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今野紀雄
图书标签:
  • 统计图表
  • 小学数学
  • 数据分析
  • 图表解读
  • 学习方法
  • 思维训练
  • STEM教育
  • 资料分析
  • 小学资源
  • 教育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榮獲第22屆日本學校圖書館出版賞★★
 
讓資料處理能力UP的第三步,認識「圓形圖」和「帶狀圖」!
 
【大數據時代孩子首選的統計知識入門】
善用圖表解決日常問題,
統計力就是未來的決策力!
 
  ★生活情境×資料分析×圖表應用×比較歸納
  ★清晰圖示+淺白解析+趣味情境=統計圖表一點就通!
  ★介紹「圓形圖」和「帶狀圖」的使用方式,學習結合不同圖表進行資料分析,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
  ★學習運用「PPDAC循環」,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為統計圖表,解決生活中可能實際遇到的問題。
  ★將自然、社會等跨領域科目帶入統計圖表,並鼓勵孩子主動探索實際的數據,扣合108課綱素養教育精神。
  
  「寵物真可愛,但每個人想養的寵物都一樣嗎?哪一種寵物最受歡迎?」
  「決定運動大會的比賽項目,只要選擇票數最高的,就能讓每個人都滿意?」
  「再生能源是未來的趨勢,但臺灣最主要的再生能源是哪一種呢?」
  「選舉時,票還沒開完,就有人宣布當選,為什麼他們能預先知道結果?」
 
  統計國小5年1班的學生小武和麗娜,對這些問題充滿了好奇!
  他們將和資料處理專家格拉夫老師一起認識不同的統計圖表,並學習將統計圖表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以上提出的這些問題,不只是單純的數量比較,其實還潛藏著「比例」的概念,而比例正是「統計」的一大主題!
 
  本書介紹了「圓形圖」和「帶狀圖」兩種常見的統計圖表,透過簡明的解說與生動的圖像,引領孩子發覺周遭的各種情境與狀況,將統計的概念靈活運用在其中,並學會使用「PPDAC」5步驟循環來解決問題。
 
  統計的實用,正是來自於它能為生活中各種難題提出解決方案。如書中舉出的例子,像是「在三個不同的年齡段中,受歡迎的寵物分別有哪些?」或是「六個年級裡哪個運動比賽項目最受歡迎?」等問題,只要將數據轉化成百分比,再視情況製作成「圓形圖」或「帶狀圖」,就能輕鬆找到解答;有時候使用長條圖很難分析的數據,換成圓形圖或帶狀圖就能一目了然,熟知各個圖表的特性,就能組合運用不同的圖表,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本書還加入「選舉」議題,討論開票、出口民調以及採樣調查,讓孩子明白在公民行動的背後,也處處蘊含著統計的概念。此外,在附錄中更藉此深入探討問卷的類型,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孩子可以試著自己設計問卷,並進行小小的問卷調查,透過實作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這種「統計圖表真是超級好用!」的驚嘆,正是學習資料處理最大的樂趣。
 
  而「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系列誕生的目的,便是為了引領更多人進入統計的世界,感受這種靈活運用知識的樂趣。由《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為起始,深入認識「圓形圖」與「帶狀圖」,繼續探索趣味橫生的資料處理國度吧!
 
  登場人物
  ※格拉夫老師
  懂得善加利用圖表的資料處理專家。在統計國小教導如何活用資料。
 
  ※小武、麗娜
  統計國小5年1班的學生。跟著格拉夫老師和班上同學一起學習活用資料。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系列全套共4冊: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1.比較數量大小》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2.預測數值變化》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4.驗證預測結果》
 
本書特色
 
  1. 將統計知識融入生活情境,組合分析多種圖表。
  本書為「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系列的第3冊,除了介紹「圓形圖」、「帶狀圖」兩種統計圖表,更進一步探討該如何組合多種不同圖表提供的資訊,以推導出正確的結論並做出決策。
 
  2. 建立「PPDAC」5大步驟概念,運用統計解決生活常見問題。
  本書的另一特色,便是建立孩子對於「PPDAC」的概念,即透過「設定問題」、「訂定計畫」、「蒐集資料」、「進行分析」以及「提出結論」等5大調查步驟的循環,利用實際的資料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3. 簡明圖文解說,數據整理的成果與各類圖表的特性一目了然。
  本書為市面少見的知識型統計圖表繪本,以繪本大量且生動活潑的圖畫,搭配簡明的文字解說,能引人輕鬆進入統計的學習世界。而書中眾多用色鮮明、繪製清晰的各類圖表,更能清楚呈現出不同情境下所顯示的比例差異。
 
  4. 扣合108課綱素養精神,以統計圖表結合跨領域的議題探討。
  本書符合108課綱跨領域學習的素養精神,以生活中各種情境為例,引導孩子對資料來源進行統整與解讀,包含分析臺北屬於什麼樣的氣候類型、觀察臺灣發電方式的逐年變化等,在社會、自然等各個領域中運用統計圖表,並在判讀統計圖表的同時進一步思索生活中的相關議題。
 
好評推薦
 
  ※統計圖表一點也不難!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知名親子部落客)
  宋瓊珠(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
  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數學教師/藝數摺學FB創辦人/教育部師鐸獎得主)
  李俊儀(SOIL教學心法共同創始人)
  洪進益(澎湖縣石泉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部師鐸獎得主/暢銷作家)
  陳怡嘉(臺北市大安高工國文教師/暢銷作家/學習策略專家)
  陳重銘(《打造小小巴菲特 贏在起跑點》作者)
  陳維民(臺中市清水國小數學教師/起承轉合教學系統創始人)
 
  在現今的數位社會,快捷精準處理分析數據有核心的重要性。統計方法作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很需要及早接觸了解。我很樂意推薦這套生動活潑的書作為小朋友的啓蒙讀物。
  本書作者今野紀雄教授供職於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數學系,是量子行走方面專家。除了在專業上榮獲2018年日本數學會解析學賞,他還撰寫許多出色的數普書籍。
  在一系列「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中,他簡單清楚的介紹了許多統計的基本概念。此書榮獲第22屆日本學校圖書館出版賞。書中內容生動活潑,例如飯糰與茶的銷售量和兩者在店裡的位置相關性,還有如何只用部分的資料來預測整體的結果。此外,本系列有系統的介紹統計的資料處理方式,包括用點、線、面積的統計圖表示「物類單純的比較」;而「強調物類的發展過程現象」則用折線、曲線、直線的圖形;對於比較「需要明細的資料分析」的部分則利用了帶狀圖、圓形圖來表現等等。
  譯者李彥樺及小熊出版企畫部門更提供許多和臺灣相關的主題來切入引導讀者,讓本書更具可讀性。──宋瓊珠(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
 
  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結合生活的應用,豐富呈現了各種圖表的運用與比較,不管懂不懂數學的你都值得一看!──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數學教師/藝數摺學FB創辦人/教育部師鐸獎得主)
 
  如何將統計思維介紹給小學生並鼓勵他們活用統計圖表,成為資料分析小達人?這本書從「圖表如何使用」,導入「PPDCA」調查方法,再輔以各種生活實例,示範如何「活用資料、解決問題」,為小學生提供了可行的做法與安排,值得家長與教師參考。──李俊儀(SOIL教學心法共同創始人)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不只是一套介紹統計的素養導向書籍,更能啟發孩子對於大數據的認識與敏感度,非常符合現今培養孩子素養能力的教育潮流,尤其書中介紹的PPDAC循環,更是提供孩子問題解決的超棒眼界與方法。非常建議親子共讀,因為書中的方法不只對孩子有用,對於我們工作上的問題解決也是良方。想知道超棒的PPDAC是如何運作的嗎?快快翻開本書來看看吧!──鍾元杰(桃園市東興國中數學教師)
 
  小五的兒子讀完後表示,沒想到統計圖表和生活這麼有關!對課堂上的內容似乎也更容易理解了。──蔡菜(新北媽媽)
 
  讀完《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後,我女兒對「比例」和「圓形圖」的概念特別感興趣,當我和女兒一起發掘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時,對統計是如何深入我們的日常感到非常驚訝,自己也開始覺得有意思了!──小光爸(圖書館員)
 
  我就學時很討厭數學,也不曉得該怎麼幫助孩子去喜歡這門學科。但在閱讀「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系列時,我發現當數學和生活之間有了連結,就不會感覺那麼陌生。現在我會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察覺統計圖表的存在,並試著解讀其中的訊息,對孩子的學習非常有幫助。──熊子(公務員)
 
  感謝《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我家老么終於不再對著圓形圖大喊「蛋糕!」了XD──君馨(每天被兒子們煩得又氣又好笑的男子宿舍舍監)
數據的趣味視界:從圖表到決策的實戰指南 這本專為初學者設計的書籍,旨在揭開統計圖表的神秘面紗,引導讀者跨越基礎認知,邁向實際應用。全書聚焦於如何將冰冷的數據轉化為清晰、有說服力的視覺敘事,並將這些能力融入日常的分析與決策過程。 全書結構嚴謹,內容環環相扣,從最基礎的圖表類型辨識,到複雜的數據解讀與報告撰寫,層層遞進。我們不追求學術上的深奧理論,而是強調實用性與操作性,目標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在讀完之後,自信地使用圖表工具,並能準確地向他人傳達數據背後的「故事」。 第一部分:圖表基礎的堅實地基 本部分是建立讀者對統計圖表基本認知的重要階段。我們將嚴格區分不同圖表適用於哪種數據類型和分析目的。 章節一:數據的語言——基礎圖表概覽 我們首先介紹最核心的幾種圖表:長條圖(Bar Chart)、折線圖(Line Chart)和圓餅圖(Pie Chart)。重點在於說明它們各自的優勢與局限性。例如,長條圖如何有效比較不同類別的數量;折線圖如何展現時間序列的趨勢變化;以及圓餅圖在展示比例時的潛在誤導性(當類別過多時)。我們提供大量實際案例,展示如何避免常見的誤用,例如用圓餅圖比較不同年份的銷售總額。 章節二:量化指標的精確呈現 本章深入探討用於描述數據分佈和集中趨勢的圖表。直方圖(Histogram)的構建過程將被詳細拆解,強調區間寬度的選擇對結果呈現的影響。我們同時介紹箱型圖(Box Plot),這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同時顯示中位數、四分位距(IQR)和異常值。對於初學者而言,理解箱型圖如何「概括」整個數據集,遠比死記公式重要。我們將提供練習,讓讀者親手繪製並解讀這些圖表,從中學習如何辨識數據是否為常態分佈。 章節三:關係與相關性的視覺化 當我們需要探討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聯時,散點圖(Scatter Plot)成為核心工具。本章將詳盡說明如何利用散點圖來觀察正相關、負相關、無相關,甚至是非線性關係。我們會進一步介紹如何繪製迴歸線(Trend Line),並解釋斜率和R平方值在視覺化中的意義,但會避免過於複雜的數學推導,將重點放在「這個線條告訴我們什麼」的解讀上。同時,氣泡圖(Bubble Chart)作為散點圖的延伸,將被介紹用於增加第三個變數的維度展示。 第二部分:進階圖表與敘事技巧 掌握了基礎後,讀者需要學習如何運用更複雜、更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圖表類型,並學習如何將這些圖表編織成一個連貫的分析故事。 章節四:時間序列的深度剖析 時間是商業決策中最關鍵的要素之一。除了基礎的折線圖,本章會引入多系列折線圖、堆疊面積圖(Stacked Area Chart)以及甘特圖(Gantt Chart)的基本應用。針對重複性的時間序列數據,如月度或季度數據,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季節性分解圖來識別趨勢、週期性和隨機波動。重點訓練讀者如何區分「趨勢」與「雜訊」。 章節五:空間數據與層次結構的可視化 當數據與地理位置相關時,地圖成為最強大的工具。本章介紹如何使用分級統計圖(Choropleth Map)來展示不同區域的數據密度或平均值。同時,對於組織架構、決策路徑或複雜分類,樹狀圖(Treemap)和旭日圖(Sunburst Chart)的應用將被詳細闡述。讀者將學會如何利用空間的直觀性來增強數據的衝擊力。 章節六:數據敘事的藝術——圖表組合策略 這是全書的精華所在。單一的圖表往往無法說明全部。本章專注於「組合」的力量。我們探討了以下幾個關鍵組合策略: 1. 對比與分解的組合: 例如,使用長條圖顯示總體表現,並搭配箱型圖顯示各細項的分佈情況。 2. 趨勢與預測的銜接: 如何在歷史折線圖的基礎上,清晰地疊加預測區間(如信賴區間),並確保圖例清晰地劃分已知數據和預測數據。 3. 儀表板(Dashboard)的設計原則: 介紹如何依據讀者(決策者、執行者或公眾)的需求,設計不同重點的儀表板布局。這包括視覺層級的建立、資訊密度的控制,以及如何確保讀者在五秒鐘內抓住報告的核心訊息。 第三部分:從圖表到決策的實戰流程 本部分將理論轉化為行動,指導讀者在真實的工作或學習環境中,如何系統性地完成數據分析報告。 章節七:數據清理與圖表選擇的對應 在繪圖之前,數據的準備至關重要。本章將簡要概述常見的數據清理問題(如缺失值、異常值處理)如何影響圖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決策樹」流程圖:當你面對「要比較數量?」、「要看趨勢?」或「要評估比例?」這類問題時,應立即導向哪幾種圖表。這確保了圖表選擇始終服務於分析目標,而非僅僅是工具的展示。 章節八:報告撰寫與溝通的閉環 最強大的圖表,若無恰當的文字輔助,其效力也會大打折扣。本章指導讀者如何為圖表撰寫「摘要標題」(Summary Title),即標題本身就要包含結論,例如:「A產品線的銷售額連續三月增長超過15%」,而非僅僅標註「A產品線銷售趨勢」。我們將練習如何撰寫專業的圖表註解,精確地指出圖表中的關鍵轉折點或異常數據,引導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訊息上。 附錄:工具箱與最佳實踐 附錄將不會深入教學特定軟體的複雜功能(如Excel或Python函式庫),而是提供一套跨工具的通用設計規範:關於色彩心理學在圖表中的應用(如何使用顏色來強調或抑制資訊)、字體大小的選擇原則,以及如何確保圖表在不同媒介(螢幕、列印)上都能保持清晰度。同時,提供一份「常見錯誤清單」,幫助讀者在完成圖表後進行自我審查。 總而言之,這本書不是一本靜態的圖表詞典,而是一本動態的思維工具書。它訓練的不是繪圖技巧,而是視覺化思考的能力,讓讀者能自信地駕馭數據,並將複雜的發現以最直觀、最有力的形式傳達給聽眾。

著者信息

監修者簡介
 
今野紀雄
 
  1957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1982年東京大學理學部數學科畢業,1987年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理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歷經室蘭工業大學數理科學共通講座副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數理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職,現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研究所工學研究院教授。曾榮獲2018年度日本數學會解析學賞。主要著作有《3小時讀通統計【漫畫版】》和《懶人圖解統計學:統整複雜數據,看穿大數據背後真相》(世茂)等。
       
審訂者簡介
 
鍾元杰
 
  現為桃園市東興國中數理資優班數學科教師、FB數位教學軟體應用社群版主,曾任全國Super教師評審委員和總統教育獎評審委員。創立「課堂上的生存遊戲教學法」,獲桃園縣杏壇新星特優獎與全國Super教師評審團特別獎。
 
譯者簡介
 
李彥樺
 
  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私立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譯作涵蓋科學、文學、財經、實用書、漫畫等領域,在小熊出版有「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全套3冊)、「5分鐘孩子的邏輯思維訓練」(全套2冊)、《【全集中.5分鐘限時揭密】無人島絕境逃生:一場結合鬥智、邏輯、推理、空間感知的生死搏鬥》、《骨之旅:從海洋到陸地,看見人類與萬物的演化關係》、《真的假的?原來人類這麼囧》、《真的假的?原來宇宙這麼炫》等作品。

图书目录

前言:成為「資料處理」高手吧!
登場人物

①圖表該怎麼使用呢?
呈現整體中所占的比例:圓形圖
比較資料的比例:帶狀圖
注意項目的排列方式:圓形圖.帶狀圖的注意事項

②利用資料進行調查吧!
調查步驟:PPDAC
決定運動大會的比賽項目

③活用資料,解決問題!
組合資料,進行分析
試著組合氣溫與降雨量的資料:臺北屬於什麼樣的氣候?
將圖表與年表組合在一起:日本家庭垃圾量的變化
邊看照片,邊確認資料:鹹海環境遭到破壞
分析發電方式的比重變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FUN知識:選舉時,為何票開到一半就能得知是否當選?

附錄:認識問卷調查/設計問卷時要注意什麼?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40666
  • 叢書系列:閱讀與探索
  • 規格:精裝 / 48頁 / 21 x 25.7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成為「資料處理」高手吧!
 
  我們在調查一件事情時,通常會事先蒐集很多資料。所謂「資料」,指的是藉由實驗或觀察所獲得的事實、數據,以及相關的紀錄,例如到圖書館找參考書、上網搜尋、做問卷調查、撰寫觀察紀錄等,在過程中就會獲得許多資料。但是,光有資料並沒有辦法讓我們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因此,我們必須擁有善加利用圖表的能力。
 
  本書第1章以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圓形圖和帶狀圖的使用方式;第2章介紹利用資料解決問題的步驟(PPDAC循環),透過改變看事情的角度,組合各種統計圖和資料,有助於深入了解要探討的議題;第3 章則依照事先設定好的主題,對資料進行分析。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利用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所教導的技巧,必定能夠引領你在將來面對各種難題時,順利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願本書能作為敲門磚,幫助你成為資料處理高手。
 
今野紀雄(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教授)
 
編輯小語
 
  「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進入第三冊,除了前兩冊的表格、長條圖、折線圖、複合式統計圖,又加入了圓形圖和帶狀圖,當孩子認識的統計圖表變多,便可以開始學習更靈活的運用圖表,藉此找出需要的答案哦!
 
  對數學文盲的編輯來說,《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給我帶來了一場震撼教育──原來同樣的數據,只要使用不同的圖表整理,竟會得出天差地遠的結果!
 
  在本書第二部分「PPDAC」的單元中,統計國小5年1班的同學為了決定運動大會的比賽項目,用問卷調查蒐集了全校學生的意見。第一次他們將各項目的得票數製成長條圖來比較數量,得到票數最多的「籃球」是最受歡迎的結論;然而,得票數最多,就代表每個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籃球嗎?當他們深入探究,將各年級的投票結果製成帶狀圖,才發現在一、二年級籃球的得票率竟然分別只有0%和17%!如果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打籃球比賽,他們一定會很不開心吧!
 
  在上述的例子中,明明是一樣的數據,使用不同的統計圖表來分析,卻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不是讓人覺得有點恐怖呢?原來當我們在做出決策之前,若使用了不正確的工具,就可能導出令人失望的結果;或者當我們看到報導中提供的統計圖表,若沒有察覺對方使用了對他有利的展現方法,就可能被誤導,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統計圖表作為一種工具,就有被誤用與被利用的可能,這是所有的知識都會面臨到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也可以透過更進一步的思考、探究來解決。《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叫我資料小達人3.分析圖表組合》帶領孩子探索圖表應用的各種可能性,也提供一個更為周詳的研究方法,幫助孩子組合各種不同的圖表,做出自己認為最全面的判斷。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當一件事看起來只有一個面向,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們只用一個角度來觀察呢?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實在是沒話說,色彩豐富又不失專業感,完全符合現在孩子喜歡的視覺風格。我特別欣賞它在案例選擇上的用心,沒有選那些太過遙遠的科學數據,反而是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小事,像是零用錢的規劃、週末活動的分配等等。這讓孩子在閱讀時會有強烈的代入感,更能體會到「原來統計學就在我身邊」的感覺。我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辦園遊會,孩子主動提出要用書裡學到的技巧來分析哪個攤位的人氣最高,光是這個主動思考的轉變,就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投資絕對值得。它培養的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對於家長來說,這本書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親子互動工具,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圖表上的差異,激發孩子的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照單全收書本上的資訊。

评分

這本書的配套設計也相當貼心,雖然我沒有購買額外的練習本,但光是書本內建的練習單元,就足夠孩子反覆操作和驗證自己的理解。它的難度曲線設計得非常平滑,不會讓孩子有突然間「掉隊」的挫敗感。我觀察到,我的孩子在完成一個單元後,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成就感,因為他不是背誦了知識點,而是「解決了一個實際的問題」。這本教材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視覺呈現」進行了完美的橋接。它沒有被傳統教科書的框架所束縛,反而大膽地採用了更多互動式的設計,讓學習不再是單向灌輸,而是一種雙向的探索過程。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希望孩子未來能夠自信地面對數據世界的家長們,這本書無疑是打下堅實基礎的首選教材之一。

评分

我身為一個從小就對文科比較有興趣的家長,過去總覺得理工科的東西離我們家比較遠,但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它巧妙地將「數據分析」這項看似硬核的技能,包裝成一種可以輕鬆上手的「生活工具」。書中對於各種圖表如何準確傳達訊息的討論,讓我這個大人都獲益良多。例如,書裡提到了如何避免因為圖表比例失真而誤導人,這對我們在看新聞或廣告時判斷資訊的真偽,非常有幫助。雖然是以小學生的視角出發,但它所建立的邏輯基礎,是適用於任何年齡層的。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只在於讓孩子學會做圖表,更在於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具有資訊辨識能力的現代公民。這是一種素養教育,遠比單純的考試分數來得重要。

评分

這本關於圖表分析的書,真是太實用了,尤其是對於我們家那個小學四年級的兒子來說,簡直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記得他以前對數學課本裡那些枯燥的長條圖和圓餅圖總是望之卻步,覺得跟他的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自從他開始接觸這本書的內容,尤其是那些結合生活實例的解說,他對數據的興趣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書裡不只是教你怎麼「畫」圖,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看」圖背後的意義。比如說,書裡舉了一個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類型,然後用不同顏色的圖表呈現出來,孩子馬上就能理解,原來數據可以這麼直觀地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以前我試著跟他解釋統計概念,總是抓不到重點,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讓孩子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從遊戲中學習,這點真的讓我非常佩服。它不會一開始就丟一堆艱澀的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基礎的數據素養。

评分

老實說,我原本有點擔心這類主題對小學生來說會不會太過抽象,畢竟統計學在大人世界裡都常常讓人頭痛。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非常了解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他們用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點像朋友在聊天的方式來解釋複雜的概念。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似乎還穿插了一些歷史小故事,介紹數據分析的起源,雖然不是核心內容,但卻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不會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我發現我的孩子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資訊,他開始會問「為什麼要用長條圖而不是圓餅圖?」,這說明他已經開始思考工具選擇背後的邏輯了。這本書的潛力在於,它讓孩子從小就對「數據說話」這件事產生敬畏和好奇,這對未來面對資訊爆炸的社會,無疑是一種極為寶貴的競爭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