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文部分,老實說,這是這本書最讓我感到「煎熬」的地方。想當年,我拿到這本比磚頭還厚的參考書時,對「法規精要系統整理」和「英文單字文法閱讀一把抓」能完美結合抱持著極高的期望,結果,英文的內容分配比例和深度,完全無法滿足準備這類國考的嚴苛標準。那些所謂的「法學相關單字」,很多時候只是將法條中的詞彙單獨列出,缺乏在實戰情境中的應用和搭配的解釋,對於提升閱讀速度和理解長難句的效果有限。文法部分,就是一套標準的高中程度文法複習,對於應付國考那種需要精準判斷語意結構的考題,顯得力不從心。更別提閱讀測驗,選文的難度級距分布很不平均,有些文章讀起來像大學入門教材,有些則顯得過於陳舊,無法有效訓練考生的「考試閱讀肌群」。總之,如果你是英文基礎較弱的考生,這本書可能只能提供一個基礎的文法回顧,但想靠它在英文科拉高分數,恐怕是緣木求魚,準備過程可能會讓你覺得花費在英文上的時間產出比非常低落。
评分說到「法規精要系統整理」,這個標題的「精要」二字,在實際使用上需要非常謹慎地解讀。對於那些已經有深厚基礎的戰友們,這本書可以作為快速翻閱、檢查自己是否遺漏了特定法條細節的工具。但對於準備司法特考這類需要大量背誦法條細節的考試,我發現這本書對於一些「冷門」但極有可能出現的附帶條款或特別法的規定,著墨得非常少,甚至直接略過了。這可能是為了控制篇幅,但對於國考而言,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是失分的關鍵。特別是在涉及調查局或國安局可能考到的行政法或刑法分則中,那些學界爭議較大或剛修訂不久的條文,其解釋版本顯得不夠貼合最新的司法實務見解。因此,讀者必須非常清楚地知道,這本書提供的「精要」是一種「被篩選過的精要」,它無法涵蓋所有考點的廣度,需要搭配更全面的資料庫來交叉比對,否則很容易在細節題上失分。
评分這本《2023法學知識與英文》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它試圖將這麼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塞進一本厚厚的書裡,對於準備司法特考、調查局、國安局這種需要多工處理的考試來說,這種「一冊包辦」的便利性確實很吸引人。但恨的是,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常常讓人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例如,在中華民國憲法的章節,雖然條文解釋都有涵蓋,但對於那些近年的大法官解釋精義,特別是那些與時事高度相關、變動性較大的部分,感覺敘述得還是略嫌保守,不夠銳利。讀起來像是標準教科書的整理,對於想追求高分的考生來說,可能還是得額外搭配最新的期刊論文或是更進階的解題書來補強。不過,作為入門或基礎複習的工具書,它的架構清晰,至少能確保你不會遺漏基本盤的考點。對於初次接觸法學的讀者,它的法學緒論部分確實搭建了一個不錯的框架,讓複雜的法律概念變得相對容易消化。只是,當你深入到細節時,那種「面面俱到但處處不夠深入」的感覺就會浮現,需要讀者自己花時間去打通那些比較模糊的地帶。
评分整體而言,這本《2023法學知識與英文(十七版)》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功能型」的備考工具,而不是「決定性」的致勝法寶。它試圖用一種非常「一站式」的思維來服務多種考試的考生群體,這在概念上是聰明的行銷策略,但執行上則犧牲了專業的深度。對於時間非常有限,只能選擇一本參考書的考生,它或許能提供一個基礎的框架和語法的溫習,讓你至少能「應付」考試的門檻。然而,當你的目標是朝著錄取名單的前段班邁進時,你會很快發現,無論是憲法理論的深化,還是英文閱讀速度的提升,這本書提供的推力都不夠強勁。我個人在使用過程中,常常需要不斷地在不同章節間跳躍,用它來驗證記憶點,但當我遇到需要「從零開始理解」的複雜概念時,我還是會忍不住翻出更厚、更專門的單科教科書。這本書最適合的角色,應該是作為一個「複習導航」,幫助你盤點自己已經學過的東西,而不是作為你的「啟蒙老師」。
评分對於習慣使用圖表和結構化思考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在法學緒論和憲法的結構編排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試圖將龐雜的體系化繁為簡。它用了很多條列和圖示來呈現法條之間的關聯性,這在初期建立概念時是很有幫助的。我個人覺得,相較於一些純文字堆砌的舊版法學用書,這本「十七版」在視覺呈現上已經進步不少,至少不會讓人光看目錄就打退堂鼓。然而,這種結構化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過度簡化。在討論到法學基本概念的歷史脈絡或重要學說爭議時,常常只呈現了結果論或主流見解,把爭議點描述得過於平淡,彷彿法律是鐵板一塊。對於未來需要進行申論寫作的考生來說,缺乏對爭議點的深入剖析,會使得你在考場上難以展現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論述。這本書的價值或許更偏向於「記憶輔助工具」,而非「深度思考引導手冊」,這是我在準備後期逐漸體會到的局限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