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麵貌

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麵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麵貌》一書為華語世界巫文化研究的田野與理論對話交流,將比較視野從颱灣擴展到鄰近區域的中國南北方及東南亞。十五篇文章的作者各自在不同的田野地點從事長期與深入的調查,提齣1990年迄今新的現況調查資料,顯現巫文化當代的多元麵貌。本書著重國傢與地方社會互動下特有的時空脈絡,強調不同地區巫信仰文化的獨特性,並使用當地的專有詞匯及語言來理解分析。同時採用華語社會普遍慣用的巫概念,對西方shaman理論提齣反思,孕育新的研究取嚮與理論視野,為巫文化的動態民族誌注入新血。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鬍颱麗


  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學士,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人類學博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颱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研究專長為文化人類學、視覺人類學、颱灣民族誌、詮釋人類學、儀式與展演、巫文化研究。齣版書籍:《媳婦入門》、My Mother-in-law̕s Villag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 in Taiwan、《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颱灣原住民》、《排灣文化的詮釋》等。鬍颱麗同時為資深民族誌紀錄片導演,作品屢獲國內外影展和奬項的肯定。編導製作民族誌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傢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穿過後》、《讓靈魂迴傢》等。

劉璧榛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社會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教於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係、颱北大學社會係兼任教授。長期投入颱灣原住民族宗教信仰與性彆的研究,以噶瑪蘭族與阿美族母係社會為主要的田野關懷對象。著有《認同、性彆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一書,分析噶瑪蘭人的成巫與治病儀式、當代巫信仰的復振與展演化的社會過程。並將此現象與北部阿美裏漏社的巫信仰做比較,著〈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産:國傢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彆與巫信仰〉一文。另解構日本殖民時期至中華民國初期的國族政治,看在現代性與單一國族的發展中,如何將原住民族信仰視為「迷信」,到今天颱灣本土意識覺醒,逐漸將巫信仰放到文化資産的公共領域,著〈從迷信到民俗展演與文化資産:裏漏阿美巫信仰與殖民現代性及颱灣國族政治的互動〉一文。近幾年將田野的觸角往南延伸,希望透過比較北部阿美族巫師女性化,與南部巫師消失僅存男性竹占師的議題,探究巫信仰的變化與性彆因素交錯的地方性區域差異現象。2009年獲國傢齣版奬與2011年獲吳大猷奬的肯定。
 

圖書目錄

導論
鬍颱麗、劉璧榛

一、颱灣原住民族
1. 巫珠因緣:排灣族女巫師的成巫之道
鬍颱麗
2. 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媒介者:當代一個卑南族成巫的例子
王勁之、陳文德
3. 都蘭阿美族的竹占展演:母係社會變遷動態及男/女隱喻、權力、認同與價值
劉璧榛、林正春(阿美語記音與翻譯)
4. 阿美族裏漏社祭師與pananum 儀式:亡靈聖俗場域之路徑
巴奈‧母路
5.「 好女人」、好的「邵」:邵族的成巫要件、人觀及兩性觀念
滿田彌生
6. 嚮頭、尪姨與災後療癒:小林部落神靈信仰變遷考察
簡文敏

二、中國北方族群
7. 滿族薩滿石宗祥與薩滿神歌
趙誌忠
8. 滿族烏蘇關氏薩滿神靈類型及其特點
郭淑雲
9. 伊瑪堪唱段的原型:赫哲族的薩滿神歌
於曉飛
10. 達斡爾族薩滿儀式展演的記述與分析:以斡米南儀式的薩滿神歌文本為例
薩敏娜
11. 跨越區域的薩滿文化傳承:科爾沁薩滿、郭爾羅斯薩滿為例
趙芙蓉

三、中國南方與東南亞族群
12. 靈(pei)/魂(kvaen)現聲:壯族末婆(meh moed)儀式旅程中地景與聲景交織的靈/魂觀
高雅寜
13. 壯族布傣佛公的「塘佛」與信仰空間:以一個「弄下橋」儀式為個案的研究
潘艷勤
14. 書寫薩滿教:廣西及越南北部布岱儀式專傢「天」簡述
賀大衛
15. 乩童儀式實踐與經濟之間︰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研究
王梅霞、林芳伃
作者簡介
索引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