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人傳記漫畫:巴剋禮【臺文版】(附贈限量福音貼紙)

臺灣名人傳記漫畫:巴剋禮【臺文版】(附贈限量福音貼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蠢羊
圖書標籤:
  • 臺灣名人
  • 巴剋禮
  • 傳記漫畫
  • 臺文
  • 福音
  • 限量貼紙
  • 基督教
  • 歷史
  • 人物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雖然不是臺灣人,
卻比誰都深愛這塊土地!
 
限量贈送:福音貼紙(12X19cm,白底透明貼紙)
貼紙是限量的、福音是無限的!
 
  漫畫傢蠢羊生動譜寫,
  十九世紀後半,
  西方宣教師在臺灣留下的足跡。
 
  隨書附贈:華文翻譯本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二師團的日本軍即將抵達臺南;
  鼓吹抵抗日本人的臺灣民主國領導者連夜逃跑,臺南陷入無主狀態。
  此刻挺身而齣,冒著在暗夜被射殺的危險,
  代錶府城人民齣城與日軍交涉的, 
  卻是與這場戰爭毫無關聯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
 
  創立白話字,引進高等教育、印刷術;
  陪伴臺灣人走過清末日初,歷經政權變遷。
  在臺60年、為臺灣奉獻一生,
  最後長眠於臺灣的英國籍宣教師
  ──湯瑪仕‧巴剋禮
 
  【關於本書】
  1875年,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湯瑪仕‧巴剋禮,從打狗踏上瞭福爾摩沙。為瞭信仰遠渡重洋的他,並沒有預料到,他與這座小島的緣分長達六十年,直到他長眠於這塊土地。 
 
  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匯集瞭各方的移民,充斥著不同的族群與文化、生機勃勃,但也時有衝突。為瞭傳遞福音,巴剋禮除瞭要剋服當地人的不信任,也必須剋服語言與文化的隔閡。
 
  他用羅馬拼音創立白話字,讓不識字的一般人也能讀懂;引入高等教育,創立府城大學(今臺南神學院),將神學教育與科學、傳統知識結閤,培育在地人纔;將現代製版印刷的技術帶入臺灣,發行臺灣首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來宣揚教義和教育信徒,而這份報紙不僅成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一份報紙,更影響到之後長老教與臺灣社會運動的連結;晚年投入新舊約廈門音羅馬字聖經的修譯,編纂英廈字典。
 
  1895清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巴剋禮等宣教師本可避走海外,或者躲入大使館中,但他卻願意挺身而齣,冒著生命危險,代錶無主的臺南,齣城與日軍交涉協商和平進城,免去瞭一場血洗浩劫。
 
  這本漫畫描述瞭宣教師巴剋禮以及其夫人伊莉莎白對臺灣的貢獻;巴剋禮為瞭信仰齣走熟悉的母國,走嚮未知境地,用盡資源與辦法,讓福音與現代教育散布於這座小島。透過他的一生,你可以看到臺灣在西方文化碰撞下的演進、政權連番交替下的破壞與重整;也可以看到長老教會早年披荊斬棘的開拓,最後在臺落地生根的過程,之後不論遭遇戰爭洗鍊、時代變遷,他們始終秉持人文精神,陪伴臺灣人渡過。
 
名人推薦
 
  王子碩  聚珍臺灣總監
  盧啟明牧師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幹事兼檔案館主任
  ──內容審定
  鬍忠銘  臺南神學院院長
  ──感動做序
  林立青  作傢
  楊斯棓醫師  《人生路引》作者
  ──真誠推薦
  ※:依首字筆畫排序
 
  巴剋禮是白話字的奠基者,現在臺灣教會牧師們在臺上所說的臺語,傳承於他翻譯齣來的白話字聖經及臺羅拼音文字,同時他建立臺灣第一間報社並且帶領日軍和平進入府城、保護臺南平安。
  這本漫畫,帶領我們認識巴剋禮的貢獻。──林立青 作傢
臺灣名人傳記漫畫:巴剋禮【臺文版】(附贈限量福音貼紙) 內容簡介 跨越時代的生命史詩,見證信仰與奉獻的足跡 這本漫畫傳記深入描繪瞭巴剋禮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傳奇而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不僅是一位遠道而來的宣教士,更是將自己生命深深紮根於臺灣土地的先驅者與教育傢。全書以生動、細膩的筆觸,透過視覺化的敘事方式,帶領讀者走進十九世紀末,那個臺灣社會正處於轉型與探索的關鍵時刻。 一、遠渡重洋的決心:從蘇格蘭到福爾摩沙 書捲的開篇,描繪瞭年輕的巴剋禮在蘇格蘭的成長背景,以及他對上帝呼召的清晰迴應。我們將看到他如何堅定地告別故土,懷抱著傳福音、興學、行醫的宏願,踏上當時被視為「蠻荒之地」的臺灣。漫畫細緻地還原瞭當時的航海艱辛與初抵淡水的震撼。他初期的挑戰不僅是語言的隔閡,更是文化上的巨大鴻溝。 書中特別著墨於巴剋禮牧師在宣教初期所展現齣的無畏精神。他並非高高在上地傳遞教義,而是選擇與臺灣人民同甘共苦,學習當地的語言(尤其是閩南語,並建立羅馬字拼音係統——白話字,Pa̍k-uē-jī),融入在地生活。這部分內容詳實地呈現瞭早期宣教士如何剋服萬難,建立信任的過程,為後來的福音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開創教育與醫療的裏程碑 巴剋禮對臺灣社會的貢獻,絕不僅限於宗教傳播。本傳記的後半部,重點呈現瞭他在教育和醫療領域所立下的不朽功業。 教育篇:興學育纔的遠見 漫畫生動描繪瞭臺灣第一所西式學堂——牛津學堂(今臺北神學院前身)的創立過程。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巴剋禮牧師如何四處奔走,籌集經費,並親自教導第一批學生。這些學生後來成為臺灣社會各界的中堅力量,對臺灣的現代化進程產生瞭深遠影響。書中呈現瞭巴剋禮在教材編寫上的努力,以及他堅持用臺灣人自己的語言(白話字)來傳授知識的教育理念,這在當時是極具革命性的舉措。 醫療篇:懸壺濟世的仁愛 穿插在宣教與教學之間,是巴剋禮牧師作為醫者的身影。他深知疾病對當時臺灣民眾的巨大威脅,因此,他結閤自身的醫學知識與堅定的信仰,創辦瞭馬偕醫院(Mackay Memorial Hospital,雖書中可能以早期名稱呈現)。漫畫不迴避描繪瞭早期醫療條件的簡陋與疫情的肆虐,但更著重展現瞭巴剋禮牧師在麵對霍亂、瘟疫時,不懼傳染風險,堅守崗位、救死扶傷的崇高情操。 三、足跡遍及全島的巡迴佈道 本傳記的一大亮點,是詳細記錄瞭巴剋禮牧師著名的「坐黑狗腳」(搭乘獨木舟)巡迴佈道事工。透過精美的畫麵,讀者彷彿親身經歷瞭這位堅毅的宣教士,乘風破浪,深入到臺灣的偏遠鄉鎮與原住民部落。 漫畫細膩刻畫瞭他在不同地域(如新竹、嘉義、甚至東海岸)所遇到的群體反應——從最初的懷疑、排斥,到後來的接受與歸信。這段艱辛的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橫越,更是心靈溝通的橋樑。書中也呈現瞭他如何尊重地方風俗,並以適應性強的方式傳遞福音信息。 四、傢庭與傳承:愛與犧牲的見證 漫畫並未將巴剋禮塑造成一個純粹的宗教符號,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丈夫和父親的溫情一麵。描寫他與愛妻瑪偕(তাঁর妻子,Miss Isabella Kuhn Mackay)共同在異鄉生活、共同麵對病痛與艱難的歲月。傢庭的支持,是他能夠持續奮鬥的重要動力。 此外,書中也觸及到巴剋禮牧師晚年,目送自己撫育長大的臺灣本土牧師與教士接棒的場景。這體現瞭他「授人以漁」的長遠眼光,他所建立的不僅是教會,更是自給自足、能夠自我傳承的本土化事工。 五、藝術風格與閱讀體驗 本書採用臺灣在地化的漫畫風格,線條流暢,色彩飽滿,極具感染力。在歷史場景的還原上,團隊做瞭大量的史料考證,力求呈現十九世紀末臺灣社會的真實麵貌,包括當時的服飾、建築、交通工具等細節。 這本漫畫傳記,不僅是瞭解臺灣近代史上一位關鍵人物的絕佳入門書,更是激勵現代讀者,思考「何謂真正的奉獻與服務」的深度讀物。它以極具親和力的方式,讓嚴肅的歷史傳記變得引人入勝,無論是年輕學子還是關心臺灣歷史的社會大眾,都能從中汲取豐富的歷史養分與生命啟示。 【附贈限量福音貼紙】:隨書附贈的精美貼紙,選用巴剋禮牧師生平中幾個極具代錶性的畫麵或經典語錄設計而成,讓讀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這段歷史的溫度與激勵人心的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蠢羊(羊寧欣)
 
  臺灣藝術大學美術係畢業,現為職業漫畫傢。緻力於《棒球人生賽》、《動物國傢》等各種創作,近期準備迴去麵對研究所的苦海。
 
  著有:《火人FEUERWEHR》、《菜比巴警鴿成長日記》、《棒球人生賽1~6(未完)》、《臺灣名人傳記漫畫:湯德章》
 
  FB:蠢羊與奇怪生物 
  IG:stupidsheep003 
 
譯者簡介
 
陳豐惠
 
  李江卻颱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颱文通訊BONG報》雜誌總編輯
  臺灣大學兼任臺語課程講師
  《民視颱灣學堂》「講颱語當著時」、「颱語講世事」節目對談人
  《公共電視颱語颱》臺語文顧問
 
李盈佳
 
  高雄人。囡仔時就聽序大人講in咧號盈佳這個名的時陣,有用臺語唸過,落尾纔知影這款做法誠罕見。入去幼稚園進前乾焦會曉講臺語,毋過開學無偌久就險險袂記得瞭瞭。佳哉予厝裡的人救轉來,到今猶閣有法度講。
 
薛翰駿
 
  Tâi-lâm-lâng,細漢佇學甲,大漢蹛湖美,這馬徛新北投。大學踮公館o̍h歷史,做兵佇大魯宛sé相片,退伍去桃園tsáu新聞。捌佇《自由時報》、《沃草》tsò記者、《公視颱語颱》tsò企劃,這馬佇《沃草》tsò總編輯。佮頂懸的盈佳是翁某,有一個囡仔。

圖書目錄

Ⅰ 適閤行山路的躼跤的  
Ⅱ 一直迒袂過的彼個戶橂  
Ⅲ 為著予臺灣人會當「讀」
Ⅳ 終身奉獻的同伴 
Ⅴ 迒過暗暝的英國和平使者 
Ⅵ God knows the reasons  
Ⅶ 上尾的任務
尾聲 

附錄
巴剋禮年錶  
巴剋禮相關史蹟  

審定序
正港的臺灣人──巴剋禮 
──王子碩  聚珍臺灣總監
為臺灣多走一裏路 
──盧啟明牧師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幹事兼檔案館主任

推薦序
終其一生,對上帝及臺灣永恆的愛與認同  
──鬍忠銘 臺南神學院院長 

推薦語 
作者後記
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399317
  • 叢書係列:FUN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4.8 x 21 x 0.8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
 
終其一生,對上帝及臺灣永恆的愛與認同
鬍忠銘 臺南神學院院長 
 
  欣見時報文化齣版《臺灣名人傳記漫畫:巴剋禮【臺文版】》一書,付梓之前,有幸受邀提序,深感榮幸。
 
  過去,巴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1849-1935)的故事,大都以文字作為敘述,今,美術傢蠢羊(寧欣)透過漫畫訴說巴剋禮,藉由精采的圖畫描述其生活與信仰點滴,讓人得以輕鬆瞭解這位奉獻自己為上帝所用,將一生貢獻在臺灣的宣教師,著實令人讚嘆!
 
  齣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巴剋禮,在基督教傢庭長大,深受耶穌基督的愛、犧牲與奉獻之精神所影響,且在傢人虔誠信仰的薰陶下,為效法基督,十六歲生日當天,巴剋禮將自己的一生擺上,立誌為上帝所用,乃在生日的誓約文上簽名,以錶立誌的決心。此後,每年生日,都會在誓約文再次簽名,錶示立約之心,直到安息歸天為止。
 
  巴剋禮牧師在臺灣服事六十年,其偉大的貢獻與事蹟不勝枚舉,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受基督教影響所散發齣來的高尚人格,不但緻力於福音與神學教育的工作,還擔任臺灣第一所西式高等教育學府「府城大學」(Capital College),即現今「臺南神學院」的首任校長;為瞭神學院的硬體設備所需,藉著迴英國休假之便募集款項,迴臺興建校捨。再者,從英國引進活字印刷技術,創辦臺灣第一傢報社《教會公報社》,並投入臺灣話羅馬拼音的聖經修譯與編撰工作。更於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失利,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日軍準備進軍臺南時,被仕紳推派擔任和平使者與日方交涉,免於流血衝突。
 
  讀者們可以藉由作者精采絕倫的漫畫,欣賞到巴剋禮跨海來臺服務一甲子的貢獻,這之中涵蓋瞭宣教、神學、教育、文化、政治、社會……等多個層麵,讓人從中清楚看到巴剋禮牧師終其一生,對上帝及對臺灣永恆的愛與認同,委實福分備至,藉此推薦。
 
2021聖誕節前夕寫於臺南神學院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