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第一節 緒論
在1968年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所發錶的《一般係統理論:基礎、發展和應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一書中已可窺見係統理論的基本雛型,由於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等各種基礎科學的快速發展,七十年代後係統概念已被具體化並廣泛的應用於各類的工程技術開發及係統管理問題上。一般係統論創始人貝塔朗菲,將係統理論區分成狹義係統論與廣義係統論兩部分,其中,狹義係統論著重對係統理論本身的分析研究,而廣義係統論則涵蓋瞭科學、技術與哲學麵嚮的討論。
1. 係統哲學
包括係統的本體論(Ontology)、認識論(Epistemology)、價值論(Axiology)等方麵的內容。主要利用這些哲學理論的內涵,來建立起係統理論的基礎。除此之外,理哲學以及管理哲學等哲學內容也是建立起係統思維(System thinking)的重要基礎。
2. 係統科學
是指從係統的角度來觀察研究客觀的世界,並藉由分析、歸納復雜係統的演化規律,以達成建立、管理和控製復雜係統為目的的科學。它著重於研究係統的要素(或元素)、結構和係統的行為(性質)方麵的研究,以及探討各種係統仿真(Simulation)、優化(Optimization)、控製的理論和方法(如運籌學、統計學、人工智慧、環境資訊學、知識管理、控製理論)。
3. 係統分析
是指利用係統哲學精神、係統科學方法來解決復雜環境係統的一種科學。一般而言,環境問題是一個涵蓋瞭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復雜巨係統(Complex system),在這樣的環境係統中,組成元素的數量與種類可能非常龐大而具多樣性,若在彼此之間的作用機製不清楚且係統結構又呈現多層次的復雜結構關係時,是不可能透過簡單的分析方法從微觀描述來推斷係統的宏觀行為。而係統分析的目的就是運用係統哲學的概念以及係統科學的方法與理論,以係統性、程序性的方式分析環境問題的階層關係以及元素之間的互動關聯,瞭解係統行為的特徵以解決係統規劃、設計、建造、操作、管理、維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