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26版)

法学概论(26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学概论
  • 教材
  • 法律基础
  • 入门
  • 大学教材
  • 法理学
  • 法律体系
  • 26版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参考教育部公布之「法学概论」课程标准及考选部公布之「法学绪论」命题大纲撰写,共分一、法律学。二、现行法概要(介绍我国主要法律之内容,并特重民法之撰述)。三、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等三大单元。全书文字浅明易读,重要处并辅以图表或表格说明,将法学重要基础观念渐次导引。

  .第一编法律学,涵盖从汉摩拉比法典、希腊、罗马法以至我国现行法律的法学发展,并广泛有体系的介绍法律意义、法律渊源、法律解释、法律适用到法律的制定与公布⋯等重要观念。第二编现行法概要,将我国现行重要法律内容作体系性的简述,借由简易体系的建立,可作为未来全面学习的基础。第三编我国现行司法制度,介绍司法制度中的犯罪侦查与检察体系、审判体系与重要诉讼制度。学习者借由此书能掌握法学架构与精要,有利于法律入门之学习。全书单元多附有近年国考试题,能掌握相关考试方向,有助于金榜题名。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振鲲


  现 职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学 历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博士
 

图书目录

第壹编 法律学
第一章 导读/1

第一节 前言 — 为何要了解法律/1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之关系/1

第二章 法律概说/2
第一节 法律的语源/3
第二节 法律与宗教/4
第三节 法律与道德/9
第四节 法律与习惯/12
第五节 法律与政治/13
第六节 法律与经济/14
第七节 法律与科技/16
第八节 法律与大众传播/18
第九节 法律与环境保护/20
第十节 法学新思潮/23

第三章 法律的意义/28
第一节 法律的学派/28
第二节 实质的法律/33
第三节 形式的法律/37
第四节 法律与命令/37

第四章 法律的渊源/39
第一节 狭义的法源/40
第二节 广义的法源/41
第一款 直接的渊源/41
第二款 间接的渊源/50

第五章 法律的分类/51

第六章 中华法系之变迁/67

第七章 事实的确定/70

第一节 概说/70
第二节 事实的确定/70

第八章 法律的解释/72
第一节 概说/72
第二节 法律的语意/72
第三节 法律的解释/76
第一款 解释的主体/76
第二款 解释的方法/78
第三款 法律漏洞与填补/82

第九章 法律的适用/85
第一节 法律适用的逻辑/85
第二节 法律适用的原则/86

第十章 法律的制定、公布及施行/92
第一节 法律的制定/92
第二节 法律的公布/100
第三节 法律的施行/101
第四节 法律的修正与废止/103

第十一章 法律的效力/104

第十二章 违法的制裁/111

第一节 违法的意义/111
第二节 违法与制裁的关系/112
第三节 制裁的类别/112

第贰编 现行法概要
壹、宪法概要/118
第一章 宪法的意义/118
第二章 宪法的分类/120
第三章 宪法的发展趋势/120
第四章 宪法的内容/122
第一节 总纲/122
第二节 人民之权利义务/123
第三节 国民大会/125
第四节 总统/126
第五节 行政院/128
第六节 立法院/129
第七节 司法院/131
第八节 考试院/132
第九节 监察院/133
第十节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134
第十一节 地方制度/134
第十二节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135
第十三节 基本国策/136
第十四节 宪法之施行与修改/137

贰、行政法概要/138
第一章 概说/138
第一节 行政法之意义/138
第二节 行政法之一般原则/139
第二章 行政组织/141
第一节 行政主体/141
第二节 行政机关/142
第三节 公务员/142
第三章 行政作用/144
第一节 概说/144
第二节 行政处分/144
第三节 行政程序/145
第四节 行政罚/146
第五节 行政执行/147
第四章 行政救济/148
第一节 诉愿/148
第二节 行政诉讼/149
第三节 国家赔偿责任/149

参、民法概要/150
一、民法总则/150
第一章 导读/150
第一节 民法之意义及体例/150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之概念/151
第二章 法例/153
第一节 民事法规适用之顺序/153
第二节 使用文字之原则/154
第三节 确定数量之准则/154
第三章 权利主体-人/155
第一节 概说/155
第二节 自然人/156
第三节 法人/159
第四章 权利客体-物/162
第一节 物之意义/162
第二节 物之种类/163
第五章 法律行为/164
第一节 概说/164
第二节 法律行为概说/165
第三节 法律行为要件之一-当事人/167
第四节 法律行为要件之二-标的/169
第五节 法律行为要件之三-意思表示/170
第六节 法律行为之附款-条件与期限/173
第七节 代理/174
第八节 法律行为之效力/176
第九节 期日与期间/179
第十节 消灭时效/179
第六章 权利的行使/182
第一节 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原则/182
第二节 权利的自力救济/183
二、债/185
(上)债之通则/185
第一章 债之意义/185
第二章 债之发生/185
第一节 契约/185
第二节 无因管理/186
第三节 不当得利/187
第四节 侵权行为/188
第三章 债之效力/190
第一节 给付/190
第二节 迟延/191
第三节 保全/191
第四节 契约/192
第四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194
第五章 债之移转与消灭/195
(下)各种之债/196
三、物权/201
第一章 物权之意义与原则/201
第二章 所有权/203
第一节 通则/203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205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206
第四节 共有/207
第三章 用益物权/208
第四章 担保物权/209
第五章 占有/211
四、亲属/212
第一章 通则/212
第一节 血亲/212
第二节 姻亲/213
第二章 婚姻/214
第一节 婚约/214
第二节 结婚/214
第三节 婚姻之效力/216
第四节 离婚/217
第三章 父母子女/220
第一节 子女/220
第二节 养子女/221
第三节 父母之权利义务/222
第四节 监护与扶养/223
第五节 家与亲属会议/224
五、继承/224
第一章 遗产继承人/224
第二章 遗产之继承/226
第一节 继承之效力/226
第二节 继承之种类/227
第三章 遗嘱/229
第一节 通则/229
第二节 遗嘱之方式/229
第三节 特留分/230
肆、商事法概要/231
第一章 公司法/231
第一节 概说/231
第二节 公司的能力/236
第三节 公司之监督/237
第四节 公司之负责人与经理人/238
第五节 公司之解散/239
第六节 股份有限公司/239
第二章 票据法/248
第一节 概说/248
第二节 通则/249
第三节 汇票/255
第四节 本票与支票/258
第三章 海商法/259
第四章 保险法/260
第一节 概说/260
第二节 保险契约/264
第三节 保险契约当事人与关系人/266

伍、刑法概要/268
一、总则/269
第一章 法例/269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269
第二节 刑法的解释/270
第二章 犯罪论/271
第一节 犯罪行为/272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273
第三节 违法性/274
第四节 有责性/275
第五节 犯罪的阶段/277
第六节 正犯与共犯/279
第三章 刑罚论/281
第一节 刑罚的意义与种类/281
第二节 刑罚的适用/282
第三节 刑之执行与变通/283
第四节 刑罚之易科/285
第五节 时效/287
第四章 收收与保安处分/288
第一节 没收/288
第二节 保安处分/290
二、分则/292
第一章 侵害国家法益之罪/292
第二章 侵害社会法益之罪/293
第三章 侵害个人法益之罪/294

陆、财经相关法律/297
第一章 智慧财产权法概要/297
第二章 消费者保护法概要/299

柒、劳动与社会法/304
第一章 劳动基准法概要/304
第二章 劳工保险条例概要/309
第三章 全民健康保险法概要/312

捌、性别相关法律/315
第一章 性别工作平等法概要/315
第二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概要/318

第参编 我国现行司法制度
第一章 犯罪侦防与检察体系/322
第一节 犯罪侦防机构/322
第二节 检察机关/323

第二章 司法裁判体系/324
第一节 大法官会议及宪法法庭/324
第二节 普通法院/326
第三节 行政法院/328
第四节 智慧财产法院/328
第五节 公务员惩戒委员会/329

第三章 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对争议的解决/329
第一节 民事诉讼/329
第二节 刑事诉讼/335
第三节 行政诉讼/341
第四节 其他纷争之调解与仲裁/344

图书序言

李序

  韩非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国民的法治精神是决定社会秩序甚至国家盛衰的基础。我国国民的法治观念淡薄,人情往往重于事理及法律,对于自身权益亦不知依法循求保护,改进之道,实应从加强法律教育着手。

  本书参考教育部八十二年十一月公布「法学概论」之课程标准撰写,全书共分一、法律学。二、现行法概要(介绍我国主要法律之内容,并特别着重民法之讲述)。三、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等三大单元。冀由此书,使学习者能知法律之梗概,除保护自身权益外,并对社会秩序与公义之建立有所裨益。

  本书原于民国八十五年间,由本人与振鲲棣合着,尚受学界重视。近年法令变动频繁,本书亦须配合增修内容。本人忙于案牍,无暇兼顾改版事宜,乃由振鲲独力完成。为免掠美,于本版起改由振鲲棣独任作者,并乐为之序。

李复甸 93.5.6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实在让人头疼。它试图涵盖所有法学领域,但每个部分都过于简略,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快速浏览风景,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无法细细品味。最让我感到不满的是,作者对于台湾的法律实践和案例的引用太少。虽然这本书声称是“概论”,但法律毕竟是实践的科学,脱离了实际案例的讲解,很容易让读者陷入空泛的理论之中。例如,在讨论刑法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却没有提及台湾在量刑标准、缓刑适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这对于想要了解台湾法律体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而且,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显得有些过时,例如在讨论环境保护法时,作者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发展优先”的观念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书中的排版也比较拥挤,字体太小,长时间阅读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总的来说,这本书缺乏台湾本土化的特色,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台湾法律体系的读者来说,并不值得推荐。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试图将复杂的法律知识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将法律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并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原则进行了介绍。然而,这种结构化的方式也带来了问题。作者过于强调理论的框架,而忽略了法律的实践应用。例如,在讨论民法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各种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却没有提及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于想要了解法律常识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而且,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显得过于简单,缺乏深度。作者只是简单地描述了案件事实,却没有深入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和判决的合理性。这对于想要通过案例学习法律知识的读者来说,恐怕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帮助。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显得有些片面,例如在讨论劳动法时,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保护雇主的利益,而忽略了劳动者的权益。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但缺乏实践指导和批判性思考。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对法律条文的解读非常精准。然而,这种严谨也成为了这本书的缺点。它就像一本厚重的法律辞典,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论证,让人读起来非常吃力。作者似乎认为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因此省略了很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在讨论行政法时,作者直接使用了“行政裁量”、“行政处分”等专业术语,却没有解释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导致读者一头雾水。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过于抽象,缺乏生动性。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案件事实和判决结果,却没有深入分析判决背后的逻辑和原因。这对于想要通过案例学习法律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更糟糕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作者似乎认为法律就应该用一种严肃的方式来讲解,因此完全放弃了幽默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适合作为法律专业学生的参考书,对于想要轻松入门的读者来说,恐怕难以坚持读完。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信息过载”。作者试图将所有法学领域的知识都塞进一本薄薄的书里,结果导致每个部分都过于简略,无法深入探讨。这本书就像一份快速浏览的法律新闻,只能让你对一些热点问题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而无法让你真正理解法律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作者对于台湾的社会现实和法律发展趋势的关注不够。例如,在讨论家庭法时,作者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同性婚姻、多元家庭等新的社会现象。这对于想要了解台湾法律体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落伍。而且,书中的一些案例也显得有些陈旧,缺乏时效性。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的法律发展动态的读者来说,恐怕难以满足需求。此外,书中的排版也比较混乱,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这使得读者很难抓住重点,容易迷失在大量的法律术语之中。总而言之,这本书缺乏台湾本土化的视角和实践指导,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台湾法律体系的读者来说,并不值得推荐。

评分

读完这本法学入门书,感觉就像是走了一趟迷宫,虽然出口可见,但过程实在太绕了。作者试图用一种非常体系化的方式,将整个法律体系呈现出来,从宪法、行政法到民法、刑法,每个领域都蜻蜓点水地介绍了一遍。但问题在于,这种“蜻蜓点水”过于浅显,对于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读者来说,很难真正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和意义。举例来说,在讨论民法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时,作者只是简单地定义了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债权产生的几种方式,却没有深入探讨实际案例,例如常见的借贷纠纷、买卖合同违约等,导致读者看完后,仍然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法律知识。更令人困惑的是,书中的一些术语解释过于学术化,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天书。虽然作者试图用一些图表来辅助说明,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法律大纲,而不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读者入门的教材,适合作为法律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对于想要了解法律常识的普通读者来说,恐怕需要再找一本更通俗易懂的书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