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物語:寫於時空書桌的曆史

文具物語:寫於時空書桌的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類透過文具記載瞭數韆年曆史,
是時候說說文具本身的故事瞭……
文具曆史,源遠流長。

  本書由上世紀香港淪陷時期說起,時日軍佔港,東洋色彩文具湧至;六十年代太空人登陸月球,文具開始沾上太空風;塑膠工業於戰後蓬勃發展,深深影響新一代文具製造及設計。

  一直緊守崗位的文具店,也隨著時代節拍而漸起變化……

  香港的文具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此書精選四十至九十年代各傢廠商的經典文具近1000件,包括毛筆、鉛筆、顔色筆、橡皮擦、駁筆桿、捲筆刀、筆盒、考試盒、書包等等,以及珍貴的文具廣告資料,全麵呈現文具發展的曆代沿革,並展示工業發展及社會進步帶來的設計及製造技術!

  以文具的演變看時代的變遷,探討老文具的存在及傳承價值,及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鍾燕齊


  1965年生於香港,於鑽石山木屋區長大。少時勤習美術和木工,對設計産生濃厚興趣,中學畢業後報讀大一藝術設計學院,修讀工商廣告設計,後來投身廣告以及電影行業,並到日本留學生活兩年、到颱灣負責博物館工程居住瞭一年。

  他對本地曆史、藝術、文化、民間工藝和工業深感興趣,故開展香港民生物品的收集及研究其發展對本地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從1988年起,除瞭在工餘時間積極收集物品,更以個人身份或與不同的機構舉辦和閤辦展覽,捐齣瞭不少個人收藏予香港曆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曆年擔任多個本地文化展覽的策展人和顧問,在舉辦展覽同時,亦舉辦工作坊和講座予社會大眾,希望促進社會和市民對本地文化曆史的認知和興趣。

  近年專注研究香港的本土兒童文化,並積極籌劃設立全球第一傢集兒童文學、玩具、漫畫、文具、教育史料於一身的永久香港兒童生活文化館。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二
自序 從「銀の文房具」開始   四
導讀 跨越時空   一二

Part A 文具的發展與變化
四十至六十年代——物資短缺的年代
日係文化登陸香港   二三
老國貨文具的價值   二五
天颱學校是文具天堂   二七
太空競賽的開始   三三

六十至八十年代——步入現代化的年代
曆史上最轟動的年代   三七
兒時的文具世界   四○
太空時代帶來的幻想   四二
電視令文具活起來   四七
塑膠工業降臨   四九
觀人於文具   五一

八十至九十年代——電腦化的年代
文具店應該怎樣纔對?   五五
電腦取代文具價值?   五九
日資百貨的文化傳播   六二
八十年代貓組閤空降   六五

文具小知識 Q & A
1: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文具從何而來?   六八
2:「傾城」文具何去何從?   六八
3:為何日本文化這般受歡迎?   六九

Part B 透視文具
毛筆   七二
鉛筆   七八
鋼筆   八九
原子筆   九○
顔色筆   九四
橡皮擦   一○六
鉛筆套及駁筆桿   一一○
鉛筆捲筆刀   一一三
直尺   一二○
剪刀   一二七
膠水   一三三
筆盒   一三四
書包   一四○
考試盒   一四五
簿類   一四七
地球儀   一五四
插筆座   一五八
桌椅   一六○

Part C 與鍾燕齊先生對談
老文具存在或傳承的價值   一七○
探討香港文具設計的未來發展   一七八

後記 尋迴自我、傳承曆史   一八六

圖書序言

自序

從「銀の文房具」開始(節錄)


  人這物種就是麻煩,因為有記憶,所以有迴憶……不論是否刻骨銘心,總之年紀越大就越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始想當年,喜歡在平輩或晚輩麵前高談闊論。當拿起任何東西或看到任何相關的老材料,就口若懸河;即使與對方素未謀麵,都會因為一件舊物而打破隔膜──年紀相若的人,總懷有來自同一個時代的情懷及情愫,所以來自不同年代的人,就有不同的時代記憶。

  小文具大學問

  文具當中,鉛筆、鉛芯筆、原子筆都是最經常使用的,它們各自各精彩、各有所長。談到日本或颱灣人為何如此喜愛使用實體文具?除瞭生産商沒有停止發掘文具的可能性,如研發一些能令用傢感到有趣及驚喜的機關,或透過文具的外型、設計讓用傢藉以建立個人身份等;但是,文具教育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環!要生産一件文具,首先要採集市場情報,然後分析,擬定市場策劃,再由投資者投放資源,結閤平麵設計師、視覺廚窗設計師及工程師一眾人等之力,花上一定的時間纔能産齣。以日本為例,單單逛街買文具,已經可以花上一整天,要尋找過十萬件文具一點也不難,而且日本文具的陳列係統分明,以性彆、年齡層,職業等分類,一目瞭然。

  日本十分重視文具被正確挑選及使用,所以定期有文具功能說明示範,讓大傢清楚每項文具的功能和是否適閤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因此,對於日本人來說,文具適閤哪些職業的人士是普遍的常識!相反,我們就連鉛筆如何選擇都沒太多人清楚知道。我曾做過一項小小的調査,問過一韆個人有關鉛筆的特質及標準是怎樣的,當中也隻有約十人能大概說齣來。日本人能生活在一個如此遨視文具的國傢,實在幸福!除瞭用傢能全麵感受及體驗每一件文具,也同時能帶動創意知識産權工業;而且,當文具齣口到其它國傢,也能讓世界各地人們通過文具去瞭解和認識原産國的文化、創意、工藝等風貌及發展,可見實體文具所蘊含的價值。所以,在盡情使用文具之餘也要慢慢細味!最後,由於文具是虛耗品,市麵上持續有需求,故能促進國傢經──文具帶來的收益,實在不能小覷!

  人類所創造的每一件工具(包括文具),都是帶著犧牲精神去盡自己的使命,替人類完成創造。而文具的貢獻,是讓我們能在學習過程中使用,從寫第一個字,便開始構建每一個人的知識;同時也見證著人類文明的進化!所以對於被使用過的文具,大傢都有共同又不同的迴憶在當中。對於現在手執這部書的大傢來說,以上這些年代的文具迴憶,有幾多朋友能有實在的體驗?大傢除瞭偶爾可以到我的「銀の文房具」參觀,還有從父、母親或祖父母口中憶述的片段去拼湊迴憶外,對於這段長輩口中「美好的文具年代」,似乎很難用現今的消費模式去感受那段時光的文具溫度與生活的關連。但是,對於曾經經曆過那段時光的港人來說,則有訴說不盡的故事和分享內容。

  人類因有五觀六感、有思考、有感情、有創造力,而在麵對種種難題時,造種種工具去解決。以古時為例,創造狩獵工具捕獲食物,就是為瞭保護自己及維持生命。但自工業革命後,創造,就是希望刺激人類的消費慾望。文具之所以齣現,最初可能是因為無聊地把玩一些天然物件時,無意識地進行及完成瞭一些動作,繼而留下一些看似無意義的符號,啓發瞭人類一天一天地重復一些動作,完成瞭無數的符號……發展至今天,仍然日復日在使用,隻不過造型、材料及生産模式不同瞭,但功能仍然是記錄、傅遞、錶達。而文具在各人腦海中都有不同的迴憶,不管那些迴憶是好是壞,現在迴味都是美好而甜蜜的!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