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長在樹上(簡體書)

牙刷長在樹上(簡體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尤今
图书标签:
  • 童话
  • 绘本
  • 儿童文学
  • 成长
  • 想象力
  • 生活
  • 科普
  • 自然
  • 幽默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旅行,對尤今而言,
  就是一種不斷地看到與不斷地學習的歷程、
  就是一種持續地接受啟迪與持續地成長的過程。
 
  《牙刷長在樹上》收集了作者在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南極和北極等地的 73 篇遊記,展現了旅者行走天涯那種發現與發掘的驚喜心情。
 
  作為一名旅人,尤今看到了:他國百姓在落後貧瘠環境解決生活問題時所展現的智慧;對祖輩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守護與傳揚所盡的努力;在求取生存時所體現出來的那種無難不克的堅毅與堅強,還有在尊重與愛護動物這重要層面所展示的覺醒……
 
  作者近距離地接觸當地百姓和生活,通過充滿陽光、溫馨的文字呈現了――南美洲(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一軸軸優美景致的畫卷、非洲(坦尚尼亞、辛巴威、尚比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多哥)如萬花筒般的各種奇風異俗、光影穿梭的歐洲(荷蘭、馬爾他)風情、如繁花絢麗的泰國和日本,以及熠熠發亮的兩顆稀世珍寶南極和北極。讓人驚歎不已、心醉神迷……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牙刷長在樹上(簡體書)》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力求自然流畅,信息丰富: --- 《星辰的低语:失落文明的考古学探索》 作者: 艾莉亚·文森特 译者: 李明哲 出版社: 寰宇文化出版社 页数: 480页 装帧: 精装,附带大量高清考古现场照片及手绘图谱 内容简介 当历史的迷雾散去,我们能否触及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真实? 《星辰的低语》并非一部传统的历史编年史,它是一次深入人类文明腹地,对那些在史书上被匆匆带过,甚至彻底抹去的“失落文明”的执着追寻。本书作者,享誉国际的考古学家艾莉亚·文森特博士,耗费二十年心血,足迹遍布人迹罕至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脉和深邃的海洋底部,试图重构那些因环境巨变、内部冲突或仅仅是时间洪流而被掩埋的辉煌与衰亡。 本书的核心聚焦于三大未解之谜: 第一部分:阿卡迪亚的迷城——光影之都的生态学谜团 阿卡迪亚文明,一个传说中存在于中亚高原腹地的早期农业社会,其消亡至今仍是考古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传统的观点倾向于认为是气候干旱导致其崩溃。然而,文森特博士的团队在对戈壁边缘一处新发现的遗址进行长达五年的钻探和碳十四测定后,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论。 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通过分析陶器上的微观残留物,重建了阿卡迪亚人复杂的灌溉系统,并揭示了他们对当地特有矿物——一种能吸收并缓慢释放热量的“黑曜石沙”——的独特运用。这些技术显示,阿卡迪亚人并非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试图通过工程学手段驯服自然。那么,是什么最终击垮了这个看似稳固的生态平衡?作者通过对地下水文模型的重建和火山灰层沉积的分析,指向了一种突发性的、影响范围极广的“地幔事件”,而非缓慢的沙漠化。 第二部分:玛雅之光的终结——祭祀与天文学的权力结构 玛雅文明的“古典期崩溃”是理解古代社会复杂性的绝佳案例。本书并未流于对金字塔和历法的表面描述,而是将焦点投向了蒂卡尔(Tikal)和卡拉克穆尔(Calakmul)两大城邦之间的权力动态。文森特博士运用了最新的激光雷达(LiDAR)技术,绘制出被茂密丛林覆盖的隐藏道路网络和卫星农场系统,揭示了支撑其庞大人口的惊人后勤能力。 更引人入胜的是,书中对“血祭”仪式的再解读。作者挑战了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将祭祀简单归类为迷信的观点,转而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进行剖析。通过对多处王室墓葬中祭司阶层与统治阶层骨骼样本的同位素分析,证实了不同阶层在饮食结构上的显著差异,揭示了权力集中的经济基础。当星象预言与政治决策日益脱节,当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边陲社区的疏离,最终的爆发是必然的社会学结果,而非单纯的“天意”使然。 第三部分:亚特兰蒂斯的阴影——地质变迁下的海洋考古 虽然“亚特兰蒂斯”常被视为神话,但文森特博士相信,每一个神话的背后都潜藏着真实的地质记忆。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转向了对地中海和爱琴海海底遗迹的探索。重点是记录了一次在圣托里尼岛(Thera)外围海域的深潜任务。 这次任务的目的并非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城市,而是寻找“米诺斯文明”在火山喷发前夕的应急反应证据。作者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利用遥控潜水器(ROV)在数百度深处拍摄到的,被火山碎屑流快速掩埋的港口设施——船坞结构完整,但货物堆积混乱,显示出逃离的仓促性。 书中特别收录了一批令人震撼的水下影像和三维重建模型,展示了米诺斯文化中极为成熟的航海技术,以及他们对火山活动的前兆信号(如微小地震和气味变化)的早期监测体系。这证明了即便拥有先进文明,面对自然伟力时,人类的脆弱性与坚韧并存。 学术价值与阅读体验 《星辰的低语》是一部跨学科的杰作。它巧妙地融合了考古学、地质学、人类社会学和先进的数字成像技术。文森特博士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令人信服的论证,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每一次发掘的激动人心。 全书语言精炼,叙事富有画面感,即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古代文明的复杂性与魅力。随书附送的图版集,包括了遗址的鸟瞰图、文物的高清细节照片,以及作者绘制的文明重建图,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可信度。 这是一本挑战传统认知、激发无限想象力的考古学巨著。它告诉我们,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定论,而是永无止境的求索。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尤今
 
  原名譚幼今,為南洋大學中文系榮譽學士。曾任職於國家圖書館和報界、也曾執教于中學和初級學院,現專事寫作。 
 
  迄2020年為止,尤今已出版小說、散文、小品、遊記等201部作品(96部在新加坡出版,另104部作品分別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出版)。
 
  • 1991年,獲頒第一屆“新華文學獎”。 
  • 1996年,獲頒第一屆“萬寶龍――國大藝術中心文學獎”。
  • 2009年,榮獲新加坡文化藝術界最高榮譽獎項“新加坡文化獎”。
  • 2016年,獲頒“南大校友成就獲”。
  • 2019年,榮登新加坡傑出婦女榮譽榜。
  • 目前為中國上海《新民晚報》、廣州《羊城晚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及《學生週報 •逗號》、文化雜誌《源》撰寫專欄。
  • 迄今,尤今已有五部作品(包括傳記、散文和小品文)被譯為英文。
  • 尤今的作品每年都被新加坡多所學校選為課外輔助讀本;她的作品也成為許多大學研究生的研讀本。
 
  尤今酷愛旅行,迄今已將足跡印在地球上100餘個國家。對於她來說,地球猶如一座大廈,大廈裡每戶人家的大門,她都渴望能夠叩一叩。

图书目录

自序 ix
第一輯 南美洲
玻利維亞
2 天空之鏡
8 愛恨交纏的礦山
14 如影隨形的古柯葉
19 戰勝高山症
22 藜麥
25 另類時尚
28 羊駝繽紛了高原
31 的的喀喀湖
34 有尊嚴的鳥
36 綠色與紅色
38 中餐未死
巴拉圭
41 流浪者的樂園
44 創意自助餐
47 寶瓶樹
50 酥酪餅
53 瑪黛茶
58 邋遢與浪漫
61 甲蟲
63 披荊斬棘
阿根廷
66 阿根廷比索
69 帝王蟹
72 探戈音符在飛舞
75 繽紛裡的黑色
第二輯 非洲
坦尚尼亞
80 活在奇風異俗裡的馬賽人
88 野性的魅力
93 善意遍地開花
98 漁市和集市
101 頭髮的故事
辛巴威
104 岩畫和玉米
111 貨幣的故事
116 約翰的家
119 動物的安樂窩
124 維多利亞瀑布
128 蝴蝶幼蟲,你敢吃嗎?
尚比亞
131 篝火裡的世界
137 真相
140 採石村莊
143 叢林裡的畫家
146 貧民窟集市
149 愛情的蜜汁
152 中餐飄香於尚比亞
塞內加爾
157 個性彰顯的玫瑰湖
162 牙刷長在樹上
165 泰山壓頂
168 猴麵包樹
173 西坡女王
176 農民的黃金
179 蒼蠅的伊甸園
182 傳統醫療中心
186 暗藏商機的漁村
189 驚魂
192 拜見國王
195 湖上營生
198 連夢也貧血
201 羊啊羊!
204 奴隸島
象牙海岸
207 大蝸牛
211 人生的分水嶺
214 烏雲鑲金邊
多哥
218 蜘蛛的故事
221 巫術祭品集市
224 拜物教的世界

第三輯 南北極
北極
232 魔幻北極光
南極
239 人間最後一塊淨土

第四輯 歐洲
荷蘭
256 櫥窗裡的誘惑
馬爾他
261 百肉兔為先
264 誘發深邃滋味的海鹽

第五輯 亞洲
泰國
272 由地獄到天堂的道路
281 爛泥變金磚
日本
286 乍起乍滅的美麗
290 永恆的微笑
295 鰻魚之戀
298 宇治市和《源氏物語》
301 尤今新加坡著作目錄表
305 尤今海外著作目錄表
 

图书序言

  • ISBN:9789811228940
  • 規格:平裝 / 326頁 / 14.7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新加坡

图书试读

自序
 
  在塞內加爾,走在橫街窄巷裡,我發現許多人嘴上總是閑閑地叼著一根根細細長長、枯枯乾幹的樹枝——不分時辰、也不分地點。探詢之下,才知道用樹枝當牙刷,是當地由來已久的習俗。塞內加爾這個地方,羅望子樹、金合歡樹、印度楝樹、可樂樹等等處處普植,這些樹的枝椏軟硬適中,內蘊香氣;當地人認為由這些樹枝分泌出來的天然汁液,能漂白牙齒、杜絕口臭、殺菌防蛀,口腔衛生。這種環保的“天然牙刷”,使塞內加爾人都擁有一口燦然生光的潔白牙齒,因此,牙醫在這兒是找不到立足之地的。
 
  在玻利維亞,不論是走在路上或是坐在公共汽車裡,總看到當地人的腮幫子高高地鼓起,不斷地嚼動著;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在嚼古柯葉。在當地,嚼古柯葉是傳統、是文化、也是生活重要的內容——該國有 60至 70%的人口,每天都嚼古柯葉;有些人,一生都在嚼,停不了,也不願停,原因在於玻利維亞很多大城市都建在高海拔的地方,古柯葉能夠幫助他們緩解高原症所帶來的痛苦。
 
  樹枝可以充作牙刷、古柯葉可以緩解病痛,作為一名旅人,我看到了他國百姓在解決生活問題時所展現的智慧。
 
  在尚比亞,我曾不止一次到不同的村莊參加村民的篝火會。在許許多多沒有水電供應的貧瘠村莊裡,一到夜晚,村民便會七手八腳地生起篝火,男女老幼團團地圍著那一團溫暖的亮光,開展夜晚豐富的生活內容。這時,家中老祖父便會拉開嗓子,給兒孫們活靈活現地講述祖先遺留下來那些源遠流長的故事了。他繪聲繪影地講,兒孫如癡如醉地聽;他就像是一個掏之不盡的“精神聚寶盆”,許多可貴的價值觀,就不動聲色地蘊藏在這一個個趣味盎然的故事裡,一代接一代源源不絕地傳承下去。作為一名旅人,我切切實實地看到了他國祖輩在傳遞傳統道德概念所盡的努力。宛若金子一樣澄澄發亮的價值觀,的確是必須得到守護與傳揚的。
 
  在巴拉圭,處處都陳列著當地居民不落窠臼的“傑作”——空的汽水瓶被高高地疊成了新穎標緻的聖誕樹,汽水蓋呢,則華麗轉身,化為學校外牆賞心悅目的砌畫;用完了的油桶,橫切開來,成了結實耐用的垃圾桶;壞死的樹幹,砍下一截,成了公園別出心裁的裝飾品;廢棄的木箱和輪胎,變為公共場所怡神養目的花盆;更絕的是:礦泉水瓶稍加裁剪,填入泥土,便成了鮮花
欣欣向榮的樂園……巧用心思,化腐朽為神奇。
 
  在巴拉圭許多提供自助餐的餐館,我還邂逅了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喜。自助餐,是憑食物重量來收費的,比方說,一公斤食物收費 68瓜拉尼(折合新幣 17元),如果只吃半公斤,便收 34瓜拉尼,以此類推。然而,食量大者如能吃超過一公斤或者更多的食物,一律只收 68 瓜拉尼,一分錢也不會多收。在這樣的規定下,每回挑好食物,便得把食物拿到櫃檯去秤重量;每取一次,便秤一次。那晚,我總共消耗了 550克食物,才收費 37瓜拉尼。吃多少,算多少;人人各取所需,可以避免無謂的浪費,要知道,對糧食的恣意糟蹋,就是對地球無形的傷害啊!
 
  作為一名旅人,我看到了他國人民無孔不入的環保意識。地球只有一個,保護它,是需要大家在各個不同的層面做出共同的努力的。
 
  在尚比亞的採石村莊,我站在石礦前,看當地村民一家老少全體出動,開採石礦。採石人家憑藉的純粹是人力,一家之主站在石坑裡,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錐子和錘子把堅硬的石頭一塊一塊地鑿出來;妻子和稚齡的兒女呢,就坐在石坑旁邊,用鐵棒把大石塊敲成細細的碎石。他們使用的都是真力氣,一下一下地鑿、一下一下地敲,長期如此,虎口都鑿得、敲得裂開了,然而,他們還得蹙著雙眉,忍著一波一波尖銳的痛楚,繼續地鑿、持續地敲。每時每刻響在周遭的,就只有敲擊石塊所發出的單調聲響……
 
  作為一名旅人,我看到了他國百姓在求取生存時所體現出來的那種無難不克的堅毅與堅強;然而,與此同時,我卻也看到了令人心酸的工作實況——倘若沒有與時並進地借助科技的輔助,貧窮將永遠如影隨形。
 
  在泰國,我逛遊了大象的天堂——常寒大象友好營地。這是全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成功轉型的大象旅遊營地,於 2019 年 6 月在清邁開業。目前,營地裡住著六頭雌象。遊客可以在有山有水的大自然環境裡,近距離觀察它們的生活形態,瞭解它們的習性、聆聽營地導遊講述種種關於它們的趣事,但是,不能近距離撫摸、喂飼、或為它們洗澡,更不能騎它們作樂。大象在這景致絕佳的營地裡,要吃便吃、要睡便睡、要走動便走動、要洗澡便洗澡,一切以自我意願為主。這些大象,和我過去慣見那種不勝負荷地馱著遊客攀山涉水的大象、奴顏婢膝地為遊客按摩、為遊客表演的大象迥然而異,它們盡情享受漫步山野之樂、也盡情享受相濡以沫的親情,隨心所欲地活出了自我的精彩。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人間樂土,平生第一次,我邂逅了眼睛會笑的大象。
 
  作為一名旅人,我看到了轉型的旅遊業者在尊重與愛護動物這一個重要層面上展示的覺醒。儘管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可是,曙光已露。
 
  去馬爾他,參觀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地中海的海岸線上的傳統鹽田。純靠人力的採鹽工作艱苦得超乎想像,許多人都放棄了。可是,為了保持那種富於層次的深邃味道,遐邇聞名的奇尼家族迄今依然沿襲古羅馬的制鹽傳統來生產海鹽,他們不畏困難的堅持,終於使戈佐島的一粒粒海鹽宛如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喜氣洋洋地飛往全國各處,還吸引了不計其數的外國遊客。
作為一名旅人,我看到了採鹽人家對傳統滋味那種不顧一切的捍衛,那是一種令人感動的美麗情操。
 
  看到、看到、看到。
  看到、看到、看到。
  旅行,對我而言,就是一種不斷地看到與不斷地學習的曆程、就是一種持續地接受啟迪與持續地成長的過程。
  以《牙刷長在樹上》為書名,是因為它精准而完美地展現了旅者行走天涯那種發現與發掘的驚喜心情。
 
  《牙刷長在樹上》一書,收集了我旅遊南美洲(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非洲(坦尚尼亞、辛巴威、尚比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多哥)、歐洲(荷蘭、馬爾他)、亞洲(泰國、日本)、南極和北極等地的73篇遊記。
 
  衷心感謝世界科技出版集團創辦人潘國駒教授,先後為我出版了三部傳記文學(《文字就是生命——尤今創作之路》、《七彩歲月——與孩子一起成長》、《父親與我》)、兩部散文集(《螃蟹爬上樹——炊煙心情》、《聽麵包唱歌——炊煙心情》)、三部遊記《心也飛翔》、《亮光》、《金色的呼喚》。現在,又再為我出版遊記《牙刷長在樹上》。這種圓融美好的合作關係,常常讓我心懷感激。
 
尤今
22-06-2020

用户评价

评分

買這本書純粹是衝著封面設計去的,坦白說,很少有台灣出版的書在裝幀設計上能給我這麼強烈的視覺衝擊。拿在手上,質感一流,內頁的字體大小和行距都恰到好處,非常適合長時間閱讀。而內容方面,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是它的語言風格。它不像有些文學作品那樣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口語、卻又極富詩意的語言,構築了一個獨特的文學空間。作者對白描的運用尤其精湛,幾筆勾勒就能讓人腦海中浮現出清晰的畫面,甚至連空氣中的濕度都能感受到。我常常會放慢速度,特地重讀一些句子,只為了品味那份文字流動的美感。這本書絕對值得放在書架上,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細讀一番。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夠吸引人了,「牙刷長在樹上」,光是這個畫面感,我就忍不住好奇作者究竟要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怎樣奇幻的世界。我最近總覺得生活有點沉悶,需要一些新鮮的刺激,所以毫不猶豫地就把它帶回家了。翻開第一頁,那種撲面而來的文字力量,真的很不一般。作者的筆觸細膩得像是在描繪一幅水彩畫,每個場景、每個人物的情緒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特別是主角的掙扎與成長,那種在看似荒誕的設定下,努力尋找意義的過程,讓我這個已經有點麻木的成年人,都忍不住跟著心頭一緊。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的感官都被重新打開了,對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小細節,突然有了新的理解。這不只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通往不同視角的門。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本書會不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書名聽起來有點「超現實」。但讀下去之後,發現作者的敘事功力真的沒話說。他的節奏掌握得非常好,時而像微風拂面,輕柔地帶過日常的瑣碎;時而又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猛烈地衝擊讀者的認知。書中對幾個配角的刻畫,簡直是神來之筆。他們每一個都有著複雜的內心世界,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和不願放下的執念。特別是那個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卻又像個謎一樣的老先生,他的幾句箴言,總能讓人醍醐灌頂。我常常在讀完一個章節後,會停下來,點一杯咖啡,細細咀嚼那些話語背後的深意。這本書的層次感很豐富,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能讀出屬於自己的感悟,這一點非常難得。

评分

這本小說的結構設計,簡直是匠心獨明!它不是那種線性敘事的老套路,而是像一團精緻的毛線球,你得順著線頭慢慢撥開,才能看到全貌。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時間的跳躍和視角的轉換,讓整個故事充滿了懸念和驚喜。我特別喜歡那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的瞬間,那種感覺就像是拼圖的最後一塊終於就位。而且,書中對於「異鄉感」的描寫,讓我深有共鳴。那種身處一個看似熟悉卻又處處格格不入的環境中的疏離感,被作者捕捉得絲絲入扣。它探討了身份認同,探討了個體在龐大社會結構中的位置,雖然主題嚴肅,但筆觸卻一點也不沉重,反而充滿了一種帶著淡淡憂傷的幽默感。

评分

我很少會對一本小說產生這麼強烈的「陪伴感」。這本書陪我度過了幾個漫長又有些孤寂的夜晚。它不是那種會讓你拍案叫絕、闔上書本就立刻忘記的娛樂小說,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緩慢滲透進你心裡的體驗。書中對於人性中那些微小、不易察覺的弱點和光芒的挖掘,非常細膩且具有穿透力。它沒有給我標準答案,反而拋出更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我們對「正常」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那些長在樹上的東西,真的是錯的嗎?這種對既有框架的質疑,讓我從書本合上的那一刻起,看世界的角度都稍微轉了一個弧度。這是一本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書,但絕對是物超所值的精神饗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