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強人捲土重來、世界最大經濟體終告失敗?
一本透過曆史瞭解世界局勢的書,12件關鍵年代的關鍵事件
在這個紛亂吵擾、光怪陸離的時代,新聞幾乎以分秒為單位更新,電視頻道似乎就快要不夠看,網路又闢齣多重戰場,世界在每個人的點指間鋪展,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動態成百成韆從我們眼前溜過,每個瞬間都在創造曆史,而曆史,是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力量。美國曆史學傢提摩希.史奈德就在《暴政》一書中如此評價曆史:「曆史不會重復,但它為我們燃起提點的明光。」
《關鍵年代》以近年國際關鍵事件「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英國脫歐」為起點,第一章「川普喚起的恐懼」和第二章「脫與不脫之間」,論析英、美兩國如何走到今日傾嚮極權、民族主義再掀波瀾的復雜前因;第三章「我們如和喪失民主與自由」迴顧過去德國強人希特勒崛起、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放棄民主、義大利邁嚮極權的過程;第四章「種族主義與排外」則敘述達爾文學說如何意外為種族排外政策的「科學」根據,以及華人移民在澳洲發展史上扮演的角色,探討二戰時期風行的種族主義如何塑造國傢,又如何邁嚮今日的多元風貌;第五章「傳統價值的崩壞與重建」以日本、中東、俄國為例,思考民族、國傢形成後,為何會走嚮戰爭一途?綜觀曆史脈絡後,最後一章尋求哲人的反思,提齣一個當下與未來都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能免於戰爭的恐懼嗎?」
閱讀本書,讀者們將會有種熟悉感,明明是百年來的曆史,卻好似在說當代的社會,而其中的事件更宛如現正上演的國際大事。我們置身如此變幻莫測、高速運轉的潮流中,要瞭解曆史脈絡,纔能掌握現在人們的思維邏輯、社會趨嚮從何而來;纔能洞悉構築現況的基座、知曉眼前這座高塔是將繼續嚮上增建,還是很有可能轟然一聲倒塌。務必握緊曆史中提點我們的點點明光,纔能真正明白所處的世界,掌握未來的麵貌。
‧封麵圖說: 本書封麵採用普立茲新聞攝影奬知名照片「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攝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1945)。二戰與現今國際局勢有極大的關係。二戰後,美國與歐洲的民主價值幾乎席捲世界,但川普上任後「美國價值」卻變得讓人憂心民主會受迫、種族主義再興,國際局勢也往獨裁強人捲土重來的方嚮走,再加上英國脫歐、歐洲的局勢緊張,現在再迴頭看這張照片,其象徵的意義已變。從另一角度來看,照片中國旗象徵的新世界秩序立在瓦礫堆、立在戰爭過後的土地上,也讓人反思:難道通往和平的路隻有戰爭一途?戰爭確立的和平,又是真正的和平嗎?透過照片的象徵性,或許更能凸顯本書的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