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畫蠟筆畫:給初學者的32堂自學練習課

從0開始畫蠟筆畫:給初學者的32堂自學練習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賴芝昀
圖書標籤:
  • 繪畫
  • 蠟筆畫
  • 初學者
  • 自學
  • 教程
  • 藝術
  • 繪畫技巧
  • 零基礎
  • 兒童畫
  • 創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給初學者的油粉彩自學練習課
  6種基礎必學技法、32款範例步驟詳解
 
  ★油粉彩、乾式粉彩、油蠟筆應該選哪一種?
  ★蠟筆畫的紙張需要特別挑選嗎?
  ★畫到一半紙張和桌子都髒兮兮要怎麼辦?
  ★畫沒兩下蠟筆就鈍瞭如何處理?
  ★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要怎麼保存呢?
  從準備材料、基本技法到由淺入深的主題練習
  水果、花卉、甜點、動物、風景……
  看到什麼就畫什麼
  隨手留住生活中的日日美好
 
  蠟筆小時候大傢都用過
  但它絕對不隻是兒童專屬的塗鴉工具!
  拾起最熟悉、最容易入手的蠟筆
  利用隨手可得的輔助用品
  透過簡單構圖及豐富配色
  從線條、筆觸、著色、疊色等入門技法開始練習
  再到描繪輪廓、觀察顏色、光影、透視……
  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你也能完成充滿特色又有趣的作品
  為日常生活留下美好記憶
 
本書特色
 
  ◎真正從0開始,一步一步帶著你準備材料,並解答各種初學者疑問
  ◎由淺入深,從畫線、筆觸、著色、疊色到輔助工具的使用一一詳解
  ◎32款實際範例依照難度順序示範步驟,隻要跟著做,你一定也可以
  ◎詳細列齣所需色票,蠟筆選色與下筆時機一目瞭然
  ◎附贈練習線稿下載電子檔,輪廓畫不齣來也沒關係
現代藝術的脈動:當代攝影的視覺敘事與技術革新 書名: 現代藝術的脈動:當代攝影的視覺敘事與技術革新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二十世紀中葉至今,當代攝影藝術的演變軌跡、核心美學原則以及其與社會文化的復雜互動。它並非一本單純的技術指南,而是一部對“圖像如何思考”進行深度哲思的文本。我們聚焦於當代攝影如何掙脫傳統紀實和純粹寫實的桎梏,轉而探索身份、記憶、空間、以及技術媒介本身的邊界。 全書分為四個相互關聯的部分,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而立體的當代攝影認知框架。 第一部分:範式的轉移——從“捕捉瞬間”到“建構意義” 本部分追溯瞭戰後攝影思潮的重大轉嚮。傳統上,攝影被視為客觀世界的鏡子,但隨著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攝影師開始質疑這種“中立性”。我們首先探討瞭杜安·邁剋爾斯(Duane Michals)和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等先驅者如何通過序列圖像、模糊的邊緣和對“被攝者”心理深處的挖掘,將個人主觀性植入圖像之中。 隨後,我們將分析觀念攝影的崛起。重點關注那些將攝影作為一種觀念載體而非最終目的的藝術傢,例如漢斯·哈剋(Hanns Haacke)對機構權力結構的批判,以及約翰·巴爾代薩裏(John Baldessari)對圖像並置與敘事斷裂的實驗。這部分的核心在於闡明:當代攝影的價值不再僅僅在於“拍得像”,而在於“拍得有思”。圖像成為瞭一個充滿張力的符號場域。 第二部分:身體、空間與邊緣敘事 當代攝影與身份政治和全球化議題緊密相連。本部分著重考察藝術傢如何利用鏡頭來解構和重塑關於“他者”的刻闆印象,並重新定義公共與私人空間。 我們深入研究瞭諸如辛迪·捨曼(Cindy Sherman)的無題劇照係列,分析她如何通過扮演不同角色,揭示媒體文化對女性形象的建構與規訓。這不僅僅是對流行文化的模仿,更是一種對“自我”作為錶演性存在的深刻反思。 在空間維度上,本書考察瞭如艾琳·格林伯格(Elger Esser)和安德烈亞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等人的宏大敘事。古斯基對超現實的、被資本力量重塑的景觀的俯瞰,迫使觀眾麵對現代技術如何異化瞭我們的物理環境。我們還探討瞭關於後殖民語境下的圖像再生産,以及年輕一代攝影師如何使用圖像檔案來重寫被主流曆史所忽略的少數族裔或邊緣群體的記憶。 第三部分:技術的中介性與媒介的邊界拓展 當代攝影的顯著特徵之一是它對自身媒介的持續審視和挑戰。本部分探討瞭數字技術的普及如何顛覆瞭“原版”與“復製品”的傳統價值體係,以及藝術傢們如何駕馭這些新技術進行創作。 我們細緻分析瞭“後攝影”(Post-Photography)時代的幾種重要趨勢: 1. 數據可視化與算法美學: 探討藝術傢如何將非視覺數據(如氣候變化模型、社交媒體流)轉化為視覺作品,以及算法本身如何成為一種創作工具,挑戰瞭傳統攝影中“曝光與對焦”的物理法則。 2. 檔案的解構與重組: 關注藝術傢如何從公共或私人檔案中提取碎片化的圖像,進行拼貼、修改和重新語境化,探討記憶的不可靠性和檔案的權力結構。 3. 跨媒介的融閤: 考察攝影如何滲透到裝置藝術、錄像藝術乃至虛擬現實(VR)的創作中。例如,一些當代藝術傢使用3D掃描和攝影測繪技術,模糊瞭平麵圖像與三維空間之間的界限。 第四部分:策展語境與圖像的流通 最後一章將目光投嚮瞭圖像進入公共領域後的命運。我們探討瞭當代攝影作品在雙年展、大型迴顧展以及綫上平颱中的流通機製。理解當代攝影,必須理解它如何被“展示”和“解讀”。 本書分析瞭當代藝術機構(如泰特現代、紐約MoMA)在確立攝影史的“正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新興的在綫畫廊和社交媒體對圖像消費習慣産生的顛覆性影響。我們討論瞭圖像的“即時性”與“永久性”之間的張力,以及在一個圖像過載的時代,攝影師如何通過精妙的“留白”和“缺失”來保持其作品的批判力量。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藝術史專業學生、攝影實踐者、策展人、以及所有對當代視覺文化、身份認同和社會批判理論感興趣的嚴肅讀者。它要求讀者具備對基礎視覺語言的理解,並願意投入時間進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嚴謹、清晰,同時保持一定的文學性和啓發性,避免使用晦澀的行話,旨在引導讀者真正“看見”當代攝影的復雜性與活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芝昀 
 
  小時候曾經期許自己能當藝術傢,卻轉個彎成瞭作傢。從畫畫中練習平靜及釋放壓力,在什麼都講究效率的環境中尋找慢的步調。
  本書收錄作品皆為作者的生活日常,希望透過這本教學書,讓讀者多學會一種繪畫應用媒材,並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樂趣。
 
  插畫實驗室 | Piirtää illustration Lab
  FB:www.facebook.com/Piirtaaillustrationlab/
  IG:www.instagram.com/piirtaa.lab/

圖書目錄

作者序
 
Part1
準備工作
材料與工具
色票
材料問題Q&A
 
Part2
基本技法練習
01 線條練習 
02 著色練習 
03 筆觸練習 
04 點練習 
05 疊色練習 
06 色鉛筆輔助練習
 
Part3
◎簡易練習
01 酪梨 
02 橘紅色太陽花 
03 斑葉三角榕 
04 嚮日葵 
05 藍色小花瓶 
06 龜背芋
◎進階練習
07 綠色玻璃瓶 
08 復古電風扇 
09 地瓜濛布朗 
10 鞦天的橘子 
11 紅果金絲桃 
12 肉桂捲 
13 咖啡杯 
14 檸檬派&貝殼燒 
15 蛋塔&香草冰淇淋
 
Part4
◎動物練習
16 牡丹鸚鵡
17 小鴨戴花瓣
18 熟睡的豹貓
19 法國鬥牛犬
◎花卉練習
20 罌粟花
21 小雛菊
22 春天的花園
23 去野餐吧
24 聖誕花圈
◎風景練習
25 倒影
26 晚霞
27 河邊夕陽
28 嚮海邊走
29 芒草
30 白沙灘
31 鼕天雪景
32 聖誕節露營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02344
  • 叢書係列:Guide Book係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5 x 22.5 x 1.8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很開心,第一次用油粉彩作品和大傢見麵。感謝此刻正在閱讀的您,開啟瞭這趟學習旅程,願意翻開這本書,想必也是喜歡油粉彩繽紛且溫暖的氛圍吧!
 
  在大眾的觀念裡,油粉彩也許很一般,第一印象是孩子纔會用的塗鴉工具,即使是簡單的工具,透過構圖及豐富的配色,能呈現特色明確又有趣的作品。齣社會後大多使用電腦繪圖工作,偶然使用油粉彩後,又重新愛上這單純的媒材。
 
  跟著這本教學書一起練習,短時間內技法並不會突飛猛進,多練習繪畫的基礎纔最重要,包括描繪物體輪廓的能力、對顏色及光影的敏銳度、對基本透視的瞭解,加上得有反覆練習的耐心等等。
 
  繪畫沒有標準,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透過簡單的步驟,能將自己喜歡的事物描繪於紙上,讓您在紛擾中得到放鬆及溫暖,我想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瞭。

用戶評價

评分

從實用性來看,這本教材的編輯結構真的非常「聽話」。它不像有些學術性太強的藝術書籍,內容艱澀難懂,需要反覆查閱術語錶。這本完全是為「馬上動手做」而生的。每一課的篇幅都控製得很好,不會長到讓人失去耐心。我通常是晚上吃完飯後,可以專心投入個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剛好可以完整跑完一課的練習。而且,書裡還貼心地設計瞭「自評區」的概念,雖然不是真的要你交捲給誰看,但它引導你去思考「我這一課的重點有沒有掌握到?」、「下次可以怎麼改進?」。這種不斷自我迴饋的機製,對於自學非常重要,因為身邊沒有老師隨時指導,隻能靠自己建立標準。透過書中設立的參照點,我可以更客觀地評估自己的進度,避免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盲區。總結來說,這是一本充滿誠意,且非常能實踐的自學指南,絕對值得我推薦給身邊所有想拿起蠟筆,卻又害怕從何開始的朋友們。

评分

說實在話,市麵上強調「零基礎」的教學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很多都標榜著神奇的快速上手法,結果畫齣來的作品跟書上差瞭十萬八韆裏,讓人灰心喪誌。但這本《從0開始畫蠟筆畫》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沒有過度承諾快速成功,而是非常務實地告訴你,學習需要時間和耐心。它把整個學習過程拆解成一個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每個練習都像是一個小小的裏程碑。我記得其中有一課是專門在處理光影的層次感,光是那一課,我就前後畫瞭四五次不同主題的練習,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這種「鼓勵你多畫、不斷嘗試」的教學態度,遠比「照著描就好」的指導方式要來得有價值。它訓練的不是你的模仿能力,而是你的觀察力。當你開始注意到不同色塊間的銜接、以及筆觸的堆疊如何創造齣更豐富的視覺效果時,你就知道這本書真正教你的東西,是超越瞭「怎麼畫齣一個蘋果」的層級,而是「如何用蠟筆去看世界」。這種思維的建立,纔是真正能讓你的畫技持續進步的關鍵所在,對我這種有點完美主義又害怕失敗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

评分

這本書的作者選題的角度也相當貼近生活,並沒有一開始就挑戰那些宏大或複雜的靜物組閤。我記得最開始的單元幾乎都圍繞著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取得的物件,像是傢裡的舊茶壺、窗邊的一盆小盆栽,甚至是光線透過玻璃杯的摺射效果。這種取材方式讓我可以隨時隨地在身邊找到練習素材,不需要特地跑去買一堆昂貴的寫生用品。而且,作者在講解這些簡單物件時,對於光線和材質的分析卻一點也不馬虎。他會細緻地說明,為什麼木頭的紋理需要用短而有方嚮性的筆觸來錶現,以及光滑的陶瓷錶麵該如何用較少筆觸和留白來暗示其反光性。這種「由簡入繁,層層深入」的設計,讓我感覺每畫完一課,就像是解開瞭一個關於視覺感知的小謎題,成就感非常高。它教會我的,不隻是畫畫的技巧,更是如何用一雙更有洞察力的眼睛去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

评分

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於「失敗」的處理方式。很多教學書隻會展示完美的成品,讓你覺得自己一旦畫壞瞭就完瞭。可是在這本書的某些章節中,作者很坦誠地提到,蠟筆的暈染特性有時候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失控感」,但這並不是錯誤,而是可以被利用的特性。它甚至提供瞭一些「補救」的小技巧,讓原本看起來像災難的筆觸,有機會轉化成一種獨特的紋理。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態度,極大地降低瞭我的心理壓力。我不再害怕下筆太重或是顏色疊加過多,因為我知道,在蠟筆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錯誤,隻有不同的錶現形式。這種心態上的轉變,對我這種習慣瞭傳統水彩或鉛筆那種「一筆定江山」的線性思考的人來說,是極大的解放。我甚至開始享受那種顏色打架、筆觸交織的混亂美感,這完全顛覆瞭我對「畫畫」的刻闆印象,讓我敢於更放手去做實驗性的嘗試。

评分

這本畫冊的裝幀質感真的很棒,拿在手上的觸感紮實,紙張的磅數也夠厚,完全不用擔心蠟筆的油性顏料會滲透過去。我記得我之前買過一些入門書,紙薄得跟印報紙一樣,畫兩筆顏色就糊成一團,光是清理檯麵就夠纍人的。但這本完全不會,光是看著那些精美的範例圖,就讓人心情愉悅,很有「這我也可以試試看」的衝動。而且,書的排版設計得很用心,每一個單元都有清晰的步驟圖解,不像有些書隻是丟一堆文字在那邊,讓人看瞭一頭霧水。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有美術底子的「手殘黨」來說,這種視覺化的引導實在是太重要瞭。我尤其欣賞它對基礎筆觸的拆解,很多時候我們畫不好,不是創意不夠,而是連最基本的「如何握筆」都搞不清楚。這本書從最基礎的線條開始教起,像在雕塑你的肌肉記憶,讓你把蠟筆當成是身體的延伸,而不是一個難以掌控的工具。這種由內而外的訓練,絕對是自學路上最紮實的基石,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在「打地基」,而不是空想蓋大樓。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