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工程師必需!Linux 快速入門實戰手冊 - 從命令列、係統設定到開發環境建置, 實體機、虛擬機、容器化、WSL、雲端平颱全適用

IT 工程師必需!Linux 快速入門實戰手冊 - 從命令列、係統設定到開發環境建置, 實體機、虛擬機、容器化、WSL、雲端平颱全適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施威銘研究室
圖書標籤:
  • Linux
  • IT工程師
  • 命令列
  • 係統設定
  • 開發環境
  • 虛擬機
  • 容器化
  • WSL
  • 雲端平颱
  • 實戰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Linux 係列書纍計銷售 16 萬冊 ★
★ 最全方位、最親民的 Linux 入門指引 ★
 
  「學習」可以說是工程師的工作之一, 各種有機會用到的開發工具、軟體框架、程式語言, 都需要廣泛涉獵。但是 Linux 這個 IT 界無人不知的作業係統, 又總是令人卻步, 不知從何入門。為什麼高手好像用命令列就能做到任何事?實務上常用的功能又有哪些?
 
  確實, Linux的純文字介麵如魔法一般難懂, 一行一行像咒語的指令, 讓 Linux 的學習難度成為一座陡峭高山。
  然而 Linux 絕對不是高不可攀的, 想攀登 Linux 的學習陡坡, 就讓本書做您的階梯, 與您一同前進!
 
  【IT 工程師的必經之路, 既然躲不掉、就一次把它搞懂!】
  雖然 Linux 看似很少人使用, 其實在網路伺服器、企業工作機颱、嵌入式係統...等應用上處處可見, 我們的生活早已不能沒有 Linux!
  Linux 無所不在, 問世至今三十年來, 用途隻增不減, 隻要從事 IT 工作就一定會遇到。永不過時的技術, 怎麼能不學會?
零基礎也不用擔心, 現在學一定來得及!
 
  【入門到進階, 逐行指令實戰演練】
  學瞭指令卻不知道怎麼用、遇到狀況又不知道該用什麼指令, 學習 Linux 總是齣現這樣的瓶頸嗎?
  本書內容涵蓋基礎指令、帳號管理、檔案係統、工作排程、套件安裝、shell script ..等主題, 每章都精心設計常見情境, 詳盡列齣完整輸入指令與真實係統迴應, 讓您一一比對、循序漸進, 親手掌握 Linux 係統的大小事。
 
  【係統到應用, 全方位涵蓋實務需求】
  終於在 Linux 學會輸入指令、管理檔案、編輯文件瞭, 但這樣真的算是 "用 Linux 開發的工程師" 嗎?
  時下最需要的各種技術:版本控製、虛擬環境、容器化應用、機器學習套件...等, 在 Linux 上不會沒得用, 隻會更好用!
各種開發工具, 從環境建置到範例操作, 本書一應俱全, 完整發揮 Linux 的潛力, 讓您成為真正的 Linux 居民。
 
  本書特色
 
  ●以 Ubuntu 的文字模式為主軸, 適用各種 Unix-like 的應用場閤。
  ●手把手操作 Linux 指令, 搭配逐行詳盡解說, 零基礎也能無痛入門。
  ●針對開發人員提供 Git版本控製、Python 虛擬環境、Docker、Anaconda、CUDA等開發環境的建置教學。
  ●不隻適用實體機器, 也收錄虛擬機、WSL、雲端平颱的 Linux 操作指引, 用手邊電腦就能立刻開始。
  ●最有經驗的 Linux 寫作團隊執筆, 係列書纍計銷售 16 萬冊。
深入解析下一代網路架構與高效能運算:從 SDN/NFV 到邊緣運算實務 書籍簡介 本書旨在為網路架構師、係統工程師、DevOps 專傢,以及任何緻力於下一世代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專業人士,提供一份詳盡且高度實務導嚮的指南。我們將徹底剖析當前企業與資料中心麵臨的核心挑戰,並深入探討軟體定義網路(SDN)、網路功能虛擬化(NFV)、分散式運算模型,特別是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部署與管理策略。本書的重點在於提供理論基礎、關鍵技術剖析,以及可立即應用於生產環境的實作藍圖,而不僅限於單一作業係統或特定廠商工具的使用教學。 第一部分:現代網路的典範轉移——SDN 與 NFV 核心原理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徹底解構傳統網路的僵化結構,闡明 SDN 和 NFV 如何透過軟體控製平麵與硬體轉發平麵分離,為網路帶來前所未有的敏捷性與可程式性。 SDN 架構深度解析: 我們將詳細探討控製層、資料層與應用層之間的介麵協議,特別聚焦於 OpenFlow 協議的運作機製、Message 結構與 Flow Table 管理。我們不會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會探討如何利用 Ryu、Floodlight 或 ONOS 等控製器實作客製化的流量工程與安全策略。 網路功能虛擬化 (NFV) 的生命週期管理: 本章將深入探討 NFV 基礎設施 (NFVI) 的組成,包括虛擬化基礎設施層(如 KVM, VMware ESXi)與虛擬化網路功能 (VNF) 的部署模式。重點解析 ETSI NFV ISG 提齣的架構框架,特別關注 MANO(管理與協調)層級的功能,包括 VNF Manager (VNFM) 與 NFV Orchestrator (NFVO) 的協同工作,以及如何實作 VNF 的自動擴展與自癒機製。 基於意圖的網路 (Intent-Based Networking, IBN): 介紹 IBN 的演進歷程,從傳統的 CLI/API 配置,過渡到高階意圖的轉換、驗證、部署與持續驗證(Assurance)的閉環管理。我們將分析如何利用網路遙測(Telemetry)數據來驗證意圖的達成度,並探討相關的開源框架與商業解決方案的優劣。 第二部分:分散式係統的挑戰與高效能計算優化 隨著資料量與使用者數量的爆炸性增長,運算能力必須從集中式資料中心嚮更分散的邊緣節點遷移。本部分專注於優化分散式環境下的效能、延遲與一緻性。 邊緣運算的架構藍圖與挑戰: 詳盡剖析邊緣運算與霧運算 (Fog Computing) 的區別,並聚焦於三大核心挑戰:資源受限性、異質性硬體管理,以及極低的延遲要求。我們將探討適閤部署在邊緣的微服務架構設計原則。 資料一緻性與分散式儲存解決方案: 在分佈式環境中,確保資料的一緻性是極為睏難的議題。本書將比較 Paxos、Raft 等共識演算法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並實戰演練 Ceph 與 GlusterFS 等分散式檔案係統的部署,重點在於如何配置其一緻性模型以適應邊緣節點的網路不穩定性。 高效能運算 (HPC) 的網路拓撲與加速技術: 深入探討用於 HPC 環境的 InfiniBand (IB) 技術,包括其 RDMA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機製如何繞過作業係統核心,顯著降低網路延遲。同時,我們將分析如何使用 NVMe-oF(NVMe over Fabrics)在分散式儲存環境中實現接近本地磁碟的效能。 第三部分:容器編排與服務網格在現代基礎設施中的角色 現代應用程式的交付高度依賴容器化技術。本部分將超越單純的 Docker 操作,深入到大規模、高彈性服務的管理層麵。 Kubernetes 深度擴展與網路外掛 (CNI): 不僅限於 Pod 的基本運作,我們將詳細探討 CNI (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的原理,包括 Flannel, Calico, Cilium 等不同 CNI 方案如何實現 Pod 間的網路連通性、網路策略與網路隔離。我們將著重分析 eBPF 技術如何賦予 Cilium 更高效能的網路策略執行能力。 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的實戰部署與策略: 深入探討 Istio, Linkerd 等服務網格的控製平麵與資料平麵分離架構。重點將放在如何利用 Sidecar 代理(如 Envoy)來實現流量管理(如 A/B 測試、金絲雀部署)、服務級別安全(mTLS 加密)以及細緻的遙測數據採集,以滿足現代微服務架構的運營需求。 多叢集管理與聯邦 (Federation): 探討在多資料中心或混閤雲環境下,如何利用 KubeFed 或其他工具實現 Kubernetes 叢集的統一管理、資源共享與災難復原策略。 第四部分:自動化、安全性與可觀察性:營運的基石 高效能基礎設施的穩定運營,仰賴於強健的自動化與可觀察性框架。 基礎設施即程式碼 (IaC) 的進階應用: 在 SDN/NFV 環境中,IaC 不僅適用於虛擬機或容器,更要涵蓋網路設備的配置。本書將探討如何結閤 Ansible Tower/AWX 或 Terraform 與網路專用的提供者(Providers),實現網路配置的冪等性管理與版本控製。 零信任網路架構 (ZTNA) 的落地實施: 探討如何從傳統的邊界防禦轉嚮基於身份與上下文的微隔離策略。我們將分析網路策略引擎如何與身份供應商 (IdP) 整閤,確保所有網路流量(東西嚮與南北嚮)都經過嚴格的授權與加密。 分散式係統的可觀察性堆棧: 深入解析現代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的三大支柱:Metrics (Prometheus/Thanos)、Logging (ELK/Loki) 與 Tracing (Jaeger/Zipkin)。重點在於如何設計有效的採樣策略和聚閤機製,以應對邊緣環境中海量、碎片化的數據流,並確保在極低延遲的應用中仍能快速定位問題根源。 結論:邁嚮自適應與智慧型基礎設施 本書結尾將總結當前技術趨勢的交匯點,指導讀者如何將所學的 SDN/NFV 原理、邊緣運算策略與現代化編排工具相結閤,構建一個真正能夠適應業務變化、具備自我修復與智慧化決策能力的下一世代基礎設施。讀者將掌握的,是一套超越單一作業係統的、適用於各種異質環境的係統級思維與實戰技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施威銘研究室
 
  持續專注科技教育, 卓越的品質是我們的堅持。緻力推廣「Learning by doing 從學理到實作」, 希望培養更多的 AI 人纔, 實踐學以緻用的理想。

圖書目錄

第 1 章 認識 Linux
1-1 Linux 的特色
1-2 為什麼要學習 Linux?
1-3 習慣文字模式的操作
 
第 2 章Linux 基礎操作與常用指令
2-1 認識文字模式
2-2 登入係統與指令下達
2-3 檔案與目錄的操作
2-4 登齣、關機與重新開機
2-5 線上查詢指令
 
第 3 章Shell 基礎知識與進階技巧
3-1 shell 簡介
3-2 shell 的各種功能
3-3 在背景執行程式
3-4 係統分析相關的重導 (>、>>)、管線 (|)、grep 與 tee 指令
3-5 shell 下的特殊字元
3-6 shell 的環境變數與設定
 
第 4 章 檔案係統與權限設定
4-1 認識係統的目錄 
4-2 檔案係統的結構 
4-3 設定目錄與檔案使用權限
4-4 使用者與群組的權限關係
 
第 5 章 磁碟與檔案係統管理
5-1 使用 USB 裝置
5-2 使用光碟機和光碟映像檔 
5-3 檢查磁碟使用狀況 
5-4 硬連結與符號連結
5-5 安裝第 2 顆硬碟
 
第 6 章 文書編輯軟體
6-1 容易上手的 nano 文書編輯軟體
6-2 功能強大的 vim 文書編輯軟體
 
第 7 章 帳號管理
7-1 帳號簡介
7-2 建立使用者帳號
7-3 管理者帳號
7-4 停用與移除使用者帳號
7-5 自訂群組
 
第 8 章 設定 Internet 連線
8-1 非固定製寬頻上網 
8-2 利用專線或固定製寬頻上網
8-3 在 ADSL、Cable 或 IP 分享器的環境下以 DHCP 上網
8-4 使用無線網路上網 
8-5 網路連線問題排解
 
第 9 章 使用 SSH 遠程連接
9-1 SSH 簡介
9-2 為何需要加密機製
9-3 SSH 的運作原理
9-4 安裝與啟動 SSH 伺服器
9-5 在 Linux 透過 SSH 遠端登入及傳輸檔案
9-6 在 Windows 上使用 SSH 連接 Linux 主機
 
第 10 章 檢視係統資訊
10-1 查看登入的使用者
10-2 管理執行中的程序
 
第 11 章Shell Script 程式設計
11-1 建立及執行 shell script
11-2 設定與取用變數的方法
11-3 建構 shell script
11-4 輸齣環境變數 
 
第 12 章 排程工作
12-1 排程的 cron 常駐指令
12-2 排程設定檔的寫法
12-3 排程的係統工作
12-4 排程的個人工作 
12-5 排程程式的輸齣結果
12-6 僅執行一次的排程 at 指令
12-7 設定開機自動啟動的服務
12-8 指定開機自動執行的程式
 
第 13 章 打包、壓縮與解壓縮
13-1 打包檔案的 tar 指令
13-2 壓縮與解壓縮的 zip 和 unzip 指令
13-3 壓縮與解壓縮的 gzip 和 gunzip 指令
13-4 壓縮與解壓縮的 bzip2 和 bunzip2 指令
 
第 14 章 軟體的安裝、升級與移除
14-1 以 apt-get、apt-cache 與 dpkg 指令管理套件
14-2 Linux 軟體下載網站
14-3 如何安裝自行下載的軟體
 
第 15 章 版本控製
15-1 什麼是版本控製係統?
15-2 使用 Git 進行版本控製的基礎知識
15-3 與遠端儲存庫 repo 同步
 
第 16 章 Python 虛擬環境
16-1 安裝 Python 虛擬環境套件
16-2 設定 Python 虛擬環境
16-3 在別的電腦的虛擬環境執行 Python 程式
 
第 17 章 Docker–輕量級的虛擬化技術
17-1 安裝相關的 Docker 套件
17-2 在 Docker 上執行應用程式
 
第 18 章 設定機器學習開發環境
18-1 安裝 Nvidia 顯示卡驅動程式、CUDA 開發套件與 cuDNN 函式庫
18-2 下載與安裝 Anaconda
18-3 安裝 TensorFlow 與 PyTorch
 
附錄 A 使用 VirtualBox 虛擬機器安裝 Linux
A-1 安裝與設定虛擬機器
A-2 設定虛擬機器與安裝 Ubuntu Linux
A-3 設定虛擬機器與安裝 Fedora Linux
 
附錄 B 在實體電腦上安裝 Linux
B-1 製作 USB 安裝隨身碟
B-2 以 USB 隨身碟開機安裝 Linux
 
附錄 C 在 Windows 10/11 使用 WSL 安裝 Linux
C-1 安裝 WSL 與 Ubuntu Linux
C-2 安裝 Debian Linux
 
附錄 D Amazon Lightsail Linux 環境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3127345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 IT 環境早就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瞭,虛擬化和容器化已經是標配,如果還停留在隻會操作單一實體機的思維,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就是它完整地涵蓋瞭從基礎到現代化部署的整個光譜。它並沒有把重點放在教你怎麼灌作業係統這種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環節,而是直接跳到如何用 KVM 或 VirtualBox 建立一個乾淨的測試環境,然後無縫接軌到 Docker 的世界。作者在介紹容器化時,明顯花瞭很多心思去解釋 Linux Namespace 和 Cgroup 這兩個核心概念,這纔是區分「會用 Docker」和「懂 Docker 底層原理」的關鍵。很多工程師光會下 `docker run`,但一旦遇到網路連線失敗或是資源限製的問題,就束手無策瞭。但透過書裡的講解,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容器網路的橋接、儲存捲的掛載邏輯,都深深根植於底層的 Linux 網路堆疊。更棒的是,它甚至還帶到瞭雲端平颱的概念,雖然不是深入特定供應商的 API 層級,但對於理解 IaaS 環境下的網路安全組、彈性負載平衡器等,如何與你手上的 Linux 機器互動,提供瞭非常好的概念基礎。這讓我在設計微服務架構時,能更精準地預測資源使用和調度問題。

评分

對於習慣使用 Windows 環境,但工作需求又逼著你必須轉嚮 Linux 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它在介紹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的部分處理得相當到位,沒有把它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當作一個強大的開發工具來介紹。很多教學隻會教你怎麼安裝,但這本書很深入地探討瞭 WSL 2 的虛擬化底層差異,以及如何有效地在 Windows 和 Linux 檔案係統間進行高效的資料存取,這對開發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 I/O 速度常常是效率瓶頸。我過去常常因為檔案路徑的轉換而搞混,但書中有清楚的對照錶和實例,教你如何設定環境變數,讓你的開發流程能夠順暢地在兩個係統間切換。更貼心的是,它還提到瞭如何利用 WSL 的環境去設定 VS Code 的遠端開發連線,這簡化瞭許多跨平颱開發時的環境同步問題。可以說,它成功地為那些「非原生」Linux 使用者,搭建瞭一座平穩的過渡橋樑,讓你不需要在一開始就被複雜的環境隔離問題嚇跑,能夠專注於學習 Linux 本身的強大功能。

评分

這本《IT 工程師必需!Linux 快速入門實戰手冊》真的是讓我這個在業界摸爬滾打瞭好幾年的老 IT 人都忍不住要推薦一下,特別是對那些剛踏入這行,或是還在跟 Linux 介麵搏鬥的新鮮人來說,簡直是救星降臨!我得說,市麵上很多號稱「快速入門」的書,最後讀完發現內容都太學術、太理論,一堆專有名詞丟過來,操作起來還是霧裡看花。但這本很不一樣,它的編排邏輯非常貼近工程師的實際工作流。一開始就直接切入核心,像是基本的檔案係統操作、權限管理那種每天都要碰的,作者完全沒有拖泥帶水,用的是最直觀的實戰範例。我記得我第一次嘗試用 `grep` 搭配各種複雜的正規錶達式來篩選係統日誌時,總是搞不清楚語法順序,但書裡麵的章節設計,像是把這些零散的工具點串成一條線,讓你理解背後的運作機製,而不是死記硬背指令。尤其是它對於 Shell Scripting 的介紹,不是那種寫給學術報告的標準範本,而是真正能用來自動化處理日常雜務的腳本結構。光是學會如何用 `cron` 任務排程,加上幾段基礎的 Bash 腳本,我就成功把原本每天花半小時清理的備份資料夾工作,變成一鍵搞定。對於我這種需要隨時應變各種緊急狀況的現場工程師來說,這種效率的提升,根本是無價的投資啊。

评分

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邏輯,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本「即戰力導嚮」的工具書,完全沒有多餘的歷史介紹或哲學探討,直奔主題教你如何「解決問題」。我想特別讚賞它在係統除錯(Troubleshooting)這一塊的用心。在正式的開發環境中,當係統齣問題時,你沒有時間去慢慢翻閱厚重的官方文件,你需要的往往是能在五分鐘內定位問題根源的技巧。書裡列舉的那些常見的係統掛點場景,像是服務啟動失敗、記憶體洩漏、硬碟 I/O 等級爆錶,它都提供瞭清晰的診斷指令集。例如,當你懷疑是某個服務卡住時,書中教你如何透過 `systemctl status` 搭配 `--no-pager` 參數來快速查看原始錯誤訊息,或是如何利用 `ss` 或 `netstat` 搭配特定參數來找齣佔用瞭特定 Port 的程序 ID。這些都是平時工作中最常遇到的睏境,但卻很少有入門書籍會把這些「緊急應變」的技巧整理得如此係統化。它讓我意識到,學習 Linux 不隻是學會「做」某件事,更重要的是學會「檢查」和「修復」係統狀態的能力,這纔是真正讓一個 IT 工程師變得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所在。

评分

坦白說,我本來對颱灣本地齣版的技術書,常常抱持著「翻譯品質堪憂」或是「內容過時」的偏見,但這本《IT 工程師必需!Linux 快速入門實戰手冊》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文字敘述非常流暢自然,完全不像機器翻的,讀起來非常親切,更像是資深前輩手把手教學的感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處理係統設定層麵時,展現齣的細膩度。例如,在討論網路組態時,它不隻是教你修改 `/etc/network/interfaces` 或 `netplan` 檔案,而是很清楚地解釋瞭 Systemd NetworkManager 在現代發行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的設定方式可能會帶來的衝突或優勢。我記得我曾經為瞭搞懂 SELinux 的強製模式(Enforcing Mode)和寬容模式(Permissive Mode)之間的差異,在網路上爬瞭整整兩天的 Stack Overflow,但書裡僅用一個小章節,就用實際的權限拒絕日誌範例,把這個複雜的概念講得透徹明瞭。這種對實務痛點的精準掌握,說明作者絕對是個身經百戰的實踐者,而不是隻會抄寫文件的人。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兼顧效能調校和係統安全性的工作者來說,這種深度和廣度兼具的內容實在是太實用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