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变Spring Cloud的生态:使用Docker实作微服务架构

彻底改变Spring Cloud的生态:使用Docker实作微服务架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Spring Cloud
  • 微服务
  • Docker
  • 容器化
  • 架构
  • 开发
  • 实战
  • 云原生
  • Java
  • 分布式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涵盖了微服务理论、开发框架 (Spring Cloud) 以及执行平台 (Docker) 三大主题。

  ❑ Part 1 (第1章):有系统的介绍微服务架构;
  ❑ Part 2 (第2-11章):使用Spring Cloud开发框架编写一个「电影售票系统」;
  ❑ Part 3 (第12-14章):说明如何将微服务实际执行在Docker平台上。

  全书採用精心设计的Demo驱动,以连贯的场景、真实的程式范例,来引导读者学习如何使用强大的微服务技术实现架构设计。本书涵盖最新版本架构所独具的技术特性、技巧及案例,帮助读者避开升级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与陷阱。

  更多理论性的内容 (如Cloud Native、12-factor APP、DDD等) 在文中皆以「延伸阅读」、「Tips」或「Warning」的形式註记,提供有兴趣的读者依此专研,扩展视野。

本书特色

  随着业务的发展、程式的堆砌,公司专案变得日益臃肿、复杂、开发效率低落、难以维护?我们迫切需要能够解放生产力的新技术──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

  作者为 Spring Cloud 社区的创办者之一,以实战开发者的丰富经验,将设定简单、设计优雅的 Spring Cloud 所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工具的使用,做完整而精辟的剖析。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微服务架构概述
1.1 单体应用架构存在的问题
1.2 如何解决单体应用架构存在的问题
1.3 什么是微服务
1.4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与挑战
1.5 微服务设计原则
1.6 如何实现微服务架构

chapter 02 微服务开发架构——Spring Cloud
2.1 Spring Cloud简介
2.2 Spring Cloud特点
2.3 Spring Cloud版本

chapter 03 开始使用Spring Cloud实战微服务
3.1 Spring Cloud实战前提
3.2 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
3.3 撰写服务提供者
3.4 撰写服务消费者
3.5 为专案整合Spring Boot Actuator
3.6 强制写入有哪些问题

chapter 04 微服务註册与发现
4.1 服务发现简介
4.2 Eureka简介
4.3 Eureka原理
4.4 撰写Eureka Server
4.5 将微服务註册到Eureka Server上
4.6 Eureka Server的高可用
4.7 使用者认证
4.8 Eureka的中继资料
4.9 Eureka Server的REST端点
4.10 Eureka的自我保护模式
4.11 多网路卡环境下的IP选择
4.12 Eureka的健康检查
4.13 排除Jersey依赖

chapter 05 使用Ribbon实现用户端侧负载平衡
5.1 Ribbon简介
5.2 为服务消费者整合Ribbon
5.3 Ribbon设定自订
5.4 脱离Eureka使用Ribbon
5.5 饥饿载入

chapter 06 使用Feign实现宣告式REST唿叫
6.1 Feign简介
6.2 为服务消费者整Feign
6.3 自订Feign设定
6.4 手动建立Feign
6.5 Feign对继承的支援
6.6 Feign对压缩的支援
6.7 Feign的记录档
6.8 使用Feign建置多参数请求
6.9 使用Feign上传档案

chapter 07 使用Hystrix实现微服务的容错处理
7.1 实现容错的方法
7.2 使用Hystrix实现容错
7.3 Hystrix的监控
7.4 使用Hystrix Dashboard视觉化监控资料
7.5 使用Turbine聚合监控资料

chapter 08 使用Zuul建置微服务闸道
8.1 为什么要使用微服务闸道
8.2 Zuul简介
8.3 撰写Zuul微服务闸道
8.4 管理端点
8.5 路由设定详解
8.6 Zuul的安全与Header
8.7 使用Zuul上传档案
8.8 Zuul的筛检程式
8.9 Zuul的容错与回复
8.10 饥饿载入
8.11 Query String编码
8.12 Hystrix隔离策略与执行绪池
8.13 Zuul的高可用
8.14 使用Sidecar整合非JVM微服务
8.15 使用Zuul聚合微服务

chapter 09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统一管理微服务设定
9.1 为什么要统一管理微服务设定
9.2 Spring Cloud Config简介
9.3 撰写Config Server
9.4 撰写Config Client
9.5 Config Server的Git仓库设定详解
9.6 Config Server的健康状况指示器
9.7 设定内容的加解密
9.8 使用/refresh端点手动更新设定
9.9 使用Spring Cloud Bus自动更新设定
9.10 Spring Cloud Config与Eureka配合使用
9.11 Spring Cloud Config的使用者认证
9.12 Config Server的高可用

chapter 10 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实现微服务追踪
10.1 为什么要实现微服务追踪
10.2 Spring Cloud Sleuth简介
10.3 整合Spring Cloud Sleuth
10.4 Spring Cloud Sleuth与ELK配合使用
10.5 Spring Cloud Sleuth与Zipkin配合使用

chapter 11 Spring Cloud常见问题与归纳
11.1 Eureka常见问题
11.2 整合Hystrix后第一次请求失败
11.3 Turbine聚合的资料不完整
11.4 Spring Cloud各元件逾时
11.5 Spring Cloud各元件重试
11.6 Spring Cloud
11.7 Spring Cloud各元件设定属性
11.8 Spring Cloud定位问题想法归纳

chapter 12 Docker入门
12.1 Docker简介
12.2 版本与叠代计画
12.3 Docker的架构
12.4 安装Docker
12.5 设定映像档加速器
12.6 Docker常用指令

chapter 13 将微服务执行在Docker上
13.1 使用Dockerfile建置Docker映像档
13.2 使用Docker Registry管理Docker映像档
13.3 使用Maven外挂程式建置Docker映像档
13.4 常见问题与归纳

chapter 14 使用Docker Compose编排微服务
14.1 Docker Compose简介
14.2 安装Docker Compose
14.3 Docker Compose快速入门
14.4 docker-compose.yml常用指令
14.5 docker-compose常用指令
14.6 Docker Compose网路设定
14.7 综合实战:使用Docker Comose编排Spring Cloud微服务
14.8 常见问题与归纳

app A 附录
A-1 本书搭配程式
A-2 Spring Cloud YES——快速开发脚手架
A-3 使用Docker快速安装本书中的元件

图书序言

前言

  随着业务的发展,笔者当时所在公司的专案越来越臃肿。随着程式的堆砌,专案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发效率越来越低、越来越难以维护,伙伴们苦不堪言,毫无幸福感可言。

  我们迫切需要能够解放生产力、放飞伙伴的「良药」,于是,微服务进入视野。然而,微服务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没有人能说清楚什么是微服务。不仅如此,大家对微服务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吹捧者、贬低者比比皆是,在笔者的QQ群、微信群中硝烟四起。笔者参加了不少交流会,感觉许多分享常常停留在理论阶段。一场会下来,觉得似乎懂了,却苦于没有对应的技术堆叠去实现这些理论。

  Docker、Jenkins等工具笔者均有涉猎,然而使用什么技术堆叠去实作微服务架构,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笔者心中的疑问。

  2015年中,笔者偶然在GitHub上看到一个名为Spring Cloud的架构,它以Spring Boot为基础,设定简单、设计优雅,并且大多元件经过了生产环境的考验。笔者花1个月左右的时间详细研究了Spring Cloud的相关元件后,体会更深。然而,技术选型必须进行客观、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而不应由我个人的主观意见作为决定因素。文件丰富程度、社区活跃度、技术堆叠生态、开发效率、执行效率、成功案例等,都是我们选型的重要因素。经过研究,其他几点都很OK,只缺成功案例—在当时,国内几乎没什么成功案例,甚至连中文的部落格、相关资料都没有。

  这让笔者陷入两难,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一边继续使用阿里巴巴开放原始码的Dubbo(Dubbo虽然非常流行,但毕竟有段时间没有维护了,开放原始码生态也不是很好),一边在笔者的组织下进行一些Spring Cloud相关的技术分享。一方面是希望借此开拓伙伴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将两者相互印证,看是否可在现有平台上参考Spring Cloud的设计或使用其部分元件。

  2016年8月,笔者有幸代表公司参加了全球微服务架构高峰讨论区。会上,Josh Long对Spring Cloud的说明在现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笔者眼前为之一亮。会后笔者谘询Josh,Spring Cloud是否可用于生产、是否大规模使用、国内是否已有成功案例,对方一一给予肯定的答覆。此一回覆消除了笔者最后的一点疑虑,开始考虑从Dubbo逐步移转至Spring Cloud的规划与方案。会后,笔者心想,不妨将Spring Cloud相关知识归纳成一个「系列部落格」,一来是加深自己的了解,二来也算是丰富Spring Cloud的中文资料。于是,笔者建立自己的部落格(http://www.itmuch.com),并开始了系列部落格的撰写。写了两篇后,笔者将部落格连结分享到微信群中,没成想,刚好被Josh Long看到,并引用至Spring官方部落格中。这让笔者感到无比荣幸的同时,也让自己贡献开放原始码社区的欲望空前强烈,于是乎,一口气又写了两篇。

  再后来,笔者成立了微服务/Spring Cloud/Docker相关的QQ群(157525002),在QQ群伙伴的鼓励下,笔者决定写一本Spring Cloud开放原始码书(github.com/eacdy/spring-cloud-book),没想到竟然获得开放原始码中国的推荐。再然后,笔者在许进的邀请下,联合创办了Spring Cloud中国社区。最后,在群管理员冯靖的引荐下,认识了网红级的高手张开涛,开涛帮忙引荐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编辑侠少。从此,笔者正式撰写实体书。

  本以为,有了开放原始码书的撰写经验,实体书应该是较为轻松的一件事。然而,样稿发出后,却被侠少鄙视⋯⋯主要是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病句满天飞,况且,理论不是我的专长。期间一度想要放弃,多亏了侠少的鼓励,总算坚持写了下去⋯⋯。

  仓促完稿之际,感慨万千,激动与感激交织,于是,本段不可免俗,进入老生常谈的「鸣谢」环节—感谢我的家人,写书是件费时费力的功夫,在近半年的时间,我的父母和妻子给予我相当大的支援;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伙伴们的辛苦工作,没有刘佳禾、孙奇俏、侠少等可爱的朋友们,我的书不可能问世;衷心感谢丁露、冯靖、张英磊、王天青、吴峻申(N本书的作者)在百忙之中帮忙校对;衷心感谢QQ群、微信群的朋友们,你们给了笔者最大的帮助和支援!(註:排名不分先后。)

  特别鸣谢:感谢吴峻申对笔者提出很多中肯实用的建议和意见;感谢张英磊帮忙重绘、美化书中绝大部分架构图。

  谨以此书献给想要学习微服务、Spring Cloud、Docker又不知从何开始的读者朋友们。希望本书能切切实实地帮助你使用特定技术堆叠实现微服务架构的落地,也希望本书不会令你失望。本书很多理论性的内容并未展开,例如Cloud Native、12-factor APP、DDD等,但笔者都在文中延伸阅读、Tips或Warning的形式进行註记,这部分内容希望读者能够自行延伸阅读。本书书附程式码放在Github上,网址为:「github.com/eacdy/spring-cloud-study」。
 
周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