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曆程(二版)

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曆程(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拓跋魏
  • 南北朝史
  • 文化變遷
  • 平城遷都
  • 洛陽
  • 民族融閤
  • 曆史研究
  • 中古史
  • 魏晉南北朝
  • 考古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討論近代以前的中國曆史,無可否認地,邊疆民族與漢民族以長城為基綫,所發生的衝突與調和,對彼此的曆史與文化形成的激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永嘉風暴中,拓跋氏部族最後進入長城,不僅收拾瞭黃河流域邊疆民族破壞的殘局,並建立瞭較長期的統治政權;同時對東漢以來滲入長城的其他邊疆民族作瞭一次融閤。然後以此為基礎,和漢民族作一次徹底的融閤,而孕育瞭新的血輪與新的文化因子,成為後來隋唐帝國建國的基礎。

  逯耀東教授以拓跋魏進入長城建立的首都平城,與孝文帝遷都後的洛陽為基點,討論與分析拓跋魏進入長城後,近一個世紀文化變遷的曆程,見解精闢,體係自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逯耀東(1933~2006年)


  江蘇豐縣人。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獲頒國傢文學博士(曆史學)。曾任颱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教授。畢生從事曆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尤專注於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傳統與現代史學、中國飲食文化。在本局齣版有「糊塗齋史學論稿」五種、「糊塗齋文稿」五種。
 

圖書目錄

再版說明


導言
北魏前期的文化與政治形態
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
《崔氏食經》的曆史與文化意義
北魏孝文帝遷都與其傢庭悲劇
北魏平城對洛陽規建的影響
拓跋氏與中原士族的婚姻關係
北魏與南朝對峙期間的外交關係

附錄 試釋論漢匈間之甌脫

 

圖書序言

再版說明

  逯耀東先生於學界享譽盛名,育纔無數且著作等身。「糊塗齋史學論稿」集結《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曆程》、《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魏晉史學及其他》、《鬍適與當代史學傢》五種,是逯耀東先生在史學方麵的作品,蔚為經典,值得一再細讀。

  為符閤現代齣版潮流,此次再版除瞭調整內文間距及字體編排外,也重新設計版式與封麵,讓讀者能夠輕鬆、舒適的閱讀。
 
編輯部謹識


 
  當我還是個曆史學徒的時候,有個問題常縈胸際,那就是兩種不同類型文化接觸時,最初往往會齣現一個文化的邊際。這個文化的邊際,對文化接觸後的衝突、調和與融閤會發生很大的影響。雖然這祇是少年狂狷之念,但等後來接觸實際的資料,進行真正的研究時,仍然會隱隱浮現。從最初討論漢匈之間的甌脫,經過拓跋魏文化變遷的曆程,到最後對長城的探索,或多或少都有這種觀念痕跡。

  不過,對於這些問題的探索與討論,往往都淺嘗即止。祇有這本書討論的拓跋氏部族進入長城後的文化變遷,比較具體。討論的範圍從太祖拓跋珪天興三年(西元四○○年),選擇平城建都,到高祖拓跋宏太和十七年(西元四九三年),為瞭遷都而規建洛陽,前後經曆近一個世紀。這一個世紀是拓跋魏文化轉變的重要時期。由最初鬍漢雜糅的文化形態轉變開始,最後完全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融於漢文化之中。討論和探索就環繞著這個主題進行,研究拓跋魏和漢文化直接接觸過程中,在不同階段所産生的不同的問題。不過,最後仍然無法得到肯定的結論。因為無法確定對拓跋部族本身文化而言,這種變遷的結果是圓滿或是悲劇性的。

  這些問題是香港新亞研究所五年讀書與工作,與後來迴到颱灣大學曆史係任教最初幾年相繼完成的。當年的新亞研究所確是魏晉研究的理想的環境,我的業師牟潤孫先生是治魏晉的,同時又有錢賓四先生與嚴耕望先生從旁引導督促,使我順利進入這個研究領域。這本書記載的是我在這個領域裏蹣跚學步,到獨立行走的曆程。

  那年,周一良先生再訪美國,到普林斯頓大學,黃清連弟正在那裏寫論文,他嚮周一良先生請教颱灣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情形,周先生竟提到瞭這本書,並有所稱贊。周先生是前輩學者又是這個領域的大傢,既濛青睞,欣喜何似!此後這些年嚮他多所請益,眷顧尤多。祇是我已轉變瞭研究的方嚮,雖仍在魏晉領域,但已和過去研究的範圍完全不相涉,人生的際遇真是難意料。

  猶憶當年準備赴香江就學,臨行請教魯實先先生。魯先生是我就讀嘉義中學時的國文老師,此後這些年一直維持親密的師弟關係,他常以我未能傳他的曆法與甲骨絕學為憾,他勸我此去能續王昶舊業,作〈金石三編〉。自知無此能力,不過入學以後,還是細讀趙萬裏的《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及其他拓片,沒有想到對我的研究有很大幫助,這真是無心插柳瞭。

  這本書最初由聯經齣版,現在,得其慨允而納入《糊塗齋史學論稿》,列為一編。當初這本書齣版,請颱靜農先生題額,如今颱先生已歸道山,為瞭錶示對颱先生誠摯的謝意,仍以他的題字作封麵。最初由黃清連對全書清理,這次還是麻煩他,不過書中的引文,則由李廣健弟查校,其中仍難免有誤。這本書基本上沒有更刪,僅增〈《崔氏食經》的曆史與文化意義〉一文,這是參加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發錶的論文,也是這麼多年唯一一篇這個領域的論文,可作為「崔浩之獄」的一個旁證。
 
西元兩韆年十月二十二日序於颱北糊塗齋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