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暢銷慶功限量簽名版)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暢銷慶功限量簽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闕又上
图书标签:
  • 理财入门
  • 个人理财
  • 财富管理
  • 投资理财
  • 畅销书
  • 签名版
  • 理财规划
  • 财务自由
  • 提升财商
  • 实用理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暢銷慶功!博客來獨家炫光星漾紙限量簽名版
曾榮獲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的華爾街操盤手──闕又上
33年投資理財經驗與智慧的精華,讓你一生的理財發揮最大綜效。

  不懂五大財務領域,你的理財永遠只做了半套!
  購買股票、基金、房地產和定存,竟然不算投資規畫?
  投資操作也不是理財的全部!

  ※結合理性與感性的突破之作!特別收錄:
  闕又上塵封18年的往事,影響他投資理財生涯最深的體悟。

  ●有人沒有足夠和恰當的保險規畫,一次意外,就足以摧毀家庭的財務根基。
  ●有人保險規畫做到滿分,但排擠了投資和退休的資金需求,造成理財的績效不佳。
  ●有人遺產規畫不妥,死後事業無法傳承,甚至衍生爭產糾紛。
  ●有人投資沒找到適合自己的穩定獲利方法,結果付出慘痛的代價。

  每個家庭必學!
  別讓你的理財操作只做半套!

  有別於以往談飆股、退休前投資,在本書中,暢銷財經作家闕又上拉高理財操作的視野,從保險、稅務、投資、退休和遺產等五大整體財務規畫出發,涵蓋了一個人從出生到往生的理財規畫,教你真正善用自己的財務資源,讓每一筆錢都實現效益最大化。

本書特色

  一個好的投資規畫可能只需顧及投資目標、報酬及風險分散的適當與否,而一個好的「整體財務規畫」卻能讓你在得意、失意的各種不同人生階段,都有好的理財計畫與對策去應付這些挑戰。

  從五大整體財務規畫出發,善用財務資源,達到一魚三吃的綜效!

  ◎保險規畫
  保險規畫,是五大財務規畫中重要的第一步,這一步錯了,常是步步錯,要麼經不起風險來襲,就是沒有多餘資料做投資。所以一定要了解買保險的準則、資金的調配、台灣保險的劣勢與優勢。

  ◎稅務規畫
  稅法是法,也是規則,多項規則的融合及運用,就是合法節稅的奧妙之處。了解自提 6%勞退金的考量重點,以及被忽略的延稅有多龐大的效益。

  ◎投資規畫
  在投資規畫時,至少要考慮到六大要件, 若只考量其中一件,不但沒有綜效,而且會引領到錯誤的方向,可能就是理財悲劇的開始。

  ◎退休規畫
  退休規畫是人生財務的大會考,要如何有足夠退休資金過無虞的生活?退休規畫早做比晚做好,而且好很多, 就算剛開始資源不足也沒有關係,最起碼你知道距離目標還有多遠,要用多快的速度達標。

  ◎遺產規畫
  許多企業家或成功人士,一生中過了無數難關, 卻在財務規畫的第五關前倒下了。遺產規畫要做得好,絕不是只有找律師填填表格就可以。

好評推薦

  ★楊斯棓專文推薦
  洪培芸、謝哲青、朱楚文 強力推薦

  我特別欣賞闕老師本書中透露的三個提醒:(1)學習用「從出生到往生」的時間軸,思考自己的金錢課題。(2)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等五大規畫彼此連動。若一子錯,滿盤皆落索。(3)重視節稅,每一塊我們有權利爭取的錢,都不應該忽視。──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

  闕老師的五大整體財務規畫,正是「以終為始」的體現。這本書談的不只是投資哲學,更是全人生受用的生命智慧。本書結尾「一段塵封18年的故事,我生命的轉折點」及「希望你沒有白白受苦」尤其要讀,還記得我閱讀的當下眼眶泛淚;這才明白闕老師何以如此堅持,讓我們明白利益衝突下的各種問題及潛伏的危險,甚至是生命被犧牲。──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跨越世代的財務智慧:打造永續富足人生的藍圖 在這個變動快速、資訊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渴望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支柱,還是準備迎接退休生活的銀髮族,對「理財」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財經書籍,許多人常感到無所適從:理論太過艱澀、實務操作缺乏指引,或是內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 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而生。 它不是又一本堆砌術語的教科書,也不是鼓吹快速致富的投機指南。相反地,它是一份詳盡、務實且極具前瞻性的財務規劃藍圖,旨在引導讀者建立一套 「從零到富裕」 的完整思維體系與操作框架。我們相信,真正的理財成功,源於清晰的認知、嚴謹的紀律,以及量身定制的策略。 第一部曲:心態的重塑與財務現況的盤點 理財的第一步,從來都不是看報酬率,而是看「心態」。許多人陷入債務或財務停滯,往往是因為錯誤的金錢觀念在潛意識中作祟。本書將深入剖析常見的財富心態陷阱,例如:比較型消費、及時滿足的誘惑、以及對風險的過度恐懼或盲目樂觀。 【深度剖析:你的「金錢性格」是什麼?】 我們提供一套自我檢測工具,協助讀者釐清自己的消費模式、儲蓄習慣與風險承受度。了解自己,是制定有效策略的基石。這部分內容將引導讀者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財務現狀:你的收入結構如何?你的固定支出佔比多少?你的「隱性負債」(如信用卡循環利息、未被妥善管理的保險)究竟藏在哪裡?我們將提供清晰的報表模板與實用的記帳工具建議,讓複雜的財務數據變得一目瞭然。 【建立財務安全網:從緊急預備金到人身保障】 在追求增長之前,必須先確保不被意外擊倒。本書詳細解析如何根據個人生活階段,計算出最合適的「緊急預備金」規模(建議涵蓋 3 至 12 個月的生活開銷)。更重要的是,我們將以白話文拆解複雜的保險條款,教導讀者如何辨識「真正需要」的保險(如定期壽險、醫療險),並避開那些銷售包裝過度、保障不足的陷阱產品。這部分內容聚焦於「防守」,確保家庭財務在遭遇風險時能安然度過。 第二部曲:收入最大化與支出優化術 財富的累積始於「淨現金流」的正向流動。本書不僅教你如何省錢,更著重於如何科學地管理你的「進」與「出」。 【開源:多重收入流的建構思維】 對於多數人而言,主動收入是主要的燃料。我們探討如何通過專業技能的提升、職涯規劃的迭代,有效提升主動收入的天花板。更進一步,本書將介紹建立「被動或半被動收入流」的現代途徑,涵蓋數位資產的初步運用、知識變現的潛力,以及如何運用時間複利進行早期投資佈局。這並非教人去做高風險的兼職,而是著重於將個人能力結構化,使其能持續產生價值。 【節流:智慧型消費與抗通膨的預算分配】 告別痛苦的「勒緊褲帶」式省錢,我們提倡「價值導向」的消費。這包括分析生活中的「財務黑洞」(例如不必要的訂閱服務、高昂的交通成本),並提供替換方案。本書強調「預算不再是限制,而是賦予你自由分配資源的工具」。我們將引導讀者運用 「零基預算法」(Zero-Based Budgeting) 的精神,確保每一筆金錢都有其明確的使命,從而杜絕「錢不知道花到哪裡去」的困境。 第三部曲:投資策略的精準佈局與風險控管 當穩固的基礎建立後,資產的增長便成為核心任務。本書的投資章節強調 「長期主義」 與 「資產配置」 的鐵律,完全拋棄追逐短期熱點的浮躁心態。 【核心資產配置的科學模型】 我們詳細解析「股、債、房地產、貴金屬」等主要資產類別的特性、在不同經濟週期的表現,以及它們之間的非完全正相關性。本書提供至少三套適用於不同風險偏好(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的 「生命週期資產配置模型」。這不是固定的配方,而是教導讀者如何隨著年齡增長、財務目標的階段性變化,動態調整權重。 【指數化投資的實戰指南】 對於大多數希望穩健累積財富的投資人,指數化投資(ETF)是最佳起點。本書深入介紹如何挑選追蹤不同市場、不同主題的優質 ETF。我們不僅講解如何閱讀淨值、費用率(Expense Ratio),更重要的是,提供 「定期定額(DCA)的執行 SOP」,包括最佳的買入時機判斷、再平衡(Rebalancing)的頻率與操作步驟,確保投資組合始終貼合預設的風險軌道。 【債券與不動產的角色定位】 在低利率或高通膨環境下,債券的選擇與配置變得複雜。本書剖析公債、投資級公司債與高收益債的風險報酬特性,並建議在何種市場環境下增加或減少債券權重。對於不動產投資,我們側重於 「資產而非槓桿」 的角度,分析不同類型的房產(自住、投資、REITs)在家庭總資產配置中的戰略地位,而非陷入單一房產的買賣技巧探討。 第四部曲:負債管理與退休金的精密計算 負債是雙面刃,如何將「壞債」轉為「好債」,是加速財富累積的關鍵。 【聰明借貸:債務的層級管理】 本書區分了不同類型的債務,明確指出高利率的循環信貸與學貸、房貸的本質差異。我們提供一套 「雪球法」與「雪崩法」 相結合的還款策略,並指導讀者如何利用低利貸款(如房貸)進行資產優化,同時嚴格規範消費性信貸的使用邊界。 【退休金的倒推法:你需要多少錢才夠?】 退休規劃是理財的終極目標。本書摒棄了模糊的「養老金概念」,採用 「預期壽命、生活品質、預計通膨率」 三大參數,引導讀者運用 「4% 提領法則」 等成熟模型,精確計算出自己需要累積的資產總額。接著,再根據這個目標,倒推回現階段每月需要儲蓄與投資的金額,讓退休計畫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具體的數字路徑。 結語:財務自由是一種持續的旅程 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一次性的致富密碼,而在於建立一套 「自我校準的財務導航系統」。理財的成功,來自於持續學習、定期審視和勇於調整。我們期許每一位讀者,都能透過這份系統性的指引,從「被動的被管理者」轉變為「主動的財富設計師」,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與心靈的富足。這不僅是給自己一份保障,更是給家人一份長遠的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闕又上


  1985年赴美,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近三十年的投資管理生涯,歷經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失敗之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截至2016年年底,過去八年的年均複利是17%,2017年上半年基金成績28.86%,領先美國標普500的9.2%,但2017年一檔重壓操作失手。

  他自嘲之前是操盤手,2017和2018年這兩年則是被盤操。他說,以後若有機會逆轉,這一次烙在身上的刀疤,就更能增添人生的精采!本書出版時的2022年,回顧過去兩年的歷史,見證了又上成長基金有逆轉勝的機會,2020年又上成長基金增長108%,2021年成長57%,他說可以面對挫折,但不要輕易放棄,因為勝利者永不放棄。

  優異的操盤成績,獲《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How a little-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2016年5月《紐約時報》專訪,徵詢他對巴菲特買蘋果股票的意見,文章標題是「巴菲特的布局說明蘋果已成熟」(Warren Buffett Stake Suggests Apple Is All Grown Up)。以現在回顧當年的分析也極為精準。

  著有《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阿甘投資法》《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曾名列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榜。

  FB粉絲專頁: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YouTube頻道:又上財經學院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又上之眼,凝望人間 楊斯棓
五大整體財務規畫,是「以終為始」的體現 洪培芸

Part 1 拉高財務規畫的視野
1-1 整體財務規畫為什麼是理財的第一上位?
‧投資者最想做的事,不一定是投資最應該做的事
‧從出生到往生的五大整體財務規畫
1-2 從執行長還沒學會的技藝看個人理財
‧公司資金面臨的五個選項
‧有效運用資金,讓產生的報酬極大化
1-3 家庭理財的綜效
‧整體財務規畫的核心
‧天上飛來一座橋
‧整體財務規畫強調物有輕重,事有緩急

Part 2 全方位理財的普通常識
2-1 普通常識,並不普通
‧表面微小的差距,但結局的差異很巨大
‧沒有普通常識,哪能換上有錢人的腦袋
2-2 我心目中的財務第一公式
‧從財務第一公式看小孩的保費
‧計算現值與未來值
‧財務公式打開的視野
2-3 運用財務第一公式,抽絲剝繭理方向
‧美國和國際股市50年的績效比較
2-4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天機
‧複利有太多好故事
‧複利,為你帶來財富和樂趣
‧一張表格,勝過千言萬語
2-5 第二層思考、跨領域學習的必要和重要
‧專業人士的鐵鎚人傾向
‧第二層思考的重要性

Part 3 保險規畫
3-1 在保護傘下,規避人生的風險
‧雙十法則
‧保險工具,非榔頭鋸子之爭
‧保險該怎麼買?了解保險的結構是第一步
‧壽險的分類
‧保費的運用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保險結構的兩個主畫面
‧最少的預算,處理四項風險
3-2 保險該怎麼買?
‧保險趨勢的變革
‧周而復始的困局該怎麼解決?
3-3 保險規畫需要參考哪些準則?
‧台灣的失能保險
‧台灣醫療險的複雜度
‧多數人都適用的買保險準則
‧買保險從資金調配的戰略和戰術思考
‧保險規畫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思考
3-4 櫻桃理論選保險
‧台美保險比一比
‧彼得.林區選保險的理論
3-5 保險業強,為什麼經濟不強?
‧台灣的投資者為什麼很可憐?
‧30萬保險從業大軍的背後有何意涵?
‧解決問題,要靠最接近問題的人
‧30萬保險從業大軍的升等
3-6 是吳淡如危言聳聽?還是切中時弊?
‧就算知道保險規畫和挑選原則,為什麼依然會犯錯?
‧保險規畫處理人生四大挑戰時要有的認知
‧光是健康險就能吸乾你的保險預算
3-7 保險規畫──美國篇
‧專業工作VS任何工作的失能保險

Part 4 稅務規畫
4-1 合法省稅是權利,找回遺漏的財富
‧自提6%勞退金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思考
‧是否自提6%勞退金的考量重點
4-2 人生的大哉問,稅的三小問,開啟了稅務規畫的序曲
‧被忽略的延稅龐大效益
‧延稅,有這麼大的差異嗎?
‧在台灣找延稅項目
4-3 稅務規畫──美國篇
‧為了少繳稅,你會選擇一個投資效益較差的工具嗎?
‧全年度的省稅計畫

Part 5 投資規畫
5-1 投資規畫和管理,重中之重的一關
‧為了更靠近投資規畫和管理
‧投資規畫要考慮的六大要件
‧只考慮一項要件,是理財悲劇的根源
5-2 投資規畫,適用自己的方法最好
‧探討主動或被動投資的策略
‧勒巴夫定律
5-3 為什麼你一定要學會用ETF+資產配置?
‧ETF有人面獅身的雙重特質
‧選什麼樣的投資戰術
5-4 投資規畫──美股投資者可能值得關注的改變
‧只關注美股的人,也要注意的投資市場

Part 6 退休規畫
6-1 人生財務規畫的大會考
‧老王與老張的退休理財故事
‧為退休做「安全」投資背後的盲點
6-2 退休規畫的準點校正
‧退休金不足,純屬人禍
‧有如孫悟空驚人之變的「72法則」
6-3 為什麼我們的退休金是老美的一半?
‧台灣民眾的勞退金,竟然無法和一流企業共同成長
‧台灣民眾退休金還不到老美的一半,真正元凶是什麼?
‧解決退休金問題,兵分三路
6-4 退休規畫──美國篇
‧退休規畫可以看出美國財務規畫師的功力
‧確定提撥制與確定福利制
‧美國省稅的退休方案

Part 7 遺產規畫
7-1 遺產規畫,斬六將易,過五關難
‧遺產規畫不是找律師填填表格就好
‧誰知道?任何事隨時都可能發生
7-2 財富的惋惜,還是財富的祝福?
‧龐大的財富竟然沒有帶來相對應的財富榮耀
7-3 財富最佳的歸宿──史丹佛大學的故事
‧失去律師事業,但機會悄然而至
‧獨子離世與創辦史丹佛大學
‧史丹佛家庭給了財富最好的歸宿
7-4 遺產規畫只剩下錢?人生最後超級的禮物
‧有溫度的遺產規畫
‧12項禮物是完整的全人訓練
‧遺產規畫只重錢的傳承,就像竹籃子打水
7-5 遺產規畫──美國篇
‧遺產規畫的四項工具
‧遺產規畫絕對是一個人的智慧考驗
‧生前信託的優點和缺點
‧更上一層樓的遺產規畫,是人生態度與智慧的展現

寫在最後
尾語1 37年前,美國留學時重要的第一堂課
‧在那個關鍵時刻,最好的方式就是誠實以對
‧奇景光電的餘波盪漾
‧寫下這一段陳述,我沒有一點掙扎和困擾
尾語2 一段塵封18年的故事,我生命的轉折點
‧獲頒新人獎的日子,我卻面臨禍不單行
‧生命的轉折點
‧我的悲慘故事,你的借鏡
尾語3 希望你沒有白白受苦
‧蘇東坡的憶亡妻:不思量,自難忘
‧均衡追求的重要性
‧國王的故事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344188
  • 叢書系列:商戰系列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0.8 x 1.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1

又上之眼,凝望人間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


  「金錢像什麼?」

  拿這個問題就教同儕或長輩,若答題者毫不保留的誠心作答,可以藉此一窺對方的金錢智慧。

  「錢很俗氣,我不談錢。」

  「錢乃身外之物。」

  「錢,夠用就好。」

  有些答案,擺明在迴避問題。有些答案,像打安全牌, 在任何場合脫口,雖沒新意,也不至於得罪人。

  「金錢就像馬匹,如果持續擁有駕馭對應馬匹數的能力,將一生奔馳;如果只擁有駕馭 3 匹馬的能力,前面卻有 5 匹馬在跑,那隨時會翻車!」

  這是我的答案,我曾分享給幾位財經作家,他們多給予正面肯定,闕老師也是其中之一。

  我曾邀請闕老師到台中米其林餐盤推薦餐廳「銘心割烹」用餐,那晚暢聊,堪稱是人生中最快樂的夜晚之一。

  金錢像馬匹,能管多少錢就像能駕馭幾匹馬

  繼續延伸剛剛的比喻。如果一個住院醫師月入 10 萬,管好這 10 萬塊,是他該自我鍛鍊的能力。

  如果我們把 1 萬當作1匹馬,管好這 10 萬塊,好比駕馭 10 匹馬的能力。

  這容易嗎?其實不容易。

  收入驟然跳到 10 萬元的住院醫師,很可能開始想要犒賞自己,買一台 Harman Kardon 的音響,以前的遙不可及,現在不過像在呼吸。

  收入 20 萬元的主治醫師,犒賞自己已是常態,牽一台Tesla Model S 也不足為怪。

  但到了月底會發現,存錢怎麼這麼難,到了月底,居然一匹馬都沒得管。

  上述之例還是當事人有享受到的,更慘的例子是長輩發現「苦主」變得會賺錢,要求貸款買一間社區有泳池的大四房,然後長輩自己住進去。客氣一點的長輩,還會留間客房給「苦主」。

  克制欲望的能力、拒絕情緒勒索的能力和駕馭金錢的能力,其實彼此連動。

  升米恩,斗米仇

  家父摯友 G 曾有一段驚險的親身經歷。

  G 的姐夫 H 畢業自國立大學化工系,曾任職台灣某化工廠廠長。

  考量子女教育問題,數十年前,H 決定舉家移民美國, 移民前賣掉房子,總共帶了台幣 1,000 萬元到美國,想不到短短三年,錢已用罄。

  H 有幾位手足,早他幾年移民美國,經濟穩固。

  H 雖是化工系畢業,但當時在美國並不容易找到得以一展長才的工作,將斷炊之際,臨時郵差的工作,也只能先接下以養家。

  H 跟手足求援,手足口徑一致地說:「我們幾兄弟幾年前就已經分產,一人一家代,沒有餘糧外援。」

  心灰意冷之際,H 想到了 G。

  H 從所剩不多的存款中,硬是提款幾萬塊買了張機票回台,聲淚俱下地跟 G 說:「請你幫助我 200 萬,如果你幫助我,我就會對你姐姐很好。」

  G 念及姐弟情而心軟,深怕若不伸出援手,可能影響姐姐婚姻,還自行腦補姐姐在異鄉被家暴孤立無援的場景。

  G 就這麼一次又一次的資助 H 很多個 200 萬H 把從 G 手上一次又一次拿到的錢,陸續買了地,蓋了工廠,買了設備,生意漸上軌道之際,經常得意忘形地在公開場合說「G 的錢很好騙,還不用還」,有旅居台美兩地的朋友氣不過,找機會錄下 H 的得意忘形,將錄音帶寄回台灣,G 才恍然大悟,驚覺 H 對他姐姐毫無感情,對舅子的幫助吃乾抹淨。

  G 當時又氣又急,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除了蓋工廠的資金已經注定拿不回來外,還有 1,000 多萬台幣被H 以「幫你投資」為名,存在 H 的戶頭。

  H 所在之城市,有一位在政壇及商業界都極具分量的

  C 先生,H 害怕名人跟有錢人,尤其害怕有錢的名人。就是那麼巧,有人把 C 介紹給 G。

  C 非常敬重 G 的醫學專業以及長年對慈善機構疏財仗義,拍胸脯允諾會解決 G 的難題。

  C 一通電話打給 H,告知:「G 在你那邊暫放的 1,000 多萬,現在要轉出來,換成投資我的公司,請你即刻跟我的律師聯繫,盡速辦妥。」

  H 極度害怕 C 的威望,1,000 多萬也確實是來自 G, 再不情願,也只得把錢轉帳出去。

  轉帳出去後,H 茶不思飯不想,H 的太太,也就是 G的姐姐還傳訊給G 說:「你姐夫對於轉帳 1,000 多萬出去,有很強烈的失落感。」

  G 這時已經醒了,即使察覺姐夫對姐姐不甚好,基本上姐姐跟姐夫是一個「共犯結構」,G 很明確地告訴姐姐說:「那是我的錢,他憑什麼有失落感!」

  長達很多年,G 都無法理解為什麼 H 恩將仇報,如果不是有幸遇到貴人 C,那 1,000 多萬絕對也石沉大海。

  G 沒想通的答案,其實就是闕老師書上說的:「理財需要普通常識」。

  G 對 H 心軟,被情感綁架而有一連串的決策錯誤,其實就是缺乏一個「升米恩,斗米仇」的普通常識。有個版本的解釋如下:「當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 他會把你當作恩人;但如果給他一斗米,他可能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該給我更多⋯⋯」

  台語諺語還有一句「親戚莫交財,交財斷往來」,跟「升米恩,斗米仇」異曲同工。

  克制自己物欲,不被情感綁架之後的課題

  好不容易賺來的工作所得,第一個課題就是該學習克制自己欲望,不要任由金錢流向自己的欲望。第二個課題則是該學習拒絕情感綁架,不要任由金錢流向親戚們的欲望(或窟窿)。第三個課題,闕老師這本書要教我們,該怎麼思考,安排剩下的錢。

  從闕老師歷來大作中不難嗅出,老師不斷向三個人致敬:巴菲特、蒙格、柏格。讀遍闕老師著作的讀友,也應循線讀完巴菲特、蒙格、柏格的著作。

  我特別欣賞闕老師書中透露的三個提醒:

  1. 學習用「從出生到往生」的時間軸,思考自己的金錢課題。
  2. 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等五大規畫彼此連動。若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3. 重視節稅,每一塊我們有權利爭取的錢,都不應該忽視。

  最後,出一道題目給各位。

  坊間老是有人推課「學巴菲特投資」,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買 brk.b(巴菲特的波克夏 b 股)就好?

  我完全同意,不是每個人在所有年紀都適合買 brk.b。但如果你剛好在適合買brk.b 的年紀,卻沒有直接買brk.b, 反而付給某甲一筆錢,這筆錢因為手續費或管理費已經七折八扣,剩下的錢,其投資結果還遠遜直接買 brk.b,痛定思痛想認賠殺出之際,還遇到某甲跑路,投資全額歸零。

  你以為不會發生嗎?

  過去幾年的台灣,其實已經發生好幾次了!

推薦序2

五大整體財務規畫, 是「以終為始」的體現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為何理財?投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你想過嗎?而且想得透徹嗎?說到底,是為了「全人生」的幸福和自由。然而,只懂投資卻是遠遠不夠,學會「整體」財務規畫, 用更高的生命視野,才能更全面地規畫及過好你的人生。

  闕老師的五大整體財務規畫,正是「以終為始」的體現。這本書談的不只是投資哲學,更是全人生受用的生命智慧。本書結尾「一段塵封 18 年的故事,我生命的轉折點」及「希望你沒有白白受苦」尤其要讀,還記得我閱讀的當下眼眶泛淚;這才明白闕老師何以如此堅持,讓我們明白利益衝突下的各種問題及潛伏的危險,甚至是生命被犧牲。關於全方位理財,不瞞大家說,我也還在學,邀請你翻開書,跟我一起學!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我覺得非常貼近台灣讀者的生活脈絡。它沒有一味地推崇美股或美債,而是很務實地考量到台灣的稅制、房地產市場以及我們獨有的薪資結構。這點讓我非常有共鳴,因為很多翻譯的理財書,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接地氣」,感覺像是在看美國的理財指南。作者在談論資產配置時,也會針對台灣的金融環境提出建議,讓我感覺這些知識是真正可以應用在我的生活裡,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而且,它強調的「長期複利思維」,是用一種非常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傳達的,不會給你那種「你再不理財就要窮死」的恐慌感,而是鼓勵你穩紮穩打,慢慢累積。這種「陪伴感」在理財書中是很難得的,彷彿作者知道我們台灣人在理財路上會遇到的那些小掙扎,並且給予最實際的解方。

评分

說真的,我一開始對這類型的書有點抗拒,總覺得「理財第一課」聽起來就很基礎,我這個小資族自認也懂一些皮毛了。但翻開目錄後,我整個被顛覆了想法。它不只是教你怎麼記帳或買基金那麼簡單,更深入探討了金錢觀念建立的重要性,這才是很多理財書會忽略的「心法」。作者的切入點非常生活化,不會用太多艱澀的金融術語把你搞昏頭,而是用很多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解釋複雜的概念,讓我這個對數字比較不敏感的人也能輕鬆理解。舉例來說,它對風險承受度的分析,不是丟給你一張表格要你填寫,而是透過幾個情境讓你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底線在哪裡,這種互動性讓我覺得我不是在看教科書,而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對話。這種深入淺出的功力,真的不是蓋的,光是釐清了自己的「金錢藍圖」這部分,我覺得就值回票價了。

评分

我特別欣賞它在處理「投資心態」這一塊的深度。很多理財書只教你工具怎麼用,但真正讓你賠錢的往往是自己的貪婪或恐懼。這本書用了好幾個篇幅來解析市場波動時,大腦會如何反應,以及如何建立一套不受情緒干擾的決策系統。我記得有段話是說:「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是你對市場的預期。」這句話當頭棒喝,讓我反思自己過去幾次操作失誤的原因。它沒有提供什麼穩賺不賠的秘訣,反而坦誠告訴你,波動是必然的,關鍵在於你如何應對。這種誠實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的信任度直線飆升。它讓我意識到,理財不只是數學題,更是心理學的實戰演練,這部分的探討,已經超越了一般入門書的範疇,更像是一本進階的行為金融學入門。

评分

從排版設計和內容深度來看,這本簽名版確實有其收藏價值。我不是那種會把書放在書櫃上當裝飾的人,我習慣把讀過的書攤開來做筆記。這本書的紙質非常好,即使我一直翻閱和畫重點,它也沒有出現容易破損或墨水暈染的問題,這一點對於經常做筆記的讀者來說是很大的福音。而且,限量簽名版的特殊性,讓我覺得這不只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份對自己財務未來負責的承諾儀式。在當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找到一本能讓人靜下心來,有條理地重建財務觀念的書籍並不容易。這本書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它給的不只是「術」,更重要的給了「道」,讓我對未來幾十年的財務規劃,有了一個清晰且堅定的方向感,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質感,拿在手上的那種厚實感,就讓人覺得內容一定紮實。封面配色很沉穩,給人一種信賴感,不像有些理財書那種浮誇的設計,讓人看了就覺得不太靠譜。我特別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像是書腰的材質,摸起來很舒服,而且簽名版的設計更是讓人眼睛一亮,感覺像是收藏了一件很有價值的東西。你知道嗎,現在市面上很多理財書都是那種快速致富的口號,看了就覺得是詐騙,但這本書光是從外表給人的感覺,就讓人覺得作者是真心想跟你分享一些長遠的觀念,而不是急著讓你掏錢。它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不會讓人看了眼睛很累,光是閱讀體驗就已經加分不少了。我還沒深入內容,光是翻閱的過程,就覺得這本書是經過用心編排的,不是那種隨便拼湊出來的內容,這點真的非常重要,畢竟理財是件嚴肅的事情,閱讀體驗也要到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