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輪的繪本

有年輪的繪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繪本
  • 兒童文學
  • 成長
  • 親情
  • 傢庭教育
  • 藝術
  • 童年
  • 故事
  • 溫暖
  • 治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繪本共讀重量級推手 林真美 關於兒童觀 × 繪本觀的擲地有聲之作

  ★以兒童為本位的繪本入門,立論清楚、觀點明晰
  ★40本繪本的深度賞析──超過百年的時間跨度,繪本名傢的重要創作,選題、圖像錶現多元
  ★特彆收錄「繪本365,一天一繪本」書單,是讀者尋找「好繪本」的最佳指南
 
  近年颱灣的繪本齣版看似發展蓬勃,但是在乍見琳瑯滿目的各色嶄新繪本中,卻有相當大的比例不脫成人目的導嚮的教養觀點;加上汰換率高,書的壽命變短,經典逐漸流失。
 
  有鑒於此,林真美秉持以兒童為本位的核心價值,為大人寫下這本繪本入門,透過與孩子共讀的豐富經驗,對作品「立體」的賞析與解讀,讓繪本從「有用」中鬆綁,迴歸它們更自由、更柔軟也更強大的多元多樣。
 
  本書包括總論的專文,開宗明義地點齣閱讀經典繪本的必要,以及如何從孩子的本質與高度走入繪本世界;40本繪本──齣自馳名作傢,齣版時間橫跨1912~2014年──的深度賞析,具體說明這些環繞著生命原點、又各自有其富饒的經典之作,何以跨越時代、文化、國界等種種藩籬,而獲得小孩的擁戴;並且藉由這些作品對「兒童的特質」提齣明晰的洞見。書末並有作者嚴選的「繪本365,一天一繪本」書單。
 
  讓我們跟著本書一起走進「有年輪的繪本」森林,更理解兒童,更貼近孩子,真正給予孩子一個快樂的閱讀童年!
《星塵之語:宇宙深空的呢喃》 圖書簡介 一、 跨越光年的史詩序章:當時間與空間交織 《星塵之語:宇宙深空的呢喃》並非一本單純的天文學科普讀物,它是一部深植於人類對未知宇宙最原始渴望的宏大敘事。本書以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帶領讀者從地球的視角齣發,掙脫引力的束縛,躍入浩瀚無垠的宇宙深處。 我們的旅程始於對“時間”概念的顛覆性探討。在地球上,我們用鍾錶丈量生命,用季節定義更迭。然而,在宇宙尺度下,時間並非均勻流淌的河流,而是被引力扭麯的復雜織錦。本書深入淺齣地解析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何重塑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我們將追隨光子的腳步,體驗那些穿越數十億光年纔抵達我們眼中的古老光芒,理解“同時性”在宇宙中的脆弱性。 第二部分:恒星的誕生與死亡:宇宙的煉金術 本書的核心部分聚焦於宇宙中最壯麗的化學反應——恒星的生命周期。我們不再僅僅將恒星視為夜空中的閃爍點,而是將其視為宇宙的熔爐和播種者。 原恒星的孕育: 詳細描繪瞭分子雲如何在引力坍縮的極端壓力下,點燃內部的核聚變之火。這裏不僅涉及氫和氦的融閤,更穿插瞭早期宇宙中第一代恒星(Population III Stars)的獨特命運——它們龐大、熾熱,且隻鑄造瞭宇宙中最基礎的元素。 主序星的漫長沉寂: 探討瞭太陽這類恒星的穩定階段,解析其內部的能量傳輸機製,以及太陽風如何塑造我們太陽係的邊界。 超新星的謝幕與重生: 這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篇章之一。書中詳盡剖析瞭Ia型和II型超新星爆發的物理機製,揭示瞭宇宙中所有重元素(鐵、金、鈾等)的最終來源——正是這些壯烈的死亡,纔使得行星和生命的齣現成為可能。每一個原子都在講述一個關於恒星死亡的故事。 第三部分:引力的幽靈:黑洞與時空漣漪 本書用極具畫麵感的語言,描繪瞭宇宙中最神秘且最具顛覆性的存在——黑洞。我們不再僅僅將黑洞視為數學上的奇點,而是探索其作為時空幾何的極端錶現。 視界之下的禁區: 詳細解釋瞭事件視界的物理意義,以及任何物質一旦跨越該界限後,將麵臨的不可逆轉的命運。對於史瓦西半徑和史瓦西黑洞的討論,嚴謹而不失趣味性。 吸積盤的狂舞: 描繪瞭物質被黑洞捕獲前,在極高溫吸積盤中發齣的X射綫和伽馬射綫暴,它們是宇宙中最亮的光源之一,是檢驗極端物理定律的天然實驗室。 引力波的琴弦: 隨著LIGO等探測器的突破,本書係統梳理瞭引力波的理論基礎,並生動再現瞭兩個黑洞或中子星並閤時,如何在時空中激蕩起的“漣漪”,這為我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非電磁波的方式去“聆聽”宇宙的碰撞。 第四部分:銀河係的遷徙與宇宙的群落 從恒星的微觀世界跳躍到星係的宏大結構,本書將讀者的視野投嚮我們賴以生存的銀河係及其鄰裏。 銀河係的演化史: 追溯瞭銀河係如何從無數次小星係吞並和氣體雲的閤並中逐漸成長為一個擁有數韆億恒星的巨大鏇渦。書中詳細分析瞭暗物質暈在星係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盡管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它,但它的引力塑造瞭一切。 星係團的引力網絡: 探討瞭星係如何聚集形成星係團和超星係團,構成瞭宇宙中類似“巨大泡沫”的縴維狀結構。我們探討瞭宇宙大尺度結構是如何從早期宇宙的微小量子漲落中發展而來的。 暗能量的謎團: 麵對宇宙加速膨脹的觀測事實,本書嚴肅探討瞭暗能量這一支配宇宙命運的神秘力量。它被比作一種彌漫在整個空間中的“負壓”,正在逐漸拉開星係團之間的距離,預示著一個可能遙遠的“大凍結”未來。 第五部分:我們為何仰望?文明的宇宙定位 《星塵之語》的結尾迴歸到哲學的思考層麵。在理解瞭宇宙的宏大尺度和冷酷法則之後,我們如何定位人類文明? 宜居帶的精確計算: 探討瞭係外行星科學的最新進展,如何評估一顆行星擁有液態水和穩定環境的可能性,這涉及恒星類型、行星軌道、大氣組成等多重復雜參數。 費米悖論的沉思: 麵對如此廣闊的宇宙和如此多的潛在棲息地,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確切的“地外生命信號”?書中列舉並分析瞭從“大過濾器理論”到“稀有地球假說”的各種解釋,引發讀者對生命普遍性的深刻反思。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瞭僵硬的數學推導,轉而采用情景再現和類比推理的方式,將復雜的物理概念融入引人入勝的故事綫中。它旨在讓每一個仰望星空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這趟宇宙煉金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閱讀《星塵之語》,就是進行一次精神上的星際漫遊,在億萬年的尺度下重新審視我們短暫而珍貴的生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係畢業。日本國立禦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

  1988年自日本返國,曾當過幼教老師,也曾從事發展障礙兒童早期療育工作。數十年來,以「兒童」為關鍵字,除推廣繪本親子共讀,組「小大讀書會」,也在清華大學及多所社區大學開設過「兒童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繪本.影像.兒童」……等相關課程,近年並與「兒童文化研究社」夥伴,緻力於「兒童權利」的推動。

  自1996年開始策劃、翻譯國外繪本。主要策劃過【大手牽小手】(遠流齣版)、【美麗新世界】(親子天下齣版)、【和風繪本】(青林國際齣版)等係列,譯介英、美、日……經典繪本無數。著有《繪本之眼》(親子天下齣版),並與小大讀書會成員共著《在繪本花園裏》(遠流齣版)及《在繪本中看見力量》(玉山社齣版)。2019年齣版《有年輪的繪本》(遠流齣版)一書。
 

圖書目錄

◎閱讀經典繪本,守護珍貴童年
◎繪本當前,孩子最大! 
◎用孩子的高度看繪本
◎「幼幼書」練習麯
 
●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緊密又美好的連結       1912貝雷的新衣 
●拉開一九三○年代美國繪本黃金期的序幕     1928一○○萬隻貓 
●擬人化交通工具首次闖蕩繪本江湖            1937小火車頭曆險記
●童年的「祕密基地」                             1944在森林裏
●「睡前書」的永恆典範                          1947月亮晚安
●以「障眼法」創造伸縮自如的魔幻空間      1950手套
●看到獨特的靈魂和細緻動人的生命            1955烏鴉太郎
●擲地有聲的文字和滿載活力的繪圖            1957三隻山羊嘎啦嘎啦
●有「想像玩伴」的詩意童年                     1961拉奇和小獅子
●多重拼貼下的黑與白,小孩與自然            1962下雪天
●圖文反差強的「超神奇繪本」                  1962兔子先生和可愛的禮物
●在群體中扮演會「想」會「看」的角色       1963小黑魚
●獨學畫傢的「破格」演齣                        1967馬頭琴
●隻要有好朋友在,任何天氣都是好天氣!     1968小象散步
2003小象的雨中散步
2005小象的風中散步
●與孩子一國,從容應對臨門的驚喜              1968來喝下午茶的老虎
●凝視一齣與自由、死亡相關的劇碼              1970窗外
●一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短片           1974黎明
●人生中的第一場「大冒險」                      1976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野性的呼喚,讓人毛細孔全開                   1981肚子餓扁瞭
●沙發空瞭,外公呢?                              1984外公
●像金子一般珍貴的東西                           1984威威找記憶
●讓山與海,撫慰每一個人的童年                1990山之生
1992海之生
●從微小個體到浩瀚宇宙間的不滅亮點           1992畫一個星星給我
●脫離常軌的等待                                     1992搭公車170
●曠世情緣的「初醒」與「共振」                 1993噠酷唧嚧  噠酷唧嚧……最早的歌…… 
●充滿好奇、處處新鮮的普遍觀照力              1996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你我像遠方的星星那樣,相隔遙遠              1998熊啊 
●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翅膀                    2000狐狸
●在迷霧中的神祕「小旅程」                       2000霧中的刺蝟
●稟性柔軟的孩子,在逆境中勇敢求生            2002我和弟弟一起走 
2005從我傢可以看到大海
2007我和弟弟繼續走
●讓人人都能在和平的世界中好好生活            2007我吃拉麵的時候……
●打破「你太小,還不行」的魔咒                  2009不可以!
●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一頂自己的帽子               2009米莉的新帽子
●在「原風景」中看見兒童的本色                  2014我在礦山的童年
●靜靜守候,相信孩子                                2014金色的盤子 
 
◎後記
◎繪本365,一天一繪本
圖片來源
 

圖書序言

後記
 
  2007年,我因為和兒童文化研究社、小大讀書會的夥伴在苗栗、澎湖推偏鄉閱讀,順勢做瞭一份「經典繪本200」的書單。這份書單在網路傳播甚遠甚廣,但曆經多年,繪本齣版早已物換星移,所以,幾年前就有許多朋友在催促我,問我是否可以重整一份新的書單,而且數量最好可以超過200?
 
  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裏。但工程浩大,我自己在工作之餘又喜於疏懶,所以也就一拖再拖。
 
  2017年十月底,剛好有個空檔,又有友人熊君君願意力挺幫忙,於是我們在我淡水的傢中閉門當瞭幾天「罐頭」,重新整理十年來的書市變化,並突發奇想,自找麻煩的決定做一份「繪本365,一天一繪本」的書單。
 
  雄心大誌約略達成,眼看書單就要齣爐,竟喚起瞭我的一股寫書動力。我很快就決定要從書單中嚴選我心目中的重要繪本,藉由論述,讓讀者大眾可以更加親近這份書單;當然,也讓我趁機鞭策自己,繼《繪本之眼》(親子天下齣版)之後,再以不同的方式,書寫我的繪本觀與兒童觀。
 
  我推掉瞭許多2018年上半年的演講邀約,想要潛心寫書。不想,就在開始著手寫書之際,我在2018年的一月底,齣現「聽覺過敏」的癥狀,並被醫生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這是一種長期纍積壓力後所造成的感覺失控。我的癥狀是,對舉凡由機器所發齣來的聲音,都很難忍受。也因此,身處文明世界,每天來自冰箱、風扇、抽風機、抽油煙機、除草機、汽機車引擎、捷運、飛機、工地、機房⋯⋯的文明噪音,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習以為常」;每時每刻,它們全都像洪水一般,無情的朝我奔瀉而來。我有時招架不住,會慘遭「滅頂」,有時則因為疲於應付這些穿腦的魔音,而顯得惶惶惴惴,不知要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個分秒?
 
  就這樣,麵對一個全然陌生的疾病,我經曆瞭人生中最艱睏的一段身心考驗。雖然,我很快備妥耳塞、除噪耳機等「祕密武器」,但它們還是隔絕不瞭一些既強大又頑固的噪音。尤其到瞭夏天,因為大樓鄰居的冷氣齊開,我連自己的居處都無法再待下去瞭。記得是在五月底,我捲好鋪蓋,一個人避居到友人位於陽明山山腳下的空屋……。
 
  現在迴想起那段充滿坎坷、流離的日子,都還會覺得辛酸。但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突如其來的劇變,並沒有打消我繼續寫書的念頭。不知為何,我就是不想放棄。即使每天上午起來都覺得頭昏腦鈍,我還是帶著那彷彿被詛咒的身體, 乖乖的坐到書桌前,有時爬梳資料,有時則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我腦中閃過跟該篇文章有關的、任意飛來的文字。而這些狀似斷垣殘壁的文字,總要等到我的內外終於得到短暫的平靜時,纔有機會被拿齣來重組和修修補補。每在此時,我都覺得自己正獨自走在一條無人的幽徑,首先,我得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時間空隙,把握腦力讓原本亂飛的文字就定位,然後,再把自己放到最安靜的角落,用之前不曾有過的角度和感受,去「把玩」我手上的那本繪本。我發現,這些看似簡單的繪本,在我經曆過這段「不同凡響」的人生試煉後,都變得不那麼簡單瞭。它們有時會喚起我的內在小孩,且就像找到通往童年的密碼般,帶我迴到「年輪」的核心,讓我看到自己那最柔軟、也最原始的一角。有時,它們則會讓我聯想到曾經降臨在我身上的林林總總,並讓我領略到生命中,死亡、記憶、悲傷、自由、愛與挫摺⋯⋯,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這段特殊的書寫時光中,我不僅緩緩道齣瞭那些「有年輪的繪本」自身的價值,也好似在字裏行間,隱藏瞭我和作品之間的深刻連結,以及那隻有我個人纔曉得的「通關密語」。
 
  每在經過無數迴閤的琢磨與推敲,又纍進齣一篇新的文章後,我總在心中輕聲歡慶,心想,啊!又「磨」完一篇瞭,距離齣書的目標又近一些些瞭⋯⋯。我知道,就算是以蝸牛的時速在寫作,但隻要不放棄,那企圖攪亂我人生步伐的「噪音們」,就不至於將我擊垮。
 
  對我而言,那真是一段很特殊的旅程。不可諱言,我從未如此費盡力氣和文字周鏇過,雖然,那樣的書寫已經談不上享受,但它卻在我與生命、文字搏鬥的過程中,形成瞭一股支撐我走下去的強大力量。那段期間,因為繪本,我找到瞭生存的理由。對我而言,它們就如同我對準湖心所丟齣的一顆又一顆的石頭,它們在水麵所激起的「漣漪」正一圈一圈嚮外擴散,而我的祈願是,這些由繪本所引發的內外波動,可以因為我的書寫與介紹,不僅永不消失,還能在不同人的手中活瞭又活,震盪又震盪。
 
  說來,我也好似「因禍得福」。不僅因病矢誌完成瞭這本書,也有瞭機會藉由書寫、閱讀和沉思,好好清理瞭自己的「內在煙囪」。另外,則是因為夏天移居山腳,讓我有幸在山邊的公園邂逅瞭一棵三百多歲的樟樹。
 
  那段時間我經常漫步到公園,或是在山間遊蕩。這全都是為瞭讓耳朵喘息,讓內心求得片刻的寜靜。在幾次的林中踱步,我發現,當生命有難,人對自然的感覺會變得更加敏銳。我常常隻因為清風徐來,或是看到老鷹劃空飛過,或是聽到鳥叫蟲鳴,就升起瞭一股莫名的感動。而當中最打動我的,就屬這棵慈祥不語,隻是靜靜的、靜靜的站瞭三百多年的老樹。
 
  我三不五時就會想要去看看樹爺爺。站在樹爺爺的前麵,我從它粗壯厚實的樹乾和它嚮天際恣意伸展的繁枝茂葉,感應到瞭它耀眼的生命力,以及「再老也要活得精采」的頑強意誌。我開始和樹「以心傳心」。我總覺得它在默默的安慰我、鼓勵我,甚至暗示我,如果一棵樹要達到足以自豪的高度和器度,那它需要的就是年年經曆狂風暴雨,並抓穩瞭根,不被搞垮。還有,就是要將長年蓄積在體內的能量和話語,安靜而不喧譁的,慢慢吐露予世間⋯⋯。看著老樹,再迴到我短暫的人生,我想,現在或許就是我的狂風暴雨期吧!那,我也要像大樹一樣,抓緊根,藉由我內在的力量,去超越外在世界所帶來的命運波摺。
 
  來自樹的啓發,讓我更覺得寫書的重要。而《有年輪的繪本》,正與樹的概念不謀而閤。這些經過作傢韆錘百鍊後,在齣版狂瀾中一路存活下來的作品,不也正在嚮世人述說它們作為一本童書,之所以「挺立」的道理?想來,這些創作者都是有「年輪」的大人,他們的作品貫穿的是他們自小到大的一生,也因此,不論內容是深是淺,它們都足以縱橫於久遠、廣大的時空,在獲得廣泛的共鳴中,滋養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和成人。
 
  然而,迴到眼前這個「生産過剩」的危險時代,繪本創作已逐漸流於平闆、媚俗、譁眾取寵瞭。像大樹一樣的繪本作傢和他們的那些難得之作,也逐漸被這股洪流給淹沒掉瞭。這樣的現象,在颱灣尤其顯著,所以,不論是創作者、齣版者、讀者,我個人都覺得,我們有必要再次迴到那些既環繞著生命原點、又各自有其富饒的作品,藉此重新思索,什麼是好的繪本?還有,麵對未來的世代,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精神食糧給他們?
   
  內文全數交稿後,已是鞦涼時節,因為少瞭冷氣機這生活中的頭號敵人,我又迴到淡水的傢,並迴頭重新整理365書單。讓我很揪心的是,在短短的一年內,又有好多的經典好書在颱灣絕版瞭。甚至,這本書中介紹的《窗外》、《外公》、《狐狸》、《噠酷唧嚧  噠酷唧嚧……最早的歌……》、《馬頭琴》也傳來絕版的噩耗。對於這樣的現象,長期關心颱灣繪本齣版的人應該早就見怪不怪瞭,然而,它卻一直是我這些年來心中難以揮去的隱憂。關於這點,在本書前段我已有詳細的論述,在此就不多說。
 
  總之,我又花瞭好大的力氣重整書單。在我所知的範圍內,盡可能的遞補瞭貼近孩子、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好書。隻能說,這365有可能還會是一份「瞬息萬變」的書單,但至少,在近期內,它們都是讀者能在市麵上找到的繪本。殞落的經典好繪本,固然很難再被喚迴,但我們是否可以一起努力,力保眼前的這些好書?當然,麵對浩瀚的書海,我個人還是力有未逮,若有遺珠,也請讀者務必自己補上。
 
  最後,我要感謝遠流繪本館編輯室這一年來對我的支持和耐心等待。也謝謝願意走進這片繪本之森,靜靜與我共讀這些繪本的讀者。因為有你們,這本書帶給瞭我重生的喜悅。

圖書試讀

看到獨特的靈魂和細緻動人的生命
 
1955烏鴉太郎
 
Crow Boy
 
文、圖/八島太郎
 
遠流齣版,2005
 
大約在百年以前,在日本的一間鄉村小學,有一個小一的男孩在開學的那一天不見瞭。原來,他躲到教室木地闆下的黑暗一角,想必是對接下來的陌生世界感到無措與不安吧!
 
因為個子小,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小不點」。小不點很怕老師,對上課的東西老是學不來,最後,他被安排坐在教室的一個小角落。這樣的處置,讓他變得更難融入學校的生活瞭。
 
同學們不僅不跟他玩,還嘲笑他。被孤立的小不點隻好想辦法自處。在無聊的課堂上,他學會用斜眼看東西,或是研究同學肩膀上的補丁……;對這位「化外之人」來說,窗外的四季風景變化和從牆外傳來的各種聲音,都比那些在教室內發生的事物更吸引人。
 
雖然被排擠,小不點還是每天帶著用野菜葉包的飯團來上學。然而,風雨無阻的小不點,隻要走進校門,就顯得「無精打采」。可見,進校門對他而言,大概就像進瞭「監獄」一樣。
 
這樣的日子,持續瞭五年。直到小六那一年來瞭一位新的級任老師磯邊先生,小不點的黯淡人生纔開始有瞭轉機。磯邊老師很快便發現小不點的獨特。或許,在教室的小不點還是隻能呆呆坐著,但當磯邊老師帶大傢到野外玩時,隻有小不點對花草樹木瞭若指掌。這不僅讓磯邊老師感到驚訝,也對這位又瘦又小的孩子「颳目相看」。
 
 為瞭多瞭解小不點,老師會利用下課時間和他閑聊。這個原本被當「空氣」的孩子,因為磯邊老師的「看見」,他畫的圖和寫的字終於有機會被貼在教室的牆上。盡管那些毛筆字看起來像是「鬼畫符」,但對於一個長年不被老師、同學關注的小孩來說,那簡直就是天大的鼓舞。
 
在畢業前夕的同樂會上,磯邊老師刻意安排小不點上颱錶演。為瞭讓在場的大人、小孩看到他的與眾不同,他要錶演的是「烏鴉的叫聲」。
 
在小不點生動模擬瞭各種烏鴉叫聲之後,磯邊老師站齣來告訴大傢,六年來,小不點每天都和太陽一起齣門,然後循著悠遠的山徑獨自走到學校。「烏鴉的叫聲」是他在上下學路上的日日體會,那聲音傳遞齣不同的情感,有時喜悅有時寂寥,當然,也有他對不同烏鴉的細膩觀察。

用戶評價

评分

《小種子去旅行》這本書,簡直是給孩子們上瞭一堂生動有趣的植物學課!作者巧妙地將種子的生命旅程,用擬人的手法展現齣來,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故事講述瞭一顆小種子,為瞭尋找適閤自己的土壤,經曆瞭風吹雨打、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書中的插畫風格非常獨特,色彩鮮艷,綫條簡潔,充滿瞭童趣。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不同植物的描繪,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認識到植物的多樣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勇氣、關於堅持、關於成長的書。它告訴孩子們,隻要有夢想,並為之努力,就一定能夠剋服睏難,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且,書的最後還附有關於植物的科普知識,讓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科學知識,一舉兩得。

评分

讀完《島嶼的鯨歌》,心裏好像也住進瞭一座小小的海邊村落。作者用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阿嬤和孫女之間那種跨越世代的溫柔情感。故事背景設定在颱灣東海岸,那種海風的味道、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仿佛透過文字就能感受到。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營造煽情,而是用日常瑣碎的細節,一點一滴地展現阿嬤對孫女的愛,以及孫女在與阿嬤相處中慢慢理解生命的意義。書中的插畫也美極瞭,水彩的暈染,帶著一種淡淡的懷舊感,和故事的氛圍非常契閤。我特彆喜歡書裏對於海洋生物的描寫,作者將鯨魚的遷徙、海龜的産卵,融入到故事中,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學習到海洋保護的重要性。讀完這本書,我忍不住想帶我的孩子去花蓮,親眼看看那片美麗的海岸,聽聽鯨魚的歌聲。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份關於愛、關於記憶、關於故鄉的珍貴禮物。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傢人之間的關係,也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時光。

评分

《石頭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一種樸素的溫暖和力量。故事講述瞭三個士兵,來到一個貧窮的村莊,村民們因為飢餓而變得冷漠和自私。士兵們並沒有放棄,他們用一塊石頭,煮瞭一鍋美味的湯,並邀請村民們一起分享。村民們在分享湯的過程中,逐漸打開瞭心扉,開始互相幫助,最終戰勝瞭飢餓和貧睏。書中的插畫風格非常簡潔,綫條流暢,色彩明快。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人物錶情的描繪,每一個錶情都充滿瞭情感,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食物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分享、關於閤作、關於人性的書。它告訴孩子們,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刻,也要保持善良和樂觀,相信團結的力量能夠創造奇跡。這本書適閤全傢一起閱讀,它能夠引發我們對於社會問題的思考,也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评分

《爺爺的扳手》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揪瞭一下。故事講述瞭一個小男孩,與爺爺一起修理各種東西的故事。爺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修理工,他用一把老舊的扳手,就能把各種壞掉的東西修得完好如初。小男孩在與爺爺一起修理東西的過程中,不僅學會瞭修理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學會瞭爺爺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書中的插畫風格非常寫實,每一幅畫都充滿瞭生活氣息。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工具的描繪,每一件工具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承載著爺爺的智慧和汗水。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修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傳承、關於親情、關於匠人精神的書。它讓我想到自己的爺爺,也讓我更加珍惜與傢人在一起的時光。這本書適閤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它能夠喚起我們內心深處對於童年的美好迴憶,也能夠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评分

《月亮忘記瞭顔色》這本繪本,用一種非常詩意的語言,講述瞭一個關於色彩的故事。故事講述瞭月亮因為悲傷,忘記瞭所有的顔色,於是小女孩決定幫助月亮找迴顔色。她帶著顔料,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東西,把它們塗上不同的顔色,希望能夠讓月亮重新變得美麗。書中的插畫風格非常夢幻,色彩柔和,充滿瞭想象力。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色彩的運用,每一頁的色彩都與故事的情節相呼應,營造齣一種獨特的氛圍。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色彩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情感、關於希望、關於愛的書。它告訴孩子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要保持希望,相信愛能夠戰勝一切。而且,這本書還能夠培養孩子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藝術創造力。讀完這本書,我忍不住想拿起畫筆,用色彩來錶達自己的情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