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壯觀、灼熱的歷史,揭示了勇敢的猶太婦女成為抵抗戰士的非凡成就。」
──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書評盛讚
尚未出版就被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買下電影版權
花費十年,挖掘出二戰時期最刻苦銘心的故事
──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書評盛讚
尚未出版就被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買下電影版權
花費十年,挖掘出二戰時期最刻苦銘心的故事
「讓我們為英勇的死亡而戰。」
1943年,這群在波蘭本津的猶太女性,決定放棄求生機會,毅然決然地投入這場沒有終點的抵抗行動。
她們知道,每一次的突襲行動,都可能是一次臨終禱告。
1939年,納粹德國的軍隊入侵了波蘭,並四處抓捕猶太人,完成納粹追求的種族清洗政策──最終解決方案。本津是波蘭最後一批被「清空」的猶太隔離區,卻也是猶太青年反抗行動的重要核心。
1942年,這些猶太地下戰士化守為攻,放棄盟軍送來的救難機會,決心與納粹開戰,試圖毀壞納粹在波蘭的統治。這群擁有虔誠信仰的猶太青少女,在遭受父母的死亡後,仍義無反顧的投入救助國家的行列。她們假扮成天主教徒,欺瞞過蓋世太保,她們用調情來誘惑納粹軍官,用服裝儀容來逃避猶太審查。
在缺乏系統性組織與國際幫助的情況下,這些猶太少女試圖在一個資訊被壟斷的時代,傳遞戰爭資訊並集結同胞。她們在各個隔離區穿梭,散布抵抗的精神;她們學會製作炸彈以及偷竊武器,作為武裝抵抗的儲備;她們炸毀了鐵軌、中斷了供水設備;她們即便被抓捕與關押,仍然勇敢與納粹談判,要求納粹釋放年齡過輕的孩童。她們打從一開始就知道不可能倖存,卻仍在隔離區發起武裝起義,整整比華沙起義早了一年。
她們懷抱著戰爭結束的夢而奮不顧身,
卻在餘生深陷記憶的泥沼,難以脫身。
在這場必然全輸的戰爭中,這些年輕的戰士,不斷在逃離或戰鬥之間做選擇,他們見證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卻也看見了龐雜的灰色地帶──家園被波蘭人侵占、父母因告密而死亡、甚至有猶太人加入了納粹,成為處死同胞的屠殺鏈中的一員。抱持著勇氣與光榮起而反抗的戰士,終究是少數,在這之下有多少無視道德邊界在灰色地帶游移的人?
1945年,戰爭結束了。倖存的猶太戰士已經寥寥無幾。她們在五年內失去家庭、參與反抗,而當戰爭結束後,她們又剩下什麼?戰爭的摧殘與痛苦、失去同胞的辛酸與悔意,使得這些戰士逐漸隱姓埋名,甚至深受精神疾病影響,心思永遠無法逃離戰場。她們的故事被歷史埋沒、她們的認同困境被迫收編,在戰爭與戰爭之後,她們是猶太人,還是波蘭人?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夏克勤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蕭育和 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好評推薦】(依來函順序刊登)
伍碧雯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張潔平 Matters創辦人
朱宥勳 作家
胡淑雯 作家
蜜拉&士愷 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在家環遊粉專版主
周美玲 《流麻溝十五號》導演
一段壯觀、灼熱的歷史,揭示了勇敢的猶太婦女成為抵抗戰士的非凡成就。──史蒂芬.史匹柏,奧斯卡最佳導演
透過豐富的材料與生動的筆觸,書中這些女性反抗運動成員不是僵化無趣、僅供崇拜的黑白「烈士」,她們是有血有肉、有個性、有慾望的個人,是他人的女兒、姊妹、伴侶,是戰前的務實理想主義者,也是戰時挺身而出,並在絕望的環境中為猶太人的尊嚴(她們很清楚生還機會渺茫)奮力一搏的戰士。──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許多被納粹占領的地區,都曾有反抗暴政的起義行動,猶太人也參與其中。雖然沒有任何一例成功,但是並不代表反抗失敗者就是輸家!因為在後世的歷史敘述與歷史記憶中,他們是幽暗世界的閃爍之星,他們輸在當下,卻贏在歷史!──伍碧雯,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這些戰士是遁入「光天化日之下」,在納粹的無盡網羅中傳遞希望的光;她們堅持寫作、閱讀、社交、遊戲,不忘手足同胞的幼兒教育,在多重壓迫與疲乏艱困中,依然維持得體的舉止與人性,她們也是人之為人的「日常」幽光,那是狂暴的殺戮機器所無以摧毀的希望。──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當黑暗壟罩家園時,這群人挺身而出抵抗強權,寫下一篇篇令人心碎時而鼓舞人心的故事。──蜜拉&士愷,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在家環遊粉專版主
這本書令人不忍猝睹,又相見恨晚。你很難想像這些女人們,如何在經歷了小孩、父母殘忍被殺之後,怎樣拒絕被救援,而是選擇在淪陷區以殘破的身體與生命反抗下去,她們引誘士兵、收買他們、射殺他們、保護其他猶太人。書中細節讓人很難持續閱讀下去,但這些困擾是應當的。最難以想像的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她們的故事竟從未、從未被這樣講述過。──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充滿了自豪和憤怒的脈動。──《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研究透徹、引人入勝。──《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令人驚嘆,是一本深刻感人又令人歎為觀止的書。──《國土報》(Haaretz)
十分激情……巴塔利恩的研究十分驚人,她對她的故事的奉獻顯而易見且令人動容。──《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扣人心懸,令人神昏顛倒的精彩……巴塔利恩把幾乎被遺忘卻令人震驚的勇敢故事全然展現。──《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研究工作十分出色……是對女性精神的盛大慶祝。──《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難以放下的一本書,它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部多層次的史詩,一部改寫大屠殺的史詩。戲劇性的情節比比皆是,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耶路薩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
《沒有終點的戰爭》將一個長期被忽視的歷史從遺忘中拯救出來,並修正了猶太人,特別是女性在大屠殺期間的被動觀念。這本書毫不妥協,覆滿激情,而且保留而且保留了真正重要的知識。──《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he Times Literary)
生動地描述了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年輕猶太婦女,對女性勇氣的深度與廣度表達了生動的敬意。──《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大膽、勇敢且深具啟發,經過縝密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寫作,作者將讀者帶入令人痛心的二戰時代,在那裡,一代年輕的猶太婦女團結起來,與幾乎無法想像的邪惡鬥爭。──克里斯汀.阿普托維茲(Cristin O'Keefe Aptowicz),《紐約時報》暢銷書《穆特博士的奇蹟》(Dr. Mutter’s Marvels)作者
這是一本強大且必要的書……令人驚訝的是,她們的故事直到現在才被廣泛挖掘,但巴塔利恩將她們的故事組織起來,使她們變得生機勃勃,這便是我們需要聽到的歷史。──雷切爾.卡迪什(Rachel Kadish),《墨水的重量》(The Weight of Ink)作者
巴塔利恩講述了在很大程度上被遺忘的信使女孩、走私者和戰士的故事,她們在被占領的波蘭形成了猶太抵抗運動的中樞神經。這是一部令人嘆為觀止、眼花撩亂的歷史作品。──茉莉‧克拉巴普爾,《抽血》(Drawing Blood)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