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界的译者4:我的后通灵人生

灵界的译者4:我的后通灵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通灵
  • 灵界
  • 超自然
  • 神秘学
  • 灵魂
  • 来世
  • 灵性成长
  • 个人成长
  • 哲学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灵界的译者》十年历程,全新创作///

  被赋予灵力,究竟是上天的礼物还是人生的考验?
  走过十年,她终于找到答案——


  从阴错阳差地踏入宫庙,不断通灵问事的高中女生,
  十年后心灰意冷地转身投入棒球领域,
  她以为不再通灵就是彻底脱离,
  但不通灵、不接天命,「灵界的译者」索非亚要做什么?
 
  「看得到鬼等于会通灵,等于带天命,一定要走通灵路?」

 
  透过一次次的书写、信仰、运动与工作,
  她重新整理自己看见的无形世界,
  出版了「灵界的译者」系列,成为台湾第一位女性棒球裁判,
  高潮迭起的人生甚至改编为短片与电视影集,
  各种出乎意料的转折虽然丰富了她,也让她沉淀思考:
  「我想追寻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我快乐吗?」
 
  原来,无论是通灵人或平凡人,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相同的生命课题——
  如何用自己的能力活出最适合的姿态?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看不到鬼的凡人会无法辨别而迷失,看得到鬼的她偶尔也会迷路,
  但在来来回回、曲曲折折当中,
  现在的她试着活出了自己的后•通灵人生……
 
名人推荐

  歌手/演员 李千那
  台大电机系教授 李嗣涔
  《通灵少女》第一季影集导演 陈和榆
  演员 郭书瑶
  演员 温贞菱
  媒体人 郑弘仪

  歌手/演员─李千那
  我从小生长在殡葬业家族以及舞台秀团中,每天经历生离死别,婚丧喜庆,
  谢神拜天地,长大后才渐渐明白,
  那不仅仅是工作,
  是传承、使命、责任还有生存。
  常常听人家说「天命难为」这句话,
  也就是说,生来有人贫困有人富裕,
  出生在什么家庭,不是我们能选择,
  但当你有「能力」,你是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我一直认为自然的力量还有心境的改变是不可思议,甚至能创造运气改变命运,而这件事值得我们去探讨。
  索非亚说:「如何用自己的能力活出最适合的姿态?」背负通灵的天命,她快乐吗?

  演员 郭书瑶
  透过戏剧,也算是「体会」了一部分索非亚的人生,才发现那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带给其实平凡的她,很多不凡又令人心疼的经历。
  这次不再是从书中看灵界的译者,而是看见「索非亚」,愿你能认识那平凡的她,透过她的故事,更认识自己、爱自己。

  演员 温贞菱
  索非亚的文字,让我想起初次见面时她的神亮双眼,孑然一身却带着温暖稚气。也许因为童年独自跑得快,不奢望成为众人的榜样,而总在说着:生命何其短暂,宁可人负我,不愿我负人。
  有着质朴无华孩子的灵魂。

  (依照姓氏笔划排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索非亚(刘柏君)

 
  六岁会报明牌,十五岁时合开道场,担任学生灵媒,直到二十六岁决定退出宫庙,结束灵媒工作,投入棒球领域并成为台湾首位棒球女性主审。

  2017年获选美国国务院「全球女性运动领导人计画」,并在美国国务院受访;成为HBO Asia首部中文影集《通灵少女》故事原型暨文化顾问。

  2018年富比士杂志评选为全球体坛最具影响力女性第19名。

  2019年获得国际奥会女性与运动奖世界奖座。

  现任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新北物资中心专案经理、玄奘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兼任助理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并攻读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班。
 

 

图书目录

名人推荐
序  这辈子,我们只要关注于活出自己
 
01 修行的生命之旅
第一章  从灵界的译者到通灵少女
被命运推进的修行路
从棒球到灵界的译者
从《神算》到《通灵少女》
失算的通灵中古少女
回归初始之心

第二章 修行的关卡
通灵人也空亡
通灵人身在肉体
通灵人的内心戏
通灵人的人际关系
不怕关卡只怕卡关
 
第三章  信仰与修行体验
正信的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日常生活的展现
智慧地解读「信仰」
是助人还是骗人
我的生活修行之道
善念的盼望
 
后记  学会被爱,不再孤单
 
02 信仰与修行QA
关于信仰

Q 真的有地狱吗?电影《与神同行》的故事背景是真的吗?
Q 真的有无形众生吗?我怎么知道自己拜的是神还是鬼?
Q 如果有跟神明承诺要护持,但是后来因故改宗,会被报复吗?
Q 如果一直被无形的干扰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Q 别人送的神像和护身符可以收吗?如果不想要该怎么处理?
Q 放符仔是真的吗?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被放符仔?该怎么处理?
Q 信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关于修行
Q 有人说我「带天命」一定要修行、为神明服务,如果我不照做会有不好的报应吗?
Q 修行之后一定要分阶级或等级吗?
Q 修行一定会有灵异体验吗?我想要修行但不想要有灵异体验可以吗?
Q 修行一定要花很多钱吗?
Q 「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

 

图书序言

作者序

这辈子,我们只要关注于活出自己

 
  在这本书撰写的过程中,我接受国际棒垒球总会(WBSC)提名,参与征选国际奥会的女性与运动奖(IOC Women and Sports Award)的征选。国际奥会自2000年起每年颁发这个奖项,其包含五大洲的洲奖(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与欧洲)以及一个世界奖,鼓励与表彰各地以运动赋权女性的楷模。

  就在完成本书稿件后,我便收到国际奥会通知获得世界奖的殊荣,准备启程前往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接受国际奥会主席与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颁奖,在联合国颁奖台上接过奖座与致词。

  现实生活总比戏剧还要惊奇。戏剧需要有合理性,现实生活不需要,虽然我今年夏天即将年满四十岁,可是也有够多的酸甜苦辣供我回忆。

  当我漫步在纽约街头,想着此生发生的种种,甚至有种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感受。我站在中央公园凝视身边的人事物,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在那一刻是模煳的,冷冽的空气让我很快地回神——好吧,我真的是置身于纽约,这一切是真实发生无误。想着接下来要站上联合国的颁奖台,不免也开始紧张纠结。谢谢好友陈和榆的陪伴与开导,也如同电影《楚门的世界》当中的台词:「人应该享受这个世界,而不是企图理解这个世界。」如同我在面临骨折后的低潮中所学习到的,与其耗费力气去追寻、梳理各种事情的原因,何不好好享受我们的生活?

  于是我好好回想十多年来的棒球历程,特别是对当初各种身心受伤与挫折给予疼惜,还有为自己不曾放弃的坚持予以喝采,告诉自己:我值得站在颁奖台上接受全球的喝采,享受国际奥会的招待,以祝贺自己的方式接受各国媒体採访,不要再问自己是否值得?是否只是幸运、侥倖?别再担心自己的言行是否动辄得咎。我要好好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所有的好与不好。

  嘿,不够好的部分也没关系,过去的我会担心自己以英文受访会说错字汇、讲错文法,因而对于接受英语访问备感压力,甚至觉得怎么得奖像是折磨,又不是做错事情还要被批评。现在的我试着学习享受这一切,除了平时也会多练习英文之外,努力过后就接受结果、享受成果。

  肯定自己,为自己鼓掌,看到自己的努力,这是我们的文化中经常忽略的,久而久之,生活只剩下努力与辛苦,都忘记为何要经历这一切了。

  得奖后,我收到许多恭喜与鼓励的祝福,也有人问:「都在联合国获得国际奥会的世界奖了,妳接下来的人生要干嘛?」返台的隔天,我依旧上班、教书、唸书,生活一如往昔,照表操课,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得奖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但我不会一直活在回忆当中。

  我不需要一直沈溺于过去曾经的美好,或是疲于奔命再追求下一个高潮,甚至感叹痛苦或美丽的经验无法复制或回到当时,因为我知道真正持续而稳定地满足与快乐,是来自于我能享受的「现在」的每一天。

  或许当朋友问起时,我也会想要归纳一下发生这些事情的缘由,但比起分析、理解所谓成功的理由,我更希望朋友能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所有的美好经验都无法复制,除非我们愿意让自己去感受快乐。

  曾经我对于宫庙的那段时光充满痛苦与怨恨,如今,过去发生的事依旧不可追,但我心境转变之后,看待与感受也不同了。同样关于「助人」这件事,过去的我以为自己的存在只是为了他人,因着帮助别人,我才有了价值,因此忽略去照顾自己,身心失去平衡而埋怨自己的遭遇。这两年来的生活变化让我学习到照顾自己,把关注放回自己身上,我依旧非常乐于帮助他人,依旧以助人为此生使命,但我觉得很快乐,不那么因为别人的起伏而受波及。我变得更健康也更快乐,希望把自己这样的转变分享给读者,更希望身边的人与读者,也能因此更关注自己,变得更快乐。

  这个世界有太多不解之事,一件事情有各种观点也南辕北辙,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请记得:你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享受生活,就是没有善待你自己;与其搜集各种证照、学历与技能,如果无法在其中享受,那么即使站在世界的颁奖台上,住豪宅、开名车,还是会被不安全感与空虚追着跑。

  我们要努力追求的不是一个物质或位置,而是学习能够享受生活的能力。请记得,从生到死是一段过程,这段过程中再重要不过的焦点就是自己!我们都要学会享受旅程,学会快乐。

图书试读

距离出版《灵界的译者》一转眼已是第十年,这段旅程完全超乎预期,我从急欲摆脱通灵到愿意转身面对,过程像是脱了好几层皮,但我很开心渐渐成为有感觉的人:感到喜怒哀乐,不再只是把自己的灵魂关在玻璃瓶里看世界。
 
一开始出书的初衷就是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许多像我这样的通灵人,能够摆脱桎梏、活出自我。而十年后,我还是想要继续分享生活历程,往后的修行旅途上,我们再互相打气扶持,继续走下去!
 
///
 
在小高一的年纪,我阴错阳差地踏入宫庙为信众服务,是不幸也是幸运。当时宫庙的负责人是不太会引导与使用我能力的无脑长辈,每天就是让我一直通灵、不断问事,一整个搞不清楚状况就开启了我的灵媒旅程。
 
但搞不清楚状况也好,能以无预设的立场和旁观者的心态去体验这趟旅程,也因为没有对通灵怀着特别的期待、目标,当然也是由于后来伤得够彻底,才能在宫庙待了十年后果断转身。只是转身后,我并没有真的离开——虽然我超想离开,以为不再通灵就是离开。
 
在宫庙的那些年,我非常不快乐,偶尔感受的成就与满足就在于能够帮助人的时候。据说那个叫做「带天命」,不过「带天命」这简单的三个字真是把我给整惨了。我被赋予、期待成为神明的代言人,可是我顶多只是无形众生的翻译,还不见得翻译得很称职,毕竟当一般翻译可以多读书与练习而进步,但是当无形众生的翻译真的很难「练习」,举凡吃素或不吃牛肉、打坐、独身都是基本条款。而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明白:人的纠葛与众生的苦,真的和无形众生没多大关系。
 
从高中开始,我像上班族一样为信众服务。我被教育也相信:人遇到困难或不顺遂是因为被无形的众生干扰,也试着当个认真的翻译,希望能帮助信众。偶尔得知自己帮助到人真是满心欢喜。只是有些信徒会重复地出现求助,赌博输钱、工作不顺都觉得自己是卡阴,被无形的跟。有时候我看根本就没有被跟啊,还会被说通灵不认真。
 
反正所有失败都归咎于无形众生,最好祭改后睡一觉就好了,这间老师不准、没效就换别间,自己都不用改变。记得有一次跟一位偶像剧编剧聊天,她说要想一堆浪漫的桥段好累,而我觉得要让通灵老师想出各种前世今生和冤亲债主的故事,也是很累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