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占星全集① 導論、判斷法則、卜卦

薩爾占星全集① 導論、判斷法則、卜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班傑明·戴克
图书标签:
  • 占星术
  • 萨尔占星
  • 卜卦
  • 占卜
  • 命理
  • 古典占星
  • 预测
  • 星象学
  • 萨比安象征
  • 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世紀卜卦占星奠基之作,阿拉伯占星黃金時代的珍貴檔案

  薩爾·賓·畢雪是中世紀具有影響力的占星家,他於西元九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關鍵時期身處巴格達政治與衝突的中心。本套著作共3册,包含薩爾最重要的幾部作品:《導論》《五十個判斷》《論卜卦》《論應期》《論本命》及《有關上升位置及本命判斷的66個片段》,由當代最重要的占星翻譯家班傑明·戴克博士從阿拉伯文原作譯成英文。其中薩爾的主要著作《論本命》是首次被譯成英文。本套書籍亦為戴克博士古典本命占星課程的必備教材。
 
星辰之秘:探索宇宙律动与人类命运的古代智慧 本书《星辰之秘:探索宇宙律动与人类命运的古代智慧》并非专注于特定占星学流派的全面汇编,而是一部跨越历史长河,深入剖析占星学思想根源、演变脉络及其在不同文明中作用的学术性著作。它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微的框架,理解人类如何试图解读天体运行与地球事件之间的关联。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天象崇拜——占星学思想的史前回响 本部分将追溯占星学思想的萌芽阶段,重点考察史前文明和早期人类社会中,天象观测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与宗教仪式。我们不会直接涉及任何关于“判断法则”或“卜卦”的实用手册式内容,而是探讨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美索不达米亚的观测遗产: 详细考察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如何系统化地记录金星、月亮和行星的运行周期。重点分析早期“预兆文学”的性质,区分其作为国家政治气象学的角色,与后世的个人命理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内容涵盖了对“阴影”(Eclipses)的恐惧及其在王权合法性中的作用。 古埃及的恒星时间体系: 分析尼罗河周期与天狼星(Sothis)升起的关联,阐述古埃及人如何利用天体定位构建其时间概念和神学体系。这部分将侧重于神话与历法之间的相互塑造,而非具体的星盘推算。 早期希腊哲学的宇宙观过渡: 探讨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对“和谐宇宙”概念的影响,为希腊占星学的兴起奠定形而上学基础。此处的讨论将集中在“球体音乐”的理论,而非占星术的实践。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的整合与理论的奠基 本卷深入研究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的希腊化时代,这是占星学从纯粹的天文预兆转向结构化技术体系的关键转折点。我们将聚焦于理论构建的逻辑而非具体的技法细节。 托勒密的遗产与结构化思维: 探讨克劳狄乌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贡献,但重点不在于他对“判断法则”的归纳,而在于他如何通过几何学和光学原理,将天体运动转化为可以被量化和系统描述的框架。分析《四书》(Tetrabiblos)的结构,强调其作为“自然哲学”而非纯粹“命运预测”的原始意图。 黄道带的诞生与元素理论的结合: 详述黄道十二宫(Zodiac Signs)如何被引入,以及如何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理论相结合,构建出描述不同生命状态和气质的初始分类系统。这部分着重于理论的符号学意义。 “上升点”概念的哲学意涵: 探讨地平线与黄道交点(Ascendant)的概念,如何象征着“个体”在特定时间与宇宙瞬间的“锚定”,探讨其在早期占星文本中作为“场景设定”的重要性,而非聚焦于如何计算上升点。 第三部分:东方世界的对话与本土化演变 本章扩展视野,探讨占星学思想在欧亚大陆的不同文化中如何吸收、转化并形成独特的体系。 印度吠陀占星学的独特路径: 介绍“若陀”(Rāśi)和“星宿”(Nakshatra)系统,分析其与希腊系统的主要结构差异。重点论述“大运”(Daśā)系统在时间划分上的独创性,将其视为一种不同于西方行星周期理解的“时间哲学”。 中国天文学与术数的关系: 考察中国古代星象学(侧重国家和皇帝的吉凶)与五行、干支系统的交织。本书将分析中国体系中对“天象”的记录与解读,如何服务于王朝的政治稳定,并将其与西方基于行星运动的体系进行对比,凸显其在地缘政治应用上的差异。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保存与发展: 考察阿拉伯学者如何翻译、保存并发展了希腊占星学,以及他们对周期计算和数学模型的贡献,这些贡献是后来重新输入欧洲的关键桥梁。 第四部分:炼金术、神秘学与占星学的交织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占星学置于更广阔的神秘学运动之中,探讨其在文艺复兴前后与其他隐秘知识体系的相互渗透。 行星与金属的对应: 阐述占星学中的七大行星如何与炼金术中的七种金属(如太阳对应黄金,月亮对应白银)建立象征性联系。这部分探讨的是符号学的系统构建,而非炼金术的化学实践。 占星学在自然魔法中的地位: 讨论文艺复兴时期,占星学如何被用于“自然魔法”(Natural Magic)的实践中,例如通过特定行星的能量“印记”来制作护身符或药剂。强调其作为一种“宇宙能量传输媒介”的概念。 符号语言的统一性: 总结占星学作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符号系统,如何试图统一“宏观宇宙”与“微观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对占星学历史、哲学基础和跨文化传播的深度学术考察,而非一本指导读者如何进行个人命理解读的操作指南。它关注的是“为什么人们相信”以及“他们如何构建这个系统”,而非“这个系统具体如何运作”。全书侧重于历史语境、哲学继承和符号学的演变,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宏观的学术视角。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班傑明·戴克 博士 Benjamin N. Dykes, PHD.


  哲學博士班傑明·戴克爲當代古典占星學的領先傑出權威,也是當代翻譯古典占星文獻的權威譯者,獲得2018年Regulus Awards「Theory and Understanding」獎項提名,師承羅伯特·左拉(Robert Zoller),幷取得中世紀占星師資格。曾在伊利諾伊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哲學。 他於2007年出版了中世紀占星名家:古德·波那提(Guido Bonatti)的著作《天文書》(Astronomy)的完整譯著,之後勤勉地投入文獻翻譯工作,持續出版許多古典占星譯著,涵蓋古典占星學各項支派——本命占星、卜卦占星以及擇時占星等——的學說。2011年,為現代的占星讀者出版了《當代古典占星研究》,2012及2013年發表了世運占星的作品,同時參與多項占星講座與演講。哲學相關的作品則有《符號與光》的演講。戴克博士爲當代占星學相當多産的譯者,贏得國際占星學界的敬重。戴克博士官方網站:www.bendykes.com

图书目录

圖示目錄
出版序
英文編譯者中文版序
中文譯者序

編者引論
§1 薩爾生平及著作
§2 本卷概覽
§3 薩爾對馬謝阿拉資料的引用
§4 薩爾著作對都勒斯與Bizidaj的引用
§5 安達爾札嘎―瑞托瑞爾斯著作傳承中消失的環節
§6 始、續、果宮,整宮制及象限制
§7 特殊詞彙
§8 編輯準則

導論
第1章 星座的分類
第2章 十二宮位之本質及各宮類象
第3章 生滅之說明

五十個判斷

論卜卦

第1章 上升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2章 卜卦中的第二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3章 卜卦中的第三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4章 卜卦中的第四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5章 卜卦中的第五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6章 卜卦中的第六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7章 卜卦中的第七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章節7.1 婚姻及關係
章節7.2 訴訟
章節7.3 交易
章節7.4 逃亡者與逃犯
章節7.5 盜竊
章節7.6 合夥與會晤
章節7.7 戰爭
第8章 卜卦中的第八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9章 卜卦中的第九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10章 卜卦中的第十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11章 卜卦中的第十一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12章 卜卦中的第十二個星座及落入其中者
第13章 論書與信差
第14章 論報告
第15章 論報復
第16章 關於多個選項或主題的卜卦
第17章 狩獵與捕魚
第18章 論宴請

論應期
第1章 概述
第2章 應期判斷法則
第3章 選取應期徵象星的說明
第4章 生命之宮、上升位置
第5章 資產之宮
第6章 子女之宮
第7章 疾病之宮
第8章 戰爭的應期
第9章 論旅行―據古人所言
第10章 論接收書或報告―據馬謝阿拉
第11章 論蘇丹―源自馬謝阿拉的論述

詞彙表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98553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出版序

星空凝視占星學院院長 韓琦瑩

  SATA 開始從事翻譯出版書籍一事,緣起於與戴克博士的深厚情誼,繼而建立這樣的合作關係。他願意肩負起文獻翻譯做為職志,但拉丁文文獻語意艱澀,可能造成翻譯上的誤解,這促使他決心找到解決方法―他開始學習阿拉伯文,目前其阿拉伯文水準已可達到直譯阿拉伯占星文獻的程度。目前其阿拉伯文水準已可達到直譯阿拉伯占星文獻的程度。這種捨我其誰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與折服,也讓我暗許下承接博士工作的心願,讓這項文獻翻譯計畫延續至華文世界。

  受限於人力與經驗值,初期選書時我不敢輕易接下古文獻的翻譯任務,只能以博士的著作作為起點,由我自己擔任譯者,完成了《當代古典占星研究》的翻譯。再到SATA 首部出版品:《占星魔法學:基礎魔法儀式與冥想》,我們也累積了初步的經驗值。更重要的是發掘了能擔當古文獻翻譯的大將:郜捷。我對她的信心是基於其過去在新華社的外稿翻譯和編審的經驗,再加上她的水月等群星都在第九宮和摩羯座。

  《占星魔法學》一書中,占星學的技術內容主要聚焦在擇時上,由此延伸出第一本古文獻選書《選擇與開始》。此書讓讀者可以循著占星擇時這一路徑,進入古文獻原本的世界。郜捷也不負所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我們取得這個成功的果實後,更有信心進行後續的選書,也就是《選擇與開始》所收錄文獻的共同源頭:都勒斯的《占星詩集》。

  《選擇與開始》引介讀者們認識了四位中世紀的阿拉伯占星名家, 也見識了阿拉伯占星學的璀璨時代之作,這其中也包含薩爾的《擇日書》。薩爾的作品完整地涵蓋了本命、預測、卜卦、擇時與應期,他的著作係傳承自馬謝阿拉⸺開啟阿拉伯占星黃金時期的名家。戴克博士在翻譯薩爾的著作時,已完全直譯自阿拉伯文本,使得本書的文字較為淺白易讀,降低了讀者的閱讀門檻。在出版本書之前,SATA 的出版品中仍未有哪本書能夠涵蓋占星學的主要學科。有鑒於此,《薩爾占星全集》將是我們在占星文獻翻譯和出版道路上的里程碑之作 !

英文編譯者中文版序

班傑明.戴克 博士

  中世紀的巴格達占星家薩爾.賓.畢雪生活在著名的阿拔斯王朝, 我很高興為大家介紹星空凝視占星學院(SATA)翻譯的他的占星著作。由於薩爾的許多作品是集合在一起出版的,在中世紀它們既適合教學, 也適合譯成拉丁文,因此廣受歡迎。事實上,在卜卦和擇時占星領域, 對占星學子最有助益的諸多拉丁文著作都可以直接追溯至薩爾。例如, 波那提的《一百四十六條判斷法則》大約有三分之一都來自薩爾的《五十個判斷》。

  薩爾是一位波斯占星家。西元九世紀初,兩個敵對的哈里發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內戰,其間巴格達城的大部分都慘遭焚毀,在這場戰爭中,薩爾受雇於後來獲勝的一方。彼時,雖然上一代波斯和阿拉伯占星家,如馬謝阿拉與塔巴里,早已享譽盛名,但他們年事已高,並在內戰前後故去。薩爾在他自己的著作中抄錄、彙集並為後世保存了前輩的資料。這些占星家包括都勒斯、托勒密、維替斯.瓦倫斯、瑞托瑞爾斯、安達爾札嘎、埃澤薩的西奧菲勒斯、馬謝阿拉,以及其他一些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的占星家。薩爾的文字清晰而有條理,因此對於教學與研究而言尤為適宜。

  對於大多數占星學子而言,薩爾的系列著作中最具價值的莫過於《導論》《五十個判斷》《擇日書》及《論卜卦》。《導論》為古典占星學中的諸多概念作出定義,並且常常附有很好的、清楚明白的案例。《五十個判斷》是對解讀星盤很有用的五十條建議的合集:逆行與停滯的區別,吉星與凶星應如何解讀,等等。薩爾的《擇日書》是有關擇時占星學的著作,除針對具體事項的擇時建議外,它亦清晰地論述了為所有事項擇時的一般性建議。而他的《論卜卦》則是所有學習卜卦占星的學生必須認真閱讀的書籍,同時也是大部分中世紀卜卦著作的基礎。

  在這部譯作中,對讀者而言較為新鮮陌生亦尤為重要的,是薩爾的《論本命》。它或許是中世紀最優秀的本命占星著作,篇幅也是最長的⸺直至幾個世紀後,里賈爾的阿拉伯文彙編問世。這部著作的大部分內容都以安達爾札嘎的資料為基礎,安達爾札嘎根據客戶可能向占星師提出的問題,諸如「我會有子女嗎?有多少個?他們會有成就嗎?」,對他的資料進行巧妙編排。他為每個問題列出了需要檢視的星盤中的要素,以及應如何解讀。薩爾還補充了都勒斯、馬謝阿拉及其他占星家的重要內容,以幫助學生輕鬆作出解讀:例如,各個宮位主星落在其他各宮位,或是特殊點落在十二個宮位意味著什麼。

  薩爾著作的這一阿拉伯文版本,也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某些占星學術語。例如我們現在了解到,中世紀占星師已經意識到整宮制與象限制之間的差異⸺我已盡力為讀者指出這一點。有了這些新的改進,我們在解讀星盤時便可以做得更好,並且能夠訂正拉丁文版本中的一些錯誤。

  我要衷心感謝SATA的各位成員,他們為當代占星學子出色地翻譯並推廣了這一珍貴的文獻資料。在我看來,SATA 是古典占星教學領域的佼佼者,我們應該為擁有他們而感到慶幸 !我相信在未來的許多年中,你們在閱讀這部著作時,都會欣賞它、享受它。

2022年8月

中文譯者序

郜捷


  翻譯《薩爾占星全集》在我看來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早在2018 年底《選擇與開始》剛剛翻譯完成的時候,韓老師曾與我討論過另外兩部古文獻的翻譯計畫,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擱淺。彼時,戴克博士推薦了《薩爾占星全集》這部不可多得的優秀著作,希望我能待他把英文版翻譯完成後將它譯為中文。

  轉眼到了2019 年春天,英文版如期面世。書到手的那一刻,愛啃硬骨頭的我幾乎對它一見鍾情:這個大塊頭足足有八百多頁,是我所知戴克博士譯作中最厚的一本 !然而興奮之餘,我心中卻也十分清楚,這將是一個空前艱難浩大的工程,如此鴻篇巨制,不但考驗譯者的占星知識儲備與翻譯功底,更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漫長的時間。不過因為有了之前翻譯《選擇與開始》的經驗,我對於完成這一任務並不擔心―直覺告訴我,我們一直在等待彼此。

  翻譯過程果然如同所料。一開篇戴克博士就在《編者引論》中介紹了薩爾的生平與相關歷史背景。薩爾生活在占星名家輩出的阿拔斯王朝極盛時期,彼時占星師們在政治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左右著帝國的走向。薩爾亦因為服務於官方而參與和見證了著名的「兄弟內戰」。因為對這段歷史和阿拉伯文化並不熟悉,我專門買來好幾本這方面的書籍,學習鑽研了將近一個月才下筆翻譯。

  從《編者引論》中我也瞭解到,薩爾的著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與歷史價值,是那個時代的珍貴檔案。它廣泛使用了古代及當時的資料, 但凡我們有所耳聞的占星家幾乎無一不在薩爾的引用名單之上,它甚至還為我們展示了迄今為止被忽視的傳奇占星家安達爾札嘎的著作,照亮了占星學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波斯時期。除經典名作《導論》《五十個判斷》《論卜卦》《擇日書》《論應期》之外,這卷著作還包含首次被譯成英文的《論本命》一書,它為我們呈現了上至都勒斯,下至西元八世紀晚期波斯占星師的一整套真實的希臘占星資料,其篇幅在古代本命文獻中數一數二,被戴克博士評價為「涵蓋內容最廣泛、最有條理的本命大全」,因此這一卷著作亦被他定為古典占星課程的兩本教材之一。―而這一切無疑為翻譯工作增添了沉重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所幸我已經翻譯過《擇日書》,對薩爾的內容與風格並不陌生,再加上這卷著作是由阿拉伯文原作翻譯而來,文句清晰直白、簡潔明瞭,因此前幾篇作品的翻譯過程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順暢。偶爾也會遇到薩爾試圖在一個簡短的句子裡表達多個含義,從而導致語意不清,不過請教戴克博士之後,問題都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正當我以為前方一片坦途的時候,大BOSS卻攔路殺出:長達一百二十多頁的《論本命》第1章簡直就像是一場噩夢,耗費了我整整一年的時間 !其中有兩件事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首先,開篇十句話因為手稿泡水受到嚴重污損,令本就晦澀的語言變得斷斷續續。由於我的翻譯一向忠實原文,不做意譯與簡化,因此如何把這些內容原汁原味又有可讀性地呈現出來,實在是迄今為止我在翻譯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此外,生時校正的部分因為包含大量計算步驟,還涉及一些不知為何的表格,導致難以理解,給我帶來極強的挫敗感。我像個考試不及格的小學生一樣忐忑不安地寫信詢問戴克博士,沒想到博士卻安慰我說,他在翻譯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也有和我完全相同的感受 !―那一刻我真想和博士隔著太平洋握握手 !

  在那段日子裡,種種的考驗與挑戰伴隨著生活中的變故一同向我襲來,令翻譯瞬間變得舉步維艱。恰逢其間我又接到《占星詩集》與《智慧的開端》兩部文獻的審校任務,更是不得不放緩甚至暫時停下手頭的翻譯工作。漫漫長路,終點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我甚至一度覺得譯完這一章都是個奢望,但是我知道,我必須堅持。

  如今,《論本命》的翻譯仍在繼續,但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完成也指日可待。我亦驚喜地發現,自己的A*C*G 月亮線竟然從薩爾晚年著書立說的地方―或許也是他的家鄉―經過,而他也的確如同一位老熟人,陪我走過將近一半的月亮大運。幾年來,無論外面的世界還是我自己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而翻譯《薩爾占星全集》的工作卻不曾改變,早已成為我的日常……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韓老師和戴克博士對我的信任,將如此重要的古文獻交托到我手上,戴克博士更是不僅全程給予耐心專業的指導,還根據我的提問對英文版的一些用詞做了修改,對一些段落進行了重新劃分―中文版也依照他的回覆加入了許多譯註,以便於讀者理解。亦萬分感謝我的朋友們及SATA 團隊,沒有大家的鼎力支持與盡心付出,就沒有這部皇皇巨著中文版的面世。此外還要向各位讀者說明的是,因為篇幅原因,中文版在出版時作了一些調整,將原書分為三冊,而《擇日書》亦不包含在內―讀者可在SATA 占星學院2019 年出版的《選擇與開始:古典擇時占星》一書中找到這部著作(譯自拉丁文版本)。

  相信《薩爾占星全集》這部來自阿拉伯占星黃金時代的精心編排的集大成之作,定能令每一位占星學子及執業占星師受益匪淺 !

用户评价

评分

接下来的“判斷法則”部分,简直是占星师的“武功秘籍”,内容之详尽令人咋舌。我发现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将吉凶定论化的简单模式,而是深入挖掘了相位组合中潜藏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比如,在讨论土星与月亮形成困难相位时,书中不仅指出了可能的情绪压抑或安全感缺失,更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宫位下可能产生的具体生活情境——是童年阴影还是成年后的责任重担?这需要极高的洞察力去区分。我试着将书中的某些高级判断技巧应用到我过去看过的星盘上,发现过去那些模糊不清的解读,在经过这套法则的层层剥离后,瞬间清晰锐利起来。特别是一些关于“如何区分先天模式与后天习得行为”的论述,充满了心理学的智慧,仿佛占星学被提升到了心理咨询的层次。这套法则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教会的不是“是什么”,而是“如何去理解这个复杂组合正在发生的作用力”,其深度远超市面上那些速成的指南。

评分

当我翻到涉及“卜卦”的部分时,我几乎是屏住呼吸在阅读的。卜卦(时辰占星)往往是古老占星学中最具神秘色彩也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但本书的处理方式却体现了极高的学术严谨性。作者似乎对卜卦的每一个环节——从提问的有效性、时间点的确定,到起盘的精确计算,再到对卜得星盘的即时解读——都进行了近乎偏执的细致描述。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提问者意图”如何影响最终星盘解读的章节。这部分强调了占星师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责任,告诫读者,卜卦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为了把握当下宇宙能量的流动方向。例如,对于“是或否”的问题,书中提供了一套复杂的“胜负宫位”和“守护星状态”评估体系,而不是简单地看某个特定的相位,这体现了对卜卦艺术的尊重和敬畏。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手中的工具箱里多了一把既精密又锋利的钥匙。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大师级的。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一条清晰的、由浅入深的知识阶梯。读者会发现,第一部分的导论为你提供了“地图”,让你知道你要去哪里;第二部分的法则为你提供了“指南针”和“量角器”,让你知道如何测量和定位;而第三部分的卜卦,则是教会你如何在迷雾中快速锁定目标。语言风格上,作者在保持专业术语准确性的同时,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丝毫没有枯燥感。它成功地将占星学从一种“迷信”的标签中剥离出来,呈现为一套基于天文学观察和严密逻辑推理的古老系统工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例外情况”的处理,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普遍规律。例如,书中专门用一个小节来讨论,当某个行星落入它落陷的位置时,它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反而可能催生出更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整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升华。

评分

这本厚重的《薩爾占星全集① 導論、判斷法則、卜卦》甫一入手,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古老智慧的庄严感。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首先被其中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表所吸引。书中的“導論”部分,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篇幅来为初学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石,而不是急于跳入那些玄奥的技法之中。它详尽地梳理了占星学的历史脉络,从巴比伦的泥板记录到希腊的哲学思辨,娓娓道来,让人对这门学科的源远流长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讲解基本概念时,采用了大量对比和类比的手法,使得那些抽象的行星能量、星座特质和宫位含义,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命力。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业力”和“自由意志”在占星学中如何平衡的探讨,这超越了简单的吉凶预测,触及了生命意义的哲学层面。阅读这段导论,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套术数,而是在接受一种看待世界和人性的全新视角。那种扎实、不浮躁的叙事风格,让我对后续的“判斷法則”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说实话,读完这一册,我最大的感受是“厚积薄发”。这本书显然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占星学的“方法论”著作。它教会我的,远超于如何解读星盘的符号本身。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具耐心和深度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复杂局面,如何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书中的许多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古代帝王故事,而是关于人际关系、职业选择乃至内心冲突的真实案例剖析,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甚至可以延伸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因为它要求读者在接受任何论断之前,都要经过层层检验和逻辑推导。对于任何想要真正掌握占星学精髓,而非止步于泛泛之谈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值得反复研读的珍贵典籍,它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无可撼动的坚实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