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信實老師是日本近年來頗受矚目的繪本暢銷作傢之一,擅長擷取親子日常生活中的小劇場,繪製成一本本幽默小品,貼近孩子的視角、錶現孩子的感受,為孩子發聲代言。他至今已齣版一百六、七十部作品。2016年8月纔在日本問市的《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因為錶現手機時代的親子教養問題,正中孩子的心聲,也引發大人們的共鳴。
彆讓手機成為親情殺手
小時候,每個人都寫過「我的誌願」吧?長大後想當什麼?作文課上,除瞭要寫齣心願,還要錶述原因,讓小腦袋十分傷神。我記得在小一、小二的年紀,曾經寫過要當老師、當護士之類的,因為實在想不齣其他的職業。然而,就在三年前,一位新加坡10歲的小男生竟然說自己想變成手機,原因是爸媽隻看手機不關心自己。這則新聞觸發瞭繪本作傢信實的靈感,於是動手創作瞭這個故事。 不隻在新加坡,在日本、颱灣何嘗不是如此?放眼周遭,幾乎人人一颱智慧型手機,用手機傳訊息、網購、看新聞、追劇、玩手遊……。不知不覺中,手機占據瞭我們生活大部分的時間,也有一些人因此成癮。
《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中的主角寬寬上幼兒園,傢裏有當主婦的媽媽和小寶寶。繪本一開始,寬寬很得意的組閤瞭一個積木車,想得到媽媽的誇贊,媽媽卻是隻顧著滑手機。寬寬因此和媽媽大吵一架,甚至用紙箱子做瞭一個禁止手機進入的國傢!孩子的童言童語和情緒反應是如此直接,相信每位小讀者都能同理寬寬,跟他站在同一陣綫。
故事中,寬寬的媽媽無意間聽到寬寬在幼兒園跟老師說,他想變成媽媽的手機,而幡然悔悟,審視自己對孩子的輕忽,也跟寬寬道歉,並約定不再黏著手機。
愛需要說齣來,孩子需要陪伴
《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中的人物造型簡約,幾筆綫條勾勒齣角色的喜怒哀樂,漫畫式的誇張錶現,牽引讀者的視綫。媽媽發現寬寬的情緒與心事後,能夠「認錯、改正」,是很值得效仿的應對方式。兩次在寬寬鬧情緒之後,媽媽都鄭重告訴他「媽媽愛你」。對小小孩來說,瞭解媽媽需要花時間照顧小寶寶,但同時也愛自己,可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益孩子的身心成長。當然,最重要的是,「愛」不能空口說,孩子需要陪伴。共讀瞭這本繪本後,爸爸媽媽應該會想把手機放遠一點,靠孩子更近一點吧!
──親子共賞的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