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

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曉飛
图书标签:
  • 汽车维修
  • 汽车保养
  • 汽车技能
  • 图解教程
  • DIY维修
  • 机械维修
  • 汽车故障诊断
  • 汽车结构
  • 汽车技术
  • 维修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完全圖解汽車維修技能~
熟悉汽車基本架構→了解汽修常識→符合新時期汽修工作需要與資訊
帶你先入門,後入行!
 
  《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以圖解的方式系統地介紹六大章節: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汽車組成與維修基礎;
  .第二部分描述汽車不同引擎系統與維修;
  .第三部分介紹汽車離合器與變速箱的原理與維修;
  .第四部分介紹汽車自動變速箱結構、原理與維修;
  .第五部分介紹車身電器系統、原理與維修;
  .第六部分介紹懸吊、轉向、煞車等底盤系統。
  
  本書將基本理論與維修實際應用相結合。
  以實際維修應用為宗旨,
  以短期提升實際技能為突出目標,
  適於汽車維修人員閱讀,
  同時也可以作為相關企業的培訓用書和專業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本書特色
 
  ◎圖片搭配詳盡圖解,全面分析汽車組成及維修原理。
  ◎按照汽車結構與維修特點分6篇章編寫,表格清晰分析原理差異
  ◎由大安高工資深教師黃國淵審校,可供專業培訓使用,同時利於一般汽車愛好者自學。  
驾驭钢铁的艺术:现代机械师的工具箱与思维模式 一部深度剖析当代汽车制造、诊断与维修策略的权威指南 本书旨在为汽车工程领域的新晋力量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提供一个全面、前沿且极具实操性的知识框架。我们深入探讨了超越传统机械操作的领域,聚焦于如何理解、预测和解决现代复杂车辆系统中的挑战。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拧紧螺丝的入门手册,而是一份关于如何驾驭电子、流体动力学、材料科学与集成控制系统的深度报告。 第一部分:从蓝图到现实——现代汽车结构与材料的演进 本章首先回顾了汽车设计哲学在过去二十年间的根本性转变。我们详细分析了轻量化趋势对材料选择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高强度钢(HSS)、先进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在车身结构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维修工艺(如焊接、粘接和冷铆接)提出的新要求。 深入解析了模块化设计的优缺点,特别关注了集成化的动力总成(如高度集成的电驱桥系统)如何改变了故障排查的路径。我们提供了对热管理系统的详尽分析,这不再仅仅是冷却液循环,而是涉及电池、逆变器、电机和内燃机(对于混动车型)之间的复杂热交换网络,以及如何利用专业热像仪进行非侵入式诊断。 第二部分:电子控制的王国——传感器、执行器与网络诊断 现代汽车的核心是其电子架构。本部分将汽车视为一个由数百个微处理器协同工作的复杂网络。 2.1 传感器融合与数据解析: 详细阐述了CAN、LIN、FlexRay乃至车载以太网等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帧结构以及如何使用示波器和总线分析仪捕获和解读关键信号。我们探讨了如何区分由传感器故障、执行器响应延迟或控制单元(ECU)内部逻辑错误引起的故障。特别关注了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激光雷达(LiDAR)、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的标定、数据同步与故障模式。 2.2 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的深度挖掘: 针对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超越了基础的点火和喷油正时,进入了增压系统(e-Turbo, 可变截面涡轮)的电控逻辑,以及高精度燃油喷射系统(如Piezo喷油嘴)的诊断流程。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本章深入剖析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算法,包括状态估算(SOC、SOH)的物理模型,以及高压牵引逆变器中的IGBT或SiC模块的故障迹象与安全断开流程。 第三部分:底盘动态与车辆控制系统(VCS)的精细调校 底盘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连接,而是主动控制的平台。本章侧重于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 3.1 电子稳定与转向系统: 全面解析了ESP/ESC、TVC(扭矩矢量控制)的控制策略,解释了轮速传感器数据异常如何影响制动压力调节。对于线控转向(Steer-by-Wire)系统,我们探讨了冗余设计、转向角传感器校验以及低延迟反馈回路的维护标准。 3.2 悬架系统的智能优化: 详述了主动式悬架(如磁流变减振器、液压式防侧倾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诊断工具监测阻尼器阀门的占空比和系统压力,以判断电磁阀或泵体的健康状况。这要求技术人员具备流体动力学和闭环控制的知识。 第四部分:诊断思维的跨越——从症状到根本原因分析(RCA) 本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一种系统化的、非线性的故障排除思维。 4.1 逻辑树与概率诊断: 摒弃机械地替换部件的传统方法,引入贝叶斯推断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即如何根据多个不完全确定的症状,计算出最可能的根本原因。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复杂间歇性故障(如通信中断、随机失火)的系统性排查步骤。 4.2 软件版本与参数匹配: 强调了现代维修中“软件即硬件”的理念。详细介绍了刷写(Flashing)、编码(Coding)和在线编程(Offline/Online Programming)的流程,以及在更换控制单元后,如何确保新模块与车辆安全认证(如防盗系统匹配)及性能参数的精确同步。我们特别关注了对OBD-II和UDS诊断协议的深入理解,以便能够解读OEM特有的诊断报文。 4.3 预防性维护与寿命预测: 最后,本部分探讨了如何利用车载数据的趋势分析(如油压、温度、振动谱)来预测部件的疲劳极限,从而将维修从被动的“修复”转变为主动的“维护优化”,最大化车辆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读者不仅是熟练的维修工,更是具备电子、软件和系统工程背景的“汽车信息系统工程师”。它提供的知识体系是面向未来十年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曉飛
 
  汽車維修工,石家庄市青年崗位能手,1998年從事維修工作至今。2014年參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汽車診斷高級工程師認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員、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機動車檢驗專委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等。編寫汽車技術圖書多種,深受讀者歡迎。
 
審定者簡介
 
黃國淵
 
  學歷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學士
 
  經歷
  現任大安高工汽車科教師
  曾任大安高工汽車科科主任
 
  著作《應用力學》;審定《圖解汽車原理與構造:超過500張全彩解剖插圖,專有名詞中英對照,一舉透視汽車組成奧義!》一書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車維修基礎
.1.1汽車基本結構原理
.1.1.1汽車基本組成
.1.1.2引擎類型
.1.1.3引擎基本工作原理
.1.2汽車維修設備
.1.2.1基本維修工具
.1.2.2基本機械維修用量具
.1.2.3數位三用電錶
.1.2.4福斯汽車VAS 5051電腦診斷儀器

.第2章引擎系統維修
.2.1引擎機械結構系統維修
.2.1.1機械結構原理和基本檢修
.2.1.2引擎維修分解與組合
.2.1.3引擎機械故障
.2.2引擎冷卻系統維修
.2.2.1冷卻系統基本結構原理
.2.2.2冷卻系統檢測與故障診斷
.2.2.3冷卻系統分解與組合
.2.3引擎潤滑系統維修
.2.3.1潤滑系統基本結構原理
.2.3.2機油泵及機油噴射閥維修
.2.3.3機油濾清器及機油壓力開關維修
.2.3.4潤滑系統檢測與故障診斷
.2.4引擎點火系統維修
.2.4.1點火系統基本結構原理
.2.4.2電子點火系統診斷與維修
.2.5引擎燃油控制系統維修
.2.5.1燃油控制系統基本結構原理
.2.5.2燃油控制系統維修
.2.5.3感知器及信號控制
.2.6引擎進排氣系統維修
.2.6.1進氣系統
.2.6.2排氣系統

.第3章 手排變速箱維修
.3.1離合器的維修
.3.1.1離合器基本結構原理
.3.1.2離合器分解與組合
.3.1.3離合器故障
.3.2變速器的維修
.3.2.1變速器基本結構原理
.3.2.2變速器分解與組合
.3.2.3變速器故障

.第4章 自動變速箱維修
.4.1自動變速箱基本結構原理
.4.1.1基本作用及控制
.4.1.2電控自動變速箱基本原理
.4.1.3基本組成
.4.1.4換擋基本原理
.4.1.5換擋控制
.4.2自動變速箱系統診斷測試與維修
.4.2.1液體扭力變換接合器
.4.2.2ATF水箱
.4.2.3液壓控制單元
.4.2.4ATF油泵
.4.2.5行星齒輪/換擋元件
.4.2.6駐車檔(P檔)
.4.2.7控制裝置
.4.2.8動力傳遞
.4.2.9故障診斷
.4.3自動變速箱綜合故障排除
.4.4自動變速箱齒輪機構分解與維修
.4.4.1軸的拆解、檢查和組合
.4.4.2齒輪的更換
.4.4.3第二軸(中間軸)裝配分解

.第5章 車身電器系統
.5.1汽車電工技術
.5.1.1電氣/電子系統基本原理
.5.1.2電氣系統的基本電路
.5.1.3電氣系統的基礎元件
.5.1.4搭鐵點
.5.1.5電路圖識讀
.5.1.6電路原理圖分析方法
.5.1.7電路圖讀圖示例
.5.2引擎和起動馬達的維修
.5.2.1起動馬達
.5.2.2發電機
.5.3車輛電源管理系統
.5.3.1供電系統
.5.3.2發電機智能充電管理系統
.5.4車用控制器區域網路CAN BUS
.5.4.1通過網關將數個系統聯成網絡
.5.4.2網關原理
.5.5空調系統維修
.5.5.1基本結構原理
.5.5.2空調壓縮機維修
.5.5.3儲液罐和乾燥器
.5.5.4蒸發器
.5.5.5冷凝器
.5.5.6節溫膨脹閥
.5.5.7空調系統故障診斷

.第6章 底盤系統
.6.1懸吊系統
.6.1.1電控液壓懸吊
.6.1.2電控空氣懸吊
.6.2電動式動力輔助轉向系統
.6.3汽車煞車系統
.6.3.1一般煞車系統
.6.3.2 ABS防鎖死系統
.6.3.3煞車的分解和維修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704409
  • 叢書系列:圖解雜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396頁 / 14 x 20.3 x 1.9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隨著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電控技術在汽車上的發展和應用,對汽車維修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維修技術人員也成為備受行業追捧,具有熟練操作維修能力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為著重在當代汽車維修產業和維修技術人員的技術需求,我們組織編寫了《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這本書。本書以一圖一解的編排方式貫穿全書;以「先入門、後入行」的漸進策略組織內容;基本理論與維修實際應用相結合。以實際維修應用為宗旨,以短期提升實際技能為突出目標。本書版自2013年出版以來,多次重印,累計印數超過70000冊,備受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的喜愛。但是由於汽車技術發展迅猛,為了更好地滿足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的需求,並且不斷地完善和更新本書內容,於是推出了第二版。第二版在內容上保持了原書的編寫框架和內容特色,在其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刪減和更新。例如,刪去了福斯汽車舊款捷達的發動機冷卻系統,並更新為福斯汽車EA211引擎冷卻系統及相關內容;刪去了電路中列舉的中國富康等老舊車型,更新為現在主流的福斯汽車Golf等車型;修改了電器電路中的相關細節(如接線代碼、繼電器及保險絲等);修改了有關章節中個別文字細節描述不夠嚴謹的具體內容;更換和修改一些插圖等。
 
  本書內容分六章,依次講述了汽車維修基礎、引擎系統維修、手排變速器維修、自動變速箱維修、車身電器系統維修與底盤系統維修。各章節講述思路清晰,方法得當,目標明確;易學易懂,重於實際應用。本書適於汽車維修人員閱讀,可作為相關企業的培訓和專業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自學讀本使用。由於我們專業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要用台灣這邊的維修現場的標準來看這本《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實在是差得有點遠。這本書的術語翻譯,偶爾會出現一些讓人會心一笑(但其實很頭痛)的狀況。例如,有些地方用了非常大陸化的表達方式來描述零件功能,這讓我在和學徒溝通時,得花額外的時間去「翻譯」成我們業界習慣講的白話。比方說,書中對「正時皮帶更換」的敘述,步驟非常詳盡,但它完全沒有提到在更換皮帶的過程中,如果曲軸或凸輪軸位置的標記沒有對準,會導致汽門撞擊的嚴重後果,這種關鍵性的警告在實務操作中是性命攸關的!它只把它當成一個標準程序在走,卻忽略了「公差」與「裝配力矩」的重要性。而且,我發現它介紹的許多工具,像是某些特殊規格的套筒組或是扭力板手的使用時機,描述得過於理想化。在我們常常需要跟時間賽跑的保養廠裡,工具的選用必須快速且精準,這本書顯然沒有考量到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環境下的實際需求。如果這本書的作者有真正深入台灣的二手車市場或專門維修廠待過,他們會知道,光是處理老車線路的老化和鏽蝕問題,就夠寫一本專門的書了,但書中對於線路修復的章節,處理方式實在是過於輕描淡寫,彷彿所有線路都是嶄新的一樣。

评分

這本《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在基礎力學概念的闡述上,其實是合格的,但它在「故障排除的思維建立」這一核心技能的培養上,完全失分。維修工作最難的不是動手,而是「診斷」——如何透過現象,回推到最可能導致問題的源頭。這本書給讀者的是「如果A發生,就做B檢查,然後換C零件」的僵化SOP。真正的專業維修人員知道,很多故障都是複合性的,可能是A零件老化導致B系統的訊號異常,進而影響到主電腦的判斷。書中缺乏針對不同故障類型的「排除樹狀圖」或「決策矩陣」。例如,當引擎啟動困難時,它可能只教你檢查火星塞和油泵,卻沒有引導讀者去思考:訊號燈號是否正常?防盜系統是否鎖死?啟動馬達的電流是否足夠?這種缺乏系統化診斷路徑引導的書籍,只會培養出只會「換總成」的技工,而不是真正能「修復」問題的師傅。對於我們這些在第一線處理疑難雜症的人來說,這種缺乏深度思維引導的資料,實用價值遠不如幾份詳盡的車廠維修手冊的片段影印件來得有價值。

评分

這本號稱「全程圖解」的汽車維修聖經,我剛翻了幾頁就忍不住想說,這根本是給剛接觸工具鉗子的新手當作入門參考書用的吧!內容的編排邏輯,說真的,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舉例來說,它對於煞車系統的講解,一下子跳到引擎的冷卻循環,然後又穿插了幾個關於輪胎定位的基礎知識點,讀起來就像在看一本被打散順序的說明書。我期待的是那種從最基礎的零件拆卸、到複雜的電路檢修,能有一條清晰的主線索可以依循,讓讀者知道現在在處理的是哪一個系統的哪一個環節。結果這本《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它的圖解部分,雖然說是彩色的,但很多線束的顏色標示跟市面上常見的日系車或歐系車的標準顏色都不盡相同,這對我們這些習慣用標準規範在判斷的維修師傅來說,反而不是幫忙,簡直是誤導。特別是在處理ABS或ESP這類電子控制單元(ECU)的診斷時,它給的故障碼對照表過於簡略,只是羅列了一堆號碼,卻沒有深入解析背後的機械原理或是可能影響訊號的物理因素。以現在的汽車科技發展速度來看,一本好的維修指南,必須要涵蓋更多的OBD-II診斷流程的深度解析,以及如何使用進階的診斷儀器,而不是停留在拆換零件這種層次。總體來說,它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本「學術理論介紹」,而非「實戰操作手冊」。

评分

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的「圖解」部分,老實說,處理得相當粗糙,完全配不上「全程」這兩個字。很多關鍵的受力點、螺栓的拆卸順序,或是機件組裝時的相對位置關係,圖示都顯得非常平面化,缺乏立體透視感,這對於初學者理解空間結構是極大的障礙。特別是在處理變速箱或差速器這種多層次、高精度的機械組合時,光靠平面的線圖,實在是讓人難以下手,我甚至需要自己上網找影片輔助理解它試圖表達的那個角度。再者,紙質也讓人詬病,在油污和溶劑橫飛的維修環境下,這本用光面銅版紙印製的書本,根本經不起幾次翻閱就會邊緣剝落,內頁也容易因沾染油脂而變得模糊不清,這完全不符合維修工具書該有的耐用性和實用性考量。一本優秀的維修書籍,它的紙張必須要厚實、耐髒,甚至應該設計成可以平攤放在工作臺上而不亂滑動,但這本在這些細節上完全沒有用心,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本標準的學術教材印刷品,而非為汽車維修工作現場量身打造的實用手冊。

评分

我對這本《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的整體編排風格感到非常不滿意,它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本拼湊起來的資料彙編,缺乏系統性的知識傳承脈絡。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它在處理現代汽車的「電子化」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現在的車子,你不能光靠扳手和螺絲起子就能搞定一切,大量的故障判斷都依賴於軟體層面的理解。書中對於CAN Bus(控制器區域網路)的基礎結構僅僅是一帶而過,更別提如何用示波器去分析訊號波形,找出通訊錯誤的根源。這在我們處理高階車款的電腦模組通訊中是必備技能。此外,書中對於環保法規相關的排放控制系統(如DPF或SCR系統)的維護與再生程序,描述得非常保守,似乎只停留在舊款歐盟四期或五期的標準。對於最新一代的排放要求,以及如何進行軟體層面的清除和重置,這本書幾乎是完全空白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剛從駕訓班畢業、連拆卸零件都還生澀的年輕人,完全依賴這本書來學習,他最終會學到的,可能只是如何更換皮帶和濾芯,這跟書名宣稱的「全程圖解」簡直是天壤之別,實在是讓人覺得這本書的出版目的性存疑,或許只是為了填補市場的空白而匆忙上架的產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