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實用建築法規「革新編目版」(九版)

最新實用建築法規「革新編目版」(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詹氏書局編輯部
圖書標籤:
  • 建築法規
  • 建築設計
  • 工程實務
  • 法規彙編
  • 建築法規(九版)
  • 實用建築
  • 建築工程
  • 法規
  • 設計規範
  • 革新編目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適用對象
  建築師事務所
  建設公司/土地開發投資決策者
  大專院校建築、土管、都計係所師生
  建築師考試/建築工程高普特考
  不動產從業人員

本書特色

  收錄數目最多:134種業界常用法規全收錄!無論是建築申請的所有相關規定,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通通一本就夠。

  十大領域到齊:包含建築法規、國土計畫法規、區域計畫法規、都市計畫法規、都市更新法規、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物法規、山坡地與環評法規、建築師與技師法規、營造業法規、政府採購法規共十大建築領域重要法規集結。

  檢索翻查最速:簡明的檢索係統,免翻目錄即可速查所需法規條目;法規亦按類別編號,井井有條件益於記憶。

  圖錶清晰簡明:法規所附圖錶、書件全麵重新排版,格式統一,查閱便利。

 
建築工程實踐的指南:從設計到驗收的全流程解析 圖書名稱: 建築工程實務精要:設計規範、施工流程與質量控製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建築行業從業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手冊。內容涵蓋瞭現代建築工程從概念設計、方案深化、施工組織到竣工驗收的完整生命周期,側重於如何將理論規範轉化為可操作的工程實踐,並有效應對項目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技術與管理挑戰。 第一部分:建築設計與規範解讀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當前主流的建築設計理念與標準體係,尤其關注如何在新舊規範交替的環境下實現設計的閤規性與創新性平衡。 一、 規劃設計與場地適應性研究: 詳細闡述瞭項目前期選址、地形地質條件分析對建築形態和基礎設計的影響。重點解析瞭城市規劃紅綫、退讓距離、日照分析、消防間距等硬性指標的精確測算與文件編製流程。書中通過多個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優化場地布局,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同時滿足生態與景觀要求。 二、 結構設計原理與深化: 涵蓋瞭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及新型復閤結構的設計要點。詳細解讀瞭荷載取值、抗震設防等級的確定、構件尺寸的初步估算方法。針對復雜結構(如大跨度、超高層),提供瞭詳細的有限元分析應用基礎和結果判讀指南,強調瞭結構安全冗餘度的設計哲學。此外,特彆增設瞭對新型結構連接技術(如栓釘連接、預應力技術)的施工適應性分析。 三、 建築物理性能優化: 深入探討瞭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聲環境控製及自然采光設計。書中不僅羅列瞭國傢現行的節能標準和指標,更側重於材料選擇與構造層次的優化策略。例如,在保溫係統中,對不同材料的防火性能、透氣性及長期耐久性進行瞭對比分析,並提供瞭多層幕牆係統的水密性、氣密性設計節點圖集解析。聲學部分,著重於樓闆撞擊聲控製和設備噪聲的隔振處理技術。 四、 設備管綫綜閤與BIM應用: 闡述瞭給排水、暖通空調(HVAC)及電氣係統的優化布局原則,強調管綫綜閤設計是減少施工衝突的關鍵。書中引入瞭當前BIM(建築信息模型)在衝突檢測、工程量統計和施工模擬中的實際應用案例,指導讀者如何利用三維模型指導深化設計,避免後期返工。 第二部分:施工組織與過程控製 本部分聚焦於設計成果嚮實體建築轉化的工程管理環節,強調安全、質量與進度的有機統一。 一、 施工方案編製與技術交底: 詳細解析瞭編製科學、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TSD)的各個要素,包括施工順序、資源配置計劃、季節性施工措施。強調瞭技術交底的深度和針對性,必須將圖紙意圖準確傳達給一綫操作人員,並形成可追溯的記錄文件。 二、 基礎與主體結構施工控製: 對深基坑支護、樁基檢測、模闆工程的安裝與拆除進行瞭詳盡的工藝指導。在主體結構部分,重點分析瞭混凝土澆築的連續性控製、養護溫度的監控,以及鋼筋綁紮與保護層厚度的驗收標準。書中特彆列舉瞭高聳結構施工中的風荷載與垂直度控製技術。 三、 建築裝飾與隱蔽工程管理: 裝飾裝修部分,涵蓋瞭從基層處理到麵層裝飾的質量控製要點,如瓷磚空鼓率的檢測方法、塗料的塗裝工藝要求。隱蔽工程作為質量控製的重中之重,本書詳細梳理瞭防水工程(屋麵、地下室)的構造層次、材料搭接要求及關鍵部位的閉水試驗流程,並強調瞭水電係統預埋件的定位精度驗收標準。 四、 建築節能與綠色施工: 探討瞭綠色施工技術在揚塵控製、節水、廢料迴收中的應用。針對建築節能,詳細介紹瞭外牆外保溫係統的施工工藝控製點,特彆是對錨固件的設置間距和抹灰層的抗裂措施。 第三部分:質量驗收與竣工交付 本部分是銜接施工與使用階段的關鍵,側重於工程最終的質量判定標準和文件歸檔。 一、 分部分項工程驗收標準: 依據現行國傢及行業驗收規範,係統梳理瞭各專業分項工程的驗收程序、檢驗批的劃分及驗收記錄的填寫規範。書中以錶格形式直觀展示瞭關鍵控製點的抽檢數量和判定標準,幫助項目管理者準確把握驗收節點。 二、 竣工驗收備案與資料整理: 詳盡介紹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流程,包括竣工圖的編製原則、工程質量評估報告的撰寫要點。強調瞭施工過程中所有原始記錄、試驗報告、變更簽證等技術文件的係統化整理,以確保工程檔案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三、 試運行與使用階段移交: 涵蓋瞭設備係統(如消防、電梯、暖通自控)的聯動試運行要求,以及業主方的操作人員培訓要點。本書最後總結瞭建築投入使用後,業主方應關注的維護要點,以確保建築性能的長期穩定。 本書特色: 本書的最大特點在於其極強的實操性,所有理論闡述均緊密結閤工程現場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常見質量通病的分析與預防措施的講解,真正實現瞭“讀完即可上手”的目標。書中大量穿插瞭標準圖例與現場照片,力求將復雜的規範要求可視化、流程化,是工程技術人員、項目經理以及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必備工具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條、項、款、目 ─ ◆認識條文書寫層級
憲法、法律、行政命令 ─ ◆認識「法」之效力
◆臺灣地區土地管製計畫與建築管理體係圖
◆建築相關法規之「立法精神」綜覽錶
◆建築法(母法)與相關行政命令(子法)對應檢索錶
◆中央法規標準法
◆國土計畫法
◆國土計畫法體係之立法重點

建築法規1 建築管理
101 111.05.11 建築法
102 108.02.22 臺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3 107.08.08 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 
104 105.12.07 桃園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5 110.09.10 新竹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6 106.12.29 臺中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7 110.02.01 高雄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8 88.12.24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
109 88.06.29 實施都市計畫以外地區建築物管理辦法
110 81.11.05 金門馬祖建築法適用地區外建築物管理辦法
111 110.12.02 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112 109.10.06 智慧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錄於建築法規7─古蹟及歷史建築(P.302)

建築法規2 畸零地/法定空地
113 109.02.04 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4 100.06.08 新北市畸零地使用規則
115 105.08.10 桃園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6 97.11.06 新竹市畸零地使用規則
117 100.08.09 臺中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8 107.08.01 高雄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9 99.01.29 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
120 84.11.15 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證明申請核發程序

建築法規3 禁限建
121 107.07.11 航空站飛行場助航設備四周禁止限製建築物及其他障礙物高度管理辦法
122 103.06.04 大眾捷運法
123 99.01.15 大眾捷運係統土地開發辦法
124 108.05.16 大眾捷運係統兩側禁建限建辦法
125 91.08.16 臺北市大眾捷運係統路權範圍內建築物管理要點

建築法規4 使用管理
126 111.05.27 建造執照及雜項執照簽證項目抽查作業要點
127 74.06.26 建造執照預審辦法
128 101.04.02 違章建築處理辦法
129 110.12.23 臺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
130 91.03.14 建築物部分使用執照核發辦法
131 108.11.20 臺北市一定規模以下建築物免辦理變更使用執照管理辦法
132 111.06.09 建築物昇降設備設置及檢查管理辦法
133 111.06.09 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
134 107.02.21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
135 94.09.02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以二維條碼或網路傳輸方式連線申報作業原則
136 111.03.02 建築物使用類組及變更使用辦法
137 111.05.11 消防法
138 108.09.30 消防法施行細則
139 99.03.03 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範圍
140 93.06.17 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管理辦法

建築法規5 停車/避難
141 109.04.08 原有閤法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改善辦法
142 100.09.06 臺北市建築物增設室內公用停車空間供公眾使用鼓勵要點
143 94.03.16 臺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自治條例
144 108.12.11 新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辦法
145 101.07.19 高雄市建築物附建防空避難設備或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自治條例

建築法規6 公寓大廈
146 111.05.1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147 94.11.16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148 103.04.30 公寓大廈規約範本
149 104.06.15 公寓大廈管理報備事項處理原則

建築法規7 古蹟及歷史建築
150 105.07.27 文化資產保存法

區域計畫/非都市土地相關法規
201 89.01.26 區域計畫法
202 102.10.23 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
203 111.07.20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製規則
204 110.02.08 非都市土地申請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作業要點
205 111.09.12 製定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圖及編定各種使用地作業須知
206 105.11.30 水土保持法
207 109.12.02 水土保持法施行細則
208 104.09.04 農業用地興建農捨辦法

都市土地相關法規
301 110.05.26 都市計畫法
302 109.03.31 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
303 100.07.22 臺北市都市計畫施行自治條例
304 111.03.16 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
305 109.12.23 都市計畫法臺中市施行自治條例
306 110.05.13 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307 110.12.30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製自治條例
308 107.06.14 新北市政府受理自辦市地重劃作業要點
309 111.01.19 新北市獎勵投資興建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
310 92.12.02 新訂擴大變更都市計畫禁建期間特許興建或繼續施工辦法
311 91.06.13 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審議原則
312 106.04.18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313 103.08.04 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
314 93.02.19 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用地檢討變更處理原則
315 88.06.29 都市計畫分區發展優先次序劃定原則
316 100.11.16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臨時建築使用辦法
317 109.12.23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
318 92.10.13 獎勵投資辦理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
319 107.08.24 都市計畫工商綜閤專用區審議規範
320 100.12.23 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
321 107.01.25 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使用審議規範
322 89.11.18 都市計畫各種土地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用地退縮建築及停車空間設置基準

都市更新/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法規
401 110.05.28 都市更新條例
402 108.05.15 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
403 108.05.15 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404 108.05.16 都市更新會設立管理及解散辦法
405 108.06.17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辦法
406 108.05.27 都市更新事業接管辦法
407 108.10.28 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之都市更新事業機構及協助實施者投資於都市更新地區適用投資抵減辦法
408 110.12.30 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09 111.03.17 臺北市自行劃定更新單元重建區段作業須知
410 110.07.28 新北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1 105.06.23 新北市都市更新案件審查作業要點
412 107.01.08 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基準
413 107.10.24 桃園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4 110.08.04 新竹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標準
415 111.01.20 臺中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16 107.05.08 臺中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7 105.12.26 臺南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8 101.06.21 高雄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19 100.01.24 高雄市政府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基準
420 106.12.06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421 98.06.19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施行細則
422 109.05.06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423 106.08.01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施行細則
424 109.11.10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425 108.06.13 中央主管機關補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費用辦法
426 107.10.11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辦法
427 106.08.03 直轄市縣(市)閤法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異議鑑定小組設置辦法

國傢公園/山坡地
501 99.12.08 國傢公園法
502 72.06.02 國傢公園法施行細則
503 92.03.26 山坡地建築管理辦法
504 107.05.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山坡地範圍劃定及檢討變更作業要點
505 79.06.13 山坡地開發建築麵積十公頃以下核發開發許可應行注意事項
506 108.01.09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
507 109.05.13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施行細則
508 109.10.06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

環境影響評估/政府採購
601 92.01.08 環境影響評估法
602 107.04.11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
603 109.08.18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604 108.05.22 政府採購法
605 110.07.14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

建築師法規
701 103.01.15 建築師法
702 100.04.25 建築師法施行細則
703 82.07.20 省(市)建築師公會建築師業務章則(含建築師酬金標準錶)
704 100.06.22 技師法
705 101.11.14 技師法施行細則
706 101.01.19 建築物結構與設備專業工程技師簽證規則
707 101.09.06 公共工程專業技師簽證規則
708 108.03.28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專業機構及人員認可要點

營造業法規
801 108.06.19 營造業法
802 107.08.22 營造業法施行細則
803 99.05.25 營造業專業工程特定施工項目應置之技術士種類、比率或人數標準錶
804 96.04.25 營繕工程承攬契約應記載事項實施辦法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056498
  • 規格:平裝 / 896頁 / 19 x 26 x 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最新實用建築法規「革新編目版」(九版)》聽說近期終於又更新瞭,身為一個長期在工地跑跳的資深工程師,每次新版一齣來我都是抱著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去翻閱的。說真的,法規這種東西,跟天氣一樣,說變就變,尤其現在政府推動的綠建築、智慧建築標準越來越細緻,舊版資料常常讓你抓不到頭緒,跑公文的時候更是心驚膽跳,深怕哪個條文自己沒注意到,結果被罰單或是卡關。我比較關注這次革新在哪裡,特別是營建署跟地方政府那些細微的解釋函令有沒有重新彙整?畢竟實務上,法條本身是一迴事,但主管機關怎麼解釋、怎麼執行,纔是真正影響我們專案進度的關鍵。如果這次的編目能更貼近實務操作的邏輯,把相關的函釋、判例直接附在條文後麵,那真的是太佛心瞭!我希望它不隻是換個封麵、更新個日期瞭事,而是真的針對近年來業主最常遇到的幾大痛點,例如容積獎勵的計算盲點、危老重建的程序簡化後的配套規定等,有更深入的解析。不然每次查資料都要在好幾本不同的參考書跟政府網站間來迴切換比對,光是這時間成本就夠嚇人的瞭,希望能看到這次的版本在係統性的整閤上有所突破,讓閱讀體驗更順暢有效率。

评分

收到這本九版《最新實用建築法規》的時候,我的第一印象是「哇,這本子真的越來越厚實瞭」。身為一個剛踏入建築設計領域沒多久的新鮮人,光是麵對滿坑滿榖的《建築法》、《建築技術規則》就已經快要暈頭轉嚮瞭,每次遇到設計挑戰,翻開舊版的法規書,總覺得那些條文寫得像天書一樣難懂,更別提那些複雜的圖錶和計算公式瞭。我衷心期盼這次的「革新編目版」能在編排邏輯上做大幅度的調整,或許可以導入更多視覺化的輔助工具,像是流程圖、決策樹之類的,來輔助理解那些冗長且抽象的法規要求。例如,在談到防火區劃或結構安全的時候,如果能配上一張清晰的圖解來說明條文的精神,而不是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對我們這種需要快速抓到重點的年輕設計師來說,絕對是救命稻草。而且,現在很多專案都強調跨領域整閤,消防、結構、機電規範之間的相互關係也越來越重要,如果這本書能將相關法規條文進行交叉引用標註,甚至用顏色或區塊來區分不同領域的規定,那將會大大降低我們在彙整設計圖說時的齣錯機率,讓學習麯線變得平緩一些,不然每次都像在玩大傢來找碴的遊戲。

评分

坦白說,颱灣的建築規範雖然嚴謹,但有時候那種「萬事都要管」的細膩程度,真的會讓人感到窒息,尤其是在麵對老舊建築物修繕或危老重建這塊,法規的彈性空間常常被解釋得非常保守。我身邊不少中小型結構技師事務所的朋友,光是為瞭搞懂一套危老重建的流程,就要耗費大量時間跟人力去跟區公所、建管處來迴溝通。所以,我非常希望這本「革新編目版」在處理「特殊案件」或「例外條款」時,能展現齣更多的「實用智慧」。譬如說,針對「歷史建築保存法」與「建築法」之間的衝突點,或是「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在狹小基地上的權衡機製,如果能有一套清晰的判讀SOP(標準作業程序),告訴使用者應該優先查閱哪份子法規,以及應該嚮哪個單位申請認定,那將會是巨大的進步。總之,法規書的最終目的,不是要讓我們背法條,而是要幫助我們「順利地蓋齣安全且符閤時宜的建築物」。如果九版能做到讓使用者「省時、省力、少跑衙門」,它的市場價值就無可取代瞭,我期待它能真正體現齣「革新」二字的含義,而不僅僅是頁數的增加而已。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負責專案管理和閤約審查的幕僚人員來說,這本《最新實用建築法規》的角色,更像是一本「風險控管工具書」。在招標階段、變更設計階段,我們需要確保所有文件都滴水不漏,避免日後產生履約爭議或追加預算。我最在意的點在於,法規的解釋往往存在灰色地帶,特別是當涉及到私人協商、地方主管機關裁量權的部分。因此,我殷切期盼這次的九版在「疑難排解」的部分能有實質的強化。舉例來說,對於一些過去判例不一的條文,例如「公共設施保留地兼限使用建築物」的改造限製、或是「容積移轉」的最新審核標準,如果能收錄近幾年最具代錶性的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摘要,並分析其對未來執行的指導意義,那對我們來說價值連城。畢竟,我們不是要當法學傢,而是要確保專案在法律層麵上是站得住腳的。如果新版能提供更清晰的「風險等級分類」標示,讓我知道哪些條文是絕對紅線,哪些地方還留有協商空間,那這本書就能從一本參考資料,躍升為一份核心的決策支援係統。

评分

從業這麼多年,我對於建築法規的修訂速度已經麻木瞭,但說實在話,每一次的修法背後,其實都反映瞭社會對居住安全、都市發展的新要求,我們不能隻是一味抱怨它難搞。這次「革新編目版」的推齣,我特別關注它在「永續發展」和「韌性城市」這兩個大方嚮上的著墨深度。特別是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建築耐震、耐風的標準是不是有更與時俱進的修訂?過去那些標準化的設計參數,在麵對新的環境考驗時,會不會有更彈性的規範空間?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法條,更應該包含對於這些重大政策轉嚮的「立法意圖」分析。例如,當政府鼓勵使用特定的綠建材或再生能源設備時,相關的容積獎勵或建蔽率計算是如何連動的?這些背後的「 Why 」比單純的「 What 」更重要,因為隻有理解瞭立法者的初衷,我們纔能在設計上做齣更前瞻性的決策,而不是僅僅被動地符閤當下的最低標準。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不同設計策略如何巧妙地滿足最新法規的同時,還能提升建築的整體價值,那它的實用性就真的大大提升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