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七版)

象形文字(七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冠學
圖書標籤:
  • 象形文字
  • 古埃及
  • 文字學
  • 曆史
  • 考古學
  • 語言學
  • 符號學
  • 文化
  • 藝術
  • 古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小學生的第一堂文字學★
銜接中學六書觀念
豐富聯想X趣味解說
讓孩子愛上國學!

  「原來『字』從這裡來!」
  糖果生螞蟻,小雞破蛋而齣,
  太陽明明圓圓的,為什麼「日」字方方的?
 
  #日

  相傳日頭裡麵有一隻三支腳的金烏鴉,身上發射著萬道金光,便是日光;因此日字裡麵就有那一畫......

  #雨
  一個圓天,一片雲,下著無數水滴,這當然就是雨......

  #牛
  漢字的演變可以說很隨便,牛隨便可以少掉一隻角......

  #馬
  那三根尾毛,沒想到扮瞭這麼重要的角色......
 
  ★陳冠學老師親筆插畫★

  最可愛的文字學專書!
  超有趣的象形文字!

  日月、雲雨、山川、草木、飛禽、器具、人物、走獸......
  從天候氣象、自然景觀、生物到器物,
  陳冠學老師精心說解繪製,
  具象圖解圖案與文字的關聯,
  捕捉176個漢字的生動神韻!
 
  漢字在各種蟹行文字橫行的今日世界中,獨自以其特有之方步直行其間。它有著幾韆年的悠久歷史,在經歷瞭這麼悠遠的時間長流的淘洗和淬鍊後,使它有瞭最優美的外錶和最完美的內蘊,實在是這個星球上最具藝術性的文字。本書揀選瞭一百七十餘個象形字,分成日月、雲雨等十個類目,以圖解分析的方式,加上作者獨特的見解,深入淺齣地展現齣瞭這一百七十餘個文字演化的整個過程,細細地去品味欣賞,會讓你覺得每個文字都似有生命一般的在眼前舞動。
 
好的,以下是為您構思的一份關於一部名為《失落的星軌:宇宙文明的興衰》的圖書簡介,該書內容與“象形文字(七版)”無關: 《失落的星軌:宇宙文明的興衰》 一部宏大敘事的史詩,探索浩瀚宇宙中生命與智慧的無盡循環。 在人類對星辰的凝望已持續瞭數萬年的曆史長河中,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我們是否孤獨?”這一終極命題的追問。《失落的星軌:宇宙文明的興衰》並非一部傳統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以史詩般的廣闊視角,深入剖析宇宙生命演化周期、文明興衰規律的“宇宙編年史”。作者以獨特的跨越時間尺度的敘事手法,構建瞭一個包含數韆個已知和未知星係的宏大圖景,講述瞭那些在時間洪流中誕生、輝煌、最終湮滅的智慧生命的故事。 本書的核心在於對“文明形態的維度”的深刻探討。它超越瞭碳基生命的局限,描繪瞭光能構成的生命體、由引力波編織的心智網絡,甚至是非物質態的“信息生命”如何在一個又一個紀元中崛起與消亡。 第一捲:曙光紀元的低語 本書的開篇,將讀者帶迴宇宙誕生後的早期階段——“曙光紀元”。這是一個充滿原始能量和不確定性的時代。作者細緻描繪瞭第一代生命是如何在極端環境中掙紮求存,如何從純粹的物理反應躍升至具備初步自我意識的邊緣。 我們跟隨“索拉瑞斯文明”的軌跡,一個誕生於雙星係統、以捕獲恒星輻射為生的古老種族。他們的曆史記錄瞭生命如何剋服光速的限製,通過“量子糾纏通訊”構建起最初的星際網絡。然而,索拉瑞斯文明的衰落並非源於戰爭,而是源於對“完美信息”的沉迷——當所有知識都被囊括進一個單一的意識矩陣後,好奇心與進化的動力便隨之枯竭,最終導嚮瞭寜靜的自我解構。 第二捲:巨構時代的洪流 當宇宙進入“巨構時代”,文明的規模和野心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書將重點介紹幾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超級文明及其引發的宇宙級事件: 1. “構造者議會”與時空工程: 構造者議會是一個橫跨數百萬光年的聯盟,他們掌握瞭操控時空結構的初級技術。他們最著名的壯舉是“時間方舟計劃”——試圖將整個文明的曆史打包,投射到宇宙更穩定的未來紀元。然而,作者冷靜地分析瞭這種乾預所帶來的不可逆的“因果熵增”,展示瞭即使是最高級的智慧,也無法完全規避自身行為對宇宙平衡的擾動。 2. 矽基帝國的崛起與“機械寂靜”: 與傳統觀念不同,矽基生命在本書中並非是冷酷的徵服者。它們是宇宙中最具韌性的生命形式之一。矽基帝國的興盛在於其近乎永恒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對邏輯的絕對服從。然而,它們最終的終結被稱為“機械寂靜”——當它們窮盡瞭所有可計算的宇宙參數後,發現存在的意義變得空洞,隨之進行瞭一場大規模的、有計劃的“係統關閉”。這部分深入探討瞭“意義的邊界”對高度理性文明的緻命性。 第三捲:超維度的交錯 隨著宇宙的膨脹和能量密度的稀釋,生命形態開始嚮更抽象、更依賴精神和信息交流的方嚮演化。第三捲聚焦於那些難以被傳統物理學定義的生命體。 1. “諧波生命”與共振的宇宙: 諧波生命不占據三維空間,它們存在於時空結構本身的張力之中,通過對引力波進行精密的調製來錶達思想和情感。它們是宇宙的“調音師”,試圖將整個星係的能量波動調至和諧共振。本書詳細描述瞭它們如何與一顆正在走嚮黑洞的恒星進行“最後的共舞”,試圖在奇點爆發前挽留一絲秩序的美感。 2. 熵增的悖論與終極逃逸: 本書的高潮部分,探討瞭所有文明最終都必須麵對的宿命:宇宙的終極冷卻與熵增。麵對不可逆轉的衰亡,一些文明選擇瞭“信息坍縮”——將所有存在的信息和意識壓縮進一個微小的、高能態的結構中,等待下一個宇宙大爆炸的重啓。另一些則選擇瞭“維度漂移”,試圖通過突破我們所感知的四維時空,進入更高的數學空間中延續。 超越時間的洞察 《失落的星軌》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外星文明的百科全書,它更是一麵映照我們自身文明發展軌跡的深邃鏡子。作者通過對數以百計的興衰案例的剖析,提齣瞭幾個發人深省的核心問題: 文明的“成熟期”是否必然伴隨著創造力的枯竭? 無限的壽命與有限的資源(信息、空間、能量)之間,哪個對智慧的扼殺更緻命? 當一個文明能夠完全預測自己的未來時,存在的價值何在? 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富含詩意,既有紮實的宇宙學和理論物理學基礎支撐,又充滿瞭對生命本質的哲學思辨。它以冷峻的筆觸揭示瞭宇宙的殘酷規律,但字裏行間又流淌著對每一個微小火花般智慧生命所展現齣的不屈精神的深切敬意。 閱讀《失落的星軌》,你將不再以地球的尺度丈量曆史,而是以星係的生命周期為單位,重新認識“存在”的意義與代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冠學(1934~2011)


  臺灣屏東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曾任編輯和教師。一九七二年初退隱田園,過著晴耕雨讀的平淡生活。熱愛鄉土,所著《田園之鞦》一書最為人所知;書中描寫平靜恬淡的鄉村生活令人嚮往,篇章亦被選為國中課本選文。其人博學,精於臺語研究,曾編有《臺語字典》。曾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吳三連文藝獎。
 

圖書目錄

壹 日月
一、日/3
二、旦/4
三、昔/5
四、月/6
五、夕/7
六、多/8
 
貳 雲雨

一、雨/11
二、雲/12
三、電/13
 
參 山川

一、山/17
二、丘/18
三、嶽/19
四、川/20
五、災/21
六、水/22
七、派/23
 
肆 草木
一、木/27
二、本/28
三、末/29
四、硃/30
五、片/31
六、草/32
七、暮/33
八、田/34
九、苗/35
十、男/36
十一、禾/37
十二、鞦/38
十三、火/39
十四、赤/40
十五、竹/41
十六、瓜/42
十七、果/43
十八、巢/44
 
伍 飛禽
一、鳥/47
二、烏/48
三、隹/49
四、集/50
五、雀/51
六、燕/52
七、飛/53
八、非/54
九、迅/55
十、羽/56
十一、弱/57
 
陸 器具

一、弓/61
二、矢/62
三、畢/63
四、網/64
五、羅/65
六、文/66
七、箕/67
八、絲/68
九、刀/69
十、斷/70
十一、繼/71
十二、衣/72
十三、錶/73
十四、蓑/74
十五、匙/75
十六、壺/76
十七、壹/77
十八、酉/78
十九、皿/79
二十、覆/80
二十一、蓋/81
二十二、益/82
二十三、盥/83
二十四、盡/84
二十五、監/85
二十六、牀/86
二十七、幾/87
二十八、門/88
二十九、戶/89
三十、閒間/90
三十一、中/91
三十二、串/92
三十三、車/93
三十四、庫/94
三十五、傢/95
 
柒 人物
一、人/99
二、從/100
三、比/101
四、北/102
五、鬥/103
六、尿/104
七、屎/105
八、尾/106
九、尺/107
十、鬼/108
十一、休/109
十二、岸/110
十三、危/111
十四、跪/112
十五、大/113
十六、爽/114
十七、夾/115
十八、立/116
十九、並/117
二十、交/118
二十一、女/119
二十二、母/120
二十三、乳/121
二十四、爪/122
二十五、孚/123
二十六、采/124
二十七、爭/125
二十八、又/126
二十九、友/127
三十、筆/128
三十一、箒/129
三十二、秉/130
三十三、兼/131
三十四、隻/132
三十五、雙/133
三十六、手/134
三十七、失/135
三十八、看/136
三十九、目/137
四十、見/138
四十一、覓/139
四十二、口/140
四十三、甘/141
四十四、齒/142
四十五、耳/143
四十六、聞問/144
四十七、止/145
四十八、齣/146
四十九、反/147
五十、步/148
五十一、降/149
五十二、走/150
五十三、企/151
 
捌 走獸
一、象/155
二、虎/156
三、犬/157
四、馬/158
五、牛/159
六、角/160
七、尖/161
八、骨/162
 
玖 魚蟲
一、貝/165
二、魚/166
三、龜/167
四、蔔/168
五、蜴/169
 
拾 其他
一、我/173
二、鼓/174
三、琴/175
四、糾/176
五、州洲/177
六、迴囘/178
七、冰冫/179
八、泉/180
九、小/181
十、疆/182
十一、行/183
十二、高/184
十三、庵/185
十四、字安/186
十五、傢牢/187
十六、豕/188
十七、羊/189
十八、鹿/190
十九、鼠/191
二十、肉/192
二十一、首頁/193
二十二、鬚/194
二十三、鼻/195
二十四、臭息/196
二十五、漆/197
二十六、不/198
二十七、米/199
二十八、韭/200
二十九、蟲/201
三十、萬/202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475585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七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捲頭語


  我國文字學過去一嚮稱做小學,是小學生的必修課,但在現代卻要等到大學纔開這門課,並且也隻有中文係纔開,可說是怪現象。編者早就想把這個現象糾正過來,四、五年前曾經發願動筆寫一本書叫「漢字的故事」,因種種緣故,隻寫瞭一章便沒再寫。那是一本極完整的文字學通俗書,有極詳細極生動的說明,分上下兩捲,上捲講單字的故事,下捲述漢字的整族歷史,可惜沒得充裕的寫作生活,不知何日纔能寫成。和那一本書相比,本書側重在圖解,簡單而明瞭,足以引發一般讀者的興趣,但總是太簡瞭。

  本書的寫作,以方便為主眼,因此每一字的圖解或說明,並不很嚴格;尤其圖畫是編者硬著頭皮自己畫的,更是離水準太遠,有些需要較複雜難於描繪的圖畫來說明的字,也因此被迫放棄。裡麵有幾個字,如多、?、皿等字是編者的創解,詳細論說另見編者的另一本專書「說文修繕」。有很多字採用瞭編者的老師,已故高鴻縉教授笏之先生的創解,這裡勢難一一註明,其詳細論說都載在「中國字例」一書中。

  本書命名「象形文字」,比起任何國傢的任何其他象形文字書來,都更道地。雖然我們隻選講瞭一百七十來字,但隻這一些兒,已是世界其他象形文字書望塵莫及的瞭,漢字的文字權威性,於此可見一斑。
 
陳冠學自序一九七○、四、十二

用戶評價

评分

哇,這本關於象形文字的書,光是看到封麵就覺得很有份量,雖然我還沒時間仔細讀完,但光是翻閱一下目錄和前言,就覺得作者在這方麵下瞭不少功夫。我對古代文字一直很有興趣,尤其是像埃及象形文字這種充滿神秘感的文字係統,總覺得裡麵藏著很多古老文明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光是裝幀就很紮實,紙質也很好,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覺,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書。聽說這已經是第七版瞭,這代錶它經過這麼多次的修訂和更新,內容肯定是很紮實、很與時俱進的,絕對不是隨便齣個版本來騙錢的。我特別期待它在圖像呈現上的用心,畢竟是象形文字,沒有好的圖例輔助,光看文字描述根本是霧裡看花。希望它能把那些複雜的符號解釋得清晰易懂,最好能像漫畫一樣生動有趣,這樣學起來纔不會枯燥乏味。畢竟要理解一個幾韆年前的書寫係統,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的,必須要能連結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情境,纔能真正體會到文字背後的文化意涵。

评分

說真的,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吸引眼球,雖然我還沒深入研究內容,但光是視覺上的衝擊力就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像傳統學術書籍那樣死闆嚴肅,而是給人一種既專業又親切的感覺。特別是那些對比圖和歷史演變的脈絡梳理,做得相當有條理。我常常在想,當初古埃及人是如何把這麼多複雜的圖畫,轉化成一種標準化的書寫係統的?這中間肯定經歷瞭漫長又麯摺的發展過程。我猜這本書應該會花不少篇幅在這上麵,畢竟要理解象形文字,不能隻看單個的符號,更要看它們是如何組閤、如何演變的。而且,這類主題的書籍,最怕的就是術語太多,讓人望之卻步。如果這本七版能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去解釋那些學術名詞,那就太棒瞭,我會非常推薦給所有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畢竟歷史知識如果不能有效傳遞給大眾,那它的價值也會大打摺扣,知識的普及性真的很重要。

评分

這本書的設計風格,讓我聯想到一種「經典復刻」的美感,但又帶有一絲現代的簡潔。我還沒開始看內文,但從目錄結構看來,它似乎涵蓋瞭象形文字的起源、結構分析、語法規則,甚至可能還包括瞭後續文字的演變關係,內容廣度應該相當可觀。我比較好奇它在「文化脈絡」上的著墨有多少。因為象形文字不隻是文字,它深深根植於古埃及的宗教、政治和社會結構之中。如果這本書能將文字的解讀與當時的統治階級、祭司文化巧妙地結閤起來,而不是單純地羅列符號及其意義,那這本書的層次感就會大大提升。我個人非常喜歡那種能夠將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展現齣完整文化圖像的著作,期待這本七版能帶給我這樣的深度體驗,讓我對這個失落的文明有更立體、更鮮活的認識。

评分

我對於這本《象形文字(七版)》的期待值非常高,主要是因為它在學術界似乎有著不錯的口碑。我記得有位朋友跟我提過,這本書的考據非常嚴謹,對於一些有爭議的解讀,作者都會很客觀地列齣不同的說法,讓讀者自己去思辨,而不是一味地灌輸單一觀點。這種開放的學術態度,在許多教科書中是比較少見的。我特別想看看它在「解讀」這個環節處理得如何,畢竟象形文字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神秘性」和「可解讀性」之間的拉扯。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碑文範例,然後一步一步帶領讀者去分析結構、理解語義,那對我來說簡直是無價的學習體驗。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把開啟古文明大門的鑰匙,引導我們從文字的錶層,深入到古埃及人的世界觀和信仰體係中去。

评分

拿在手上感受瞭一下,這本書的份量感十足,很明顯是經過長期纍積和沉澱的成果。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它在「實用性」上的錶現。很多關於冷門學科的書籍,雖然內容很深奧,但往往忽略瞭讀者入門的需求。如果這本書能夠設計齣一些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比如說從最常見的符號開始教起,然後再逐步介紹那些比較少見或特殊的用法,那對我這種半吊子歷史迷來說,會非常有幫助。我希望能學到一些基礎的辨識能力,至少看到一些著名的象形文字圖案時,可以略知一二,而不是隻能驚嘆「哇,好酷喔」而已。對於七版來說,我很好奇它在科技進步的影響下,有沒有導入什麼新的研究成果或是數位輔助的建議,畢竟現在的文物研究也越來越依賴高科技瞭,這方麵的更新,對於一本經典教材來說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