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法基础理论与实务

地方自治法基础理论与实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地方自治为宪法所保障之制度,地方自治实施之成效不但影响国家整体之发展,亦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真正的地方自治在我国历史与法制上乃属陌生,借助外国法制之经验能为我国地方自治法制之发展注入许多生命力。惟地方自治法制与真实现况与国家之政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紧密相连,自省县自治法与直辖市自治法以降,我国实施符合宪法规定之地方自治业已将近25个年头,逐渐发展出具有我国特色之地方自治法。因此,本书以地方自治基础理论为出发点,详细介绍我国地方自治相关重要法规,包括中央与地方法规,以及行政与司法实务之作法与见解,使读者能正确认识我国现行地方自治法制之现状与问题,仅在必要时,才引用外国法制资料,希望能够具体呈现地方自治在我国法制上之真实面貌。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宪法与地方自治、地方自治法之内容及界限、地方自治法制化之发展、地方自治团体、地方自治团体之构成要素、地方自治团体之任务、地方自治团体之组织、自治财政、地方自治监督以及地方自治团体间之协力合作。各章各有其重点,但亦互相关联,共同构成完整之地方自治法体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萧文生


  现 职
   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考试院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台中市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彰化县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云林县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嘉义县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嘉义市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嘉义县政府法规审查小组委员
  嘉义市政府法规审查小组委员
  台南市政府法规审查小组委员

  学 历
  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着 作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理-自法律观点论起(2000)
  国家法I-国家组织篇(2008)
  国家.地方自治.行政秩序(2009)
  国家.基本人权.政府组织(2011)
  国基.经济监督.财政秩序(2012)
  行政事件裁判研究与评析(2015) 
  传播法之基础理论与实务,修订二版(2017)
  行政法基础理论与实务,修订二版(2019)

图书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宪法与地方自治
第一节 地方自治之意义/1
第一项 公法人/1
第二项 在法律范围内实施/2
第三项 有权力及能力处理地方事务/2
第四项 自我负责/2
第二节 实施地方自治之目的/3
第三节 地方自治与国家形式/5
第一项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5
第二项 均权制度/6
第四节 宪法有关地方自治之保障/7

第二章 地方自治法之内容及界限
第一节 地方自治须依法为之/11
第一项 人民参与地方自治之权/11
第二项 须有自治事项之规定/12
第三项 须有相关自治监督规定/12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制度性保障/13
第一项 制度性法律主体之保障/14
第二项 客观法律制度之保障/15
第三项 主观法律地位之保障/19

第三章 地方自治法制化之发展
第一节 省县自治法、直辖市自治法制定前之地方自治/21
第二节 省县自治法与直辖市自治法之诞生/25
第三节 地方制度法时代/27

第四章 地方自治团体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定义/31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特色/33
第一项 地方自治团体为地域团体性质之公法人/33
第二项 构成员系强制加入/33
第三项 追求构成员之利益及公共利益/34
第三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姓名权/34

第五章 地方自治团体之构成要素
第一节 土 地/37
第一项 升 格/38
第二项 脱 离/38
第三项 合 併/38
第四项 改制直辖市/39
第二节 居 民/40
第一项 居民之认定/40
第二项 各级地方自治团体居民(人口)数/41
第三项 居民之特别权利/42
第四项 居民之特别义务/48
第三节 高权行为/50
第一项 立法高权/50
第二项 组织高权(自主组织权)/81
第三项 人事高权/86
第四项 财政高权/89

第六章 地方自治团体之任务
第一节 自治事项/94
第一项 固有自治事项/94
第二项 传来之自治事项/104
第二节 委办事项/106
第三节 区分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之理由/110
第四节 我国法律规定地方主管机关条款之意涵/111

第七章 地方自治团体之组织
第一节 地方立法机关/115
第一项 地方立法机关成员产生之方式/115
第二项 议长与副议长、代表会主席与副主席/117
第三项 地方立法机关之集会/126
第四项 地方议会之职权/129
第五项 地方议会之组织/130
第六项 地方民意代表之权利及义务/131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关/153
第一项 直辖市政府成员/153
第二项 县(市)政府成员/158
第三项 乡(镇、市)公所成员/160
第四项 区公所/162
第五项 村(里)/163
第三节 地方行政机关与地方立法机关之关系/166
第一项 提出施政与业务报告/167
第二项 质 询/170
第三项 列席说明/173
第四项 协商机制/174
第五项 覆议制度/174

第八章 自治财政
第一节 地方收入/179
第一项 税课收入/180
第二项 自治税捐收入/185
第三项 工程受益费/190
第四项 规费收入/193
第五项 补助款收入/207
第六项 公债收入/210
第七项 罚锾及赔偿收入/215
第八项 财产收入/216
第九项 信託管理收入与营业盈余捐献赠收入/216
第十项 公共造产收入/216
第十一项 其他收入──以特别公课为例/218
第二节 地方支出/220
第一项 支出事项/220
第二项 中央费用与地方费用之区分/222
第三节 公库制度/226
第四节 预算制度/227
第一项 预算之提出/228
第二项 预算之审查/232
第三项 预算之执行/243
第四项 预算之审计/244

第九章 地方自治监督
第一节 地方自治监督之意义与功能/248
第一项 地方自治监督之意义/248
第二项 自治监督之功能/249
第二节 自治督监机关/251
第三节 自治监督原则/253
第一项 公益原则/253
第二项 便宜(权变)原则(Opportunitätsprinzip)/254
第三项 补充性原则/256
第四项 比例原则/257
第四节 自治监督之种类/258
第一项 立法监督与行政监督/259
第二项 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259
第五节 自治行政监督之密度/262
第一项 法律监督/262
第二项 专业监督/263
第三项 法律监督与专业监督适用之领域/263
第六节 地方自治监督之措施/264
第一项 概 说/264
第二项 法律监督之监督措施/265
第三项 专业监督之监督措施/297
第四项 其他监督措施/297
第七节 自治监督之界限/299
第八节 自治监督措施之救济/300
第一项 执行委办事项监督措施之救济/301
第二项 办理自治事项监督措施之行政争讼/301
第三项 声请司法院解释/303

第十章 地方自治团体之协力合作
第一节 地方制度法/310
第一项 地方制度法第21条──协商办理/311
第二项 地方制度法第24条──合办事业/312
第三项 地方制度法第24条之1──区域合作组织、订定协议、行政契约或其他方式合作/313
第四项 地方制度法第73条及公共造产奖助及管理办法第3条/317
第二节 专业法律/317
第三节 行政法人/318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区域合作之问题/320

附 件
一、行政区划法草案/323
二、地方自治法规报院核定或备查之统一处理程序/331
三、财政收支划分法/339
四、行政契约范本/347
五、监察院调查报告/351

索 引/369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