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文化通典(方言捲) 第一冊

贛文化通典(方言捲) 第一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贛文化
  • 贛方言
  • 方言詞典
  • 地方文化
  • 民俗
  • 語言學
  • 中國方言
  • 江西
  • 贛州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贛文化通典》分為:方言捲、方誌捲、詩詞捲、古文捲、書畫捲、民俗捲、名勝捲、行政區劃及沿革捲和宋明經濟捲等九捲。梳理瞭贛文化生生不息的發展脈絡,介紹瞭贛文化博大豐厚的內涵,展示瞭贛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分析和總結瞭贛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對江西的曆史文化、經濟社會、風土民情等進行專題性介紹和研究的叢書。充分反映齣江西的曆史地位,展示其豐碩的發展成果,深入分析、深刻總結其鮮明的地方特色。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說贛(代序) 003
序 015
凡例 025

第一章 江西方言概述 029
第一節 江西方言的種類和分佈 029
一、江西的大方言區域 034
二、江西的方言島區域 068
第二節 江西方言的形成 078
一、江西方言形成的曆史背景 078
二、江西各大方言區域的形成 087
三、江西各地區方言島的形成 103
第三節 江西各縣市區方言情況概覽 110
一、南昌市方言概況 111
二、九江市方言概況 114
三、宜春市方言概況 120
四、新餘市方言概況 124
五、萍鄉市方言概況 125
六、上饒市方言概況 127
七、景德鎮市方言概況 135
八、鷹潭市方言概況 136
九、撫州市方言概況 137
十、吉安市方言概況 141
十一、贛州市方言概況 147
第四節 江西方言的代錶方言點 155
一、贛方言點十三處 156
二、客傢方言點十一處 159
三、官話方言點三處 162
四、徽州方言點兩處 163
五、吳方言點兩處 164
六、閩方言點一處 165

第二章 江西方言的語言特點 167
第一節 江西方言的語音特點 167
一、江西方言語音特點專項考察 167
二、江西方言語音特點概述 230
第二節 江西方言的詞匯特點 248
一、江西方言常用詞語比較考察 249
二、江西方言詞語選釋 310
三、江西方言詞匯特點概述 348
第三節 江西方言的語法特點 376
一、江西方言語法特點專項考察 376
二、江西方言語法特點概述 421

第三章 江西方言代錶方言點的音係 427
一、南昌話音係 428
二、修水話音係 431
三、湖口話音係 434
四、鄱陽話音係 437
五、鉛山話音係 439
六、撫州話音係 442
七、資溪話音係 445
八、宜黃話音係 448
九、豐城話音係 452
十、高安話音係 455
十一、新餘話音係 458
十二、吉安話音係 461
十三、遂川話音係 463
十四、寜都話音係 466
十五、瑞全話音係 469
十六、於都話音係 472
十七、贛縣話音係 475
十八、南康話音係 477
十九、龍南話音係 480
二十、尋烏話音係 483
二十一、黃坳話音係 486
二十二、銅鼓話音係 488
二十三、大溪話音係 492
二十四、太原畬話音係 494
二十五、九江話音係 497
二十六、贛州話音係 499
二十七、白搓(河南)話音係 502
二十八、浮梁話音係 504
二十九、婺原話音係 506
三十、上饒話音係 509
三十一、廣豐話音係 512
三十二、銅山(福建)話音係 515

第四章 江西方言代錶方言點字音對照 519

第五章 江西方言代錶方言點詞語對照 585

第六章 江西方言代錶方言點語法例詞、例句對照 813

第七章 江西方言研究資料目錄匯編 881


參考文獻 953
後記 95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認為,語言是理解一個民族、一個地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這本書,就為我打開瞭通往贛文化深層世界的一扇門。這本書並非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集,它以一種係統而全麵的方式,深入淺齣地介紹瞭贛方言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贛方言語音演變規律的分析很感興趣,這讓我能夠從曆史的角度去理解為什麼我們說起話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發音習慣。同時,書中還涉及到瞭一些贛方言的詞匯起源和使用場景,這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對很多習以為常的錶達方式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推廣和傳承贛方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為學者提供瞭研究資料,也為普通讀者提供瞭一個瞭解和學習贛方言的絕佳平颱,讓我感到非常受益。

评分

作為一個在贛鄱大地長大的人,我對傢鄉的方言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和自豪感。《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內心渴望的“尋根”之作。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瞭無數個熟悉的場景,聽到瞭無數張親切的臉龐。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對贛方言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和紮實的學術功底,他們用嚴謹的學術態度,將我們贛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等方方麵麵都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研究。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地方性特色詞匯的考證,這些詞語往往承載著我們獨特的生産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它們的存在,讓贛方言充滿瞭生命力和地域特色。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翻閱一本關於我成長記憶的史書,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鄉音無改鬢毛衰”的含義,也讓我對自己的文化根源有瞭更深的認同感。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方言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曆史悠久、特點鮮明的地域語言。《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令人矚目的巨著。我在閱讀之前,對贛方言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聽聞,而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全麵的認知框架。它不僅詳盡地介紹瞭贛方言的語音係統,還對詞匯的演變、語法的特點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詞匯的考證,這些詞匯往往承載著當地獨特的曆史記憶和文化習俗,它們的齣現,讓贛方言充滿瞭生機和地域色彩。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付齣瞭巨大的心血,他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將贛方言的豐富內涵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對贛文化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

评分

作為一個長期在外工作、但又深深眷戀傢鄉的人,聽到或者讀到任何與傢鄉有關的東西,都會有莫名的感動。《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鄉愁。我一直覺得,方言是最能體現一個人文化根源的東西,而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我“根”的百科全書。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翻開它,看著那些熟悉的詞匯,那些描述著我兒時記憶的錶達方式,內心湧動著一股暖流。這本書的嚴謹性讓我摺服,那些關於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的科學分析,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自己從小就熟悉的語言。它讓我明白,那些隨口而齣的詞語,原來背後有著如此深厚的曆史積澱和文化內涵。這本書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傢鄉,也更加理解瞭“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评分

這本《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算得上是一本沉甸甸的學術著作瞭,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沉澱瞭無數心血的寶藏。翻開扉頁,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立刻就把我拉入瞭一個浩瀚的語言學世界。我一直對傢鄉的方言有著莫名的情結,總覺得它承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和曆史的溫度,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份情感的探尋。從目錄上看,它涵蓋瞭贛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多個方麵,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尤其想看看,那些曾經在我耳邊流淌過的親切的鄉音,在這些嚴謹的學術研究中,究竟展現齣怎樣的麵貌。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典雅,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清香,都傳遞著一種厚重而古樸的氣息,這與它所承載的內容是如此契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領略贛方言的獨特魅力,去理解它背後所蘊含的深層文化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語言學的參考書,更像是一扇窗戶,透過它,我可以看到贛鄱大地的過去與現在,聽到那些迴蕩在歲月裏的鄉音。

评分

我是一位對地方文化研究深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這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瞭《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簡直是一次意外的驚喜。這本書的體量和深度讓我印象深刻,它並非那種淺嘗輒止的科普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瞭贛方言的骨髓之中。我個人一直對語言的演變和地域差異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贛方言作為漢語的重要分支,其復雜性和獨特性一直讓我著迷。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付齣瞭巨大的心血,他們對贛方言的語音係統進行瞭細緻的分析,對各種聲母、韻母、聲調的變化規律進行瞭科學的歸納。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聲調的部分,因為在我看來,聲調是方言最具生命力的標誌之一,它賦予瞭語言豐富的情感色彩。書中對不同區域贛方言聲調的差異進行瞭詳細的比較,這讓我對傢鄉不同城鎮的方言差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這些普通讀者瞭解贛方言提供瞭一個權威而詳實的參考,也為語言學研究者提供瞭一手寶貴的資料,這種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

我是一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對中國各地豐富多彩的方言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次有幸接觸到《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讓我感覺像是獲得瞭一把打開贛方言寶庫的鑰匙。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內容全麵性讓我驚嘆。我曾嘗試閱讀過一些關於贛方言的零散資料,但總覺得不夠係統。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彌補瞭這一不足。它從語音、詞匯、語法等多個維度,對贛方言進行瞭深入的剖析,特彆是對於贛方言的聲韻調變化,以及各地差異的比較,都做得非常細緻。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更深入瞭解中國語言多樣性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這本書的翻譯和注釋也非常到位,使得非方言區的讀者也能相對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內容,這一點我非常贊賞。

评分

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學術著作,不僅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更在於它能否觸動讀者的內心,引發讀者的思考。《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這本書,在我閱讀之後,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並且引發瞭我對語言與文化關係的進一步思考。這本書在梳理贛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麵時,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語言學本身的層麵,而是巧妙地將這些語言現象與贛鄱大地的社會曆史、風土人情相結閤。我從中看到瞭方言如何記錄曆史的變遷,如何反映地域的特色,以及如何塑造當地人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角,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生動,也極大地提升瞭它的閱讀價值。對於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贛方言的知識普及,更是一次關於文化認同和身份建構的深度對話。

评分

說實話,我拿到《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的時候,內心是有些忐忑的,畢竟“通典”二字就透著一股子“大部頭”的氣勢,我擔心自己能否完全消化其中的內容。然而,當我在書桌前靜下心來,仔細翻閱這本書的目錄和章節介紹時,我的顧慮逐漸被打消瞭。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即使是沒有深厚語言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閱讀路徑。我一直認為,方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承載著一個地域人民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乃至情感世界的重要載體。這本書在介紹贛方言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曆史文化背景信息,讓我得以從語言的角度去理解贛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例如,書中對某些詞匯的溯源分析,就讓我看到瞭古代遷徙、交流對贛方言形成的深遠影響。這種將語言與曆史文化相結閤的研究方法,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立體和生動,也極大地提升瞭它的閱讀趣味性。

评分

我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語言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近些年我也一直在關注各個地域的方言研究。當我在書店裏看到《贛文化通典(方言捲)第一冊》時,我的目光便被它吸引住瞭。這本書的厚重感和嚴謹的學術風格,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的成果。我一直認為,方言是民族文化最生動的活化石,而贛方言作為漢語中一個獨特而重要的分支,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我對贛方言係統性認識上的空白。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詞匯的梳理和解釋,很多我小時候聽長輩們掛在嘴邊、卻從未深究過的詞語,在這本書裏得到瞭詳細的考證和解釋,讓我恍然大悟,也感受到瞭語言的魅力和曆史的沉澱。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嚴謹,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即使是作為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次文化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