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失言」轉成被秒稱讚 的77個說話技巧:這年頭,說話可以直,但要記得帶點甜!

化「失言」轉成被秒稱讚 的77個說話技巧:這年頭,說話可以直,但要記得帶點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朴真英
图书标签: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说话的艺术
  • 情商
  • 职场沟通
  • 社交技巧
  • 影响力
  • 口才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為何說錯話硬ㄠ的下場都很慘?
本書教你要贏得信任,得學會真誠的……

  ◎你說話常常「撿到槍」嗎?
  ‧「你怎麼又胖了?」
  ‧「該不會這麼簡單也不會吧?」
  ‧「姐姐這麼優秀,你怎麼會這麼笨。」
  ‧「沒關係啊,反正你本來就……。」
  ‧「那麼爛的公司,辭職不就好了?」
  ‧「如果讓你不高興,我道歉。」

  說錯話,輕則尷尬、冷場,重則可能失去一段關係、一筆業績、一份信任。
  學會本書77招,讓你化「失言」轉成被秒「稱讚」!

  ◎確認過眼神,你就是「賤嘴」人!
  【家人之間】
  ‧先生看著暴牙的妻子說:「妳真是太適合吃西瓜了!」
  ‧婆婆動不動就對媳婦說:「帶孩子哪有什麼辛苦的,妳當我沒帶過?」
  關鍵→ 家人之間的無心話,殺傷力往往更重。

  【朋友之間】
  ‧祝110歲的長輩說:「祝您呷百二!」
  ‧別人恭喜你得高分,你卻說:「我考得好爛,竟然只有97分。」
  關鍵→ 隨著聽話者的處境不同,好話也能變成利箭。

  【同事之間】
  ‧同事跟你傾訴離婚心事,你卻回:「這世上沒人比妳慘。」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上司卻說:「豬都做得比你好。」
  關鍵→ 就算無法站在他人的立場,也不該再補刀。

  【國際情勢】
  ‧席哈克因為玩笑話,讓即將到手的奧運主辦權飛走了!
  ‧發言人搞不清楚狀況就說話,竟導致柏林圍牆倒塌!
  關鍵→政治人物更該謹言慎行,因為一個噴嚏就可能撼動世界。

  你給別人的印象,99%來自說出口的話,別讓自己成為言語霸凌的加害者。

  ◎在社會走跳,會不會說話往往是成功關鍵,想讓人際變好、業績突破、事半功倍,你得學會……
  1.從「賤談」到「健談」:8大絕招教你突破失言盲點,根治白目發言!
  【絕招1】想讓對方同意你的話,關鍵在「共鳴指數」,只要……。
  【絕招2】別開口就「否定」,好感度馬上激升99%!
  【絕招3】一句「最近還好嗎?」適用於各種場合。
  
  2.預防勝於治療:7大方法讓你話說甜了,逆勢自然就翻轉了!
  【方法1】歐巴馬的5個「超溫暖說話技巧」,讓人深刻感覺到真誠。
  【方法2】失言後,讓別人「秒原諒」的技巧是……。
  【方法3】如果是真心懊悔,就別說:「如果讓你不高興,我道歉。」

  本書收錄近百則精彩實例,幫助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同時,
  可以了解自己說話的習慣,並從他人的錯誤中成長,大大降低失言發生率。
  「會說話的人,都很幸運」就讓一句好話,改變你的人生命運吧!

本書特色

  1. 韓國著名溝通技巧講師朴真英,分析各領域專家與百則實例,讓讀者從錯誤中學習。
  2. 歸納8招補救措施+3大預防失言步驟,不口誤就是說對話的第一步!

名人推薦

  廣播主持人∕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
  激勵達人 鄭匡宇

  *原書名為《零失誤說話課》
《高情商沟通的艺术:从“得罪人”到“受欢迎”的实用指南》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工作中的同事、客户,到生活里的家人、朋友。如何运用语言,既能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让人感到冒犯或不适,是许多人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本书并非教人如何花言巧语、刻意奉承,而是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沟通策略,旨在帮助读者提升情商(EQ)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将原本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的场景,转化为增进理解、建立良好印象的机会。 沟通的本质:理解与被理解的桥梁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关系的维护。许多时候,我们说出的话被对方接收到的方式,与我们本意相去甚远。这往往不是因为内容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表达的包装”或“传递的语境”出了偏差。例如,一句基于好意的“提醒”,在某些情境下可能被解读为“指责”;一个直接了当的“拒绝”,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缓冲和解释,很容易让人感到被冷落。 本书将沟通的艺术分解为几个关键领域,深入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效果。 第一章:解码“好心办坏事”的沟通陷阱 我们常常因为想帮别人或出于责任感而开口,结果却适得其反。本章将聚焦于那些“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糟的”沟通模式。我们将分析,为什么直言不讳有时会演变成不留情面的批评?如何区分“建设性的反馈”与“带有个人偏见的指点”? 直率的代价: 探讨过度强调事实而忽略感受的表达方式。提供工具,教你如何将负面信息包裹在积极语境中。 过度解释的误区: 有时解释越多,越显得心虚或不真诚。学习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提供恰到好处的背景信息,增强可信度。 情境感知力: 沟通的时机与地点至关重要。识别何时适合私下交流,何时应在公开场合给予肯定,以及如何“读懂空气”,判断对方是否处于接收信息的最佳状态。 第二章:重塑“拒绝”的艺术:维护关系而不伤和气 拒绝是沟通中最考验情商的部分之一。无论是工作上无法承担的任务,还是生活中不合理的请求,如何说“不”而不破坏现有的关系网络,是职场和社交成功的基石。 “三明治”法则的升级应用: 不仅仅是“表扬-批评-表扬”,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立场说明的结合。如何先肯定对方的请求或意图,再清晰陈述自己无法满足的原因,最后提供替代方案或表示未来合作的意愿。 设定界限的技巧: 区分“无能为力”和“不愿做”之间的表达差异。学习使用温和但坚定的语言,清晰地划定个人和专业界限,让对方理解你的拒绝是基于原则而非个人好恶。 缓冲与延迟: 并非所有请求都需要立即回应。掌握“暂时保留”和“缓冲句式”,给自己留出思考空间,也给对方一个体面的等待过程。 第三章:化解冲突的语言策略:从对峙走向协作 冲突在所难免,但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升级矛盾。本章致力于提供一套在情绪高涨时仍能保持冷静和建设性的语言工具。 “我信息”(I-Messages)的精细化运用: 避免使用“你总是……”的指责性句式,转而聚焦于“当[事实发生]时,我感到[情绪],因为[我的需求未被满足]”。本书将详细解析如何根据不同对象调整“我信息”的强度和措辞。 积极倾听与复述确认: 冲突的升级往往源于一方感觉自己未被倾听。学习如何通过精准的复述(Paraphrasing)来确认对方的感受和立场,即使不同意,也先达成“我理解你的意思”的共识。 “解冻”的开场白: 冲突发生后,第一句话至关重要。提供一系列能够迅速降低对话温度、引导双方回到解决问题轨道的破冰措辞。 第四章:赞美与肯定的魅力升级:让你的赞美更具穿透力 赞美是沟通的润滑剂,但空洞的赞美只会让人觉得虚假。真正的赞美应当是具体、及时且针对性的。 从“泛泛而谈”到“精准打击”: 摒弃“你真棒”这类模糊的评价,转而描述你观察到的具体行为、付出的努力或带来的结果。例如,从“你这个报告做得不错”升级为“你这次报告的数据分析非常细致,尤其是对A和B两点的交叉对比,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很有力的支撑。” 赞美的“延迟满足”效应: 探讨在适当的时刻,有意识地延迟表达赞美,反而能增强其冲击力和真实性。 “分享功劳”的智慧: 在团队环境中,学会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他人的帮助,不仅能展现团队精神,还能赢得更深层次的尊重。 第五章:职场沟通的“潜规则”与得体之道 在专业环境中,语言不仅关乎效率,更关乎专业形象的塑造。本书将探讨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既能展现专业能力,又不显得咄咄逼人。 邮件与书面沟通的语调控制: 如何通过标点符号、措辞选择和排版,在文字世界中模拟出恰当的语气。 向上沟通的艺术: 如何向领导者清晰、简洁、有条理地汇报,同时把握好进言的分寸感。 跨文化与代际沟通的敏感性: 认识不同背景的人对“直接”和“委婉”的理解差异,并相应调整表达方式,确保信息有效传递。 结语: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沟通者 这本书最终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一种内在的、基于同理心的沟通模式。它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当你真正理解了语言背后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动态时,你的表达自然会变得更加自然、得体,且富有力量。学会这些技巧,你将发现,每一次开口,都可能成为一次关系的升华,而不是一次潜在的风险。这本书是为你准备的工具箱,让你在言语的江湖中,行稳致远,赢得人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朴真英 박진영


  全南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於KBS光州台及交通台,擔任主持人與主播十五年。在轉職為自由工作者後,便開始正式研究「溝通技巧」,並於各大學與公家機關等舉辦講座。在取得朝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博士學位後,目前於全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現職為「共鳴力溝通研究所」代表。

譯者簡介

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記者、公關、企劃。後赴韓進修語言,回台後放棄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努力經營自己的「譯」界人生!

图书目录

前言 人生最該學的一堂課:化解失言、轉為稱讚的技巧!

第一章 說話可以直,但說多了就……
01 世上90%的人有「玻璃心病」,別動不動就擊碎它
02 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對你「情感霸凌」
03 叔本華的「辯論藝術」vs. 喬爾斯基的「對話雙贏」
04 說話讓人微笑還是跳腳,關鍵就在……
05 敢笑妻子暴牙,你會死在她手上
06 酸民一句話,就會害死一條命
07 政治人物因為一句「混蛋」,拱手讓出總統之位
08 席哈克一句玩笑話,讓即將到手的奧運主辦權飛了?!
09 柏林圍牆倒塌的真實原因,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
10 與其挑別人語病,不如好好聽自己說出口的話

第二章 印象好壞,有99%來自於說出口的話
11 有關生死的玩笑,你絕對開不起
12 統計結果顯示,夫妻間最欠殺的一句話是……
13 連「牛」都不喜歡被比較,何況是人?
14 沒人能對死亡做好心理準備
15 不說不錯?其實「沉默」也算是一種失言
16 不懂硬裝懂,只會被看破無知
17 你的舌頭也「滑倒」了嗎?
18 你給人的印象,有99%來自於說出口的話
19 哪種特質的人易陷入「失言輪迴」?
20 政治人物必學!別讓一句話害自己「登出」政壇
21 「策略性」失言,通常是為了炒新聞

第三章 學「蔡康永式」的說話:思考要快,講話要慢
22 祝人「呷百二」可能不是句好話?!
23 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實踐「換位思考」
24 報告老師,我沒爸爸為什麼要做父親節卡片?
25 你是否也常在他人的真心上澆冷水?
26 脫口而出的失言,會給人留下永遠的傷疤
27 不真心的安慰,不如就別說了吧
28 有種安慰,反而讓對方更憤怒……
29 如何讓人想親近你?關鍵在於「共鳴指數」
30 總是用自己的標準稱讚別人,難怪對方不領情
31 虎父無犬子 vs. 有其父必有其子
32 你以為「假裝」謙虛不會被發現?對方根本看在眼裡,醮在心裡!
33 常常誤判局勢?絕對是因為這點沒處理好……
34 思考再快,講則慢
35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對他人品頭論足
36 這件事,讓人畏懼年節倒胃口
37 保密防洩漏,人人有責
38 說出「你本來就……」的人,絕對是故意的
39 給予他人鼓勵與支持,又不會少塊肉!

第四章 有話要直說可以,但你記得「帶點甜」!
40 讓人好感度驟降,往往是因為無心舉動
41 如果無法深思熟慮,最好別開口
42 誰說白人女孩不能玩黑人玩偶?
43 偏見比愚蠢更丟臉,還不快拿下有色眼鏡
44 拒當「人權白痴」,就不會說出歧視言論
45 自以為是的幽默,其實最傷人
46 以自我為中心,只會把身邊的人推得更遠
47 蔡依林結不結婚到底關你屁事?
48 「吃軟飯的」、「台女不意外」,性別歧視者別再自嗨了
49 女醫生、男護士很普遍,所有職業都不該分性別
50 「罵人價目表」上,一句「智障」至少賠五萬
51 有話要「直說」可以,但你得帶點甜!
52 先把價值觀喬正,就不怕輕率口誤
53 蔡康永:「說話直跟沒禮貌是兩碼子事!」

第五章 給建議也可以,但記得別踩到「底線」!
54 也許你只是想做效果,卻讓人心好累
55 真心想關懷,給建議一定比批評好
56 酒後就閉嘴吧,別讓一句話毀掉一段關係
57 玩笑話也別超過道德底線,否則……
58 隔牆有耳的機率比你想像中更高!
59 什麼是「佛洛伊德式失言」?
60 小心,潛意識總在不自覺中出賣你!
61 想要人氣強強滾,就靠……

第六章 8招修正「神失言」,對方下一秒就稱讚你!
62 隨時都要檢討自己的說話習慣
63 第一招:想要與他人產生共鳴,你得先……
64 第二招:慢一拍再開口,想想對方處境
65 第三招:人人都有不得已,別總是自作主張
66 第四招:別張口就「否定」,才不會讓自己狂被扣分
67 第五招:批評、追究沒有用,你該……
68 第六招:溫暖的眼神鼓勵,其實就夠了
69 第七招:一句「最近還好嗎?」適用於各種場合
70 第八招:別讓孩子留下陰影,爸媽就不要說……

第七章 歐巴馬……教你,鼓舞人心的「道歉術」!
71 歐巴馬教你5個「超溫暖說話術」
72 失言後,讓別人「秒原諒」的技巧是……
73 「如果讓你不高興,我道歉」這句話才是引爆爭執的導火線
74 犯錯後,狡辯絕對是下下策
75 沒有真誠,何必請求原諒?
76 真不真心?肢體語言已經出賣你了!
77 真正會說話的人,都遵守這3項準則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64414
  • 叢書系列:Business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人生最該學的一堂課:化解失言、轉為稱讚的技巧!

    
  人在一天之中究竟會說多少話呢?

  二○○七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研究團隊針對這個議題,蒐集了三百九十六名對象進行實驗。

  過程中,調查團隊將每隔十二分半,就會自動錄音三十秒的錄音機,貼在被實驗者身上,以此調查每人每日所使用的單詞數量。

  調查結果顯示,以人類每天平均清醒時間(十七小時)換算後,每人每日約使用一萬五千九百五十八個單詞。

  這個研究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確認女性說的話是否真的多於男性,但最終結果顯示,女性只是在使用的單詞量上比男性多一點而已(女性:一萬六千兩百零五個;男性:一萬五千六百六十九個),除此之外並無太大差異。

  另外,根據結果統計,假設一句話由五個單詞構成,那麼人在一天當中大概會說出三千兩百個句子。

  雖然這是美國的研究,但世界各地的情況大致上都差不多。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懂得在適宜的時間、地點,說出適當的話?

  筆者任教於某大學時,有堂溝通課上,一名學生分享了親身經歷:「我讀國小時曾做過性向測驗,結果顯示我得憂鬱症的機率是零。當時我認為這代表我屬於積極進取的性格,所以感到非常高興,但是我告訴父母這件事後,他們卻對我說:『你一定是腦袋空空,才會出現這種結果。』」

  這名學生雖然知道父母沒有惡意,甚至可以說是一句玩笑話,但他卻因此受到很大的打擊。從他已經讀到大學,都還對小時候的事情印象深刻看來,父母那句話對他造成的傷害遠比想像中更大。

  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有各種勸人說話要小心的格言或忠告,也有人把說出口的話比喻為刀、箭,代表胡亂發言會帶給他人傷痛,而且永遠無法挽回。本書中也舉出許多我們平時可能沒注意到,卻是真實失言的例子。

  社會上,有許多名人因為說錯話,害自己長久累積的權位和名譽瞬間崩塌。這是由於公眾人物發言的影響力很大,所以當他們失言時,大眾會發出更強烈的責難,要求他們謹言慎行,以免出現不良效應。

  當然,一般人也會失言。讀者只要仔細留意就會發現,那些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傷痕的話,大部分來自與我們較親近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

  但大多數失言的人並不會察覺,即使知道了,也很容易忘記,下次照樣說出類似的話;然而聽到的人卻無法輕易忘記,而且可能還為此深受痛苦。

  想要避免失言,就得先知道何謂失言。也就是說,要懂得什麼話不能講,如此就可以盡量減少說錯話的機會。另外我們也應該學習,發現自己失言後,該如何進行補救。

  我寫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幫助人們從害怕失言的恐懼中跳脫出來,讓大家可以進行心靈交流、毫無阻礙地進行對話。

  本書中針對各領域專業人士的經驗,以及我在大學教書時,學生所分享的實例,特別是在演講或課堂上,將大家所寫下的「最傷人的一句話」加以分析,這些案例對本書有莫大的幫助。

  美國喜劇演員格魯喬.馬克思(Groucho Marx)曾說:「要懂得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因為沒有人長壽到能親自犯完所有的錯。」

  希望讀者們可以把書中出現的失言例子當作反面教材,並藉此回顧自己說話的習慣。在此,我也想向那些願意分享慘痛經驗之人,表達深深的感謝。

  人類是不完美的存在,想一輩子不說錯話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藉由學習,學會與他人深切共鳴的對話方法,並透過他人因失言而受傷的經歷,尋找說好話的方法,以降低失言的機率。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