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二部曲《奇道》卷一【藏龍臥虎】

《十朝》二部曲《奇道》卷一【藏龍臥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容
图书标签:
  • 历史
  • 武侠
  • 玄幻
  • 奇幻
  • 架空历史
  • 权谋
  • 江湖
  • 东方史诗
  • 成长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朝宰相 馮道 精彩的一生,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五代十國史!
 
  大唐已沒,科舉不再,馮道為尋找「安天下」秘笈的終極篇,決定留在故鄉幽燕出仕,卻遇見史上最殘暴荒淫的劉氏父子。
 
  梁、晉兩大藩鎮也視幽燕為兵家必爭之地,強勢來攻。
 
  馮道面臨一連串內憂外患的危局,如何憑藉天相奇術,一次次為百姓謀生路、助英主奪天下……
 
  本書以編年史的考究、豐富奇想的內容、環環相扣的計謀,精彩華麗的武俠,帶領讀者重回五代十國的磅礡場景,觀看一群被歷史洪流淹沒的豪雄奇才,栩栩重現!
 
學者教授聯合推薦
 
  (按姓氏筆劃多→少排序)
  賴祥蔚 (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家);
  蔡造珉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台灣文學學會監事、歷史武俠評論作家);
  郭貞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林秀芬 (海洋大學航管系教授)

好的,这里为您构思了一份关于一本架空历史小说的详细简介,其内容完全独立于您提供的书名《十朝》二部曲《奇道》卷一【藏龍臥虎】: --- 书名:《盛世之殇:大雍风云录》 类型: 架空历史、权谋斗争、乱世英雄 楔子: 乾元历三百四十二年,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大雍王朝历经百年基业,在帝国的核心,权力正在悄然倾斜。皇帝年迈,子嗣孱弱,朝堂之上,文官与武将的势力达到了微妙的平衡,这平衡的背后,是无数双眼睛的窥伺与算计。边关烽火渐起,塞外铁骑的威胁从未远去,而帝国的心脏,早已腐朽不堪。这是一卷关于王朝兴衰的挽歌,也是一幅初露峥嵘的乱世群像。 第一部:北境烽烟起,权柄暗中较 故事始于大雍王朝北境的“雁门关”。镇守此地的,是久负盛名的老将蒙骜。他以铁血手腕维持着边境的安宁,却深知,这和平不过是建立在帝国对边疆的忽视之上。朝廷的粮草供应时断时续,将帅的调动也充满了政治色彩。 在京城,权力的角逐日益白热化。当朝宰相李慕白,一位以“清流”自诩的文臣领袖,正试图利用皇帝对武将功高的忌惮,推行“削藩”之策。然而,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自己的家族势力铺平道路。与他对立的,是“定北侯”萧承业一系。萧家世代镇守边关,功高震主,却深得军中士卒的爱戴。李慕白视萧家为眼中钉,暗中联合了东宫的某些势力,意图借朝会之机,剥夺萧家的兵权。 主角之一的沈清辞,是翰林院的一名年轻校书,他看似与世无争,实则心思缜密,对朝廷的弊病洞若观火。他偶然间接触到一份关于边境灾情的密报,发现其中存在巨大的贪腐黑幕,而这些贪腐的资金,正被用于资助李慕白在京中的私党。沈清辞明白,若想揭露真相,他必须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他选择依附于那位被百般打压的定北侯萧承业。 第二部:麒麟折翼,风云初动 随着局势的升级,一场精心策划的“军功褒奖”大会在京城举行。李慕白抓住机会,公开弹劾萧承业的部将涉嫌贪污军饷,并要求萧家派遣嫡系入京接受调查。这无疑是对萧家权威的直接挑战。萧承业之子萧钰,一位被誉为“玉面儒将”的青年才俊,被迫放弃前线事务,带着对父亲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失望,踏入京城。 萧钰与沈清辞的相遇,充满了试探与合作。萧钰的正直与武勇,与沈清辞的谋略和对局势的清晰判断,形成了奇妙的互补。他们联手,试图在朝堂上扭转局面,但很快就发现,朝廷的泥潭远比想象中深。他们不仅要面对李慕白的明枪暗箭,还要应对潜伏在皇帝身边,以“贤德”闻名,实则心机深沉的太后党羽。 在调查贪腐的过程中,沈清辞发现,这场动乱的背后,似乎有着一股更为古老的势力在推动——一个号称“九州遗脉”的神秘组织,他们信奉“旧秩序”,试图借由大雍王朝的衰败,重建一个更符合他们理念的天下。 第三部:北境异动,关隘生疑 正当京城内斗升级之时,北境的局势急转直下。与大雍王朝长期对峙的塞外游牧部落“铁戈部”,突然集结重兵,公然越过长城防线,劫掠边州。老将蒙骜力排众议,采取强硬抵抗,但由于京城迟迟未能拨付援军,战事陷入胶着。 萧钰敏锐地察觉到,这次入侵的时机过于巧合,更像是对大雍兵力调配的精确打击。他与沈清辞推测,李慕白为了削弱萧家的势力,可能私下与铁戈部达成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协议,或至少是刻意延误了支援,以期让萧家在边关损失惨重。 萧钰决定孤注一掷,他秘密派遣心腹将领,带着沈清辞整理出的关于李慕白与边境贪腐勾结的证据,秘密潜回雁门关,协助蒙骜守城。而他自己,则必须留在京城,直面李慕白的政治绞杀。 结局悬念: 大雍王朝的命运,悬于一线。京城内,李慕白的权力达到巅峰,他即将掌控朝政,而萧家和沈清辞的命运,也将在接下来的朝会中揭晓。边关,蒙骜和萧钰的心腹正在进行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血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权谋之战和刀光剑影的边境冲突中,谁能笑到最后?是象征着旧秩序的权臣,还是渴望挽狂澜于既倒的异类? 《盛世之殇:大雍风云录》不仅仅是一部讲述朝堂倾轧的权谋小说,它更描绘了一个在腐朽与变革之间挣扎的庞大帝国,以及在乱世中,有识之士如何以微弱之光,试图照亮黑暗的征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可阻挡,但其中每一个微小的抉择,都可能改变万千生灵的命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容
 
  2013年,以豐富奇想、開闊深刻的內容,出版130萬字魔幻武俠鉅作《殘天闋》。
  2015年,以考究的史學,融合玄幻武俠,推出95萬字古典優雅的《武唐》。
  2019年,以嚴謹的編年史蹟、磅礴大氣的五代十國為背景,推出73萬字《十朝》首部曲《隱龍》。
  2022年,以恢弘壯麗的群雄爭霸場景,重塑五代十國史觀,推出118萬字《十朝》貳部曲《奇道》。
 
  高容擅長以優美精練的文字,架構出龐大交錯的情節,布局深遠具邏輯性,畫面生動如影劇,在情理中寫出創新,在驚奇中散發著人文哲思,令人掩卷之後,仍回味不已。
 
  「在朝代更迭之後,仁心宰相搖身一變,成了千古唾罵的無恥貳臣,歷史之虛幻猶如武俠之玄幻!無論人們認同哪一種史觀,當我們凝望著前朝的足跡,總能映照出當代的處境……」--高容小語
 

图书目录

◎本書目錄以公元年為序號,章回名稱取自《李白詩選》
九0六.四   嘆我萬里游.飄飄三十春 《門有車馬客行》
九0六.五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古風五十九首˙其十五》
九0六.六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古風五十九首˙其三》
九0六.七   坦腹東床下.由來志氣疏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九0六.八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春日醉起言志》
九0六.九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古風五十九首˙其三》
九0六.一0 群沙穢明珠.眾草淩孤芳 《古風五十九首˙其三十七》
九0六.一一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九0六.一二 幽燕沙雪地.萬里盡黃雲 《送崔度還吳(度,故人禮部員外國輔之子)》
九0七.一   鯨鯢未剪滅.豺狼屢翻覆 《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才》
九0七.二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古風五十九首˙其一》
九0七.三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北上行》
九0八.一   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九0八.二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少年行二首˙其一》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89313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賴祥蔚教授小傳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曾任: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臺藝大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所長。
  著作:《穿越台灣趣歷史》、《台灣血皇帝:血海帝王霧峰林文察》等多部作品,其中《樂觀,就會成功》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課外讀物」,《誰叫你讀博碩士!》被國家圖書館評選為「台灣出版Top1代表圖書」。
 
  研究領域:言論自由、媒體經濟學、傳播政策,研究成果連續多年獲學術研究獎勵。-----------------------------------------------
  感謝,我們有高容
  ——歷史小說的新高峰《十朝》
 
  當全世界華人在討論歷史小說的時候,中國大陸可以講出很多享譽國際的歷史小說作家,就連日本也有不少廣為人知的華人歷史小說作家,這時不免慶幸,感謝在當代的台灣,我們有高容。
 
  說台灣有高容,當然不是說高容的歷史小說只在台灣發光,而是感謝這位本來的科技新貴,能夠毅然全職投入歷史小說寫作,不僅為中國歷史的普及,貢獻了一盞無可取代的絢麗燈火,也在全球文壇為台灣的歷史小說寫作大大爭光。
 
  環顧當代中國的歷史小說作家群像,真可以說是奇才輩出、各顯神通,宛如重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
 
  推陳出新的歷史小說,個人首推方白羽的《天機破》系列,他讓線上遊戲與穿越時空,在華麗中完美進行多層次的結合,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小說巧妙展現了真正的「元宇宙」概念;相較之下,一些現代科技大亨的論述,說穿了就只是「人設宇宙」而已。
 
  至於正規的歷史小說,典範當數孫皓暉的《大秦帝國》系列,他簡直讓讀者重新走過那段老秦人變法圖強、奮發出關、一統天下的傳奇歷史。更讓人折服的是,本職為法學教授的孫皓暉不只說故事,還從具體時空背景,由真實歷史人物在故事的推進中,深入淺出闡述春秋戰國各家學說與制度的精華。即使是在大學與研究所都曾經修讀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我,拜讀之後都常有豁然開朗的欣喜收穫。
 
  有這麼多座歷史小說的「神山」在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有歷史文學的盛宴,憂的是會不會竟難以為繼?
 
  就在這個時候,高容出現了。她把奇幻、武俠融入歷史小說,乍看之下讓人既驚艷、又擔心。驚艷的是,高容的歷史小說「信雅達」:信是符合歷史,雅是文字雋永,達是內容通順、有最適合傳達的閱讀趣味,一開卷就讓人愛不釋手。擔心的是,這樣會不會又走上金庸的困境?
 
  金庸大師寫了許多經典而具有歷史色彩的武俠小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有人認為,金庸如果不是採取武俠小說的形式,更能夠成為文學大師。但後來的發展證明,金庸就是大師。
 
  金庸已經是大師,那麼高容呢?
 
  閱讀高容的歷史小說,當可發現她兼具金庸、孫皓暉、方白羽等大師的長處。
 
  孫皓輝寫《大秦帝國》,這段歷史本來就容易吸引讀者,目標明確,就是強國。在這個大的主軸之下,許多人物都具有超高的知名度,容易獲得讀者認同。
 
  然而,或許是歷史太長、人物太多,加上早有既定印象,重讀那段大歷史,固然讓人心情激盪不已,但是對人物的情感,相對反而模糊一點了,許多人物儘管在翻頁時出現在眼前,但是幾頁之後,終究還是回到了歷史。
 
  至於金庸寫武俠,功夫描寫當然精彩,人物刻劃更是活靈活現,蕭峰、郭靖、楊過、張無忌、韋小寶,簡直有了真實生命,愛恨情愁躍然眼前。相較之下,故事的歷史性就稍微簡單了一點。
 
  方白羽的「元宇宙」歷史小說,有歷史、有人物、有科幻趣味,讓人大開眼界。但是因為時間長度是上下數千年,具體歷史也不免稍微薄弱。
 
  高容先前的作品,就已經奠定了她的文學地位,吸引了一大群忠實讀者。2013年,她寫出130萬字的魔幻武俠鉅作《殘天闋》;2015年,她跨入玄幻武俠歷史小說,推出了95萬字的《武唐》。如今這部《十朝》,不只更上一層樓,而是攀登到了巔峰。
 
  高容的歷史小說《十朝》,幾乎就是把真實歷史寫出來,裡面那些超乎想像的情節,都可以在歷史記載找到根據。最難能可貴的是,高容寫活了歷史與人物,而且她這次挑選的,還是最難寫的歷史與最難寫的人物——五代十國的馮道。
 
  說起五代十國,人人嘆氣,那個最混亂的時代,是許多人求學時歷史考試最怕的領域。梁、唐、晉、漢、周,能記得就不容易,更不用說各朝與十國的王侯將相了。小說的主角馮道,後代史家給他的定位,多為負面,說他不忠、以他為恥。這段歷史、這種人物,居然會有人想寫?這種選擇,讓人好奇是不是歷史小說家要自我折磨啊?
 
  直到翻開《十朝》,看到的不只是在我腦海裡一直混沌不明的五代十國,一頁頁清晰了起來;隨著主角馮道的登場,更看到作者高容的企圖心——她不只是書寫歷史小說,更是要重新呈現一段已被世人漠視與扭曲數百年的真實歷史人物!
 
  以歷史小說為真實歷史翻案,目前為止比較為人所知的,只有英國作家約瑟芬.鐵伊在1951發表的歷史小說《時間的女兒》,為理查三世翻案,澄清了這位「惡君」沒有殺死王兄之子以奪得王位。這部小說雖然因為歷史翻案而相當有名,但是作品本身的普及度,恐怕不是很高,即使是喜歡歷史小說的讀者,恐怕看過的也不太多。何以如此?關鍵在於文學的趣味性。
 
  最通俗的中國古典歷史小說,或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精彩好看又有深度,眾多人物各有風采。但美中不足的是,《三國演義》的內容太多背離正史,這恐怕不會是真正歷史小說的好榜樣。高容的《十朝》,不只寫活了主角馮道,也像《三國演義》一樣讓王侯將相等千百人物都鮮明了起來。
 
  高容的《十朝》,完全有資格像《三國演義》那樣廣為流傳,但不同的是,《三國演義》讓人混淆了正史《三國志》,扭曲太多歷史。高容的《十朝》,在充滿文學張力的奇幻、武俠、愛情之外,幾乎都是真實歷史。
 
  有幸先睹為快,暢讀之餘,對許多太傳奇的內容,忍不住屢屢對照史料,每次都驚嘆居然都有真實根據!出身科技業的年輕才女高容,居然可以把枯燥的史料寫得這麼精彩,連當時的生活習慣與語言文物,也都認真查證,用功之勤,勝過許多學者。
 
  相信任何讀者看了之後,從此就真正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歷史。原本的歷史,絕對沒有這麼多的血肉,多虧了高容的妙筆與巧思。這當然不是化腐朽為神奇,但絕對是化史料為傳奇!
 
  高容細細寫出馮道的人生,她不是用白描的方式,直接告訴讀者馮道這個人的性格,而是讓大家跟著年輕的馮道,一起在因緣際會的無奈之中,漂泊於江湖、體驗亂世之下的真實人生。剛開始閱讀,好奇馮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怎麼抉擇;繼續看下去,我們漸漸不是在觀看馮道的人生,而是融入了馮道的世界,跟他一起體驗人生。於是領悟了馮道何以會成為馮道,他怎麼能夠歷經五個朝代、十一位皇帝,卻「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史書簡單兩行字,百姓堆疊無盡骨。這是我閱讀高容《十朝》之後的感嘆。
 
  高容的《十朝》,關心的是天下蒼生,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在戰亂之中,最痛苦的是百姓。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要慷慨赴義?還是要解救黎民?這是最有人道主義的大哉問。

  馮道如果有知,當感謝一千多年後的高容與《十朝》。被馮道救助過的無數生命,也當感謝高容的《十朝》。
 
  作為忠實的讀者,由衷感謝,我們能有高容。
 
  蔡造珉教授小傳:
  現任台灣文學學會監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兼淡水社區大學主任。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曾任真理大學台南校區行政處處長、台灣文學系主任、台灣文學資料館館長。
  著有學術專書《南宮搏著作研究》、《寫鬼寫妖、刺貪刺虐~「聊齋俚曲」新論》與《蘇軾小品文研究》;單篇論文20餘篇。
  研究領域涵括臺灣武俠小說、現代歷史小說、電影文學、中國古典小說等。
 
    武俠真的已成明日黃花了?筆者不諱言的說,就目前態勢來看,答案是對的。若光以台灣而論,台灣曾出現超過300個武俠作家、3000多部武俠作品,但盤點2000年後之台灣武俠,卻僅剩高容、沈默、鄭丰、上官鼎、樓蘭未、孫曉、張大春、奇儒……等10來位,這樣的現狀,不是沒落又該是什麼?但「武林」縱使多擾(有各類型小說),卻仍有少數願做此「俠客之夢」撰寫武俠,或許也該慶幸才是。其中高容,看似雖僅出版《殘天闋》、《武唐》及《十朝》等三部,但其雄渾氣魄與細膩文筆,這剛柔並濟之勢,筆者以為,實為台灣武俠界撐起了一方江山。
 
  高容截至目前作品(含筆者有幸先睹為快此《十朝》二部曲之電子檔),其創作總字數已堂而皇之超過四百萬字,而欲邁入五百萬字之林,這樣的創作量放眼當今仍筆耕於武俠界者,難有出其右者。又其對歷史鑽研之深(五代十國可謂中國歷史中極其繁複之一段)與文學用功之勤(如其《武唐》與《十朝》回目大量採用唐太宗、李白、杜甫等之詩選),都不是一般武俠作家能力所及之處,而高容竟如此駕馭自如,若非親眼所見,實難相信這竟是出自一位理工科系之生花妙筆,著實令我激賞與讚嘆。而就其作品,筆者以為還可從三個視角著眼觀察之:
 
  真實構寫迫人無法迴避
    
  亂世與民不聊生是畫上等號的,而描寫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人民別說溫飽,就連啃樹皮、吃黏土,亦屬稀鬆平常;更甚者,如政府設立「宰殺務」,屠宰饑民以充當軍糧,高容構寫事實,讓殘酷歷史「示現」於我們面前,所以「膽小者勿入」亦是做為推薦者的我,對於讀者閱讀此書之善意提醒。另外,諸如這些皇帝和大臣們的荒淫、殘暴與無恥,也是書中展現出來令人無法迴避之痛恨,如朱全忠之淫穢竟連大臣們之妻子稍具姿色者,盡皆召入後宮、供其享樂;而大臣為爬高位乃逢迎拍馬、醜陋盡顯,直如高容藉主角馮道之口諷刺這些人乃:「無才無德、無勇無義、無是無非、無骨無氣,任人揉搓捏扁,不改其志,膿包哉。」無奈這膿包自古至今都有,倒也不曾在哪個時代缺席過,換個角度想,或許這也是一種公平吧!
 
  善立新意使人追尋思索
    
  《十朝》以馮道為主角,但誠如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曾對其強烈批評道:「予讀馮道《長樂老敘》,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矣」,乃恥其竟忝顏在四朝歷任高官,彷若「國家興亡,與我無關」,還自封「長樂老」,洋洋自得般。但高容此書為其翻案,認為亂世之中,最簡單是歸隱偷生,其次是盡忠殉主,再其次是提著腦袋在戰場上廝殺,但最難的是,「在奸雄手下苟且生存,看似無恥逢迎,受萬人唾罵,其實心懷天下,能忍人所不能忍。」馮道一生功過是否由歐陽修一語斷定?見此,難道不需深思細究?又如宦官是否在歷史對其汙衊下,沒有一盡忠報國之人?先不論人類對其施行何等慘無人道之酷刑,就宦官來源而論,若非貧民,便是戰俘,再不然便是獲罪誅族之稚兒,其年幼入宮,故知識何能承載治理國家?若說其為何挾君叛國?主因不即是昏君在位而宦官們只想求生存罷了!高容提供了我們對所謂「事實」另一角度的看法。
 
  文字優美令人反覆閱讀
    
  高容文筆細膩、文字優美,在此稍破個梗,先透露一段寫佳人的文字,分享給大家,其寫道:
 
  眉似青黛、眼如月波,心如玲瓏玉、人似碧綠荷,雖不是絕色佳麗,但對任何人都溫婉和悅、靈巧周到,彷如濁世中一朵清蓮,不惹春英妒,未似俗花艷,在群雄都忙著搜羅美人,群芳都爭奇鬥妍的亂世裡,這樣內心美善,舉止謙雅的姑娘反而難能可貴……
 
  這形容的是書中一名為「千荷」的丫鬟,連一小小角色,高容都如此狀寫,豈不有《紅樓夢》之神韻?而整部作品引用古典詩詞處,更是俯拾可得,這一切端賴讀者您細細品嘗,切莫貪快引人入勝之情節,忘卻駐足留戀作者此匠意巧心之刻畫。
 
  「縱使繁花似落盡,仍數點寒星傲立」,這是筆者2020年在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的一篇論文題目,縱然武俠已不復當年盛況,但仍有如高容這樣醉心於武俠並願意為之付出所有心力的高質量作家,作為武俠癡的我,真正是欣喜若狂的。所以當高容告知將出版《十朝》二部曲並囑我撰寫推薦文時,「義不容辭」是我的心情寫照,像這樣兼具「真善美」的武俠作品,叫我寫個百千篇推薦文,我也是甘之如飴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书封那一抹沉稳的墨色,加上“十朝”二字,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茶余饭后读物,而是要耗费心力去品味的。我这个人呐,对历史题材总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害怕受伤的心态。期待的是那些波澜壮阔、权谋交织的精彩叙事,害怕的是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大场面”而把人物写得扁平化,变成推动情节的工具人。不过,《奇道》卷一【藏龍臥虎】这个副标题,倒是点出了我的好奇心。台湾的读者,其实对历史的解读很有一套自己的细腻视角,我们不光看皇帝将相的功过,更在乎的是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所以,我特别关注作者如何铺陈前期的矛盾冲突,那些“藏龙”和“卧虎”究竟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无奈,有没有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希望这次,不是那种只看表面英雄主义的套路,而是能给我一种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那个年代特有气味的阅读体验。毕竟,历史的厚重感,是用细节堆砌出来的,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我真的很期待它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新鲜感,毕竟市面上的历史小说,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换个朝代,内核还是一模一样。

评分

光是翻开扉页,那排版就让我眼前一亮,非常讲究。那种留白的艺术,不急不徐,好像在邀请读者先冷静下来,准备进入一个需要专注力的世界。我最近读了好几本号称史诗巨著的小说,结果都是那种恨不得把所有背景知识一股脑儿塞给你,读起来像在啃教科书,完全没有叙事的流畅感。咱们台湾的阅读品味,讲究的是“韵味”,是那种不言而喻的意境。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描述场景和氛围时所用的词汇,是否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在里面。如果作者能将那个“十朝”间的历史脉络,巧妙地融入到角色对话和环境描写中,而不是生硬地插入大段的背景介绍,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期待的是一种更具文学性的历史重构,而不是简单的故事复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哪怕情节发展缓慢一些,我也愿意沉浸其中,慢慢品味。毕竟,真正的好故事,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的。

评分

这部书的字体选择和纸张质感,让我想起以前在旧书店淘到的那些年代久远的精装本,有一种复古的厚实感。这种物理上的触感,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至关重要。我常常觉得,现代的很多小说,为了追求轻便和快速消费,牺牲了书本本身作为“容器”的庄重性。而《十朝》二部曲,至少在外观上,给了我一种“这是一部值得被珍视”的信号。我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匹配得上这份体面。我个人对叙事节奏的要求很高,不喜欢那种情节推进像拖泥带水一样,但也不能是那种一页一个高潮的廉价刺激。我更欣赏的是那种像太极推手一样的叙事,内敛而有力,该爆发时绝不手软,但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着一种稳健的张力。希望第一卷【藏龍臥虎】能成功地埋下足够多的伏笔和悬念,让我对第二卷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评分

我最看重一部小说的“格局”——它能将读者带到多远、多深的地方。如果《奇道》只是一个简单的英雄成长记,那未免太平庸了。我期待它能触及到“道”的层面,这里的“道”,可能关乎天命、关乎权力的本质,甚至关乎一个文明在面对巨大变局时的精神韧性。台湾的文化背景,让我们对“传承”与“变迁”这两个主题格外敏感。所以,我很想知道,在这“十朝”的更迭中,究竟有哪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又有哪些东西是被彻底抛弃的?这些哲思,如果能不着痕迹地融入到角色的命运抉择中,而不是变成说教,那这本书就真的有资格被摆在我的“必读”书架上了。光是看书名,我就嗅到了一种宏大的野心,希望作者的笔力能够撑得起这份野心,给我们读者带来一场真正酣畅淋漓、又能引发深思的阅读洗礼。

评分

说实话,我买书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功课”要做,因为对“十朝”这个设定本身就带有一点警惕。题材太大,很容易驾驭不住,变成宏大叙事下的牺牲品。我最怕看到那种“一笔带过”关键历史节点,然后把笔墨全堆在虚构的三角恋或办公室政治上的写法——那对真正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简直是侮辱。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在史料的严谨性和文学创作的自由度之间,找到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台湾的读者,对“考据”这件事挺较真的,尤其是在涉及朝代更迭和文化冲击时。如果《奇道》能展现出对那个特定时代社会结构、民间风俗的深刻理解,哪怕只是在描绘一个市井小贩的日常,只要那个日常“对味”,我就能立刻被说服。我关注的不是谁赢了,而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那种深层的动机和结构性困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