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工具機(第六版) 

數控工具機(第六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進郎 
图书标签:
  • 数控机床
  • CNC
  • 数控技术
  • 机械制造
  • 金属切削
  • 加工工艺
  • 工业自动化
  • 机床
  • 制造工程
  • 数控编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由數值控制的基本概念開始說明,進而介紹數值控制機械的構造與系統分類、數控工具機之座標與軸向設定、以及CNC車床、銑床(加工中心機)之程式設計及其操作,內容依學習之難易,循序漸進,理論與實際並重,使讀者能達到系統完整學習之效果。加入工具機台面板彩色圖片及面版按鈕,與實務相結合。

本書特色

  1. 所有工作程式均採用FANUC0T及0M系列控制器之指令,並附註10T及10M之指令。
  2. 所有工作程式,每一單節均附加說明註解,且經實機測試,正確詳實。
  3. 程式理論與操作實務配合,毫無偏廢。
  4. 課程內容結合CNC乙、丙級技能檢定試題,理論與實務並重。
 
现代制造技术:复杂系统集成与优化 本书聚焦于当代工业制造领域的核心挑战——如何有效地集成和优化复杂的生产系统。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长,传统刚性的制造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实践方法,以应对这些挑战。 第一部分:制造系统的演化与战略基础 1.1 工业4.0背景下的制造范式转变 本章深入剖析了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到智能、互联制造的根本性转变。我们将详细探讨“工业4.0”概念的内涵,包括信息物理系统(CPS)、物联网(IoT)在制造环境中的落地应用。重点分析了云计算、边缘计算如何重塑数据处理的层级结构,以及这对于实时决策和系统弹性的重要性。讨论了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在模拟、预测和优化物理资产方面的巨大潜力,并阐述了其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1.2 制造战略与运营管理 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制造战略必须与企业整体业务目标紧密对齐。本章从战略层面出发,解析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策略在现代制造中的体现。随后,本书转向运营管理的核心,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一个响应迅速的供应链网络。内容涵盖了从需求预测的先进统计模型(如时间序列分解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到库存管理的优化策略(如动态安全库存计算、ABC/XYZ分类法的改进应用)。同时,对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哲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不仅局限于消除七大浪费,更着重于如何通过价值流图分析(VSM)识别和消除隐藏在流程中的系统性瓶颈。 1.3 柔性制造系统(FMS)的设计原理 柔性是现代制造的生命线。本章系统地介绍了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组成要素和分类。我们将细致地分析实现不同层级柔性的技术基础,包括设备柔性(如多功能机床的配置)、物流柔性(如AGV/AMR系统的路径规划与调度)和制造过程的柔性(如快速换型技术,SMED的深化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来描述和评估FMS的性能指标,例如系统吞吐量、平均等待时间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的适应能力。 --- 第二部分:先进过程控制与实时优化 2.1 过程建模与系统辨识 精确的数学模型是有效控制的前提。本部分首先回顾了经典的系统动态学基础,包括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的构建。随后,聚焦于复杂制造过程的辨识技术,例如基于频率响应的辨识方法和时域的回归分析。对于参数时变的系统,本书引入了自适应辨识算法,确保模型能及时捕捉工艺漂移。重点内容包括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以及如何利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来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这对于需要精确状态反馈的先进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2.2 先进过程控制(APC)技术 本章深入探讨了超越传统PID控制的APC技术。核心内容集中在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我们将详细推导MPC的基本算法,包括滚动优化、约束处理和模型失配的补偿机制。针对具有强耦合、大延迟特性的制造单元,MPC如何通过预测未来行为来实现最优控制,避免了对过程扰动的滞后响应。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特别是在处理非结构化或难以建立精确模型的工艺环节中的应用。 2.3 生产调度与资源优化 调度是制造系统的“大脑”。本部分不再局限于静态的规则调度,而是转向动态、随机环境下的优化调度。核心内容包括作业车间调度(JSS)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随后,重点介绍了启发式算法和元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和粒子群优化)在求解大规模、NP难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特别是,如何结合实时数据流,实现“在线”调度调整,以应对突发事件(如设备故障、紧急订单插单)。 --- 第三部分:数据驱动的质量保证与预测性维护 3.1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现代化 传统SPC(如Shewhart图)依然重要,但现代制造需要更强大的监控工具。本章介绍了控制图的升级版本,包括CUSUM(累积和)图和EWMA(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图,它们对微小、持续的工艺偏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本书还涵盖了多变量SPC(MSPC)技术,如主成分分析(PCA)控制图,用于同时监控多个相互关联的工艺变量,从而在质量问题发生前识别系统异常的早期信号。 3.2 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预测 质量保证正从“事后检验”转向“事前预防”。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历史工艺参数和最终产品检测数据,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来进行质量预测。内容包括分类模型(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在预测缺陷类型中的应用,以及回归模型在预测关键性能指标(KPIs)方面的应用。重点探讨了特征工程在质量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XAI)在帮助工程师理解缺陷根源方面的价值。 3.3 预测性维护(PdM)系统架构 设备停机是生产力的最大杀手。本部分构建了预测性维护的完整技术路线图。首先,分析了振动分析、热成像、声学监测等传感技术在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其次,详细介绍了状态基准(Baseline)的建立和“健康指数”(HI)的计算方法。最后,重点阐述了基于剩余使用寿命(RUL)的预测模型,包括使用生存分析模型(如Cox比例风险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网络)对关键部件的退化路径进行建模,从而实现最优的维护窗口建议。 --- 第四部分:人机协作与未来制造生态 4.1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集成 本章超越了基础的机器人编程,聚焦于高级人机协作环境的构建。探讨了先进的视觉引导系统(如3D视觉、立体视觉)在提高装配精度和适应性方面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协作机器人(Cobots)在共享工作空间中的安全标准、力矩传感器的应用以及任务分配算法,确保人类操作员和机器人能高效、安全地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4.2 制造数据安全与互操作性 在高度互联的智能工厂中,数据安全和通信标准至关重要。本章讨论了在OT(操作技术)层面上保障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的方法,包括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和加密通信协议的应用。同时,详细比较了当前主流的工业通信标准(如OPC UA、MQTT)的优缺点及其在跨平台、跨系统数据互操作性中的作用。 4.3 供应链的数字化集成与透明化 现代制造的效率延伸至整个价值网络。本章探讨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建立不可篡改的产品溯源和质量证明机制。内容包括智能合约在自动化交易和合规性验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集成平台实现端到端(E2E)的可见性,从而实现更快速的风险响应和更精细的产能协同。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理解和驾驭现代制造的复杂性,提供从底层工艺控制到顶层战略决策的全面知识体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 論
1-1 數值控制之意義1-2
1-2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演進與發展1-3
1-3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等級1-5
1-4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優越性與發展趨勢1-11

第2章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構造與系統分類
2-1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構造2-2
2-2 數控工具機之分類2-23
2-3 數控工具機之型式2-29

第3章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座標軸向設定
3-1 座標系統3-2
3-2 座標原點之設定3-4
3-3 絕對值與增量值座標系統3-7
3-4 右手座標系統3-10
3-5 工具機之座標軸3-11

第4章 CNC車床工作程式設計
4-1 CNC車床程式製作之基本認識4-2
4-2 準備機能4-21
4-3 自動倒斜角及圓弧角4-44
4-4 刀具補正機能(G41,G42)4-52
4-5 單一型固定循環切削指令4-56
4-6 複合型固定循環切削指令4-65
4-7 副程式4-87
4-8 程式範例4-92

第5章 CNC車床之基本操作
5-1 CNC車床之切削刀具5-2
5-2 控制面盤操作5-12
5-3 工件之夾持5-34
5-4 刀具安裝與設定5-38
5-5 程式原點設定5-49
5-6 維護與保養5-52
5-7 安全注意事項5-54

第6章 CNC銑床工作程式製作
6-1 銑床程式製作之基本認識6-2
6-2 準備機能6-18
6-3 刀具補正機能6-39
6-4 座標系統設定與選擇性準備機能6-74
6-5 固定循環機能6-91
6-6 副程式6-115
6-7 程式範例6-120

第7章 CNC銑床之基本操作
7-1 CNC銑床之切削刀具7-2
7-2 控制面盤操作7-6
7-3 工件之夾持7-27
7-4 刀具之設定7-33
7-5 原點設定7-39
7-6 維護與保養7-45
7-7 安全注意事項7-46
附錄A
附錄B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38397
  • 叢書系列:大專機械
  • 規格:平裝 / 520頁 / 19 x 26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六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類書籍的價值是長期且穩固的。雖然業界的應用不斷在變化,但數控工具機的基礎物理學、運動學、動力學基礎卻是亙古不變的。如果這本第六版在探討「加工幾何學」和「切削力學模型」的部分,有引用最新的有限元素分析(FEA)軟體的模擬結果來佐證傳統的理論計算,那它在學術界的地位就會更加難以撼動。我猜測,也許書中會花費大量篇幅去探討如何優化主軸的剛性、如何設計更有效的排屑系統,這些看似基礎,卻是決定高精度加工成敗的關鍵因素。但說實話,對於我這個只負責維護機台、確保產線順暢運轉的人來說,我可能更關心的是故障排除的章節,比如當伺服馬達出現異常脈衝時,書上建議的檢查流程是否邏輯清晰、是否能有效縮短停機時間。總之,一本好的工具書,必須能夠同時滿足理論研究者對深度的追求,以及現場工程師對實用性的渴望,這才是它能夠歷久不衰的關鍵。

评分

這本工具書的重量感,光用想像的就知道非同小可,肯定能當作防身武器了(笑)。從產業的發展脈絡來看,每一版的更新,都代表著製造業技術的一個重要節點。我記得我剛踏入機械科系時,老師就強調,工具機的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就是現代精密製造業的縮影。從早期的仿形、到NC、再到後來的CNC,每一次的進化都伴隨著更嚴苛的加工精度和更複雜的運動控制。如果這本第六版能完整收錄像是巨型零件加工的顫振抑制、高階材質(如航太用的鎳基合金)的切削參數優化這些進階主題,那它就絕對是工具室裡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但反過來說,如果書中對於「工業4.0」相關的聯網製造、數據採集與分析的部分著墨不深,那它對於正在轉型的台灣製造業來說,可能就顯得有點「跟不上時代」了。總之,這種經典教材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如何平衡傳統的機械工藝精髓與新世代的數位化工具的結合。

评分

說真的,我身邊不少工程師朋友都對這類基礎教材抱持著一種敬畏又有點疏離的態度。他們覺得,現在業界的趨勢是快速迭代,新的機台控制系統、新的CAM軟體功能更新速度比書本出版還要快。他們更傾向於直接從設備商提供的操作手冊、網路論壇上的即時討論,或是原廠的短期培訓課程裡去抓取最新的資訊。所以,一本「第六版」的工具書,聽起來就帶著一股歷史的厚重感,彷彿講的是過去的標準,而不是現在正在發生的技術革命。例如,現在的五軸同動控制、即時刀具路徑模擬,這些複雜的數學模型在書本上要如何消化?坦白說,對於需要馬上解決產線問題的現場人員來說,翻閱這種大部頭著作,效率肯定不如直接在模擬器上跑個幾遍來得實際。不過,這也凸顯了這類教材的定位問題:它更適合做為學院派的教材,或是作為基礎知識的「標準答案」,用來建立穩固的理論基礎,而不是用來追趕最新的應用腳步。畢竟,沒有扎實的原理,再花俏的軟體功能也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评分

以一個長期關注自動化設備採購的角度來看,選擇一套好的教材對於新進人員的培訓成本影響非常巨大。如果這本《數控工具機(第六版)》能夠提供清晰、圖文並茂的步驟拆解,特別是在三菱MICS或海德漢系統的參數設定這一塊,那對我們招募和訓練新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畢竟,我們最怕的就是新人只會按按鈕,卻不知道面板背後那些參數變動對刀具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像是一位耐心十足的師傅,把如何判斷刀具磨耗、如何設定機台的熱膨脹補償、甚至是最基礎的螺絲鬆緊度對精度造成的影響等「口耳相傳」的經驗,都轉換成清晰的文字和圖表。如果它只是停留在理論公式的推導,那對於現場作業員的幫助就相對有限了。畢竟,工廠裡的時間是以分鐘計算的,我們需要的是「立即可用」的知識,而不是需要花費數週時間去理解的複雜數學推導。

评分

這本工具機的書,真的有夠紮實的啦!雖然我沒讀過第六版,但光是從書名和這領域的專業度來看,就知道這肯定是一本經典的教科書。我現在服務的工廠,那些資深的師傅口中,只要提到「CNC操作的聖經」,十之八九指的就是這一系列。不過,我個人是從早期的版本開始接觸的,那時候的排版和圖解,跟現在的數位化學習環境比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我記得那時候,每次要搞懂一個複雜的機械結構或G碼的應用,都是對著厚厚的書本和密密麻麻的程式碼,盯到眼睛脫窗。這本工具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把那些晦澀難懂的機械原理、刀具補正、座標系的設定,用一種極度系統化、幾乎是百科全書式的筆法給整理出來。雖然新版肯定有加入很多五軸加工、智慧化製造的內容,但我猜測,它那種基礎穩固的論述風格應該沒變。對我這種在產線上打滾多年的老手來說,偶爾翻開舊版看看,總會發現當初自己可能忽略的某些細節,那種重新學習的感覺還挺不錯的,只是年輕一輩的學弟,可能還是會覺得書本的內容有點「硬核」,不夠活潑生動吧。但說真的,想在工具機這行站穩腳步,這種硬底子的基本功絕對是無可取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