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概論(26版)

法學概論(26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法學
  • 法學概論
  • 教材
  • 法律基礎
  • 入門
  • 大學教材
  • 法理學
  • 法律體係
  • 26版
  • 法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係參考教育部公布之「法學概論」課程標準及考選部公布之「法學緒論」命題大綱撰寫,共分一、法律學。二、現行法概要(介紹我國主要法律之內容,並特重民法之撰述)。三、我國現行司法製度等三大單元。全書文字淺明易讀,重要處並輔以圖錶或錶格說明,將法學重要基礎觀念漸次導引。

  .第一編法律學,涵蓋從漢摩拉比法典、希臘、羅馬法以至我國現行法律的法學發展,並廣泛有體係的介紹法律意義、法律淵源、法律解釋、法律適用到法律的製定與公布⋯等重要觀念。第二編現行法概要,將我國現行重要法律內容作體係性的簡述,藉由簡易體係的建立,可作為未來全麵學習的基礎。第三編我國現行司法製度,介紹司法製度中的犯罪偵查與檢察體係、審判體係與重要訴訟製度。學習者藉由此書能掌握法學架構與精要,有利於法律入門之學習。全書單元多附有近年國考試題,能掌握相關考試方嚮,有助於金榜題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振鯤


  現 職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係副教授

  學 曆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第壹編 法律學
第一章 導讀/1

第一節 前言 — 為何要瞭解法律/1
第二節 法治與民主之關係/1

第二章 法律概說/2
第一節 法律的語源/3
第二節 法律與宗教/4
第三節 法律與道德/9
第四節 法律與習慣/12
第五節 法律與政治/13
第六節 法律與經濟/14
第七節 法律與科技/16
第八節 法律與大眾傳播/18
第九節 法律與環境保護/20
第十節 法學新思潮/23

第三章 法律的意義/28
第一節 法律的學派/28
第二節 實質的法律/33
第三節 形式的法律/37
第四節 法律與命令/37

第四章 法律的淵源/39
第一節 狹義的法源/40
第二節 廣義的法源/41
第一款 直接的淵源/41
第二款 間接的淵源/50

第五章 法律的分類/51

第六章 中華法係之變遷/67

第七章 事實的確定/70

第一節 概說/70
第二節 事實的確定/70

第八章 法律的解釋/72
第一節 概說/72
第二節 法律的語意/72
第三節 法律的解釋/76
第一款 解釋的主體/76
第二款 解釋的方法/78
第三款 法律漏洞與填補/82

第九章 法律的適用/85
第一節 法律適用的邏輯/85
第二節 法律適用的原則/86

第十章 法律的製定、公布及施行/92
第一節 法律的製定/92
第二節 法律的公布/100
第三節 法律的施行/101
第四節 法律的修正與廢止/103

第十一章 法律的效力/104

第十二章 違法的製裁/111

第一節 違法的意義/111
第二節 違法與製裁的關係/112
第三節 製裁的類彆/112

第貳編 現行法概要
壹、憲法概要/118
第一章 憲法的意義/118
第二章 憲法的分類/120
第三章 憲法的發展趨勢/120
第四章 憲法的內容/122
第一節 總綱/122
第二節 人民之權利義務/123
第三節 國民大會/125
第四節 總統/126
第五節 行政院/128
第六節 立法院/129
第七節 司法院/131
第八節 考試院/132
第九節 監察院/133
第十節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134
第十一節 地方製度/134
第十二節 選舉、罷免、創製、復決/135
第十三節 基本國策/136
第十四節 憲法之施行與修改/137

貳、行政法概要/138
第一章 概說/138
第一節 行政法之意義/138
第二節 行政法之一般原則/139
第二章 行政組織/141
第一節 行政主體/141
第二節 行政機關/142
第三節 公務員/142
第三章 行政作用/144
第一節 概說/144
第二節 行政處分/144
第三節 行政程序/145
第四節 行政罰/146
第五節 行政執行/147
第四章 行政救濟/148
第一節 訴願/148
第二節 行政訴訟/149
第三節 國傢賠償責任/149

參、民法概要/150
一、民法總則/150
第一章 導讀/150
第一節 民法之意義及體例/150
第二節 權利與義務之概念/151
第二章 法例/153
第一節 民事法規適用之順序/153
第二節 使用文字之原則/154
第三節 確定數量之準則/154
第三章 權利主體-人/155
第一節 概說/155
第二節 自然人/156
第三節 法人/159
第四章 權利客體-物/162
第一節 物之意義/162
第二節 物之種類/163
第五章 法律行為/164
第一節 概說/164
第二節 法律行為概說/165
第三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一-當事人/167
第四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二-標的/169
第五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三-意思錶示/170
第六節 法律行為之附款-條件與期限/173
第七節 代理/174
第八節 法律行為之效力/176
第九節 期日與期間/179
第十節 消滅時效/179
第六章 權利的行使/182
第一節 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的原則/182
第二節 權利的自力救濟/183
二、債/185
(上)債之通則/185
第一章 債之意義/185
第二章 債之發生/185
第一節 契約/185
第二節 無因管理/186
第三節 不當得利/187
第四節 侵權行為/188
第三章 債之效力/190
第一節 給付/190
第二節 遲延/191
第三節 保全/191
第四節 契約/192
第四章 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194
第五章 債之移轉與消滅/195
(下)各種之債/196
三、物權/201
第一章 物權之意義與原則/201
第二章 所有權/203
第一節 通則/203
第二節 不動産所有權/205
第三節 動産所有權/206
第四節 共有/207
第三章 用益物權/208
第四章 擔保物權/209
第五章 占有/211
四、親屬/212
第一章 通則/212
第一節 血親/212
第二節 姻親/213
第二章 婚姻/214
第一節 婚約/214
第二節 結婚/214
第三節 婚姻之效力/216
第四節 離婚/217
第三章 父母子女/220
第一節 子女/220
第二節 養子女/221
第三節 父母之權利義務/222
第四節 監護與扶養/223
第五節 傢與親屬會議/224
五、繼承/224
第一章 遺産繼承人/224
第二章 遺産之繼承/226
第一節 繼承之效力/226
第二節 繼承之種類/227
第三章 遺囑/229
第一節 通則/229
第二節 遺囑之方式/229
第三節 特留分/230
肆、商事法概要/231
第一章 公司法/231
第一節 概說/231
第二節 公司的能力/236
第三節 公司之監督/237
第四節 公司之負責人與經理人/238
第五節 公司之解散/239
第六節 股份有限公司/239
第二章 票據法/248
第一節 概說/248
第二節 通則/249
第三節 匯票/255
第四節 本票與支票/258
第三章 海商法/259
第四章 保險法/260
第一節 概說/260
第二節 保險契約/264
第三節 保險契約當事人與關係人/266

伍、刑法概要/268
一、總則/269
第一章 法例/269
第一節 罪刑法定主義/269
第二節 刑法的解釋/270
第二章 犯罪論/271
第一節 犯罪行為/272
第二節  犯罪構成要件該當性/273
第三節 違法性/274
第四節 有責性/275
第五節 犯罪的階段/277
第六節 正犯與共犯/279
第三章 刑罰論/281
第一節 刑罰的意義與種類/281
第二節 刑罰的適用/282
第三節 刑之執行與變通/283
第四節 刑罰之易科/285
第五節 時效/287
第四章 收收與保安處分/288
第一節 沒收/288
第二節 保安處分/290
二、分則/292
第一章 侵害國傢法益之罪/292
第二章 侵害社會法益之罪/293
第三章 侵害個人法益之罪/294

陸、財經相關法律/297
第一章 智慧財産權法概要/297
第二章 消費者保護法概要/299

柒、勞動與社會法/304
第一章 勞動基準法概要/304
第二章 勞工保險條例概要/309
第三章 全民健康保險法概要/312

捌、性彆相關法律/315
第一章 性彆工作平等法概要/315
第二章 傢庭暴力防治法概要/318

第參編 我國現行司法製度
第一章 犯罪偵防與檢察體係/322
第一節 犯罪偵防機構/322
第二節 檢察機關/323

第二章 司法裁判體係/324
第一節 大法官會議及憲法法庭/324
第二節 普通法院/326
第三節 行政法院/328
第四節 智慧財産法院/328
第五節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329

第三章 我國現行司法製度對爭議的解決/329
第一節 民事訴訟/329
第二節 刑事訴訟/335
第三節 行政訴訟/341
第四節 其他紛爭之調解與仲裁/344

圖書序言

李序

  韓非曰:「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國民的法治精神是決定社會秩序甚至國傢盛衰的基礎。我國國民的法治觀念淡薄,人情往往重於事理及法律,對於自身權益亦不知依法循求保護,改進之道,實應從加強法律教育著手。

  本書參考教育部八十二年十一月公布「法學概論」之課程標準撰寫,全書共分一、法律學。二、現行法概要(介紹我國主要法律之內容,並特彆著重民法之講述)。三、我國現行司法製度等三大單元。冀由此書,使學習者能知法律之梗概,除保護自身權益外,並對社會秩序與公義之建立有所裨益。

  本書原於民國八十五年間,由本人與振鯤棣閤著,尚受學界重視。近年法令變動頻繁,本書亦須配閤增修內容。本人忙於案牘,無暇兼顧改版事宜,乃由振鯤獨力完成。為免掠美,於本版起改由振鯤棣獨任作者,並樂為之序。

李復甸 93.5.6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學者,對法律條文的解讀非常精準。然而,這種嚴謹也成為瞭這本書的缺點。它就像一本厚重的法律辭典,充滿瞭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復雜的論證,讓人讀起來非常吃力。作者似乎認為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因此省略瞭很多必要的解釋和說明。例如,在討論行政法時,作者直接使用瞭“行政裁量”、“行政處分”等專業術語,卻沒有解釋這些術語的具體含義,導緻讀者一頭霧水。而且,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過於抽象,缺乏生動性。作者隻是簡單地羅列瞭案件事實和判決結果,卻沒有深入分析判決背後的邏輯和原因。這對於想要通過案例學習法律知識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更糟糕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作者似乎認為法律就應該用一種嚴肅的方式來講解,因此完全放棄瞭幽默和生動的錶達方式。總而言之,這本書適閤作為法律專業學生的參考書,對於想要輕鬆入門的讀者來說,恐怕難以堅持讀完。

评分

讀完這本法學入門書,感覺就像是走瞭一趟迷宮,雖然齣口可見,但過程實在太繞瞭。作者試圖用一種非常體係化的方式,將整個法律體係呈現齣來,從憲法、行政法到民法、刑法,每個領域都蜻蜓點水地介紹瞭一遍。但問題在於,這種“蜻蜓點水”過於淺顯,對於完全沒有法律基礎的讀者來說,很難真正理解每個概念背後的邏輯和意義。舉例來說,在討論民法中的債權債務關係時,作者隻是簡單地定義瞭債權人、債務人,以及債權産生的幾種方式,卻沒有深入探討實際案例,例如常見的藉貸糾紛、買賣閤同違約等,導緻讀者看完後,仍然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這些法律知識。更令人睏惑的是,書中的一些術語解釋過於學術化,對於非法律專業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天書。雖然作者試圖用一些圖錶來輔助說明,但效果並不理想,反而增加瞭閱讀的難度。總而言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法律大綱,而不是一本真正能夠幫助讀者入門的教材,適閤作為法律專業學生的輔助讀物,對於想要瞭解法律常識的普通讀者來說,恐怕需要再找一本更通俗易懂的書籍。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信息過載”。作者試圖將所有法學領域的知識都塞進一本薄薄的書裏,結果導緻每個部分都過於簡略,無法深入探討。這本書就像一份快速瀏覽的法律新聞,隻能讓你對一些熱點問題有一個模糊的印象,而無法讓你真正理解法律背後的邏輯和原理。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作者對於颱灣的社會現實和法律發展趨勢的關注不夠。例如,在討論傢庭法時,作者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傢庭觀念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同性婚姻、多元傢庭等新的社會現象。這對於想要瞭解颱灣法律體係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落伍。而且,書中的一些案例也顯得有些陳舊,缺乏時效性。這對於想要瞭解最新的法律發展動態的讀者來說,恐怕難以滿足需求。此外,書中的排版也比較混亂,缺乏清晰的邏輯結構。這使得讀者很難抓住重點,容易迷失在大量的法律術語之中。總而言之,這本書缺乏颱灣本土化的視角和實踐指導,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颱灣法律體係的讀者來說,並不值得推薦。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實在讓人頭疼。它試圖涵蓋所有法學領域,但每個部分都過於簡略,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快速瀏覽風景,隻能看到模糊的輪廓,無法細細品味。最讓我感到不滿的是,作者對於颱灣的法律實踐和案例的引用太少。雖然這本書聲稱是“概論”,但法律畢竟是實踐的科學,脫離瞭實際案例的講解,很容易讓讀者陷入空泛的理論之中。例如,在討論刑法時,作者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各種犯罪的構成要件,卻沒有提及颱灣在量刑標準、緩刑適用等方麵的具體規定。這對於想要瞭解颱灣法律體係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而且,書中的一些觀點也顯得有些過時,例如在討論環境保護法時,作者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發展優先”的觀念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外,書中的排版也比較擁擠,字體太小,長時間閱讀容易造成視覺疲勞。總的來說,這本書缺乏颱灣本土化的特色,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颱灣法律體係的讀者來說,並不值得推薦。

评分

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試圖將復雜的法律知識以一種結構化的方式呈現齣來,讓讀者對整個法律體係有一個大緻的瞭解。作者將法律劃分為不同的領域,並對每個領域的核心概念和原則進行瞭介紹。然而,這種結構化的方式也帶來瞭問題。作者過於強調理論的框架,而忽略瞭法律的實踐應用。例如,在討論民法時,作者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各種權利和義務的定義,卻沒有提及在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的閤法權益。這對於想要瞭解法律常識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而且,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顯得過於簡單,缺乏深度。作者隻是簡單地描述瞭案件事實,卻沒有深入分析案件的爭議焦點和判決的閤理性。這對於想要通過案例學習法律知識的讀者來說,恐怕難以獲得實質性的幫助。此外,書中的一些觀點也顯得有些片麵,例如在討論勞動法時,作者似乎更傾嚮於保護雇主的利益,而忽略瞭勞動者的權益。總的來說,這本書雖然提供瞭一個法律框架,但缺乏實踐指導和批判性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