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櫻花之美與妖異之魅
「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櫻花熱烈、純潔,短暫燦爛隨即凋謝,不污不染、乾淨俐落,因此被看成日本精神的象徵,並尊為「國花」。
怪談,虛無縹緲、幻化無常,一個個幽靈鬼魅的傳說,帶著凜然幽微之美,在搖曳的燭光下,自講述人口中娓娓道來,不教人血脈賁張,卻讓不可思議的感覺悄悄爬上背脊......
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具有鮮明兩面性的國家,既有櫻花之美,又兼妖異之魅。時而如櫻花般浪漫、文雅、溫和謙讓,時而又如鬼魅般殘酷、陰險、刻板古怪,甚至瘋狂。對於日本人,無論是孟德斯鳩還是本尼迪克特,都給出了一套複雜的刻劃。
善變的民族性格,造就了日本文化的獨特性與多樣性。在世界文明坐標中,其文化底蘊可說是一件「百衲衣」,主要由中國、歐美及日本本土諸種因素混和而成。說得直白點,日本就是個熱衷「拿來」別國文化後,再重新包裝販售的國家!但它「複製」的手段高明、技巧嫺熟,借鑒、模仿外來文明時,能迅速地吸納消化成為自身的嶄新創造力,進而推動本國文化發展。舉凡文學、繪畫、音樂、建築等諸領域,無不如是。而流傳千年,至今已蔚為壯觀的日本妖怪文化,亦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左傳》載:「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就是「妖」。對人類而言,妖怪是不可思議的超自然現象,也是盡力隔絕的奇異存在。它們被視為不吉的威脅,或是愚昧的迷信。然而這兩種通常的看法,並無助於人類真正瞭解妖怪。即使有汗牛充棟的各類神怪作品可供考鑒,但依然無法盡釋人們心中的迷惑。
近年來在中國,神幻之風勁吹,西方的美人魚、獨角獸、半人馬、吸血鬼等等,伴隨著《魔戒》、《哈利波特》、《魔幻王國》等熱潮,席捲神州大地。但面對與我們一衣帶水、同文同脈的日本神幻文化,卻似乎欠缺必要的瞭解與透析。在白雪皚皚的富士山下、自怒濤洶湧的瀨戶內海、由繁茂蔥鬱的千葉之森、從薄霧籠罩的古墓墳場,走出了雪女、海坊主、狐妖、河童、天狗......夜行百鬼,群妖爭競,為我們打開一個華麗絢爛的幻想世界。那奇異的、遙遠的、全然陌生的鬼怪物語,像一枚枚葉子,舉起來對著太陽細看,脈絡中湧動著的是島國男女的辛酸、哀怨、喜樂、不捨,竟不可思議地使人有種奇特的親切感。究竟這如許眾多的日本妖怪,有如何的來歷身世?有怎樣的性格差異?又有哪些扣動心弦的傳說?就讓筆者提燈引路,放膽打開歷史與想像的魔法盒,帶您進入日本怪談的嘉年華吧!
這本書,以各自獨立的短篇串成,按時代順序,講述了日本的神話源起、奇談怪聞、妖怪的類型及特色等,自然,也免不了諸多人與妖之間的傳奇情事。筆者試圖以淡筆的巧述,結合細緻濃墨的描摹,將那些美麗的怨靈、蒼涼的悲哀、無奈的抉擇、枯寂的執念,真實刻劃於紙上。同時,熔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爐,既有嚴謹治學的鉤沉梳理,又有民間說書講史的韻味。以那時那人那事的腔調語氣,緩緩鋪陳出情節,將本來駁雜繁複的「妖事」,從字裡行間立起來,還其鮮活的原貌。這許許多多讓我們歎氣、驚恐、頓足、思索的傳奇,與其說是談鬼說怪,不如說是摹畫人間景象。
筆者不敢妄稱打通「古今八脈」,在神話與歷史之間進得去又出得來。如果這本穿梭於人界和異界的書,能給奇幻、神話、靈異、歷史愛好者細閱,以及諸位日本文化研究者,哪怕薄物細故的裨益,那都將成為我如願以償的喜悅。
最後,小詩一首,以記今次日本怪談之旅:
浮生如繪夢,恍惚一青燈,
搖曳步步行,轉瞬雲煙散。
百鬼夜遊奇,野狐撞鐘異,
妖魅隨心生,儼然諸法相。
哭笑紛紛揚,不過逢場戲,
凝眸即消逝,轉身幽然在。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
虛無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幻夢終有破滅時,一切只是一瞬間。
閒看花開花落,可惜不在庭中。
牽攣如此意,邊走邊唱遊;
存亡永乖隔,一一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