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第一节 绪论
在1968年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所发表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一书中已可窥见系统理论的基本雏型,由于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资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等各种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七十年代后系统概念已被具体化并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的工程技术开发及系统管理问题上。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将系统理论区分成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其中,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理论本身的分析研究,而广义系统论则涵盖了科学、技术与哲学面向的讨论。
1. 系统哲学
包括系统的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价值论(Axiology)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利用这些哲学理论的内涵,来建立起系统理论的基础。除此之外,理哲学以及管理哲学等哲学内容也是建立起系统思维(System thinking)的重要基础。
2. 系统科学
是指从系统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客观的世界,并借由分析、归纳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以达成建立、管理和控制复杂系统为目的的科学。它着重于研究系统的要素(或元素)、结构和系统的行为(性质)方面的研究,以及探讨各种系统仿真(Simulation)、优化(Optimization)、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人工智慧、环境资讯学、知识管理、控制理论)。
3. 系统分析
是指利用系统哲学精神、系统科学方法来解决复杂环境系统的一种科学。一般而言,环境问题是一个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巨系统(Complex system),在这样的环境系统中,组成元素的数量与种类可能非常庞大而具多样性,若在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不清楚且系统结构又呈现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关系时,是不可能透过简单的分析方法从微观描述来推断系统的宏观行为。而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运用系统哲学的概念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与理论,以系统性、程序性的方式分析环境问题的阶层关系以及元素之间的互动关联,了解系统行为的特征以解决系统规划、设计、建造、操作、管理、维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