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0信」计画,倾听人民心声的公仆执政力量
一本用8,000万封信写成的国家日记
「每天读信能让我记得,担任总统时重要的不是我自己。
重要的不是华府的政治算计,不是政治分数。
重要的应该是外面正努力生活的人民,他们有的正在寻求帮助,
有的则很生气我把事情搞砸了……」
──巴拉克.欧巴马
在欧巴马执政的八年,白宫每天都会收到上万封民众来信;八年来,每天晚上,欧巴马总统都会读十封由「总统通讯办公室」(OPC)成员选出的的国民来信。他是首位坚持每天读信回信、并为此建立明确机制的美国总统。
每天一万封来信,是人民向总统求救的吶喊,也是决策者推动施政的魔法棒。 欧巴马自参议员时期就常收到选民的陈情信,因此固定阅读人民信件的念头开始萌芽,而他的得力助手彼特.劳斯了解,这已经不是个写信的时代了,若有人还愿意坐下来、认认真真的写信给你,那你就应该严肃以对。于是他协助欧巴马将这个想法化为现实,为OPC打下基础,让OPC里所有的员工都知道,能够接收全国人民心声的自己有多幸运、多重要。
OPC总共有50名职员、36名实习生和300多位轮值志工,这群白宫里的「小人物」每天阅读从美国各地寄来的一万多封信(纸质信件或传真)加上无数电子邮件和社群留言,并从中挑出十封让日理万机的欧巴马过目。这就是着名的「每日十信」计画(10 Letters A Days,10LADs)。
这群「小人物」团队,也因为这项计画,成为了最了解美国的人。他们的生活产生各种变化,也时常被寄信者传达的情绪压垮,而支撑他们继续阅读信件的理由,或许是相信欧巴马,或许是相信一己之力能产生微小变化,所有的信念,或许都只是因为他们「在乎」。
「我听见你了。你是存在的,你是重要的,我在乎你的声音。」 本书收录上百封美国人民与欧巴马的通信,展现了欧巴马执政时期的政策、影响,以及常民百态:
有失业的老师,因为欧巴马回覆她「我在为你加油。」而重拾生活的勇气;有女儿自杀的父母,因为看到欧巴马亲笔写下了女儿的名字,而相信在那短暂的几秒,自己的宝贝曾活在总统心中;有共和党的支持者,为了挽救一名移民的生命,决定放下坚持写信给总统,而总统最后并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白宫的第一要务:确保我们与人民固定保持互动 每一天,每一封信的内容都会被OPC保留下来,制作成文字云,并传递到白宫所有角落,让白宫里的公仆们知道,今天,美国人民在乎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吶喊的是什么?「家庭-孩子-恐惧」、「工作-贷款-学生」、「上帝-枪枝-黑人-美国」,一天一天,美国人民的面貌就这样被记录下来。这之中,最常出现的是「救救我」(HELP)。而这一切,白宫里的所有人都知道。
本书透过不同写信人的社经背景,提供我们常民的视角,除了展现环绕信件的社会议题与政策过程,也描绘出美国自我认同的努力和挣扎,更从人民与领袖之间的关系,观看「美式民主」社会。
各界推荐 何荣幸《报导者》创办人
沈云骢 早安财经文化发行人
林昶佐 立法委员
柯文哲 台北市长
胡忠信 政论节目主持人、历史学者
胡培菱 美国文学/文化评论者
范琪斐 资深驻美特派记者
范 畴 跨界思考者
张旭成 美国宾州州大政治系荣誉教授,台湾政经战略研究所CEO
张铁志 文化政治评论家
郭崇伦 联合报副总编辑
陈其迈 行政院副院长
陈凤馨 News98〈财经起床号〉节目主持人
黄益中 高中公民教师、《思辨》作者
赵少康 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
蔡诗萍 作家、政治评论家
蒋万安 立法委员
郑文灿 桃园市长
郑运鹏 立法委员
严震生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兰 萱 中广《兰萱时间》主持人
──感动推荐(依姓名笔划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