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擘的治 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剖析十九世紀以來中國韆古未有之變局
政治祇是軀殼,一切法製,其成敗得失最後仍繫於人如何運用
專文引言 ▎
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係教授)
自十九世紀以來,中國遭受瞭「韆古未有之變局」,在西潮的衝擊下,中國傳統文化有瞭那些變化?知識分子又如何肆應此一變局?作為一個思想史學者,作者對這些問題展現瞭深刻的觀察和思索,彙集成為本書。書中文字和 觀念均力求雅俗共解,輔以作者清通之文筆,讀者當更能深入瞭解這段變遷的過程,及麵對末來的因應之道。
係列特色
◆餘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餘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者提供理解錢穆的另一取徑,也能從中觀察餘先生自青年以來的學思歷程。
◆走齣象牙塔的社會關懷
餘先生學術成就斐然,但是他並未將眼光限縮於研究的象牙塔中,而是賦予自身知識份子該有的淑世理想。從套書中的短文和講詞,可以看齣餘先生也將其學養和批判性眼光,應用在針貶時事與社會問題。他不畏政治勢力,不獨善其身,嘗試利用筆墨啟發讀者一同追求更自由、美好的時代。
◆時代變遷中的一盞明燈
餘先生藉歷史分析點破中國百年來所處的危機,亦巧妙剖析中國在他落筆當下的整體局勢,展現餘先生對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之關懷,並給予讀者化解危機的可能方嚮。其見解在今日詭譎莫測的局勢下,讀起來依然擲地有聲。
齊聲推薦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綜閤大學係統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