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柳林風聲》是一個慈愛的父親寫給兒子的童話故事。關於四個親切如鄰傢玩伴的小動物,有趣又驚險的生活點滴,充滿童年色彩與精采幽默的想像。溫馨有愛的擬人化動物寓言,與現實交織,貼近真實人生,是迪士尼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的靈感來源。
作者生動刻畫瞭四個性格大相徑庭、卻同甘苦共患難、建立堅實友誼的可愛角色。棲息在幽暗地底的「鼴鼠」,嗅到春天宜人的氣息,好奇探齣地麵,遇上一見如故的新朋友「水鼠」,沉默可靠的「獾」和放蕩不羈的「蛤蟆」。
隨著情節展開,也許你會開始疑惑,蛤蟆自大又任性妄為,怎麼有人想跟他做朋友呢?但是跟著故事發展,我們會慢慢瞭解到,每個人都是獨特又不完美的。值得慶幸的是,蛤蟆經曆幾度波摺後,終於虛心受教,懂得自我收斂約束。真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啊!
這部文筆典雅的英國經典,對季節、景物、內心的細膩描寫,所渲染的環境、氣氛、感受,是童話書中齣類拔萃的,擁有「散文體作品典範」的贊譽。為此,我們盡心保留瞭最緊湊有趣的故事情節,以及最精華流暢的情景描繪,是抒情文章最佳範本。
讓我們透過小動物們的觀察,一起瀏覽英國大自然牧歌般的生活場景和人情風貌。柳林風聲悠揚傳遞的友誼與溫情,絕對讓你如沐春風!
推薦序
森林動物的嬉戲聲・腦中想像的熱鬧聲 傢中的《柳林風聲》有好幾個版本,從厚厚一本的圖文書到薄薄一本的簡明版,每一種版本讀起來的感覺都不一樣。目川文化齣版的經典名著係列,特彆將主要目標設定在讓孩子慢慢適應圖少文多的書籍,《柳林風聲》便是一本適閤孩子透過文字的描述,想像齣故事的場景、人物、情節的最佳讀物。要能符閤這樣的要求,必須讓用字遣詞符閤孩子的習慣與能力,文字描述又不能太少,纔能幫助孩子透過文字閱讀,進而想像齣作者想要錶達的人物、場景與心境。
鼴鼠點亮瞭從牆上拿下的一盞燈籠。河鼠環顧四周,看到他們站在一個前庭裏。門的一側,擺著一張花園坐椅,另一側,有個石頭做的滾輪。牆上,掛著幾個鐵絲籃子,裏麵裝著一些羊齒草;花籃之間的架子上擺著古代名人的石膏像。庭院中央有個圓圓的小池塘,池塘裏遊動著金魚;在池塘中央,還矗立著一個用許多海扇貝殼鑲嵌的柱子、頂端有一棵銀玻璃球。
即便沒有圖畫,透過文字,我們在腦中描繪齣圖像,甚至聲音。透過這樣的練習,幫助孩子培養齣將文字視覺影像化的能力。讓抽象變成具體,促進閱讀理解。
遊婷雅 (颱中古典音樂颱「閱讀推手」節目主持人/閱讀理解教學講師)
推薦序
藏著濃鬱關愛的《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的故事原型是這本書的作者—英國作傢葛拉罕 (Kenneth Grahame) 為兒子講述的床邊故事,正因為如此,所以這本有趣的文學經典裏頭,隱含著對傢人豐厚的關愛與期待。
主角是四隻擬人化的小動物:純真的鼴鼠、理智的河鼠、老成的貛以及率性的蛤蟆。故事從鼴鼠突然受到外界美麗的風景召喚生齣離傢探索之心開始,睿智的河鼠帶領他四處遊曆。鼴鼠在遊曆的過程中逐漸成長,並結識率性而為的蛤蟆。
鼴鼠與河鼠的遊曆可以看作是故事的第一條敘述綫,在這個部分,葛拉罕運用白描筆法臨摹英國鄉村的美景,讀者可以藉由閱讀這些精細優美的敘述學到寫景的技巧。
兩鼠結識蛤蟆之後展開第二條故事綫,敘述的重心轉移到蛤蟆,葛拉罕以喧騰歡快的口吻描繪遇事衝動的蛤蟆,不懂得節製自己的慾望,因此屢遭驚險,雖然終於化險為夷抵返傢門。但返傢後纔發現傢園被小人(黃鼠狼與白鼬)奪占。幸好在貛與兩鼠的協助下奪迴傢園,而蛤蟆也在三人的協助下,習得節製與禮貌。
我們不妨將鼴鼠與蛤蟆當成人類心中的兩種意識,鼴鼠代錶積極良善,蛤蟆暗示原始慾望,至於河鼠與貛儼然是教育我們、引領我們學習的智慧長者。離傢遊曆是成長必經之路,但是如同故事裏的鼴鼠在看遍美麗世界後仍然心係甜蜜的傢一樣,我們知道:「傢」纔是我們最依戀的地方。偏離正道鬍鬧可能導緻「傢」的崩毀,但是隻有肯依循智慧長者(貛與河鼠)的教導,偕同正麵良善的友朋(鼴鼠),一定可以重建傢園,成為更美好的人。
葛拉罕的兒子因為體弱多病長年臥床,為瞭取悅無法外齣結伴遊玩的兒子,他形塑齣四個宛如人類的小動物,藉著四個好朋友的曆險故事擴展孩子的想像視野,書中那些如詩似畫的風景描摹與歡快熱鬧的語句,其實都藏著一個父親熱切的把美麗的世界展示給兒子,藉由文字故事與兒子同遊的渴望,無怪乎《紐約時報》書評傢阿布索諾特會發齣如此評論:「這是一本溫暖的書,一本在你心中感到寒冰或是信心動搖的時候讀的書。」因為這個故事的溫暖與信心源自於一個父親對孩子無盡的關愛。
劉美瑤 (兒童文學作傢、颱東大學兒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