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

当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一书为华语世界巫文化研究的田野与理论对话交流,将比较视野从台湾扩展到邻近区域的中国南北方及东南亚。十五篇文章的作者各自在不同的田野地点从事长期与深入的调查,提出1990年迄今新的现况调查资料,显现巫文化当代的多元面貌。本书着重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下特有的时空脉络,强调不同地区巫信仰文化的独特性,并使用当地的专有词汇及语言来理解分析。同时採用华语社会普遍惯用的巫概念,对西方shaman理论提出反思,孕育新的研究取向与理论视野,为巫文化的动态民族志注入新血。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胡台丽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人类学博士。现职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兼任教授,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主席。研究专长为文化人类学、视觉人类学、台湾民族志、诠释人类学、仪式与展演、巫文化研究。出版书籍:《媳妇入门》、My Mother-in-law̕s Villag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 in Taiwan、《排湾族的鼻笛与口笛》、《文化展演与台湾原住民》、《排湾文化的诠释》等。胡台丽同时为资深民族志纪录片导演,作品屡获国内外影展和奖项的肯定。编导制作民族志纪录片:《神祖之灵归来》、《矮人祭之歌》、《兰屿观点》、《穿过婆家村》、《爱恋排湾笛》、《石头梦》、《穿过后》、《让灵魂回家》等。

刘璧榛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教于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学系、台北大学社会系兼任教授。长期投入台湾原住民族宗教信仰与性别的研究,以噶玛兰族与阿美族母系社会为主要的田野关怀对象。着有《认同、性别与聚落:噶玛兰人变迁中的仪式研究》一书,分析噶玛兰人的成巫与治病仪式、当代巫信仰的复振与展演化的社会过程。并将此现象与北部阿美里漏社的巫信仰做比较,着〈从祭仪到剧场、文创与文化资产:国家转变中的噶玛兰族与北部阿美之性别与巫信仰〉一文。另解构日本殖民时期至中华民国初期的国族政治,看在现代性与单一国族的发展中,如何将原住民族信仰视为「迷信」,到今天台湾本土意识觉醒,逐渐将巫信仰放到文化资产的公共领域,着〈从迷信到民俗展演与文化资产:里漏阿美巫信仰与殖民现代性及台湾国族政治的互动〉一文。近几年将田野的触角往南延伸,希望透过比较北部阿美族巫师女性化,与南部巫师消失仅存男性竹占师的议题,探究巫信仰的变化与性别因素交错的地方性区域差异现象。2009年获国家出版奖与2011年获吴大猷奖的肯定。
 

图书目录

导论
胡台丽、刘璧榛

一、台湾原住民族
1. 巫珠因缘:排湾族女巫师的成巫之道
胡台丽
2.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媒介者:当代一个卑南族成巫的例子
王劲之、陈文德
3. 都兰阿美族的竹占展演:母系社会变迁动态及男/女隐喻、权力、认同与价值
刘璧榛、林正春(阿美语记音与翻译)
4. 阿美族里漏社祭师与pananum 仪式:亡灵圣俗场域之路径
巴奈‧母路
5.「 好女人」、好的「邵」:邵族的成巫要件、人观及两性观念
满田弥生
6. 向头、尪姨与灾后疗癒:小林部落神灵信仰变迁考察
简文敏

二、中国北方族群
7. 满族萨满石宗祥与萨满神歌
赵志忠
8. 满族乌苏关氏萨满神灵类型及其特点
郭淑云
9. 伊玛堪唱段的原型:赫哲族的萨满神歌
于晓飞
10. 达斡尔族萨满仪式展演的记述与分析:以斡米南仪式的萨满神歌文本为例
萨敏娜
11. 跨越区域的萨满文化传承:科尔沁萨满、郭尔罗斯萨满为例
赵芙蓉

三、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族群
12. 灵(pei)/魂(kvaen)现声:壮族末婆(meh moed)仪式旅程中地景与声景交织的灵/魂观
高雅宁
13. 壮族布傣佛公的「塘佛」与信仰空间:以一个「弄下桥」仪式为个案的研究
潘艳勤
14. 书写萨满教:广西及越南北部布岱仪式专家「天」简述
贺大卫
15. 乩童仪式实践与经济之间︰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研究
王梅霞、林芳伃
作者简介
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