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

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
  • 核设施
  • 环境辐射
  • 监测
  • 季报
  • 107年
  • 第四季
  • 10月至12月
  • 辐射安全
  • 环境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 图书简介 本报告为台湾地区主管机关依据“核子事故应急准备及应变计划”及相关法规,针对境内核子设施及其周边环境所执行的例行性环境辐射监测工作所汇编的季度性技术文献。本报告涵盖的监测期间为中华民国107年第四季度,即公历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监测目的与范围 环境辐射监测的首要目标在于确认核能设施的正常运行,以及在任何非预期事件发生时,其对周边环境及公众可能造成的辐射影响,均维持在法定标准之内。本季度监测工作严格依照“环境基本监测计划”及“辐射防护基本安全准则”所规范的采样点位、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执行。 监测范围涵盖台湾及离岛地区所有依法运营中的核能设施,主要包括: 1. 核能一厂(第一核能发电厂) 2. 核能二厂(第二核能发电厂) 3. 核能三厂(第三核能发电厂) 4. 核能四厂(龙门核能发电厂):针对其周边环境的基线监测数据记录。 5. 放射性物料贮存设施:如特定医疗、工业及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贮存场所周边环境。 监测参数与采样介质 本季报的监测内容聚焦于对可能受核能设施运行影响的各项环境介质的长期追踪与评估。监测参数的设定旨在全面覆盖可能累积辐射剂量的潜在途径。 一、 气相监测: 空气采样(Air Sampling): 在设施周边设定监测站,定期采集空气样本进行特定放射性核种分析。主要监测目标包括: 碘-131(I-131): 特别关注其在短期排放事件中的扩散特性,本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所有采样点的 $ ext{I-131}$ 浓度均远低于监测阈值。 惰性气体核种(如 $ ext{Xe-133}$): 主要评估来自气态流出物的瞬时释放情况。 总 $eta$ 活性与总 $alpha$ 活性: 反映空气中携带的非特定放射性物质的累积量。 气态流出物监测: 记录核电厂厂界排放口(如通风烟囱)的实时监测数据,确保排放浓度符合“核子设施放射性物质排放限值”的规定。本季度所有设施的排放均处于管制范围的安全上限以下。 二、 水相监测: 地表水监测: 涵盖厂区附近的取水口、出水口及下游特定监测站点的水体采样。主要分析指标包括: 氚(Tritium, $ ext{H-3}$): 核电厂正常运行中主要的液体排放物,本季度监测的 $ ext{H-3}$ 浓度水平均远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天然本底值的增量限值。 特定核种分析: 对 $ ext{Sr-90}$、$ ext{Cs-134}$、$ ext{Cs-137}$ 等长半衰期核素进行定期分析,以评估长期累积效应。 地下水监测: 针对反应堆安全壳周边、废物处理区以及特定观测井进行的采样。此部分数据用于验证地下水围阻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无放射性物质外逸至区域含水层。 三、 生物及食物链监测: 生物(Biota)采样: 包含特定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采样,主要针对易于富集的物种,如特定鱼类、贝类及藻类。分析重点在于评估生物富集因子(BCF)的变化趋势。 农作物与土壤监测: 在设施周边特定农业区域采集的代表性农产品(如米、叶菜类)及土壤样本。此部分数据直接关联公众的食物摄入途径剂量评估。本季报详述了对土壤 $ ext{Cs-137}$ 活度的年际变化对比分析。 四、 辐射剂量监测: 环境剂量率监测(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s, TLDs): 厂区周边布设的固定式监测站,用于监测环境空气中伽马($gamma$)辐射的累积剂量。本季报展示了各监测点 $ ext{TLD}$ 的季度累积剂量与当地历史背景值(基线数据)的对比图表。 个人剂量监测: 针对在核设施工作的人员及周边部分特定职业人员的个人剂量计读数汇总,用以确认职业暴露控制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与结论 本季报的核心分析部分着重于比较本季(107年第4季)的监测结果与以下基准: 1. 历史基线数据(Pre-operation Baseline Data): 设施运行前数年采集的环境背景数据,用于识别核设施运行是否引入了新的放射性信号。 2. 法定限制值(Regulatory Limits): 台湾“环境基本监测计划”中规定的最高容许限值。 3. 国际安全标准: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辐射防护原则。 本季度监测结果总体呈现稳定状态。所有采集的空气、水体、生物及土壤样本中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均远低于台湾地区现行法规所设定的公众剂量约束值(Dose Constraint)及监测行动水平(Action Levels)。环境伽马剂量率的年变化趋势与往年同期相比无显著异常波动,可归因于天然本底辐射的季节性变化。 特别说明: 本报告不包含以下内容: 关于任何核事故或非预期事件的详细调查报告。本报告仅涵盖例行性、计划性监测的结果。 涉及核燃料循环设施(如后处理厂或浓缩厂)的运行数据,本报告范围仅限于发电厂及直接相关的贮存设施。 对核设施退役或除役阶段的环境监测细节。 针对特定区域的深入流行病学研究数据。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个透明、科学的评估框架,证明台湾地区核能设施的运行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在严格的监管与监测体系下,保持在可接受的最低水平。相关数据为政府部门进行环境风险管理和公众信息沟通提供了科学基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本来对核能安全一直抱着一种谨慎又略带担忧的态度,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地震频发的岛屿上。所以当我在书店的科技类区域看到这本《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时,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和知情的需求,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收入囊中。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一份份详实的数据表格和图表,起初我感觉有点枯燥,毕竟我对辐射监测的具体技术细节并不十分了解。然而,随着我耐心地一一对照,并结合一些科普读物中关于辐射防护的知识,我逐渐看到了这份报告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它不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更是对我们生活环境安全的一份承诺,一份来自监管部门的负责任的汇报。我开始关注其中不同监测点的数据变化趋势,例如某个特定核电站周边的伽马射线剂量率在报告期内是否有异常升高,空气和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是否在安全限值之内。这些信息让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核设施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缓解了我心中原有的不安。报告中对监测方法的描述,虽然专业,但也能从中窥见其严谨性和科学性,这让我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信任度。虽然我对其中的技术术语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但这本报告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核能安全的重要窗口。

评分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核能安全是一个既重要又有点遥远的话题。我们既希望能源供应稳定,又担心潜在的辐射风险。《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就像一份关于我们生活环境健康的体检报告,它用一种非常专业但透明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核设施周边的辐射状况。我并非专业人士,所以阅读这份报告时,我更关注的是那些易于理解的部分,比如报告中是否有对监测结果的总结性描述,是否明确告知公众监测结果是否安全。我注意到报告中有很多数据表格,虽然数字很多,但我会尝试去寻找报告中是否有图示化的数据展示,比如用折线图来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剂量率变化,这会让我更容易直观地理解。我希望报告中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解读,即使我看不懂所有的技术细节,也能知道“正常”、“安全”或“需要关注”等基本结论。我理解这份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客观的监测数据,但作为读者,我更希望它能成为连接专业监测机构和普通公众之间的桥梁,让我们能够安心地生活,而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感到担忧。

评分

作为一名对环境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权威的、可靠的关于环境监测的资料。《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无疑是这样一个宝库。我把它视为一份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因为它提供了关于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的第一手数据。我被报告中严谨的监测流程和详细的数据记录所吸引,特别是其中关于监测点选择、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部分,为我学习环境监测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深入研究了报告中关于不同放射性核素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变化,并尝试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趋势。虽然报告中大部分内容是专业性的数据,但我从中能够学到很多关于放射性污染物的种类、监测方法以及评估其环境影响的基本原理。这份报告不仅加深了我对核能环境影响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曾经在台湾西部居住过一段时间,离核电站并不算太远,所以一直对核能安全议题比较关注。《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份报告,对于我来说,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我认真地阅读了报告中关于各个核电站周边区域的监测数据,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我试图去了解,在报告统计的这个季度,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否受到了核设施运行的任何影响。报告中的数据非常细致,从伽马剂量率到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都一一列出。我虽然不是核物理专家,但通过报告中的参考限值,我能够大致判断出监测结果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我特别留意了报告中是否有关于异常事件的记录,以及监测部门对此类事件的响应措施。这份报告让我感到,尽管核设施的存在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背后有一套严格的监测体系在运行,并且这些信息是公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我安心。这份报告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更加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评分

我曾经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一直抱有一些疑虑,毕竟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实际情况的窗口。我认真研读了报告中关于各个核电站周边的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包括空气、水和土壤的放射性水平。我尝试去理解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含义,例如,空气中伽马射线剂量率的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水体和土壤中是否存在超标的放射性核素。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所有的技术细节,但报告中提供的参考限值让我能够大致判断出监测结果是否安全。我特别留意了报告中是否有关于异常情况的记录和处理措施,这让我能够评估监测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这份报告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核设施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实际影响,也让我对监测部门的严谨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原有的担忧。

评分

对于核能这样的高科技领域,我一直觉得信息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深入了解台湾地区核设施的环境辐射监测情况。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解读报告中的数据,特别是关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能够通过报告中提供的参考值,大致判断出各项指标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不同监测点的数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核能安全问题,消除我心中不必要的恐慌,同时也让我对监管部门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份报告让我觉得,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安全状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份报告正是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评分

我一直认为,透明度是建立信任的关键。尤其是在核能这样敏感的领域,公众的知情权尤为重要。《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正是体现了这种透明的理念。我非常感谢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样一份详细的监测报告。我通过阅读报告,了解了在2018年第四季度,台湾地区的核设施是如何被监测的,监测了哪些指标,以及监测结果如何。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和监测频率的信息,这让我能够了解监测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报告中清晰的数据呈现和对比,让我能够大致判断出环境辐射水平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这份报告让我感到,监管部门在努力确保核能安全,并且愿意将监测结果公开,这让我对核能安全多了一份信心。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这样的报告,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核能安全状况。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对于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安全的事情,我总想了解得更清楚些。《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张关于我们居住环境的“健康诊断书”。我仔细地阅读了报告中关于核设施运行对周边环境辐射监测的每一个细节。我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些数字,更是数字背后的意义。比如,报告中提到的伽马射线剂量率,它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暴露的辐射水平,我希望了解这个数字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我也特别留意了报告中关于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比如铯-137和碘-131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放射性物质,我想知道它们在报告期内的含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报告中详细的数据让我能够大致了解我们所处环境的辐射背景值,以及核设施运行是否对这个背景值产生了影响。我希望能够从这份报告中获得清晰、准确的信息,让我能够更安心地生活,也更有依据地去讨论核能安全的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年轻时就对科学技术充满了好奇心。近年来,随着媒体对核能安全议题的关注度提高,我也开始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当我得知有这样一份专门记录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情况的季报时,我立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份报告,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翔实的数据呈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监测网络的布局和监测频率的说明,这反映了监管部门在环境辐射监测方面的投入和决心。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数据对比,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核设施运行过程中环境辐射的动态变化。例如,报告中详细列出了各项关键指标,如空气中氡-222的平均浓度、地表水中锶-90的活动度等等,这些数据都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每一项具体检测技术的原理,但我可以通过报告中的阈值对比,判断出监测结果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份报告让我意识到,科学的监测和及时的公开,是建立公众对核能安全信任基石。我甚至开始尝试着自己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这让我感觉自己也参与到了一个更宏大的安全监测体系中。

评分

我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一直致力于关注台湾地区的环境安全问题。《台湾地区核设施环境辐射监测季报(107年第4季):10月至12月》这份报告,是我研究核能安全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仔细地分析了报告中关于各个核电站周边环境辐射的监测数据,包括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种类、浓度以及剂量率等关键指标。我尝试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数据,例如,是否存在长期性的辐射污染趋势,或者某个特定核电站在报告期内的监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监测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可靠性。我希望能从这份报告中找到关于核设施运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客观证据,从而为我的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这份报告不仅让我对台湾地区的核设施环境辐射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推动环境安全和公众知情权的决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