未經專業訓練的學生,作者重新以較貼近口語的方式敘
述艱澀情節,希望縱使沒有來上課的學生也能輕鬆閱讀,隻是,不知這樣的目標有沒有達成;即便如此,但作者仍懷抱著期待,或許工程界中人、或許某些對鐵道工程有興趣的人,也能輕鬆閱讀,這便是齣版成書的目的瞭!

  全書分為七章,每章各自獨立,雖有連貫的脈絡,但不一定要從第一章依序閱讀,任一章皆可為起點,亦可為終點。第一章緒論,不能免俗地談鐵道曆史,著墨較多的仍是颱灣鐵路,可能有讀者會對附錄中各式統計錶有興趣。全世界的傳統鐵路係統、地下鐵係統、以及最近興起的高速鐵路,洋洋灑灑十幾頁,作者已經追蹤統計廿年以上,但是從來沒有正確過,因為新資料不斷齣現。

  第二章的基本力學原理,及第三章路綫,都難免涉及幾何原理、數學公式,那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不破真理:牛頓力學與幾何學。若對數學式沒興趣的讀者可以選擇隻看文字敘述部分,相信也可以瞭解公式的用途及各個參數在實務上的物理意義。

  第四章道床與路基及第五章軌道養護與管理,則是基於工程師實務上的應用而寫,其中軌道養護也是以颱鐵的傳統道碴軌道為背景,不過軌道管理的標準與養護作業項目、工作內容等,各個鐵路係統乃至高速鐵路,大緻相同,因為軌道理論基礎是一樣的。

  第六章也是頗為獨立的部分,許多軌道類書籍對鐵路道岔作專章討論,這是軌道工程學重要的部分,本書則放在停車場與維修基地這一章,鐵路站場設計是變化多端而有趣的一門學科,實務經驗非常重要,書中主要是介紹場站綫路設計的基礎知識。

  最末第七章的鐵路立體化建設,是作者「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乃有感於颱灣各城市為瞭傳統市區鐵路要高架化、還是地下化?眾說紛紜,爭論不休,甚至淪為政治操作的議題,民意也因此而無法聚焦,緻公共工程建設停滯,後果則是全民共同承擔。這一章中收集鐵路立體化的評價方法論及各國的施工工法,對各種立體化型式作比較分析,希望能提供國人做閤理的思考;然而,行文敘述有時顯露作者個人主觀評論,可能犯瞭以管窺天的疏失,祈請工程界同好高人前輩們能包涵作者有心求好之下的無心之過。

                        作者 謹識2015.9.7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