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兵團圖鑑:疫情緊張!我們需要學習更多抗菌知識!透過52位漫畫角色掌握抗菌藥的特徵用法!

抗菌藥兵團圖鑑:疫情緊張!我們需要學習更多抗菌知識!透過52位漫畫角色掌握抗菌藥的特徵用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黒山政一
圖書標籤:
  • 抗菌藥物
  • 藥物學
  • 漫畫
  • 科普
  • 疫情
  • 健康
  • 醫學
  • 用藥安全
  • 角色學習
  • 圖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各種抗菌藥物,化身成英勇無畏的抗菌藥兵團──!
  當艱澀的醫藥知識,變成兵團成員的職屬與角色資料──!
  由3位專業藥劑師與醫學博士執筆,
  將常用的抗菌藥以全新的切入點統整歸納,
  讓你有係統地學習抗菌藥物知識!


  醫療的進步剋服瞭許多不治之癥,為人類帶來偌大的福音。尤其抗菌藥在臨床上的應用,對減少感染癥的死亡率、提高平均壽命都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另一方麵,抗菌藥的用量增多,也衍生齣難以治療的感染癥、多重抗藥性菌。

  跟其他疾病不同,感染癥會傳播、感染其他人,是相當棘手的課題。而為瞭適當處理感染癥、防止抗藥性菌增加,除瞭醫生之外,護士、藥劑師等相關的醫護人員也應對抗菌藥具備適切的知識,在難以開發新規抗菌藥的時代,正確使用既存抗菌藥的重要性比過往高齣許多。

  雖然市麵上已有許多討論如何選用抗菌藥的書籍,但卻鮮少看到適閤初學者閱讀的入門書。本書收錄瞭臨床上重要且具有代錶性的52種抗菌藥(包括抗真箘藥物、抗病毒藥物),並列舉具有代錶性的20種疾病,以「易懂易記!」抗菌藥的用法為理念,盡可能將其內容視覺化。

  這本入門書是以初次接觸抗菌藥的人、翻閱其他書籍覺得難懂的人為對象,輕切易懂地傳授有關抗菌藥正確使用的概略知識。無論是現已在臨床現場活躍的實習醫生、護士、醫院藥劑師,還是保險藥局的藥劑師,抑或是將來以醫療職業為目標的學生,相信本書都將有所幫助。另外,對抗菌藥感興趣的一般人來說,相信也能從中獲得參考。期望本書能夠成為各位正確使用抗菌藥的第一步。

  ★想要詳細學習抗菌藥相關知識的人,可翻閱第1章「感染癥與抗菌藥」。
  ★想要快速加深理解抗菌藥的人,可翻閱第2章「抗菌角色資料」。
  ★想要瞭解疾病與抗菌藥關係的人,可翻閱第3章「各感染癥的抗菌藥用法」。

本書特色

  ◆將適應菌種分成9大群不同的角色,並將疾病、病因菌與常用抗菌藥之間的關聯轉為視覺圖像。係統性統整歸納,介紹一般細菌的分類、抗菌藥的分類與特徵,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抗菌藥,清楚瞭解抗菌藥與病原微生物的特徵!

  ◆將抗菌藥分成14大類,藉由擬人化的兵團角色,將生硬死闆的醫藥知識轉換為生動活潑的角色資料,並提供一般投藥方式與主要副作用、禁忌癥‧禁忌藥等資訊,從係統性的圖像設定中輕鬆學習!

  ◆將不同類抗菌藥錶示成一係列的角色,讓讀者能夠透過圖像來理解內容(比如,將Penicillin類藥物聯想成西洋騎士、戰國武士的團體;將各代Cephem類藥物設定為戰隊英雄)。然後,再將各種抗菌藥的特徵簡潔統整成一句標語,以圖像視覺化作用機製、PK/PD參數、蛋白結閤率、分布容積、代謝/排泄、分子量、投藥器官損傷患者與孕婦、哺乳婦時的注意事項等
醫學與科學的尖端對話:新興傳染病學與抗生素抗藥性機製探討 書籍核心聚焦:跨學科視野下的全球公共衛生挑戰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視角,探討當代醫學界麵臨的兩大核心難題:新興傳染病的爆發模式分析,以及日益嚴峻的抗生素抗藥性(AMR)危機背後的複雜生物學與社會學成因。我們將跳脫傳統教科書的框架,結閤最新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流行病學模型建構,以及全球衛生治理的實際案例,為醫藥專業人士、科研人員、公共衛生決策者,乃至對此領域有深入求知欲的讀者,提供一套縝密的理論工具與實證基礎。 --- 第一部:新興傳染病的動態預警與溯源分析 本部分深入剖析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社會所遭遇的重大新發或再發傳染病(如SARS、MERS、H7N9禽流感、伊波拉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等)的爆發路徑、傳播動力學及跨物種傳播(Zoonosis)的關鍵節點。 第一章:全球化時代的病原體遷移 熱帶病與溫帶的交匯點: 探討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與人類活動擴張如何重塑病原體的地理分佈,特別關注那些從野生動物宿主溢齣到人類群體中的病毒和細菌。 分子流行病學的應用: 介紹如何利用基因組測序技術,實時追蹤病原體的進化速率、突變熱點及潛在的毒力因子改變,從而建立更精確的早期預警係統。內容將涵蓋病毒的種群結構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和細菌的水平基因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對疫情擴散的影響。 第二章:複雜傳播網絡的數學建模 超越SIR模型: 詳細闡述從經典的易感-感染-康復(SIR)模型嚮更複雜的SEIR、Meta-population模型(元群體模型)和基於個體代理的模擬(Agent-Based Modeling, ABM)的演進。重點討論如何將社會行為(如封鎖、社交距離、接種率)的非線性效應納入預測模型中。 醫療資源分配的決策優化: 基於模型推演結果,探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優化ICU床位、呼吸機和關鍵藥物(非指抗生素)的分配策略,以最小化死亡率和醫療係統崩潰的風險。 --- 第二部:抗生素抗藥性(AMR):從基礎機製到宏觀調控 本部分是全書的基石,聚焦於細菌如何發展齣對傳統藥物的抵抗力,以及人類社會為應對這一「隱形瘟疫」所採取的科學與政策措施。 第三章:抗藥機製的分子層麵解析 耐藥基因的「武器庫」: 深入探討細菌主要的四類耐藥機製:酶滅活(如Beta-lactamases的變異與擴散)、靶點修飾(如核糖體或細胞壁前體的改變)、外排泵(Efflux Pump)的過度錶達,以及細胞膜滲透性的降低。特別分析碳青黴烯酶(Carbapenemases)的結構生物學特徵及其在不同細菌屬(如Klebsiella,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間的水平轉移途徑。 生物膜(Biofilm)的保護傘: 闡述細菌在生物膜結構中,如何利用物理屏障和內部的低生長速率微環境,對抗生素產生顯著的「集體抵抗」現象,這對慢性感染的治療構成巨大挑戰。 第四章:抗藥性的演化動力學與傳播途徑 選擇壓力下的細菌進化: 討論環境中低劑量抗生素暴露如何成為推動細菌選擇並富集耐藥株的關鍵驅動力。分析在人體腸道菌群中,耐藥基因庫(Resistome)的動態變化過程。 全球水體與土壤的“耐藥性儲存庫”: 檢視未經充分處理的工業廢水、農業徑流和動物養殖場的排放,如何將耐藥細菌和遊離的耐藥基因釋放到環境中,形成跨物種、跨地域的耐藥性傳播鏈條。此處將著重分析環境媒介(Environmental Vectors)的關鍵作用。 --- 第三部:創新治療策略與全球治理框架 本書的最後部分著眼於未來,探討在現有抗生素體係受限的背景下,科學界正在開拓的新興治療途徑,以及國際社會在規範抗生素使用方麵的協調努力。 第五章:後抗生素時代的治療學突破 噬菌體(Phage Therapy)的復興與標準化: 詳述噬菌體作為一種極具特異性的細菌“捕食者”,在治療多重耐藥菌感染方麵的臨床前研究進展。探討噬菌體“雞尾酒療法”的設計原則,以及藥物監管機構對噬菌體療法的閤規性評估挑戰。 輔助療法與新靶點探索: 介紹非傳統抗生素策略,包括:利用小分子抑製劑(如β-內酰胺酶抑製劑的進階組閤)、免疫調節劑、以及靶嚮細菌毒力因子(Virulence Factors)而非生長本身的策略,以期降低進化壓力。 新型抗菌化閤物的篩選挑戰: 分析傳統的微生物篩選方法已無法滿足需求,重點介紹高通量篩選(HTS)、AI輔助的化閤物設計(In Silico Drug Design)以及從天然產物文庫中尋找“隱藏寶藏”的最新進展。 第六章:從“單一衛生”到“全球協同”的政策實踐 “同源衛生”(One Health)框架的實質應用: 深入探討如何將人類醫學、獸醫學和環境科學的監測與乾預措施進行整閤。分析在農業和畜牧業中實施“監測-預警-限製”政策的難點與成功案例。 抗生素處方權與藥物經濟學: 討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抗生素管理計劃(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s, ASPs)於臨床機構內。內容涵蓋處方審核機製、強製性的感染控製措施,以及如何利用藥物經濟學模型評估預防性乾預(如疫苗接種和良好衛生習慣)相對於後續治療的成本效益。 --- 本書力求嚴謹的學術態度與清晰的邏輯結構,為讀者勾勒齣當前全球公共衛生戰場的複雜圖景,並指明在科學與政策協同下,人類應如何築起更堅固的防線,以應對未來的健康威脅。書中不含任何基於漫畫或角色扮演的教學內容,而是嚴肅探討上述的尖端科學與政策議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黑山 政一/北裏大學東醫院 藥劑部長、藥劑師、醫學博士


  1976年畢業於東京藥科大學藥學係,任職北裏大學醫院藥劑部,1991年取得醫學博士,2003年升為北裏大學醫院藥劑部長。

  主要著作、編著書:《違いがわかる!同種•同効薬》《続》《続々》南江堂,2010、2013、2016年(編著);《感染癥薬物トレーニングブック》じほう,2013年(編著);《初めの一歩は絵で學ぶ薬理學》じほう ,2014年(共著);《同効薬比較ガイドI》《II》じほう ,2014、2015年(編著)等。

小原 美江/北裏大學東醫院 藥劑部、藥劑師

  1998年修完北裏大學研究院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任職北裏大學東醫院藥劑部。

  主要著作:《ひと目でわかる同効薬比較錶》じほう ,2009年(分擔執筆);《同効薬比較ガイドII》じほう,2015年(分擔執筆)。

村木 優一/京都藥科大學 臨床藥劑疫學領域 教授、藥劑師、醫學博士

  1999年畢業於京都藥科大學藥學係,2001年修完同大學碩士課程,任職三重大學醫學係附屬醫院藥劑部,2010年取得醫學博士,2011年赴美留學後,2013升為副藥劑部長,2017年擔任京都藥科大學藥學係臨床藥劑疫學領域教授。

  主要著作、編著書:《即引き!薬の必須検査値チェックブック》南江堂,2017年(編著);《すべての醫療機関で役立つ抗菌薬耐性対策サーベイランス必読ガイド》じほう ,2016年(編著);《感染癥薬物療法トレーニングブック》じほう,2013年(編著)等。
 

圖書目錄

閱讀前的注意事項        10
本書的使用方法    12

第1章 感染癥與抗菌藥  15
感染癥與抗微生物藥物    16
抗菌藥與抗生素    16
微生物的分類        17

一般細菌的分類與特徵    18
細菌的染色性        18
細菌的基本構造    19
好氧菌與厭氧菌    19

微生物的種類與特徵 20
革蘭氏陽性球菌    20
革蘭氏陽性桿菌    21
革蘭氏陰性球菌    21
革蘭氏陰性桿菌    22
厭氧菌    23
抗酸菌(結核菌)        23
特殊細菌(黴漿菌、立剋次體、披衣菌)        24
真菌        24
病毒        25

什麼是抗藥性菌?     26
抗藥性菌的種類    26
為什麼會衍生齣抗藥性菌?        27
什麼是抗菌譜?    27

抗菌藥的分類與特徵 28
Penicillin類藥物      28
Cephem類藥物       29
其他的乙內醯胺類藥物        30
Fosfomycin類藥物  30
Aminoglycoside類藥物  31
Macrolide類藥物    32
Lincomycin類藥物 32
Tetracycline類藥物 33
New Quinolone類藥物   33
抗MRSA藥物  34
其他的抗菌藥        35
d Nitroimidazole類藥物  36
抗結核藥物    36
抗真菌藥物    36
抗病毒藥物    37

正確使用抗菌藥  38
抗菌藥使用的基本        38
什麼是抗菌藥的PK/PD理論?   39
抗菌藥的PK/PD參數   40
抗藥性的TDM        41
器官損傷患者的抗菌藥投與        42
孕婦、哺乳婦的抗菌藥投與        43
抗菌藥的副作用    44
抗菌藥的相互作用        44
 
第2章 抗菌藥角色資料    45
Penicillin類藥物 盤尼西林類藥物
1 Benzylpenicillin    46
2 Ampicillin     48
3 Amoxicillin   50
4 Piperacillin    52
5 Sultamicillin  54
6 Ampicillin・Sulbactam        56
7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58
8 Piperacillin・Tazobactam     60

Cephalosporin類藥物 頭孢菌素類藥物
9 Cefazolin      62
10 Cefmetazole        64
11 Flomoxef    66
12 Ceftriaxone 68
13 Cefepime    70
14 Cefditoren   72

Carbapenem類藥物 碳青黴烯類藥物
15 Meropenem        74
16 Tebipenem  76
17 Aztreonam  78

Fosfomycin類藥物 弗斯黴素類藥物
18 Fosfomycin 80

Aminoglycoside類藥物 氨基糖苷類藥物
19 Streptomycin      82
20 Kanamycin〔內〕     84
21 Gentamicin 86
22 Amikacin    88
23 Arbekacin   90

Macrolide類藥物 大環內酯類藥物
24 Clarithromycin    92
25 Azithromycin      94

Lincomycin類藥物 林可黴素類藥物
26 Clindamycin       96

Tetracycline類藥物 四環素類藥物
27 Minocycline        98

New Quinolone類藥物 新喹諾酮類藥物
28 Levofloxacin      100
29 Garenoxacin       102

抗MRSA藥 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藥
30 Vancomycin〔注〕   104
31 Vancomycin〔內〕   106
32 Teicoplanin 108
33 Daptomycin        110
34 Linezolid    112

Glycylcycline類藥物 甘氨醯環素類藥物
35 Tigecycline 114
36 Colistin〔注〕   116
37 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      118
38 Metronidazole     120

抗結核藥
39 Isoniazid     122
40 Rifampicin  124
41 Pyrazinamide      126
42 Ethambutol 128

Polyene macrolide類藥物 多烯大環內酯類藥物
43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130
44 Fosfluconazole   132
45 Voriconazole      134
46 Micafungin  136
47 Pentamidine  138

抗皰疹病毒藥
48 Valaciclovir  140
49 Oseltamivir  142
50 Zanamivir    144
51 Laninamivir     146
52 Peramivir    148
Column 「適應癥」、「適應菌種」與「標示外使用」/抗菌藥的投藥期間  150
 
第3章 各感染癥的抗菌藥用法 151
敗血癥    152
感染性心內膜炎    154
細菌性腦膜炎        156
急性呼吸道感染癥        158
肺炎(社區型肺炎、醫療照護相關肺炎、院內型肺炎)        160
腸道感染癥    162
腹腔內感染癥(腹膜炎、肝膽道係統感染癥)        164
尿道感染癥(急性單純性膀胱炎・腎盂腎炎、複雜性膀胱炎・腎盂腎炎)        166
性感染癥        168
婦科感染癥    170
耳鼻喉科感染癥(中耳炎、副鼻腔炎)    171
眼科感染        172
齒源性感染癥        173
手術部位感染癥    174
骨髓炎與關節炎    176
皮膚軟組織感染癥        178
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癥        180
結核        182
深層性黴菌癥(念珠菌血癥、肺黴菌癥)        184
流行性感冒    186
Column AMR對策行動計畫/抗菌藥適當使用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188
 
附錄      189
各藥品適應癥 一覽錶  190
各藥品適應菌種 一覽錶      194
索引        198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014026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有趣,把原本嚴肅的「抗菌藥」主題,用漫畫角色來呈現,感覺非常吸睛。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概念很新穎,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疫情還在、大傢對衛生和用藥安全越來越重視的年代,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絕對能吸引很多原本可能對醫藥知識感到枯燥的讀者,像是學生族群或是傢長們。我個人就很期待看到,那些原本複雜的藥理作用,是如何被轉化成一個個有血有肉(或是有特色造型)的「兵團角色」。想像一下,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可能就像是不同兵種的戰士,各有專精的「攻擊目標」和「戰術」,光是這個設定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書瞧瞧,到底作者怎麼把這些專業知識「萌化」或「英雄化」。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比起死記硬背文字說明,肯定有效率得多,也能讓人對抗菌藥的使用規範留下深刻印象,畢竟,瞭解這些知識,不隻是為瞭應對當前的疫情,更是為瞭長遠的健康管理,避免亂用藥導緻超級細菌的產生。

评分

對於長期關注公共衛生議題的人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溝通工具。想想看,在藥師嚮民眾解釋用藥注意事項時,如果能指著書上對應的角色說:「你看,這個是『XXX兵團』的成員,他最討厭跟特定食物一起吃」,這樣的溝通效率絕對比單純唸齣藥袋上的警語來得高得多。這本書彷彿搭建瞭一座橋樑,連接瞭嚴謹的醫療專業與一般民眾的日常理解之間。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能夠廣泛地被推廣到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或是社區的衛教講座中。當學習抗菌知識不再是填鴨式的背誦,而變成一場認識「英雄與反派」(好藥與抗藥性)的對抗遊戲時,知識的吸收率和內化程度自然會大幅提升。總體而言,這是一本極具潛力,能對提升全民用藥素養做齣實質貢獻的書籍。

评分

說真的,市麵上關於用藥安全的書籍不少,但能做到像這本書一樣,直接鎖定「52位」特定角色來闡述不同藥物的特性,這個編排邏輯非常大膽也充滿挑戰性。我特別好奇,作者是如何分配這52個角色的重要性和齣場順序的?是不是會根據臨床上常見度來安排?例如,最常用、最基礎的藥物,是不是就會被設定成主角群?而那些比較專門、較少使用的,則是特殊能力角色?如果每個角色都能有明確的「技能說明書」,像是「專門對付革蘭氏陽性菌」或是「副作用是腸胃不適的副作用欄位」,那閱讀起來就會非常流暢,讀者可以像集卡一樣,集滿這52位「抗菌英雄」,自然而然地就對抗菌藥的使用邊界和禁忌有瞭全麵的認知。這種係統性的建構,比起單純的條列式知識點,更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非常適閤需要快速建立概念的讀者。

评分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或許不在於提供最新的臨床指引,畢竟醫藥知識更新很快,但它在「建立正確的觀念基礎」這塊,絕對是無可取代的。我們常常聽到長輩或身邊的人隨意用藥,或者覺得感冒沒好就要求醫生開抗生素,這些都是對抗菌藥的誤解。如果能透過這本「圖鑑」,讓大眾理解到,不是所有細菌感染都需要用藥,也不是所有藥物都能「一招打天下」,這種觀念的普及至關重要。漫畫的媒介特性,讓這些訊息得以穿透學術的高牆,直接觸及日常生活。我希望,這52位角色不僅僅是可愛的圖案,他們背後所代錶的「責任感」——即正確使用抗生素,是保護我們所有人的防線——這個核心價值,能夠透過視覺化的方式,深深植入讀者的心中。這不隻是一本知識書,更像是一本公共衛生的宣傳手冊。

评分

從齣版的角度來看,能夠企劃齣這麼多角色的係列作品,背後的資料搜集和角色設計工作量肯定非常龐大。我十分佩服作者和繪師團隊的用心程度。一般科普書,頂多畫個幾張示意圖就帶過瞭,但要為「每種藥」都賦予獨特的個性,讓讀者能夠透過角色的錶情、服裝、甚至是持有的「武器」來聯想藥理特性,這需要深厚的專業背景與絕佳的創意結閤。我期待看到細節,比如某種對腎臟有影響的藥物,它的角色會不會被畫成帶著某種「負擔」的樣子?或是某種停藥後容易復發的藥物,其角色是不是帶有「不甘願」的錶情?這些微小的設計巧思,正是將知識轉化為記憶點的關鍵。如果設計得夠精妙,讀者甚至不需要看文字說明,光看圖就能大緻猜齣這個角色的藥性傾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