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沒有傷害的藥 增訂版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 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庭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被日本人譽為Dr.Probiotics(益生菌博士)醫學博士許庭源,行醫30年的經典力作。許博士透過本書聚焦在中西醫整閤,中藥現代化以及尋找天然無傷害的治療藥物,這種益生菌療法引起國際學界的矚目與肯定,在颱灣也有很多人經由此種療法,擺脫化學藥物的長期睏擾,重新開啟美好人生,提供社會大眾另一種安全又安心的選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庭源


  學歷
  颱灣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
  國立颱灣大學微生物免疫所免疫學醫學博士

  專業經歷
  颱北馬偕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學院副教授
  兒童過敏免疫學會理事
  中國醫藥大學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過敏保健協會理事
  乳酸菌學會常務理事
  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颱灣整閤醫學協會理事長
  颱灣細胞免疫醫學會副理事長
  安禾診所院長

  研究獎
  馬偕紀念醫院,1993-1994年度最佳住院醫師
  臺灣小兒科醫學會,研究獎
  國立颱灣大學醫學院,研究獎
  臺灣小兒科醫學會,Nestal研究獎
  王民寧 紀念基金,研究獎
  臺灣小兒科醫學會,The New Categorical Award研究獎

  資格認證
  小兒科專科醫師
  新生兒學專科醫師
  急救加護專科醫師
  兒童過敏免疫專科醫師
  成人免疫專科醫師

  專業性機關團體
  小兒科學會成員
  新生兒學會成員
  中華民國傳染病學會會員
  超音波醫學學會成員
  免疫風濕學會成員

  著作
  中西醫結閤病例討論,1999,閤記書局
  免疫學,2001,閤記書局
  益生小精靈,2002,清涼音齣版社
  坐月子地圖,2002,清涼音齣版社
  過敏捕手,2003,元氣齣版社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2008,日月文化
  Sandy&Mandy過敏日記,2011,山嶽文化

圖書目錄

004 序
‧推薦序 施宗雄 老師
‧推薦序 張恒鴻 老師
‧推薦序 任達華 先生
‧三版序 許庭源 博士
018 前言
025 一、小鎮醫師的夢想起航-颱灣本土抗過敏益生菌種的誕生
059 二、真病沒藥醫,真藥醫假病-過度依賴現代醫學,是否也是一種迷信?
089 三、人體是個小宇宙-傳統醫學科學,但不現代?
117 四、南瓜變栝蔞的點金術-當現代科技遇上瞭傳統醫學
145 五、尋找沒有傷害的藥-In Search of Living Drugs
177 六、醫學大躍進-預防醫學、個人化醫學與再生醫學
213 七、精準醫學
243 八、癌癥的免疫營養療法
257 九、免疫細胞療法的最新進展
269 附錄-整閤醫學特約診所介紹

圖書序言

三版序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一書齣版至今已13 年瞭,初版時曾經總結瞭個人行醫前十年的初衷,記載瞭為病患找尋傳統化學藥物療法外的另類治療方法,特別是LP33 功能性益生菌療法的發現過程,開啟瞭一段使用益生菌平衡人體免疫力的奇妙旅程,也進一步描述利用近代生物科技基因編輯技術,實現DNA 疫苗治療過敏疾病的可能性,並且將此結果率先發錶在自然醫學期刊。
 
  2016年再版時,我們團隊發現,如果要實現副作用小,又有速效的治療方案,除瞭打開視野,將順勢療法、中草藥治療、生物能治療等有科學實證的另類治療納入常規,更應在循證科學指引下,精確的為每一位病患量身訂製專屬療程,就是「對癥下藥」概念的實質發揮,因此我們詳細記載瞭利用微流體晶片快速篩選功能性菌株,使用「個人化益生菌療法」來提升病患免疫力和改善過敏體質的努力,儘管付齣非常大的代價,花費钜資,建構由生產端(屏東農業科學園區益生菌和真菌發酵廠)、檢測端(颱南科學園區的精準次世代基因配對生技中心),到全颱的服務端(高安生醫聯閤診所體係和高禾醫院),纔能順利把個人化精準醫療實現(From Bench to Bedsite),這些經驗也確實幫助許多國內外患者,最後更將此經驗技術,延伸到印尼、菲律賓、日本東京、大陸深圳、杭州和北京,目前我們在亞洲地區共有5 個個人化益生菌配對服務實驗室,每年至少服務5 萬人次以上。
 
  十年臨床和基礎的建構,2021 年終於有瞭初步的基礎。我們還在這一基礎上,探索瞭癌癥的預防和治療,初步也有很好的成績。特別是在使用血循癌細胞監測疾病進展,再閤併免疫細胞療法,清除可能的變異細胞,達到早期預防和輔助治療的目標,成功救治瞭颱灣第一例化療失敗後多處轉移的晚期淋巴癌患者,也篩查齣許許多多的早期肺癌和大腸癌的病例,我們將新增二個章節,分享我們的治療經驗和思惟。
 
  迴首15年前在大學研究所教學,開設「整閤醫學特論」和「免疫學」必修課程,到現在帶領300人的團隊實現課堂上的學理,見證瞭整閤醫學在全人醫療領域的貢獻,特別是糖尿病、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癌癥等慢性病患者,幫助他們找迴失去的健康,這是一位行醫者最快樂的事。值此高禾醫院即將落成啟用,期待在這新的場域中,不但為高雄傢鄉留下地標,也能創造—世界級的整閤醫學治療中心。

圖書試讀

前言
 
  在許多病患或是醫療同業的眼中,我算是比較另類的醫生,因為我不喜歡開藥。
 
  記得在我還是住院醫師時,曾經被藉調到東部的衛生所,當瞭兩個月的衛生所主任。這裡的病患以老年人居多,很多都是慢性病患者,固定到衛生所拿藥。第一天看診,我看瞭病人的病歷,嚇瞭一跳,一個病人平均都要服用六、七種藥,又是高血壓藥,又是心臟病的藥,每一種病還不隻服一種藥。我仔細的診察病情後,趕緊將藥物精簡到一、兩種。沒想到我的善意,竟然引起老先生、老太太們的抗議,他們抱怨我對他們不好,花同樣的掛號費,以前的主任都給他們很多藥,為什麼我隻給一、兩顆。在我苦口婆心的勸說,藥吃多瞭對身體不好,以及兩個月的用心診療,他們覺得少吃點藥,病情反而改善,纔慢慢改變他們的觀念。
 
  曾幾何時,醫藥業已經進化到讓人類相信: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藥物剋服瞭?幾顆藥丸吞下肚,愁雲慘霧的身體和心靈剎時陽光燦爛?現代的化學藥不是仙丹妙藥,很多慢性病都不是藥物所能治癒的,這些藥物隻是用來控製癥狀,然而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是可以控製癥狀的,例如改變生活習慣。況且「藥即是毒」,長期使用藥物,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因此在我看來,過分依賴藥物,是弊多於利,我們在使用藥物時應該更加謹慎與閤理纔是。
 
  然而天底下沒有不生病的人,我的小兒過敏免疫門診,很多媽媽帶著反覆齣現各種過敏癥狀的孩子來看診,因為吃藥吃到恐慌,擔心副作用伴隨而來,她們用乞求的口吻問:「醫生,這樣吃藥要吃到什麼時候?」、「有沒有可以替代藥物的療法?」而我也知道對於過敏性疾病來說,沒有一種藥可以根治,隻是緩解和壓製。不想吃藥,又不敢不吃藥的無奈,不僅是病患的悲哀,也是一個醫者的痛。
 
  身為一個醫生,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是我責無旁貸的使命。醫學之父,古希臘醫師希波剋拉提斯(Hippcrates,西元前460 年~前377 年)曾經訓誡他的門生:「首先,不要造成傷害(primum non norcere),其次,尊重自然的痊癒力量(vismedicatrix naturae)。」因此在我大半的醫學研究生涯,我都在尋找一種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藥,能夠激發人體的自癒能力,有效治療疾病,又不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我是一個受過完整的現代醫學臨床和基礎訓練的西醫師,又齣身中醫世傢,同時也是研究微生物免疫學的科學傢。在尋找沒有傷害的藥物過程中,這些經歷與知識都是我最堅實的後盾。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