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啓示錄的那些特定經文除瞭並非難解的謎題之外,它是經典的希伯來文本,由一位希伯來的上帝所啓示,又由希伯來的信徒寫下,根據希伯來的思考模式來建構,以希伯來的慣用語加以措辭,而且首先傳給十分熟悉古代希伯來概念的人。
結果,你不必是個希伯來人纔能夠瞭解啓示錄的經文,但是直到你學會在那個參考架構裏思考,否則除瞭錶麵的皮毛之外,你無法得到太多深刻的理解。這是柯萊恩和史必爾斯的重要信息之一,而且這個信息在全美各地受到瞭廣大的歡迎。就像有如此多讀者已經告訴我們的一樣,本係列的第一冊不但是啓示的、也是革命的;在本書裏麵,也承諾瞭更多相似的事物。
然而,這一切尤其顯得諷刺,因為比起整本聖經的其他任何部分,啓示錄絕對是充滿瞭最多盼望、最多有用內容的聖經書捲之一,但許多現代信徒似乎不這麼認為。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啓示錄並不是由希臘哲學傢寫成的,也不遵循西方社會的文學慣例。這一切最重要的是,這個認知並非無關緊要,因為許多基督徒被教導的,就是這樣的認知:除瞭福音書和保羅書信之外,也要相信聖經所記載的每一件事。
就像柯萊恩和史必爾斯一再重復的:從封麵到封底, 聖經是一個完整、前後一緻的整體。證據就擺在眼前。
麥可.剋裏斯多夫(Michael Christo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