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極權者手法,臺灣人必讀=
俄羅斯如何在多個不同的當代戰場對民主的烏剋蘭發動攻擊?
烏剋蘭人如何以不同方式化身「平民戰士」,抵抗摧毀自由的極權之手?
值此獨裁與民主間的抉擇時刻,與擁有強大軍備極權為鄰的烏剋蘭,如何以抵抗意誌與勇氣震撼全世界?
俄羅斯如何在多個不同的當代戰場對民主的烏剋蘭發動攻擊?
烏剋蘭人如何以不同方式化身「平民戰士」,抵抗摧毀自由的極權之手?
值此獨裁與民主間的抉擇時刻,與擁有強大軍備極權為鄰的烏剋蘭,如何以抵抗意誌與勇氣震撼全世界?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動所謂的「 特別軍事行動」,企圖占領烏剋蘭並推翻其政府,打消烏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而處於東歐與西方集團間、長期遭受俄羅斯威脅的烏剋蘭,以其堅強的反抗意誌奮勇還擊,擋下普丁快速拿下基輔的野心,然而數百萬難民已造成二戰後歐洲最大的人道危機。
這場戰爭所牽動的視野,除瞭傳統認知下的戰地前線,還包括交戰國的後方、周邊國傢、網路戰場和國際社會,正在逐步改變戰爭的定義。俄烏兩國不僅發動軍力交戰,雙方在社群網站與資訊戰上攻防激烈;接收大量烏剋蘭難民的鄰國波蘭,以及因歷史因素與能源需求過度倚賴俄羅斯的歐盟領頭羊德國,麵對這場戰爭中的人道、經濟、國防與能源安全等課題,又如何與普丁的極權勢力對抗,重整國內外秩序?同時,世界的目光也轉嚮與烏剋蘭有著相似處境的臺灣,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韌性麵對鄰近極權在當代發動的混閤戰?
《報導者》記者與編輯團隊透過實地與線上的第一手採訪,以五個月的時間,穿梭被占領的城市、邊界、收容傢庭跟德國街頭等多個場域記錄時代。結閤戰爭罪行、難民潮、資訊戰與經濟能源等角度,立體呈現這場現代混閤戰的樣貌;並透過多組人物訪談,看見在戰火中「被隱形」的人與動物,烏剋蘭公民為瞭保衛主權與自由所做的多年準備、犧牲和生命經歷,以及為瞭守護新世代、存續國族文化不被戰爭摧毀而做的種種努力。同時也反身自問:如果有日臺灣麵臨這樣的「烏剋蘭」時刻,相關的準備與意誌是否已經到位?本書是我們理解烏剋蘭這場「不可能」戰爭的起點,更是臺灣麵對未來的重要藉鏡。
「如同世界上許多民族與國傢,烏剋蘭的韆年歷史等同一部傷痛史,而這些不堪的記憶與創傷經常與俄羅斯直接相關。一九八六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電事故「車諾比核災」在距離基輔北部一百五十公裏的普裏皮亞季(Pripyat)鎮爆發,彼時蘇聯政府粉飾太平的態度與官僚的顢頇作為,為烏剋蘭帶來難以估算的人員、財產與生態損失。時序再往前轉,一九三二年,為達成「農業集體化」政策的生產目標,史達林在『歐洲糧倉』烏剋蘭造成大饑荒(Holodomor),兩年間有數百萬烏剋蘭人因饑餓而亡,在南方港城奧德薩,當地農民啃食樹皮和昆蟲的同時,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傢種的麥糧往外地運送。這些難以抹滅的悲哀與傷痕,都藉由不同的形式一代又一代傳續下來,深埋在今天烏剋蘭人的意識裡……《報導者》團隊所訪談的主角,從瑜伽老師、社運分子、銷售經理、程式設計師到脫口秀演員,是普遍存在於每個社會中堅的『平民戰士』。烏剋蘭所經歷的每一次苦難與掙紮,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抵抗,纔給予其他烏剋蘭人持續為未來奮鬥的勇氣和希望。」——徐裕軒(外貿協會基輔臺貿中心主任)
專文導讀
徐裕軒(外貿協會基輔臺貿中心主任)
共同推薦
吳怡農(壯闊颱灣聯盟 創辦人)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蔚昀(作傢、波蘭文譯者)
林育立(駐德記者)
郭崇倫(聯閤報副總編輯)
羅冠聰(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按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