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拉警報!身體異常徵兆圖鑑

成年女性拉警報!身體異常徵兆圖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工藤孝文
图书标签:
  • 女性健康
  • 身体信号
  • 疾病预防
  • 健康指南
  • 自查
  • 症状识别
  • 健康警示
  • 中年女性
  • 健康管理
  • 医学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頭痛、長痘痘、舌頭變色、發麻、水腫、心情憂鬱……
  忙碌的妳,是否總是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呢?
  仔細傾聽身體的聲音,發現異常時及早應對,才能常保身心健康

  有了一定年紀後,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在所難免。
  即使日常已經很注重健康管理,還是有可能百密一疏。
  仔細傾聽身體發出的聲音,了解身體想要透過症狀告訴我們什麼,
  才是常保健康美麗之道。

  本書依頭部、臉部、上半身、下半身、心理,
  由上而下、由外而內,將症狀分門別類,
  為忙碌的妳找出平時容易疏忽,或者經常視而不見的身體異常徵兆,
  並進一步說明症狀成因、自我照護方式,以及需要特別留意的病例。
  了解自己身體裡「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就能減少因為「未知」而產生的不安和壓力。

  【頭痛】
  有頭痛問題的人,格外需要用心減輕日常生活中的壓力。
  盡量避免長期駝背和長時間久坐辦公桌前的姿勢。
  血管擴張易導致頭痛惡化,有頭痛跡象時應避免泡澡和按摩。

  相關病症
  ➔緊縮性頭痛〈關注級別★〉
  ➔偏頭痛〈關注級別★★〉
  ➔缺血性腦中風〈關注級別★★★〉
  ➔蜘蛛膜下腔出血〈關注級別★★★〉

  【手麻或無法自由活動】
  重度肩頸僵硬的人容易出現手部發麻和無法自由活動的症狀。
  平時務必提醒自己端正姿勢,培養運動習慣。
  手部和手臂發麻症狀也可能是重大疾病引起,請務必接受醫師的診察。

  相關病症
  ➔腕隧道症候群〈關注級別★〉
  ➔頸椎間盤突出〈關注級別★★〉
  ➔巴金森氏症〈關注級別★★★〉
  ➔腦瘤〈關注級別★★★〉

  【腳抽筋】
  平時抽筋的原因可能是肌力衰退、肌肉疲勞、身體發冷、
  缺乏水分導致電解質失衡,或者藥物副作用等。
  容易抽筋的人平時務必攝取足夠水分。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也非常有效。
  身體發冷造成肌肉血液流動不順暢也是抽筋的原因之一,所以要盡量幫身體保暖。

  相關病症
  ➔下肢靜脈曲張〈關注級別★〉
  ➔糖尿病神經病變〈關注級別★★〉
  ➔肝衰竭〈關注級別★★〉
  ➔腎衰竭〈關注級別★★〉

  【凡事提不起勁】
  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時,可能是心理生病了。
  平時盡量放輕鬆,不要徒增身心負擔,不要累積壓力,也不要過於勉強自己。
  感到壓力或煩惱時,找家人或朋友傾訴,試著減輕心理負擔。
  建議平時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和適度運動。

  ➔自律神經失調症〈關注級別★〉
  ➔憂鬱症〈關注級別★★〉
  ➔適應障礙症〈關注級別★★〉

  即使身體的異常徵兆再微弱,也要仔細留意。
  掌握身體發出的每一個小小警訊,
  就能預防未來出現大問題,活出健康美麗的自信人生!

本書特色

  ◎從頭到腳依照部位、徵狀分門別類,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在意的篇章。
  ◎列出不適徵兆可能衍生的病症,並依病症嚴重程度標示「關注級別」,可根據自身情況初步判斷是否需就醫,或僅需自我調養。
  ◎由經常受邀上日本電視節目的名醫親自撰寫,為大家的健康把關。
好的,这是一份围绕“中年女性健康警报”主题的图书简介,但不包含您提及的《成年女性拉警報!身體異常徵兆圖鑑》的具体内容。 --- 发现自我,守护未来:女性健康新视野 一本写给所有渴望活得更健康、更从容的成熟女性的深度指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女性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变化。从家庭到职场,我们似乎总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身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出的细微“提示音”常常被我们误解或忽视,错过了调整和干预的最佳时机。然而,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无限的付出,而是来自于对自身健康的深刻理解与主动管理。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医学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入的、与你坦诚对话的健康旅程。我们旨在构建一座桥梁,连接现代女性对“健康”的焦虑与科学、实用的自我管理知识。我们深知,健康不再仅仅是“没有生病”,而是关于活力、精神饱满以及能够自由掌控自己人生的状态。 第一部分:身体的低语——重新认识你正在经历的变化 成熟的身体,是岁月的馈赠,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女性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能经历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帮助你区分正常的年龄性波动与需要关注的“警示信号”。 1. 荷尔蒙的微妙平衡:不止是更年期 我们深入探讨了围绝经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潮热和盗汗那么简单。我们将分析雌激素、孕激素和甲状腺素等关键激素如何影响你的情绪稳定、睡眠质量、体重分布乃至皮肤弹性。重点在于理解这些变化是渐进的、可调控的,而非不可避免的衰退。我们提供详尽的自然疗法建议、饮食调整策略,以及何时应该寻求内分泌专科医生的专业帮助。 2. 骨骼与关节:为“下半生”打下坚实基础 骨质疏松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直到第一次骨折才警醒。本书详细解析了骨密度测试的意义,并提供了一套“骨骼强化行动方案”。这包括了不同类型的负重训练(并非单纯的跑步),以及富含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K2、镁)的日常食谱设计。此外,针对常见的关节疼痛,我们提供了物理治疗师推荐的日常拉伸与自我按摩技巧,旨在减轻膝盖、肩膀和手腕的压力。 3. 消化系统的重塑:肠道——你的“第二大脑” 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菌群的结构发生变化,这直接关系到营养吸收、免疫力和情绪。我们摒弃了过度推销的益生菌产品,转而聚焦于如何通过“食物的力量”来滋养你的肠道。内容涵盖了发酵食品的正确选择、膳食纤维的每日摄入量计算,以及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肠道隐形杀手”(如人工甜味剂和过度加工的脂肪)。 第二部分:看不见的战场——精神健康与压力管理 成熟女性的压力来源更为复杂,它混合了职业瓶颈、家庭责任的转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本书将精神健康视为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核心议题。 1. 情绪的波动与韧性培养 我们探讨了长期慢性压力如何影响皮质醇水平,进而引发焦虑和失眠。本书引入了“情绪急救箱”的概念,提供了一系列快速、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呼吸控制法、五感锚定练习,以及如何在忙碌的日程中挤出“微休息”的时间。重点在于培养心理韧性,让你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迅速恢复平衡。 2. 睡眠重塑工程:找回高质量的夜晚 失眠不再是老年病的代名词。本书详细解析了睡眠周期的生理机制,并针对中年女性特有的“入睡困难”和“早醒”问题,设计了一套个性化的“睡眠卫生改进计划”。从优化卧室环境的“黑暗度”标准,到睡前一小时的电子设备管理,再到针对性的草本饮品推荐,旨在帮助你重新建立与睡眠的健康连接。 第三部分:主动出击——健康投资与生活优化 健康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的选择与规划。本部分旨在赋予读者工具,让你能够更自信地与医疗系统沟通,并制定长远的健康蓝图。 1. 营养学的“断舍离” 面对铺天盖地的营养信息,我们帮助读者进行有效的筛选。本书聚焦于对成熟女性真正有益的营养素:Omega-3脂肪酸、高质量蛋白质、以及抗氧化剂的食物来源。我们提供了“一周抗炎食谱模板”,强调食物的“协同作用”,而非单一营养素的堆砌。同时,我们也理性探讨了营养补充剂的作用边界,教你如何识别真正需要补充的产品。 2. 运动的再定义:从“减肥”到“赋能” 运动的目的不再是追求极致的身材,而是为了保持肌肉量、提高代谢率和平衡感。本书推荐了一套“高效低冲击”的运动方案,侧重于复合性训练(如壶铃训练或阻力带练习),它们能在短时间内激活大量肌群,同时保护关节。此外,我们特别强调了“功能性训练”在预防跌倒和维持日常生活独立性中的关键作用。 3. 医疗决策的伙伴: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 许多女性在体检报告面前感到无助。本书提供了实用技巧,教你如何准备一份详尽的健康问卷,如何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症状,以及在面对复杂诊断时,如何提出有建设性的后续问题。我们鼓励读者成为自己健康旅程的首席执行官,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这本书是为你准备的: 如果你常常感到精力不足,却说不清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对身体发出的信号感到困惑和恐惧;如果你希望在人生的下半场,能够以更强健、更清晰的状态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发现自我,守护未来》 是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行动指南,它将陪伴你,以知晓和自信的态度,拥抱每一个更健康的明天。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工藤孝文


  整合醫學醫師。於福岡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前往愛爾蘭和澳洲留學。目前任職於福岡縣三山市的工藤內科診所,主要負責地區醫療。

  著作包含《疲れない大百科》(WANI BOOKS)、《なんとなく不調なときの生薬と漢方》(日東書院本社)、《リバウンドしない血糖値の下げ方》(笠倉出版社)、《ゆるやせ漢方ダイエット》(日本文藝社)、《1日1杯飲むだけダイエット やせる出汁》(AscomBooks)。經常參與NHK「ガッテン!」、「あさイチ」,日本電視台「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東京電視台「主治医が見つかる診療所」,富士電視台「ホンマでっか!? TV」等電視節目演出。

  現為日本內科學會、日本東洋醫學會、日本肥胖學會、日本糖尿病學會、日本高血壓學會、日本抗衰老醫學會、日本女性醫學學會、兒童慢性疾病等專屬醫師。

工藤AKI(執筆協助)

  地區醫療所屬一般內科醫師,另外也以消化器官內科醫師的身分致力於研究腸道細菌、腸道菌叢,以及將「腸道活動×菌叢活動」運用至減肥、美容、抗衰老治療上。座右銘是「使用植物成分,讓美麗由內到外」,為日本首位研究從內在吸收草本菁華的先驅。經常以美腸/美肌評論家的身分參與NHK「ひるまえほっと」、富士電視台「ホンマでっか!? TV」等電視節目演出。主要著作有《体が整う水曜日の漢方》(大和書房)。

  現為日本消化器官疾病學會、日本消化器官內視鏡學會、日本肥胖學會、日本糖尿病學會、日本高血壓學會、日本抗衰老醫學會、日本女性醫學學會、日本內科學會等專屬醫師。

譯者簡介

龔亭芬


  喜歡優游於文字世界裡,從中吸收與摸索各種新知。尤其偏好醫學保健、美食和推理犯罪。譯有《透視人體圖鑑》、《人體藝用解剖學:手、手臂篇》、《肌肉‧關節 構造&活動百科》等多種書籍。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頭部

1    頭痛
2    眩暈
3    掉髮
4    白髮
5    頭皮搔癢、丘疹
6    頭皮變色
7    頭皮疼痛

column
找回健康的身體!重點建議
舒緩僵硬的頭皮

第2章    臉部

肌膚
1    皮膚乾燥
2    膚況不佳
3    濕疹、丘疹
4    青春痘
5    痣、雀斑、黑
6    疣

眼睛
7    眼睛充血
8    眼睛癢
9    眼睛痛
10    視線模糊
11    流眼淚
12    眼屎多
13    眼瞼周圍痙攣
14    眼瞼腫脹、長異物
15    複視
16    視野縮小
17    無法正確辨識顏色
18    眼睛出血

耳朵
19    耳鳴
20    聽不清楚聲音
21    耳朵搔癢
22    耳朵痛
23    耳垢異常
24    耳朵出血、流膿

鼻子
25    流鼻血
26    異常的鼻水
27    鼻子痛
28    鼻塞、鼻子搔癢

口腔、喉嚨
29    舌頭發麻、舌頭痛
30    舌頭變色
31    味覺異常
32    口腔內長異物、腫脹、搔癢
33    口腔內疼痛
34    口臭
35    口腔內或牙齦出血
36    牙齒或牙齦異常(疼痛、搖晃)
37    口乾、喉嚨乾
38    吐血、血痰
39    打噴嚏、咳不停
40    口齒不清
41    發不出聲音、聲音沙啞

頸部
42    頸部僵硬
43    頸部疼痛
44    頸部發麻、抽筋    

column
找回健康的身體!重點建議
延遲老化的洗臉方式

第3章    上半身

軀幹(胸部、內臟)
1    胸口緊繃、疼痛
2    心悸、喘不過氣、呼吸困難
3    胃部四周異樣感
4    身體倦怠
5    畏寒、發燒
6    汗流不止
7    皮膚搔癢
8    濕疹、腫脹

手部、手臂、肩膀
9    手麻,難以自由活動
10    手(全身)浮腫
11    疼痛(皮膚、內部)
12    肩膀抬不起來

乳房
13    乳房腫塊
14    變形、變色、腫脹、搔癢
15    疼痛、異樣感

腰部
16    腰痛、異樣感、發麻
17    腰部腫脹、腫塊

column
找回健康的身體!重點建議
解決駝背、圓肩問題

第4章    下半身

腹部、下腹部
1    腹部疼痛
2    便祕、腹瀉
3    血便、血尿
4    頻尿、漏尿
5    月經不順、無月經、不正常出血

足部、膝蓋、足底
6    腳麻、疼痛
7    膝蓋痛、膝關節積水
8    腳趾痛、異樣感、搔癢、腫脹
9    腳水腫、腫脹、血管浮現
10    腳部感覺異常、活動困難
11    腳抽筋
12    腳變黃、瘀青
13    足底疼痛、搔癢、乾燥

column
找回健康的身體!重點建議
便祕是萬病根源

第5章    心理

1    凡事提不起勁
2    感到莫名的焦慮與恐懼
3    心情憂鬱
4    害怕與人接觸相處
5    感覺周遭的人討厭自己
6    不想外出
7    情緒起伏很大
8    焦躁不安
9    感覺過度敏銳
10    容易興奮
11    突然流淚、淚流不止

column
找回健康的身體!重點建議
如何跳脫負面思考?

病例索引
參考文獻/網站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704782
  • 叢書系列:圖解雜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211頁 / 14.8 x 18.5 x 1.0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每天為了工作、家務、育兒而忙得焦頭爛額的各位女性。

  妳是不是在不知不覺間累積許多疲勞與壓力,進而帶給身體莫大的負擔呢?

  每一天好好面對自己的身體,多花些心思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或許能從中發現疏忽且意想不到的不適症狀。例如慢性疲勞、情緒不穩、便祕、發冷、浮腫、焦躁不安、心悸、容易喘、頭痛、皮膚狀況不佳等,雖然這些症狀並非全由疾病引起,卻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

  造訪我診所的人當中,不少人因為忙碌而經常忽視這些小症狀,甚至也不太關心可能演變成慢性症狀,這一點令我感到相當驚訝。然而放任小症狀不管,日後可能變成嚴重疾病,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出現在身體上的症狀,其實是一種生物體警報,為了通知我們身體不舒服。唯有不逃避且逐一採取對策,才能有效防範疾病發生,確保每天身心靈健康。

  本書將依手、腳等各個部位盡量為大家詳細介紹容易發生在女性身體的輕微、重度症狀。並且說明症狀發生原因、可能出現這些症狀的典型疾病,以及自我保健方法。

  身體出現某些警訊不代表肯定會罹患書中列舉的疾病,除非是擁有專業知識的醫師,否則無法根據症狀做出正確判斷。因此一旦發現症狀,建議盡快接受專科醫師的診斷。

  另外,透過重新審視日常生活習慣或自我保健仍舊無法改善症狀,或者症狀日漸嚴重且妨礙日常生活,這些情況都可能演變成重大疾病,請大家不要忍耐,務必盡快諮詢專科醫師。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大家謹慎對待身體的各種警訊,確保每天身心靈健康。

工藤孝文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現在網路上資訊爆炸,隨便Google一下「身體不適」,跳出來的結果比去看醫生還嚇人,有些自媒體寫的文章誇大其詞,看了只會更焦慮,反而不知道該相信誰。這本《成年女性拉警報!身體異常徵兆圖鑑》如果能做到「圖鑑」這個概念,那就太棒了。圖鑑的重點就在於「視覺化」和「對照性」。我希望它能用清晰的圖示,標示出不同部位可能出現的變化,例如,胸部、腹部、骨盆腔周圍,這些都是女性特別需要關注的區域。如果能搭配一些真實案例的描述(當然要經過藝術化處理或匿名化),模擬出那種「我在照鏡子時突然發現…」的場景,會更有代入感。我們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病理學解釋,而是「如果出現A症狀,請注意B風險」這樣快速判讀的工具。尤其現在很多西醫檢查報告出來一切正常,但病人自己就是覺得不舒服,這種模糊地帶,才是最讓人心慌的。一本好的圖鑑,應該能幫我們把這些「模糊信號」量化,讓我們有底氣跟醫生溝通,而不是被一句「妳太緊張了」給打發掉。

评分

我非常喜歡這種著重於「預防勝於治療」的書籍。「拉警報」這三個字,就是最好的態度宣言。現代女性太習慣扮演「超人」的角色,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扛」得住所有事。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與伴侶、家人溝通身體狀況的腳本,那就更有價值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去看醫生,不是不知道該去,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口,或者覺得自己的不舒服很難向別人描述。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科學化的語言,幫助我們準確表達「我這裡有點悶悶的,感覺像有東西在拉扯」這類模糊感受,讓家人理解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那就不只是一本保健書,簡直是家庭溝通的橋樑。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安全、不帶批判性的空間,讓女性讀者可以坦然地面對身體正在發生的「老化」與「轉變」,並學會如何聰明地照顧自己,而不是一味地硬撐。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而且名字取得很接地氣,完全打中我們這個年紀的女性朋友的心聲!現在生活壓力大,工作、家庭兩頭燒,身體哪裡出點小狀況,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忍耐一下」、「應該沒什麼啦」。結果呢?常常小毛病拖成大問題。我身邊很多姊妹淘,都因為年輕時不注意,現在五十幾歲開始跑醫院,各種慢性病纏身,後悔莫及。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像書名說的,把那些「好像怪怪的」但又說不上來的身體變化,用圖鑑的方式呈現出來,那真的會是我們這種熟女的救命仙丹。我期待它能清楚地告訴我們,哪些是更年期報到的正常現象,哪些是身體在發出緊急求救訊號,需要立刻去看醫生的。畢竟,女人到了這個階段,資訊透明度很重要,不要讓自己活在「自我安慰」的假象中。希望內容能多舉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例如突然失眠、莫名體重波動、或者皮膚乾燥得像沙漠那樣,都能提供明確的對應指南,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醫學術語,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把知識吸收進去,用在日常生活中防範未然。

评分

身為一個從小就對「身體構造」感到好奇,但又常常因為怕痛或怕尷尬而逃避健康檢查的女性來說,我對這本「圖鑑」抱持著高度期待。我希望它在內容編排上能非常友善,打破傳統醫學書籍的嚴肅感。例如,能不能用「打勾」或「叉叉」的方式,來區分哪些是日常保養可以應對的,哪些是需要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協助的「紅色警報」。年紀越大,越需要那種「一目瞭然」的整理方式,畢竟,誰有時間從頭到尾啃完一本厚厚的醫學百科?如果它能將複雜的婦科、內分泌系統的知識,轉化成一頁一頁清晰的「速查表」,那它絕對會被我放在床頭櫃上,變成我的日常健康指南。更進一步說,如果書中能提供不同年齡層(例如40歲、50歲、60歲)的重點提醒清單,針對不同階段的生理變化給予不同的「警報等級」,那就更貼心了。

评分

現在社會對女性的要求真的太高了,我們不僅要顧好家庭,還要維持職場戰鬥力,常常把自己搞得像個上緊了發條的機器人。等到機器發出「喀啦喀啦」的異音時,我們還在催促自己「快點快點,沒時間停下來檢查」。這本書的書名用「拉警報」三個字,我覺得非常到位,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是時候按下暫停鍵了!我猜測內容應該會涵蓋很多我們容易忽略的「邊緣症狀」,不只是大家常說的更年期熱潮紅或盜汗。我想看到更多關於情緒波動、記憶力下降、睡眠品質惡化,這些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的身體表現。畢竟,身心是連在一起的,身體的微小變化常常先在情緒上展現出來。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可以立即執行的自我檢測小方法,例如如何自我檢查淋巴結、如何觀察分泌物的變化,那就更好了。重點是,要讓讀者感受到,關心自己的身體不是矯情,而是為了能更有品質地繼續照顧身邊愛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