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小毛病!女生愛自己 身體大檢查:一次搞懂300種妳覺得「怪怪的」身體訊號,帶妳從日常解決「健康大問題」【彩色插畫版】

揪出小毛病!女生愛自己 身體大檢查:一次搞懂300種妳覺得「怪怪的」身體訊號,帶妳從日常解決「健康大問題」【彩色插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内山明好
图书标签:
  • 女性健康
  • 身体检查
  • 自我保健
  • 健康科普
  • 症状查询
  • 彩色插画
  • 健康指南
  • 常见疾病
  • 身体信号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愛自己」不只是口號,但到底是什麼樣子?
妳也是這樣嗎?難過的時候買雙鞋、壓力太大的話買個包,
身心不痛快?那就吞顆止痛藥再去做全身按摩!
但面對一直靜靜陪妳「努力工作、用力生活」的身體出現狀況時,
總習慣「一忽略、二拖延」……

新時代女子的「愛自己」生活,跟妳想的不一樣!
身體只有一個,請溫柔仔細地傾聽它的聲音──
第一本【文青手繪版】自我檢查圖鑑,
透過最貼近妳的口吻,即時了解身體狀況、確切解決大小病症,
讓妳「由內而外」地擁抱自己!
★《身體小毛病 跟妳想的不一樣》2021全新封面版上市★

  身為女生,不論是時常發作的頭痛、肩頸痛、腰背痛,
  還是乳房硬塊痛、生理期血量異常又不規律……
  這些大小毛病都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不僅「習以為常」,
  甚至還想辦法一忍再忍,與之共處。
  現在,學會好好愛自己的妳,應該透過這本親切又細心的「家庭醫生」,
  從「已經出現的小毛病」開始檢測,也能從檢測中發現「尚未發聲」病症訊號,
  揪出小小毛病、解決大大問題,
  展開一段讓自己安心,更讓自己舒心的愛自己新生活!

本書特色

  ◎特色1:依照「症狀部位」分門別類,查詢更方便好用!

  針對身體的不舒服,書中以「發生症狀的部位」區分說明,細分成頭部、眼部、鼻子、肩膀、手腳等11個部位,而不是依照「疾病」來介紹。因為有時候,明明就是頭部的疾病,但症狀有可能出現在眼睛,考量到一般人對疾病的病名、原因並不了解,因此透過查詢「部位」,更能快速找到實用的資訊。

  ◎特色2:觀察日常動作與習慣,及早發現身體暗藏的風險!
  書中教妳動一動身體,觀察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行為或習慣,例如:
  ★用手指捏住阿基里斯腱來測量寬幅 → 了解血脂有沒有異常
  ★用黑筆與紅筆在紙上畫螺旋 → 能檢查是否有隱性腦梗塞
  ★吃飯的時候常掉筷子,筷子總拿不好 → 可能患有類風濕關節炎
  透過59個簡易的檢查法,就能知道自己可能患有的疾病,讓妳及早發現問題、趁早治療。

  ◎特色3:女性專屬的健康指南,300種病症解說一應俱全!
  女性從20歲開始,可能患有的各種病症,不論是大至癌症、小至痠痛,書中皆以詳細的文字解說,收錄了病名、主要症狀、發展程度、發病原因、其他症狀、容易誤認的疾病、好發年齡、好發率、門診科別等資訊。本書讓妳不只是懂得皮毛知識,還能尋求正確的治療管道,絕對是一本從年輕到年老都實用的健康指南。

  ◎特色4:輕鬆口吻的全彩插畫圖解,將醫學知識變得好簡單!
  過去的經驗告訴妳,大部分的醫療保健類書都太嚴肅、太沉重、看不懂嗎?全書從人體、器官到圖表,都是以全彩插畫表現,並以簡單、詼諧的漫畫做輔助說明,讓原本嚴肅的醫學常識內容,變得容易閱讀、好理解。輕鬆了解「疾病」的常識,也讓自己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

讀者好評推薦

  「超過35歲後身體開始出現很多小問題,看這本書可以快速做簡單的自我檢測,而且插畫的方式也很好理解,不會太艱深。」(chiaki)

  「很適合有點不舒服但又覺得好像不需要去醫院的人。清楚解釋了各種症狀可能是什麼疾病,甚至連該看哪科門診都列出來了!雖然以女性疾病為主,但男生看應該也很有幫助。」(G-dark)

  「覺得哪裡怪怪的就可以立刻翻來看,不知道該掛哪科的時候也很好用。」(真澄)

  「內容非常豐富!幾乎所有女生會有的煩惱都寫出來了,不知道該不該看醫生的時候可以先翻一下。而且因為有專業醫生監修,感覺比網路上的資訊更可靠。」(Mame)
 
探索心灵深处的奥秘:一本关于内在觉醒与自我探索的指南 书名:【暂定】镜中映照:觉醒自我,重塑生命蓝图 内容概要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生理健康的实用手册,而是一部深入剖析人类精神世界、引导读者进行深层自我对话的哲学与实践指南。它旨在帮助现代人从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外界评判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基石、驱动行为的潜意识模式,并最终建立一种与真实自我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要求“完美”的时代,许多人感觉自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却在深夜感到莫名的空虚与焦虑。这本书正是为那些意识到“外在成功不等于内在丰盈”的探索者准备的。它不是提供快速修复的“妙方”,而是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用于拆解那些阻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内在枷锁。 全书结构分为三个核心部分:观察(The Gaze)、解构(The Deconstruction)、与重塑(The Reconstruction)。 --- 第一部分:观察——绘制心灵的未勘测地图 (The Gaze) 本部分聚焦于培养一种非批判性的“觉察力”,这是所有内在工作的基础。它强调,在我们试图改变任何事情之前,必须先清晰地看见它。 章节要点: 1. “自动驾驶”模式的识别: 探讨人类大脑如何为了节省能量而发展出无数的行为捷径与思维定式。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的剖析,帮助读者识别自己日常行为中那些“非本人意愿”的自动化反应,例如拖延、过度反应、习惯性逃避或自我设限。 2. 情绪的语言: 情绪并非敌人,而是信使。本章详细分析了常见情绪背后的深层需求与未被满足的渴望。例如,愤怒可能掩盖了边界被侵犯的痛苦;嫉妒可能指向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本书提供工具,教导读者如何“聆听”情绪的原始信息,而不是被其裹挟。 3. 内在对话的录音棚: 我们脑海中持续不断的评论声——那个批评家、那个完美主义者、那个受害者——是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本章教授“元认知”(Meta-cognition)技巧,即像观察电影一样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在“做”与“是”之间拉开距离。 --- 第二部分:解构——拆除信念的内在迷宫 (The Deconstruction) 一旦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内在运作,下一步就是深入挖掘这些运作模式的起源——那些深植于童年经验、文化灌输和创伤记忆中的核心信念。 章节要点: 1. “我必须”的起源: 追溯那些限制性信念的根源。我们探讨了社会化过程如何将外部期望内化为“绝对真理”。例如,“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爱”、“我必须让所有人都满意才能感到安全”。本书引导读者回到记忆片段,理解这些信念在当时情境下的“合理性”,从而剥离其对当下的绝对控制力。 2. 对立统一与影子工作: 借鉴荣格心理学概念,深入探讨“阴影面”——那些我们拒绝承认、隐藏或压抑的特质。影子并非全然邪恶,它常常藏着被压抑的创造力与力量。本书提供温和、安全的方法来邀请这些“被放逐的自我”回归,实现更完整的整合,而非简单的“正能量”覆盖。 3. 身份的流变性: 探讨我们如何过度依赖外部标签(职业、角色、关系)来定义自我价值。当这些标签动摇时,存在的危机便随之而来。本章鼓励读者将身份视为一个动态、流动的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终点,从而培养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定感的能力。 --- 第三部分:重塑——活出真实意图的生命实践 (The Reconstruction) 在清理了旧有的结构后,这一部分着重于如何有意识地、充满意图地构建新的内在秩序,并将其投射到外部世界。 章节要点: 1. 意图的校准: 区分“欲望”(基于缺失感或外部刺激)与“意图”(基于内在清晰与价值的表达)。本书提供了一种将核心价值转化为日常行动的实用框架。例如,如果核心价值是“连接”,那么其意图就不是“交更多的朋友”,而是“在每一次互动中展现真诚的倾听”。 2. 时间的重新分配与专注力的投资: 探讨如何将精力从“反应”模式转移到“创造”模式。这不是关于时间管理技巧,而是关于能量管理——如何保护你的专注力不被即时满足的循环所消耗,从而将心力投入到真正滋养灵魂的长期项目中。 3. 建立内在的罗盘: 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需外界反馈也能校准方向的内在罗盘。这涉及到如何建立稳固的“内在接纳”基础,使得外部的成功或失败不再轻易地颠覆内心的平和。本书强调,自我接纳不是一种奖励,而是一种先决条件,是所有自由行动的基础。 4. 持续的循环: 自我探索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一种持续的“螺旋上升”。本章提供如何在生活中建立定期的“内省仪式”,确保观察、解构、重塑的循环得以持续,使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内在的一致性与成长。 ---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轻微脱节、对既有生活模式产生深刻疑问、渴望超越表面忙碌去触及生命更深层意义的成年人。它尤其适合对哲学思辨、深度心理学、冥想实践或存在主义探索感兴趣的读者。它要求读者带着好奇心、耐心,并愿意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性。 核心价值: 本书承诺的不是逃避现实的舒适区,而是面对现实的勇气与清晰的洞察力。它是一份邀请,邀请你停止扮演他人期望的角色,开始真正地存在。

著者信息

作、監修者簡介

內山明好

  ‧醫學博士。1980年畢業於日本濱松醫科大學醫學部。

  ‧服務於濱松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及合作醫院,是名骨科、外科醫生。1991年起,轉任大型製藥企業,擔任研究開發部總監。2004年成立Artage股份有限公司。提倡生活習慣的改善,以預防疾病發生,並開發基因檢查和營養代謝管理計畫,公司也附設診所,將研究成果帶入醫療現場。

譯者簡介

王淳蕙

  ‧日本草苑日本語學校、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

  ‧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日商公司中文教師、台日技術合作/商機媒合交流會口譯員、「台北國際食品展」日本館口譯員、「亞洲消防首長協會第23回年會暨國際防災博覽會」隨行口譯員等。
 
 

图书目录

PART1 首先,看試!從小動作測試身體健康
CHECK 01 查看阿基里斯腱的寬窄
→確認是否有「血脂異常症」
CHECK 02 用兩隻筆畫螺旋
→可能有難以察覺的「隱性腦梗塞」
CHECK 03 將手放入冰水中會發白嗎?
→確認是否有「結締組織病」
CHECK 04 檢查眉毛的長短,或脈搏次數
→確認「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亢進症」
CHECK 05 看得清楚搖晃後停止的手嗎?
→確認是否「血液循環不良」
CHECK 06 將一圓硬幣垂掛在眼皮上,能張開眼睛嗎?
→檢查「眼瞼下垂症」狀況
CHECK 07 嘴巴能順利張開,放進三根手指嗎?
→確認是否有好發率50%的「顳顎關節症候群」
CHECK 08 試著彎曲手腕,或比出ok手勢
→檢查手部是否有「腱鞘炎」
CHECK 09 觸摸乳房硬塊、乳房皮膚狀態
偶然引發的某些症狀,可能是生病了?「乳癌」的自我檢查
CHECK 10 舉起雙手擺動、雙手交扣背後
→可能有無法舉手的「五十肩」
CHECK 11 可以輕鬆彎腰嗎,或是單腳平衡嗎?
→姿勢不良引起的「腰椎椎間盤突出」
CHECK 12 平躺確認雙腳掌自然張開的幅度
→可能有引起肩膀痛、偏頭痛的「骨盆歪斜」
OTHER CHECK無意識的動作或習慣,或許就是疾病的徵兆?
→常撞到人、鼻頭總是紅紅的?
OTHER CHECK偶然引發的某些症狀,可能是生病了?
→一吃冰的就頭痛、眼前有黑蟲在飛?
OTHER CHECK 與生俱來的體質和個性,與疾病有關嗎?
→一喝酒就馬上臉紅、體溫偏低

PART2 從頭頂到腳尖!全身分區自我檢查
部位01:頭部
三不五時找上門的一次性頭痛
→可能是1.緊張型頭痛2.偏頭痛
暗藏高度危機的二次性頭痛
→可能是1.腦腫瘤2.蜘蛛膜下腔出血
容易帶來壞心情的脫髮症
→可能是1.雌性禿2.牽引性落髮3.圓形禿4.脂漏性脫髮症
隨著歲月增長的白髮
→可能是1.尋常性白斑病
周圍景物突轉起來的旋轉性眩暈
→可能是1.梅尼爾氏症2.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
飄飄然浮在空中的浮動性眩暈
→可能是1.低血糖症2.腦腫瘤
站起來會暈倒的失神性眩暈
→可能是1.心律不整2.腦貧血3.中暑

部位02:眼睛
完全流不出淚的眼睛乾澀
→可能是1.乾眼症2.修格蘭氏症候群
會演變成重度疲勞的眼睛酸
→可能是1.眼睛疲勞
眼睛充血變黃的眼球異常
→可能是1.角膜炎2.結膜炎3.結膜下出血4.肝病5.血脂異常症
做為結膜炎特徵的眼屎
→可能是1.結膜炎2.鼻竇炎
如果眼瞼的顏色異常
→可能是1.貧血
不只是疲勞問題的痙攣
→可能是1.眼瞼肌群跳動症2.眼瞼痙攣3.半邊顏面痙攣
細菌感染引起發炎的顆粒
→可能是1.瞼板腺阻塞2.麥粒腫3.霰粒腫4.汗管瘤5.栗粒疹6.基底細胞癌7.糖尿病8.白血病
免疫系統可能失常的水腫
→可能是1.重症肌無力症2.橋本氏甲狀腺炎
怎麼消也消不掉的黑眼圈
未必是因為老化的視力異常
→可能是1.青光眼2.白內障3.視網膜剝離4.偏頭痛5.近視6.遠視7.亂視8.老花

部位03:鼻子
被病菌感染後的又黏又稠鼻水
→可能是1.感冒
一直無法治癒好的鼻塞
→可能是1.過敏性鼻炎2.鼻竇炎3.鼻息肉4.鼻中隔彎曲
鼻黏膜受傷而流出的鼻血
→可能是1.代償性月經2.糖尿病3.頭部外傷4.血小板減少症5.白血病6.動脈硬化
破壞美麗容顏的黑頭粉刺

部位04:口腔
身體好壞先知道的舌頭異常
→可能是1.溝紋舌2.地圖舌3.舌痛症4.貧血5.毛狀舌頭6.甲狀腺機能低下7.白斑病8.舌扁桃腺炎9.舌癌
一吃東西就會痛的口內炎
→可能是1.黏膜性口內炎2.鵝口瘡3.皰疹性口內炎4.念珠菌性口內炎
讓人感到尷尬的口臭
→可能是1.蛀牙2.牙周病3.糖尿病
有多種病因與後果的牙痛
→可能是1.蛀牙2.智齒周圍炎3.牙本質知覺敏感症4.牙周病5.齒源性鼻竇炎6.三叉神經痛

部位05:喉嚨
影響飲食與呼吸的痛・腫・咳
→可能是1.逆流性食道炎2.食道癌3.咽頭癌4.聲帶息肉5.聲帶長繭6.支氣管炎7.急性扁桃腺炎8.慢性扁桃腺炎9.急性咽頭炎10.慢性咽頭炎11.橋本氏甲狀腺炎12.甲狀腺亢進症13.睡眠呼吸中止症14.肺結核

部位06:耳朵
感冒時常會發生的傳音性聽力損失
→可能是1.急性中耳炎
很難完全復原的感音性聽力損失
→可能是1.耳垢栓塞2.梅尼爾氏症3.突發性聽力損失4.急性音響性聽力損失5.急性低頻障礙感音性聽力損失(ALHL)

部位07:肩膀
因發炎或歪斜引起的肩膀疼痛
→可能是1.頸部肌肉疲勞2.四十肩3.五十肩4.類風濕性關節炎5.變形性頸椎症

部位08:腰部
姿勢不正確造成的腰部疼痛
→可能是1.急性腰痛2.腰椎椎間盤突出3.變形性腰椎症

部位09:胃‧腸‧胸
心理壓力導致胃・腸疼痛
→可能是1.急性腸胃炎2.十二指腸潰瘍3.功能性消化不良4.胃食道逆流5.闌尾炎6.腸躁症
有致命風險的胸部疼痛
→可能是1.勞動性狹心症2.安靜型狹心症3.心肌梗塞4.肺炎
要留意狀態和次數的尿液異常
→可能是1.膀胱炎2.糖尿病3.尿結石
腸內環境變化造成糞便異常
→可能是1.大腸癌
難以啟齒的肛門異常
→可能是1.痔瘡2.肛門廔管3.肛裂

部位10:手‧腳
不同於一般手腳冰的畏寒・燥熱
→可能是1.結締組織病2.橋本氏甲狀腺炎
體液聚積造成的水腫
→可能是1.深層靜脈栓塞症2.下肢靜脈瘤3.特發性水腫4.杵狀指
出現條紋或斑點的指(趾)甲異常
→可能是1.甲床分離症2.惡性黑色素瘤3.紅血球增多症4.缺鐵性貧血5.爪白癬
容易被忽略不理的發麻
→可能是1.腕隧道症候群2.類風濕性關節炎3.腦梗塞4.腦出血5.中暑6.糖尿病

部位11:皮膚
忍不住想一直抓的乾燥・癢
→可能是1.濕疹2.尋麻疹3.角化症4.足癬
從年輕到老都在意的皺紋
→可能是1.眼瞼下垂症2.硬皮症
需要特別區別惡性與良性的痣
→可能是1.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堆積而成的斑點
經常反覆發作的面皰
→可能是1.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和病原菌戰鬥所致的淋巴結腫大
→可能是1.惡性淋巴瘤

PART3 成年女性特別注意!乳房生殖器自我檢查
部位12:乳房
趁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的乳房異常
→可能是1.乳癌2.乳腺病3.乳腺炎4.乳房纖維腺瘤5.乳管內乳突瘤6.乳暈炎7.乳頭炎8.葉狀肉瘤

部位13:生殖器
造成女性無數困擾的月經異常
→可能是1.經前症候群2.月經困難症3.卵巢功能不全4.無排卵性月經5.黃體功能不全6.多囊性卵巢症候群7.高泌乳激素血症8.不孕症9.更年期障礙
賀爾蒙作怪!子宮・卵巢異常
→可能是1.子宮頸癌2.子宮體癌3.卵巢癌4.卵巢囊腫5.子宮內膜異位症6.子宮肌瘤7.子宮腺肌症8.子宮陰道糜爛9.子宮內膜增生症10.子宮瘜肉11.子宮頸炎12.子宮內膜炎13.輸卵管炎14.卵巢炎
可能由性行為導致的外生殖器異常
→可能是1.外陰炎2.急性外陰潰瘍3.前庭大腺炎4.囊腫5.細菌型陰道炎6.念珠菌外陰炎7.陰道炎8.滴蟲性陰道炎9.披衣菌感染症10.生殖器皰疹11.尖圭濕疣12.淋菌感染症13.梅毒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972826
  • 叢書系列:健康樹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雜誌式的健康指南,封面設計得挺吸睛的,顏色搭配很活潑,一看就知道是給年輕女生看的。內容編排上,感覺像是把很多零散的健康知識,集中整理成一本懶人包。我特別喜歡它那種「輕鬆聊」的語氣,不會用太多艱澀的醫學術語,讓人在閱讀時沒有壓力,很像跟身邊比較懂行的閨蜜在聊天一樣。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皮膚的小狀況到月經週期的一些困擾,都有提到,對於平時比較少關注身體細節的女生來說,確實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初步提醒作用。

评分

這本冊子的排版風格非常現代,大量使用彩色插畫,這點讓它在眾多健康書籍中脫穎而出。比起厚重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本時尚雜誌,讓人願意隨手翻閱。我個人認為,對於那些剛開始學習照顧自己的「小女生」來說,這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非常重要,它降低了學習健康知識的門檻。雖然書中提供的建議大多屬於基礎的自我觀察和生活調整,但對於建立一個初步的健康意識,已經很有幫助了。它鼓勵我們更細心地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而不是一味地忽略那些「怪怪的」感覺,這點我覺得很有價值。

评分

其實,這類型的書籍我已經買過不少,但很多都淪為書架上的裝飾品,因為內容太過學術或太過簡略。這本的優點在於,它在「實用性」和「親和力」之間找到了不錯的平衡點。它不會過度神化某些偏方,而是著重在生活習慣上的調整,例如飲食、睡眠,或是壓力管理這些根本問題。我特別欣賞它對「自我檢查」這部分的著墨,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方式,讓我們可以定期審視自己的身體狀態。雖然它無法取代專業醫師的診斷,但絕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健康防火牆」的第一道基礎教材。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翻閱這本書,主要是被它標榜的「300種怪怪訊號」吸引。畢竟,哪個女生沒遇過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身體小狀況,很怕去看醫生又覺得小題大作?這本書的好處就在於,它把這些我們可能忽略的細微變化都列出來了。閱讀的過程中,我會不斷地對照自己,哎呀,原來這個小症狀背後是有原因的!雖然有些內容可能在網路上也能找到零碎的資訊,但它把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彙整在一起,並且用比較親切的方式解釋,讓人覺得很受用,尤其是在面對那些模糊的健康焦慮時,提供了一個相對具體的參考點,不會讓人無限上綱地去恐慌。

评分

整體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貼心、實用,且不說教」。它的文字風格非常「接地氣」,用詞很像生活用語,完全沒有距離感。我身邊不少朋友對健康議題常常是「三分鐘熱度」,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像是把複雜的身體系統拆解成一個個容易消化的小單元,讓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閱讀,不會有壓力。對於想要開始認真對待自己身體,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女生而言,它就像是一個非常耐心的健康小幫手,提供了很多立即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小撇步,整體閱讀體驗是令人愉悅且收穫滿滿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